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土
老土,原名王庆军,祖籍山东,1969年出生于黑龙江,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 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东阿县作家协会副主席。
在东阿,留着隆起的十字型青石板街的地方有三个:一是铜城,二是杨柳,还有一个就是高集的旦镇。三者中,当属旦镇名气最大。旦镇是高集镇的一个自然村,古时候,叫旦王城,位于中心河下游的西岸,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城郭。旦王城在春秋战国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西周时期,这里属于邾国,是隶属于鲁国的一个小诸侯国。由于年代久远,这里有着诸多近乎于神话一般的传说和故事,亦真亦幻。这些传说,也使旦镇成为人杰地灵之地,同时,更增加充满了神秘色彩。
据老人们讲,古旦王城形如一条巨龙,南北长三四里,南北各有一城门如同龟的头和尾,东西各有两个出口,如同龟的四个爪了。每个出口都有庙宇镇守,南面有奶奶庙、炮台和点将台;北面有真武庙;南西门有关帝庙、北西门有大寺;南东门有城隍庙、北东门有土地庙;前中心十字街东北角,有一栋占地十余亩的司氏祠堂;后中心十字街东侧是卧龙庙、西侧是白虎庙。古有“骑着白虎庙、望着卧龙桥”的传说。城内有纵横交错长短不一的大小胡同相互连接,可以说是一个迷魂阵,外乡人来此,常常迷路。较为有名的胡同有:王家轩门、曹家大轩门、朱家胡同、田家店、李家胡同、马家胡同、司家一至八大支遍布四街,整个城镇十分壮观,广为流传的是“七十二座庙、八十二胡同、九十九眼琉璃井”。古旦王城的人曾寻遍能工巧匠,要打出第一百眼井,终未能如愿。传说,如能打出一百眼井,此城便能成为皇城。
旦王城还有六十年一显城的说法,显城时能清晰的看到旦王城的旧貌,城门耸立蔚为壮观、胡同交织、店铺林立尤为繁华、庙宇香火旺盛,善男信女人头攒动,极为热闹。这里所说的显城,我想应该与“海市蜃楼”现象大体差不多,百姓们说,这里最后一次显城,是在一九七二年的秋天。
二
近一二百年来,旦镇街以司姓家族最为旺盛。
位于旦王城中心的司氏家庙,即司家祠堂,是旦镇街里最为宏伟壮观的建筑,大门上方雕刻着“天地辉煌”四个大字,绕过迎门墙,三间正屋前出厦的下,两块上圆下方的柱顶石,柱顶石上挺立着两根柱子,上方是龙头戏珠的雕刻,闪闪发光。整个建筑是青砖绿瓦,雕龙画凤,是晚清的建筑风格。祠堂内,祭台中央供奉着司氏家谱,香烟缭绕,两侧大小不一、高低不齐的祖始楼子,有序地摆满了祠堂。金字塔式的分支家谱挂轴,悬于墙壁之上。每年春节和清明节,司氏的后人,都要前来祭祖,寄托后对先人的怀念之情。
历史上,这里还有皇帝钦封的贞洁牌坊,巍壮挺立。远近闻名的司氏商铺、司家油坊、司家酒馆,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很是热闹。还有大大小小的司家巷子、司家胡同、司家大崖子等等。
司氏家族还出了不少声名显赫的人物。司家十一世祖司建义,曾在康熙六年,被皇帝钦封为龙虎将军。司建义娶有两房夫人,均被御封为一品诰命夫人,膝下有一子名司玉,受皇封为昭勇将军。司玉有六个儿子,三个在济南,当时的大明湖就是司家的。现在大明湖内还保留着司家大院、司家马头和司家井。三个在浙江宁波,是光复台湾时去的。在旦镇,还有许多人物名声在外,如义勇除恶霸的司绪洲,曾被无数的说书人编成故事,唱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还有不信鬼神、降妖除魔的田德夏,远近闻名的神医司有河、力大无比的司有常等,都有着说不尽故事,被百姓传为佳话。
以司家为例,只想说明一点,旦镇太过久远,有着许多辉煌,更有着太多的故事。
三
现在的旦镇,分为旦南(旦南含旦中、旦东)、旦北、旦西三个行政村。整个村镇,若从空中鸟瞰,会呈现出一个隆起的圆形,当地村民称之为龟形,很有“八卦”之意。无论从哪一条路去旦镇,你都会明显地感觉到,这里的地势之高,有一种爬坡的感觉。
关于旦镇的由来,在当地有诸多说法,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种。一是说,这里自古以来就地势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贯通南北的交通要道,两千多年前,薛旦王曾奉命带兵在这里长期驻扎为营,并修筑为城,故名旦王城。因为年代久远,又没有载入史册,只是靠人们的口语相传,慢慢地就真的只是一种传说了,无从考证。至于这个薛旦王,他到底属于哪个朝代,是何人所封的王,谁也说不清楚。
还有一种说法,听起来有些靠谱,在当地广为流传。唐朝武则天的四子李旦,曾被武则天拥为皇帝,称睿宗,在位八年。当了皇帝却不当家,连皇帝的宝座也不曾真正坐一坐,后来又被武则天废除。他深知母后武则天的险恶,每天深居宫内,抚琴习书,不问政事。逐渐地,他对皇室生活感到了厌惓,便偷偷逃出皇宫,打扮成普通百姓的样子,隐姓埋名,流落乡间,想过一过寻常百姓的日子。
他到了这座古城,使用自己的小名儿来宝,在毛家客栈里寻得了一个伙计的差使。由于来宝勤奋能干,对顾客服务又好,使客栈越来越兴隆,得到了店主的器重。店主看他气宇宣昂,才华出众,又做媒让他娶了本城一位才貌双全的姑娘,从此过上了真正百姓的生活。
这里还有一个传神的故事,说是那年夏天的中午,店主看到屋门外银光四射,金星闪闪,感到奇怪,就出门来看。但见走廊间的地铺上一条巨蟒横卧,吓得他大叫,扭头向外跑去。这时,来宝叫住店主,问何事慌张,店主回头,只见来宝正从地铺上坐起来,原来是他在那里睡觉。店主以为自己在做梦,可是思来想去,觉得又不是梦,就愈发地觉得来宝此人非同寻常。后来发生的事情,就证实了他的想法。
时隔几年,店里来了一人,直接喊来宝王爷,吓得来宝将此人拽到一边,两人便攀谈起来。后来得知,此人是李旦的当朝盟友,他们为了找到李旦耗费了数年时间,遍访民间。此时,武则天已经改唐为大周。消息传天,许多盟友都带着家眷,齐聚古城,拥李旦为王,联手在此地召兵买马,修筑工事,储粮屯兵,要光复唐朝大业。
后来,当朝元老秘密谋划铲除了武则天的两个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又逼武则天退位,中宗李显即位后下诏,诏李旦回朝。显死后,其妻韦氏乱政,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发兵助李旦登上帝位。
李旦离开古城后,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便将此城命名为旦王城。现在的城里还保留着“点将台”和“迷魂阵街”,点将台曾为李旦王所用,迷魂阵街是当年李旦王派人构筑的军事工事。
另有一说,说李旦被武则天废除皇帝之后,被贬到此地任王。后来,李旦又重新做了皇帝,便派人再修此城,取名旦王城。我倒是觉得,这样一个说法虽然没有上面的传说有意思,却应该更接近于事实。
四
旦王城里还传说,这里曾经是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第一阵。
当年,大宋皇帝派杨延景率领孟良、焦赞二将和他的儿子杨宗保与辽军作战,部队走到泰山以西的穆柯寨,遇到了在这里占山为王的穆天主的女儿穆桂英,与宋军交战,杨宗保被穆桂英生擒。后面,大家都知道了,是穆桂英爱上了杨宗保,穆家军归顺大宋,穆桂英跟随杨宗保一起北上,抗击辽军。
据说,他们一路北上,渡过黄河,在旦镇这一带,遇到了抵抗的辽军。当时的情形是,宋辽与黄河为界,南为宋,北为辽。辽军为了防御宋军,军师严龙和他的门徒,在这里布下天门阵。天门阵共分一百单八处,旦王城就是这一百单八处的首阵。宋军要想攻辽取得胜利,必须得先攻下旦王城这一阵。
宋军无奈,而穆桂英熟知兵法,更深谙排兵布阵,对这些阵法了如指掌。首战在旦王城一阵开始,一路杀得辽军大败。因为“旦”字有开始和第一的意思,当时百姓又将此阵取名旦阵,并用旦阵取代了旦王城。再后来,这里不断发展兴盛,成为周边地区一个名声显赫的重要城镇,所以,就把“旦阵”改成了旦镇了。
这里的老人们讲,当年的一百单八阵,遍布黄河以北,直至辽国的国都。这种说法,与小说《杨家将》里的说法出入很大,小说是小说,传说是传说,哪一个也无法让人真正的相信。还有说法,宋军过了黄河,与辽军作战,首破此城镇,便更名为“旦镇”。到了明朝初年,有朱姓家族在此城居住,逐步成为当地的名门旺族,就改称旦朱镇。后随着朱氏家族的败落,又恢复为“旦镇”的叫法。
五
旦镇东南三里处,有一占地一百余亩且深不可测的大坑,大坑位于中心河的中央。据说此坑是独角蛟栖身之所,坑西岸有一东南方向的朝阳洞是蛟的住穴。门口有千年乌龟把守,与西北方向的旦王城遥相呼应。
此独角蛟是东海龙王的一个侍卫,因得知李旦王在此镇居住,龙王派他在此护佑此城,从此再也没有回去。人们讲,过去这里河水泛滥,即使河水上涨,高于河岸数米,仍不见河水外泄,而是绕城北去。就是在最干旱的年月,这里也是长年河水不断,尤其是河窝子,水草茂盛,鱼虾甚多,水质清凉。
此坑就是方圆百里闻名的“河窝子”。传说,每天的夜里,“河窝子”的上方便灯火通明、车水马龙、锣鼓喧天、欢声鼎沸、蛟龙坐在花船上,在虾兵蟹将的簇拥之下,听歌赏舞、开怀畅饮、寻欢作乐,甚是一副太平盛世景象。每当此时,便有一卒当差把守。有一次,一位老汉夜经此地,闻听有歌舞之声,便驻足观望细听,谁知听到入迷之处,就手舞足蹈,大声喝彩。他这一声喝彩不要紧,只见本是歌舞升平、喝彩不断的场景变成了一片湖水,一切恢复了平静。老汉心有不甘,耐心等候,因久久不见动静,便不知不觉昏睡过去。第二天醒来时只见前面就是三杨庄。刚要抬腿走时,脚下被绊了一下,他低头一看,竟然是一条大鱼死在岸边,足足有三米多长。
后来百姓猜想,此鱼是那夜当差,负责水界歌舞聚会的安全保卫,发现有人类来时,应及时报信。因它听戏入迷,忘记了警戒,被人类看到水界的秘密,受到蛟龙的惩罚,处死后被扔到了岸上。因此,此说越传越神,老百姓把此河窝子的蛟龙视为神灵,前来拜祭的人们络绎不绝,尤其是到春节前后,到河窝子岸边烧香上供求安者更是不计其数。
前些年,曾有专家到这里实地勘测,发现在河窝子处,确有深不可测的深洞,水质与上游流过的河水不同,确定此处向下应该与地下深水层相通。这就说明,为什么中心河的这一河段,即便是上游无水的时候,这里仍然是常年水流不断,水温清凉,水质甘洌了。而且,既然水深,里面有大鱼、大蛟之类,想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六
关于三杨庄,当地还有一传说。
明朝末年,旦王城人氏叫何青礼,在北京城里做生意多年,与同在北京仙人街开药铺卖膏药的鼋士清先生相识。两人又都是高集一带的同乡,时间一长,两人交往就越来越多。快到春节了,何青礼说要回老家过年,鼋先生拿出一封信来,让他回到家后,捎到三杨庄。何青礼回到旦王城老家后,多方打听,问遍旦王城男女老少,也无人知晓三杨庄在哪里。
无奈之下,他又到旦王城东南方向六里处的北张庄打听,仍无人知晓,见天色已晚,便败兴而归。走到旦王城南,经过河窝子,停下来小解,不慎将信丢了在地上。这时,一阵旋风把信刮到中心河的中央,他却毫无察觉。小解后,他整好衣冠,又继续走,不过百米,从后面追上来一位白发白须的老者,连连向他拱手作揖地说到,谢谢何先生,您捎的信已收到啦!何青礼很惊讶的问老者,您知道三杨庄在什么地方吗?老者笑着指了指河窝子东北角的三棵大杨树。何青礼顺着老者指的方向看了一眼,再回过头来,想问问老者究竟,没想到老者已经不见了踪影,月光下,河面上有几波涟漪,薄雾轻轻升起。
回到北京后,他再去找鼋先生,却怎么也找不到仙人街了,鼋先生更是不知去向。这时,何青礼才感觉到这是神灵所至,鼋先生本就是家乡的水界一仙,化作人形来到世间,就是要让我们记住这样一段离奇的故事。从此,旦镇的河窝子又称三杨庄,远近闻名。
至于鼋士清,当地还有一个传说,说他就是一条鲤鱼。水界和人间一样,每年都要进行考试,让鱼们跳过龙门,跳过去,便可化作蛟龙。考试的地点就在中心河与赵牛河的交汇处。这一年,鼋士清参加考试,却没有跳过龙门,他决心游回家继续修炼,待下次再考。游回的途中,看到河窝子这个地方不错,离考试的地方近,而且这里的水深,有旋涡,可以提高跳跃本领。经过一年多的修炼,又去参加考试,果然一次跳过,中得头名,成为了蛟龙。因为他是从河窝子水下练就的本领,便被派回到河窝子掌管水界事务,没想到河窝子已经有一条蛟龙在这里,一河难容二龙,两龙相争不下打作一团,鼋士清败下阵来,要被处死。这时,老团鱼精出面调解,并收下鼋士清为徒,将他化为一只团鱼,教他水界医术。但终因他不是此水系的家族成员,被逐出了河窝子地界。走了后,他思念团鱼精的救命和传教之恩,才有了上面化作人形,捎信回三杨庄的传说。
在旦镇,当地百姓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深秋时节,地主家的伙计们起早下地干活,累了,就坐在地头休息,突然听到有人说书,鼓敲的很响,于是,都跑过去观看,只见一个盲人正坐在大杨树上说的起劲。伙计们问盲人,你是怎么上去的?盲人说,我也不知道。又问听到什么了吗?盲人回答说,我听到下面全是听众的喝彩声,交头接耳,热闹非凡。当伙计们把盲人从树上救下来时,一转脸,盲人便不见了。
关于那三棵大杨树,据说到了民国时期还有,后来被时任济南府警察局副局长的马春治卖掉了。马春治是旦镇人,因为那三棵杨树靠近马家墓地,风水先生说三棵杨树对马家不吉利,马春治就借着自己的势力,把三棵大杨树伐掉后卖了。谈及此事,旦镇的老人们仍表现得很气愤。
七
一直感觉自己的笔力不到家,不能真正地把旦镇的全貌更完整的展现出来。而几天来,我却一直沉浸在旦镇的传说故事里,如入梦境一般。我想,但凡民间传说,都有着一定的依据,而更多的则是糁揉了人们丰富的想像。如果你不是历史学家,我却觉得,你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原因其实很简单,这种亦真亦幻、亦实亦虚的民间传说,更具有它无可替代的文化价值,这种民间所独有的文化,正以其独特的方式丰富着乡间的百姓生活。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23437.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