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百家姓》前世今生(二)

免费算命 宝宝起名 2022-04-09 3 0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

《百家姓》前世今生(二)

周【姓氏起源】相传周姓人的一支是由周朝来的,但周朝的天子姓姬,周天子的后代怎么又姓周了呢?原来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传说周族人的女祖先姜子在一次外出游玩时踩到了熊的足印上,回来后便有了身孕,经过十月怀胎还生了个儿子。姜嫄觉得儿子来得古怪,便决定把他遗弃。说也奇怪,孩子被抛在草原上,牛羊都来保护他。姜嫄又把孩子丢到山林里,结果被打柴人救了起来。最后姜嫄把孩子丢到结了冰的河上,又有大鸟飞来保护他。这时姜嫄发现孩子身上有某种神异之处,认为是上天有意让她养育的,这才把他抱回家。因为有过一再把他抛弃的经历,就给他起名“弃”。弃从小喜爱农业,后来成为周族的农神,被称为后稷,也是周族的一位重要祖先。后来,后稷的后代以“姬”为姓,因为长期居住在岐山下的周原,于是又以周为号。到了周武王时,周部落灭掉了商朝,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名称也是周,这就是周朝的来源。到东周末年,周王朝被秦国灭掉,王室的后代为了不忘故国,便改姬姓为周姓,从而成为周姓人,这样便有了周姓。当然周姓还有其他来源。如有一支相传出自黄帝时的大将周昌,另一支出自商代太史周衽,还有几支出自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但根据一些专家的研究,在目前所知的周姓十大来源中,最为重要的四支都与姬姓和周朝有关,也就是说,出自姬姓和周朝王室之后的周姓人应是当今周姓人的主体。【全国的分布】周姓早期主要在河南、陕西两地繁衍发展。据史料记载从东汉末年到晋代,都有中原周氏南迁;西汉时,有河南叶县周姓人迁往河南平舆县。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繁,大部分周姓人迁到了湖北、江西、江苏等地;唐初,随着陈政、陈元光父子俩入闽开辟福建漳州,周姓族人有加入者,此为周姓最初入闽者;宋元时期,大部分周姓人仍是南迁;明清时期,周姓发展到了福建、广东及台湾等地。如今,周姓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山东、江西、贵州、云南等省。【姓氏名人】周勃:江苏省沛县人,西汉时开国武侯,被刘邦赐予列侯的爵位,时称“绛侯”。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三国时吴国名将。曾联合刘备共同抵抗曹操数十万大军,火烧赤壁,大败曹军。周璇:上海人,一代影后,又有“金嗓子”的雅号,曾拍摄过《喜盈门》、《歌女之歌》、《忆江南》等影片。周树人:原名周樟寿,笔名鲁迅,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思想深刻,具体反映了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状况。小说集有《呐喊》、《彷徨》、《狂人日记》、《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周恩来: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省淮安,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他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无私地献出自己的一切,建立了丰功伟绩,赢得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爱戴和尊敬。【姓氏文化】濂溪堂“濂溪堂”是周姓的一个著名堂号,它的来源与宋代哲学家周敦颐有关。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出生在道州濂溪,就在今天的湖南省道县境内。后来周敦颐定居在庐山莲花峰下,这里有一条溪水,注入湄江,很像他道州老家的濂溪,于是就用“濂溪”来命名这片所居之地。在这里,周敦颐筑“濂溪书堂”,读书讲学,怡养性情。宋朝以后,为了纪念这位哲学大师,全国许多地方都建立了“濂溪书院”。“濂溪”演化成周姓的别号,“濂溪堂”也成为周姓的一个著名堂号。至于周姓的其他堂号,如“景濂”、“绍濂”、“爱莲”、“植莲”、“景莲”等,也都与周敦颐有关。在今天江西九江市东南郊还有一座周敦颐墓,就在当年的濂溪旁边,墓前建有濂溪祠。【名人事迹】

周成王桐叶封弟大约在3000年前,周王朝刚刚建立不久,周武王因病去世了,他的儿子周成王继承了王位。这时的周成王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周成王的叔叔周公旦为周朝的开国功臣,因周成王年幼便继承王位,很多事情还不清楚,所以由周公代理朝政。周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干,为周王朝制定了一整套典章制度,把周朝治理得井井有条。有一天,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和他在宫中玩耍,周成王随手捡起了地上的一片梧桐树叶,送给了弟弟叔虞,并开玩笑说道:“我把这片梧桐叶送给你,封你到唐国去做诸侯。”叔虞接过树叶后,心里非常高兴,随后把这件事告诉给周公。周公听后认为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可非同小可了,于是前去询问周成王,周成王说他只不过是跟弟弟说着玩的,周公听后严肃地说:“天子无戏言,哪能随便说说。”周成王听后觉得周公所说的有理,只好把叔虞封于唐国的诸侯。唐叔虞死后,他的儿子燮继位,燮把都迁到晋水的岸边,便改国号为“晋”。这就是桐叶封弟的故事。

《百家姓》前世今生(二)

【姓氏起源】吴源出于姬姓,以国号为姓,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商朝时,黄帝的十二世孙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王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老大叫太伯,老二叫仲雍,老三叫季历。小儿子季历很有才干,生下个儿子叫姬昌。姬昌不但聪明有智,而且为人正直又有远见。所以太王很想让姬昌继位。太王的大儿子和二儿子知道了父王的意思是先传位给季历,再传位给姬昌,就决定自动引退,便一起南下到江南生活。当时的江南尚未开发,太伯和仲雍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被当地人推为君长,在今江苏苏州一带建立了吴国。春秋后期,吴王阖闾任用伍子胥为相,孙武为将,使吴成为强大的国家。后来,吴王夫差骄傲了,不听伍子胥的忠言,结果被越王勾践打败,国灭身亡。夫差的子孙以国为氏,称为吴氏。【全国的分布】吴氏发源于江南,成长于江南,历史上吴氏是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江南大姓。秦汉及魏晋隋唐时期,吴姓族人在南北方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魏晋以后,由于北方常年战乱,吴氏族人在北方繁衍减缓,在南方繁衍发展迅速;明代以后,吴姓还有人移民南洋,迁至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泰国、缅甸等国。如今,吴姓主要分布在安徽、山东等地。【姓氏名人】吴起:战国时卫国著名军事家。初为鲁将,继为魏将,后奔楚国,任令尹,主持变法,后被杀。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被后世尊称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其画线条遒劲雄放,变化丰富,一变古来沿袭的高古游丝描的细笔,发展了线描的艺术方法,故表现出来的物象富有运动感、节奏感,被人们称为“吴带当风”。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明代著名小说家,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便是其传世之作。吴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安徽省全椒人,清代著名小说家。受博学鸿词荐,不赴。从此不应科举。著有长篇小说《儒林外史》。吴其浚:字瀹斋,号吉兰,别号雩娄农,河南省固始县城关镇人,清代著名政治家、科学家。著有被誉为19世纪中国重要的植物学著作《植物名实图考长编》22卷及《植物名实图考》38卷。【姓氏文化】三让堂三让堂是吴姓中最有影响力的堂号,其来源与吴姓远祖太伯和仲雍的辞让王位有关。相传,周太王古公亶父有意让太伯和仲雍的三弟季历之子姬昌作继承人,而姬昌又因为不是长子所生的长孙而没有这个资格,周太王为此而整天忧心忡忡。这时候,孝顺的太伯和仲雍明白了父亲的意图,便相继向父亲表示无意做继承人,这便是后来所说的“一让”;继而,两个人又故意以采药为名外出避让,为姬昌被立为皇太孙提供了机会,这样便有了“二让”;周太王只好立季历为太子,昌为太孙。谁知在周太王去世,太伯和仲雍回来奔丧的时候,季历又以王位相让,太伯和仲雍推辞不掉,又一次外出相避,并发誓再不回去,这便是后来所说的“三让”。由于“三让”是高尚品德的表现,被孔子誉为“可谓至德也已矣”,特别是“三让”的结果造成了吴姓人从周部族中分衍而出,因此一直被后来的吴姓人传为佳话。【名人事迹】不惧贪泉的吴隐之东晋时期,光禄大夫吴隐之一直以清廉而著称。他在广州任刺史时,距广州二十里的地方,有一处泉水名叫贪泉。据说饮了贪泉的人就会变得贪婪。前几任广州刺史东窗事发后,便假借饮贪泉为借口为自己开脱罪责。吴隐之听了后不信,便来到贪泉处,喝了很多这里的泉水,并赋诗一首说:“古人云此水,一饮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吴隐之在职期间,一直严格要求自己,生活过得也很是简朴。开始的时候,人们认为刺史不过是在装模作样罢了。可是很多年过去了,吴隐之仍一如既往,时常以贪泉的事来告诫自己。有一天,一个随从给他送来一包鲜鱼,他当时就拒绝了这份礼物,并严厉警告说:“一定要以身作则,不吃请,不受贿。如果以后再有这样的事,必定要严加惩罚。”在吴隐之的感召下,当地的风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各级官吏都奉公守法,百姓们也是安居乐业,民风也淳正了。

《百家姓》前世今生(二)

郑【姓氏起源】郑姓源出于姬姓,以国名为氏。据《通志》记载,周宣王姬静即位以后,把幼弟友封在郑地即郑桓公。郑桓公之后,其子郑武公迁都于新郑,为春秋时的郑国。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灭掉之后,其遗族散居到淮阳及商丘一带,以原国名郑为姓,称郑氏,从此就开始有了郑姓。【全国的分布】郑姓最早发源于今河南省的新郑县。战国时被韩灭后,便散迁到河南东部及山东、安徽等地间;秦汉时期,郑姓已迁入邻近地区,主要分布在安徽、陕西、山东、山西等地;西晋永嘉年郑姓大部分南迁。唐初,河南郑氏又有随陈政、陈元光父子移居福建者;唐末,又有河南故始郑氏随王潮、王审之入闽;明清之际郑氏播迁至台湾及海外一些地区。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福建、河南、浙江三省。【姓氏名人】郑旦:春秋晚期吴越时的巾帼人物。郑旦即西施,经过训练,送到吴国做内应,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得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吴。郑道昭:字僖伯。荥阳开封(今属河南)人,北朝魏诗人、书法家。曾任国子祭酒,工文词书法,其书法笔力雄健,兼有隶意,被后人推崇为“魏碑之宗”。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元朝著名剧作家,他和关汉卿、马致远、白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其主要代表作为《倩女幽魂》。郑成功: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明清之际民族英雄。后来,唐王为其赐姓朱名成功,授总统使、诏讨大将军。时人称“国姓爷”。郑板桥: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朝著名书画家。善画兰竹,其作品秀丽苍劲,此外他还善于书法,所创“板桥体”独具风格,是“扬州八怪”之一。【姓氏文化】郑樵与《通志·氏族略》《通志·氏族略》的作者郑樵是南宋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目录学家,世称夹漈先生。郑樵一生不应科举,刻苦努力学习了30年,他立志读遍古今书,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在经学、语言学、自然科学,尤其是在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所编纂的《通志·氏族略》在中国姓氏学研究中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此书成书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通志》为通史性的志书,共200卷,其中《氏族略》为考辨、论述姓氏的专著,一共收录了姓氏2255个姓氏。该书参阅《元和姓纂》,将姓氏以其起源分为32类,缀以总论,附以四声,并列举姓氏混淆实例13种,旁征博引,考释十分详细。尤其是总论13篇,对姓氏作了系统的研究,对中国姓氏源流、氏族分合及世系衍派均有详细的论述。流传甚广的《百家姓》一书中,所收504姓,其姓氏源流的分类,都是在《氏族略》所列32类之中。【名人事迹】郑和七次下西洋郑和,原本姓马,小名三保,出生在云南一个回族家庭里。由于他家世代信仰伊斯兰教,祖父和父亲都到过伊斯兰圣地麦加去朝过圣。他的童年是在祖父和父亲身边度过的,常听他们讲述自己惊险的朝圣经历。先辈跋山涉水的艰苦历程,勇敢、顽强的意志,麦加圣地的雄伟建筑,阿拉伯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都给小三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从小就立下了远航朝圣的誓愿。明朝统一云南战争后,郑和被带到了南京,受阉做了宦官,后被分到北平,在燕王府服役。由于他聪明能干,为人又努力好学,得到燕王明成祖的信任,并赐其郑姓,从此马三保就叫郑和了。作为燕王的亲信与随从,郑和有机会广泛接触统治阶级上层人物,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又由于他为人正直,能与燕王共同商量国家大事,并随时向燕王学习政治、军事及处理各类事物的谋略。这一切都促使明成祖朱棣在寻找下西洋的最佳人选时,最先想到的是郑和。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240多只海船、2.74万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这大大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从明永乐三年到宣德八年的28年间,郑和先后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第一次从永乐三年六月到永乐五年九月,自苏州刘家港出发,途经爪哇、苏门答腊、锡兰、印度西海岸的柯钦及古里(今科泽科德)。第二次是从永乐五年十一月到永乐七年七月,沿同样的路径至古里。第三次是从永乐七年九月到永乐九年六月,以东印度洋为中心,从爪哇、苏门答腊往锡兰,又北上印度东海岸,抵孟加拉国湾,然后折回马六甲海峡,在马六甲修筑城塞后返国。第四次从永乐十一年十月到永乐十三年七月,又途经东印度海岸折往波斯湾,到达霍尔木兹。郑和在第五次下西洋时,是从永乐十五年秋到永乐十七年七月,与前次航线相同,抵达波斯湾,又另分一支船队经由阿拉伯南岸远航到东非沿海的摩加迪沙、布拉瓦、马林迪等地。第六次下西洋时是从永乐十九年春到永乐二十年八月,除驶入波斯湾外,另有分队绕东非沿海诸港口航行。郑和第六次下西洋的主要使命就是护送忽鲁漠斯等十六国使臣返回各自的国家。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时,是从宣德六年元月到宣德八年七月,进行了经由印度西海岸入波斯湾的最后一次航行。此次航行,郑和的部下到达了阿拉伯的麦加。郑和的这七次航行的规模之大,人数之多,组织之严密,航海技术之先进,航程之长,不仅显示了明朝实力的强大,也充分证明了郑和统领千军的才能。郑和七下西洋证明了当时中国在世界航海事业中居于领先地位,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中国作为一个封建大一统的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所取得的成就。这是一次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也代表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最高峰。

《百家姓》前世今生(二)

王【姓氏起源】王姓是中国各大姓氏来源较为复杂的一个姓氏。《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子孙因故散居京兆、河间一带,以本为王族之故,自称为王姓。又如商代的王子比干、周朝的王子晋、战国时魏国信陵君王子无忌,他们都有子孙称为王氏。后世沿袭未改,渐成大姓。还有战国末年西周桓公揭之后人,为纪念被秦灭后的原居住地王城,分别改姓王。还有出于自改姓为王氏的。此外,汉代燕王丹的玄孙嘉,王莽时因献符命,被赐姓王;隋代有个王世充,本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后也改为王姓;明朝都御史王一鹗原本姓杨,大理评事王大崇原本姓孙,他们都改王姓。这些都说明了王姓的来源的确很复杂,后来还有一些外族,如契丹族、女真族、匈奴族等也有很多人改为王姓。这么一来,姓王的人想要从姓氏上去追溯自己的血统,真是难上加难了。【全国的分布】王姓最初主要以今山西和山东、河南省境为其繁衍的地区。此后,王姓发展迅速,在西晋末年后逐渐迁往江南。唐朝时王姓主要迁往福建,也有迁往四川、安徽、江西的;北宋时期,中原人多次大规模南流,其中不少王氏族人到迁往江苏、浙江一带;宋末元初,居住在福建的王姓迁往福建、广东等地;明末开始,王姓陆续有人迁往台湾。如今,王姓主要分布在湖南、四川、广西、江西等省。【姓氏名人】王莽:字巨君,汉元帝皇后侄,新朝的建立者。公元8年至23年在位。魏郡元城(河北大名县东)人。公元8年称帝,国号新,公元23年在绿林军攻入长安时被杀。王羲之: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东晋著名的书法家,山东琅琊临沂人,独创圆转流利的书法风格,被后人奉为“书圣”。代表作品有:行楷《兰亭序》、楷书《乐毅论》、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等。王昭君:姓王名嫱,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与西施、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她为人正直贤惠,因不愿贿赂画工毛延寿,入宫数年不见帝,竟宁元年请嫁出塞,与匈奴和亲。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为“初唐四杰”之一。其成就最高以一篇《滕王阁序》露绝世才华。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变风俗,立法度”实行变法。其散文以雄健峭拔著称。王实甫:名德信,元代著名戏剧家,其最杰出的作品《西厢记》,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姓氏文化】三国人物单字的由来《三国演义》是很多人熟知的四大名著之一,有人看过后可能会问,为什么三国时绝大多数人都是单字名?纵观历史来看,整个的东汉和三国几乎全是一个字,双字名很少。问题出在哪儿?这还要从王莽身上说起。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政权。为了巩固统治,他利用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大搞迷信,大搞复古。王莽一上台首先把中央各级官名改了,然后是大改地名。后来王莽在姓名上也下了工夫。他对自家的“王”看得特别重,对许多刘姓皇族和有功部下赐姓“王”,以示恩宠。《汉书·王莽传》记载:王莽的长孙叫宗,他与其舅舅合谋,准备抢夺权位。可事情暴露了,王宗一看不好,就自杀了。虽然人死了,但“政治权力”也要剥夺,王莽命令:“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一名,今复名会宗。”“制作”就是法令,王宗本来名是两个字,叫“王会宗”,是依法令后改成的“王宗”,现在犯了法,得再改回去,还叫原来的“王会宗”。从王莽这道命令可以看出三个问题:一、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数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孙子的名都是两个字。二、王莽上台后,曾经下过“去二名”的“制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规定不准用双字名。三、人犯罪后,恢复二字名,以示处罚。由于王莽的法令,从那时起,人们渐渐养成了使用单字名的习惯,后来也成了一种风气。这种风气一直影响到三国时代。三国时的人名,告诉我们,人名有极强的阶段性,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命名特点。【名人事迹】王羲之装醉王羲之在小时候就已经是一位书法高手了,当时朝廷中有一位名叫王敦的大将军,常带王羲之到军营中表演书法。有时天色晚了就让王羲之在自己的屋中睡。有一天晚上,心腹谋士钱凤来到王敦的住处商量谋反之事,当时王羲之就睡在隔壁。两人也忘了王羲之还睡在隔壁。王羲之醒来,听到了两的谈话非常吃惊,心想如果他们发现自己醒了,一定会杀人灭口的!怎么办?王羲之思来想去。恰好昨天他喝了点酒,于是,他就假装酩酊大醉,吐了满床都是饭菜,接着,他还假装发出轻轻的鼾声,好像睡熟了似的。王敦和钱凤密谈了多时,忽然想起王羲之还在隔壁,不由得大吃一惊。钱凤一狠心说道:“一定要杀了他,否则我们会遭殃的。”两人手握尖刀,来到隔壁,正要下手,忽听王羲之在那里说梦话,再一看,崭新的被褥吐满了饭菜,散发出难闻的气味。王敦和钱凤被眼前的一切迷惑了,在床前站了片刻,当他们确认王羲之仍处于酒后熟睡中后,便放弃了原来打算。王羲之也能过伪装术,躲过了一场杀身之祸。

《百家姓》前世今生(二)

喜欢请转发点关注,

免责声明:文章素材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同时文章仅代表本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23422.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