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安徽安庆,岳西县东山村,一位叫胡杏珍的七旬老妇人格外高兴,这天是她新居乔迁的好日子,喜宴红红火火地铺了半边村子。
胡杏珍家新落成的房子在村子里格外显眼,原本地处偏僻的危房拆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路通达的一栋双层小别墅,欧式尖顶、石雕护栏、雕花木门……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既宽敞又洋气。如今的胡杏珍不用再为温饱愁眉苦脸、四处奔波,而是神清气爽地在别墅里种种菜、喂喂鸡。
乡亲们无不羡慕,称胡杏珍苦尽甘来,要享福了!这东山村谁不知道,原来的胡杏珍,是出了名的穷,早些年连饭也吃不上,甚至还要靠捡破烂维持生计,现在怎么就有钱盖别墅了呢?这段故事,还得从25年前胡杏珍在村里抱养了一个小女婴说起。
不足1岁,却被抛弃6次1992年的一天,胡杏珍听说自家附近有个被丢弃的婴儿,便好奇地上前去看了一眼,只见小女婴面黄肌瘦,哭得有气无力。
胡杏珍心软得一塌糊涂,心想再这么下去,这孩子能不能活还是个问题。立刻将女婴抱回家,并在村里打听孩子是谁家的,没想到这婴儿在附近村子里早已出名。
亲生父母嫌弃不是男孩,便将她送人,接手的人不久又反悔了,便把孩子再次转手,此后数月,这可怜的孩子不断被抛弃,6次转手之后,还是被抛弃在街上!
听到女婴竟然有如此遭遇,胡杏珍无奈地把心一横,决定自己养大孩子,不让她的命运再起波折,再苦再累也要把她养大。然而做好事也得量力而行,胡杏珍下定决心之后顾虑却越想越多。一来家里实在贫困,经常饥一顿饱一顿,二来她和丈夫都是五十岁的人了,带孩子肯定是很吃力的。
果然,胡杏珍的丈夫老王见老伴抱回来一个孩子,大发雷霆:“你这老太婆,这么大的事怎么不和我商量!你也不看看你自己几岁了,都半截身子进黄土的人了,再说我们自己连饭都吃不起,拿什么养活孩子!”
胡杏珍擦着眼睛说:“这孩子实在可怜,我们不养她,她可能就没命了……再说了,咱们也没孩子,来到我们家说明和我们有缘份,以后,就当成咱们的亲闺女养了……”
其实丈夫见到这孩子,也觉得非常可怜,不忍心坐视不理,许多年前,他们也养过一个孩子,可惜两岁半的时候,突然患病离世。夫妻二人都痛不欲生,纵然隔了许多年,悲痛和遗憾也难以彻底消散。
虽然之前的“丧女经历”,让丈夫对这件事很反对,但终究是心善的人,在妻子的坚持下,丈夫还是心软,决定一起将女孩养大。二人给孩子取名王冬红。
虽然家庭条件有限,但在胡杏珍的精心照顾下,王冬红一天天长大了,她长得清水灵灵的,十分乖巧可爱。为了补贴家用,五十多岁的老王坚持进城打工,和年轻人一起干体力活。一家三口的日子虽然拮据,但老王在外挣钱,胡杏珍在家打理家务和照顾小孩,过得十分温馨。
相依为命,不离不弃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王冬红四岁那年,养父在工地干活的时候从楼上摔下来,受了重伤,从此瘫痪在床。这让原本拮据的一家雪上加霜。胡杏珍不得不一边照顾瘫痪的丈夫,一边照顾年幼的女儿,她期盼着丈夫能康复下床,一家人能回到从前的温馨时光。
可不幸的是,老王在卧床一年半后,还是离开了人世。胡杏珍悲痛欲绝,在早前经历了丧女之痛后,又再次经历了丧夫之痛。但是,日子还是要过下去,失去了家庭的顶梁柱,母女俩还要活下去。这时的胡杏珍坚强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她又当爹又当妈,没文化又上了年纪干不了体力活,只好摆地摊卖菜,收摊后靠捡破烂卖破烂。
那段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在身体的疲劳和内心伤痛的双重压力下,苦不堪言的胡杏珍曾想过喝农药随丈夫一同去了算了,一了百了,但是每当看到可爱的女儿,又于心不忍,她走了,冬红怎么办啊!她还这么小……于是,为了女儿,胡杏珍咬紧牙关,硬生生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命运设下的坎坷踏平。
王冬红和养母特别亲,仿佛是心有灵犀,年幼的王冬红懂事特别早,常常帮着胡杏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拾柴、洗碗、择菜……这些劳作,王冬红从小就学着养母干得特别麻溜,胡杏珍在村里捡破烂的时候,王冬红也跟在她身后帮着捡。
但胡杏珍知道,不能让王冬红一直跟着自己捡废品过日子,孩子必须要上学,只有上学,将来才有出路。胡杏珍的愿望很简单,她希望王冬红将来能自食其力,嫁个老实的好人家,过平安幸福的生活。所以,胡杏珍经常教育王冬红,要好好学习,家里的事不用她操心。
话虽这样说,王冬红知道,养母养她非常艰难,靠卖菜和捡废品的钱只能勉强维持母女俩的生活,学费才是她们最大的难题。每到学校开学,王冬红的学费总是靠胡杏珍东借西凑才勉强凑齐,她每次都是班上最后一个交学费的学生。在班里,王冬红的学费交得最迟,衣服穿得最旧,伙食最简单,学习成绩却总是名列前茅。
磕磕绊绊上完初中,母女俩又遇到了更大的难题:高中的学费怎么办?
王冬红想上学,胡杏珍也想女儿去上学。为了不让养母太累,王冬红初中毕业的那年暑假就到县城去打工挣学费。她在一个餐馆里当小工,挣得虽然比养母卖菜捡废品多点,但毕竟只有一个暑假的工钱,还远远不够交学费。她常常一边干活一边在心里伤心落泪,遗憾学费太高,又心疼养母太苦,她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要不就辍学去打工吧,这样我能赚钱了,妈妈也不用那么辛苦了。
王冬红小心翼翼地试探胡杏珍,暗示自己不想上高中了。不料却被胡杏珍狠狠地教训了一顿:“不上学能有什么出息!你是想以后和我一样在村里捡破烂吗?趁早给我断了这心思!学费的事不用你操心!”
王冬红没想到,一向慈爱的胡杏珍会这么激动地对自己发火。她也知道,家里是真的困难,这些年为了供她上学,邻里亲戚,能借的都借过了,现在要凑到上高中的学费,真的太难了。
然而,生活常常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天,王冬红在餐馆里干活,居然遇到了自己的班主任!虽然班主任当时没说什么,但是那天下班后,王冬红走出餐馆,竟发现班主任在餐馆门口一直等着她。原来,班主任看到自己的学生在打工,自然是放心不下,便决定返回来,和王冬红进行一次详谈。当班主任得知王冬红的家庭情况,十分同情,也十分感动,她鼓励王冬红不要放弃学业,她可以通过公益组织来帮助王冬红完成高中学业。
在班主任的积极奔走和公益组织的大力支持下,王冬红得到了好心人的支助。胡杏珍和王冬红为此感动得热泪盈眶,她们牢牢记住了这份恩情。胡杏珍常常对王冬红说:“冬红,你一定要好好读书,要把帮助过咱们的人记在心里。”王冬红记住了胡杏珍的话,顺利完成了高中学业,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
养女成材知反哺王冬红没有辜负胡杏珍对她的期望,她完成了学业,当了一名导游,后来又在县城自主创业,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期间,她还遇到了一位志同道合的伴侣,两人结婚生子,过着幸福安稳的生活。
成家立业后,王冬红没有忘记老家的养母,虽然经常回去探望,但终归觉得照顾不周。于是,王冬红便提议胡杏珍到自己县城的家里来住,只是,好不容易把胡杏珍劝来了,她只住了一天就觉得不习惯,说什么也要回到农村去。
王冬红拗不过胡杏珍,只好顺着她的意思。此时,一个念头已在王冬红心头萌芽。其实,王冬红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养母居住的条件过于简陋。她们原本住的三间平房年久失修,现在已经变成了危房,加上房子的位置在村里位于偏僻的角落,老太太已经七十多岁了,这万一出了什么事,连个报信的邻居也没有。
王冬红知道,养母最大的心愿就是她结婚生子,有人照顾,现在养母的心愿达成了,自己反而是怎么都无所谓。而王冬红也有个心愿,就是希望养母能安享晚年,得到好的照顾。现在,为了达成这个心愿,她决定要给养母盖个新房子!
王冬红说到做到,她回村里了解了有关的政策后,便回家和丈夫商量,拿出积蓄,为养母盖一栋房子。王冬红的丈夫十分理解妻子的孝心,马上就同意了。
一切准备就绪后,他们又发现,胡杏珍家实在太偏僻,导致施工材料都无法运进去,那怎么盖房子呢?王冬红干脆就找到房子前面茶园的主人,协商直接买下茶园的一部分,沿着茶园建了一条通往回家的路,这样,施工材料可以运进去,以后出入往来也能更通达便利了。
新房子落成那天,胡杏珍高兴得合不拢嘴,她苦了大半辈子,从前村里谁家盖新房子了,她只有眼巴巴羡慕的份。没想到自己到了七十多岁,还能梦想成真!现在全村的乡亲没有哪个不羡慕她,全村的房子,就数她们家最大、最气派!这一切,多亏了自己养的这个闺女!
在装修厨房时,老人因为不会使用燃气灶,嘱咐师傅盘了铁锅大灶:“还是柴火饭吃得惯。”
面对乡亲们的称赞,王冬红总是真诚地说:“妈妈养我大,我养她老,这是天经地义的。”胡杏珍领养王冬红,给了王冬红第二次生命,是人间大爱;王冬红知恩图报,反哺养母,给了胡杏珍安稳幸福的晚年,是人间至孝。两人的事迹在当地广为流传,母女俩还被评为当地道德模范。
胡杏珍动了恻隐之心将婴儿抱回家,在老伴去世后依旧含辛茹苦地把她养大,并省吃俭用的倾尽一切努力让她上学。多年来的辛勤付出,晚年获得好报是水到渠成。但其实老人决定收留王冬红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想过是否会有多好的回报,只是动了恻隐之心,不忍让那个可怜的孩子再受苦。
孩子被多番抛弃本不是老人的错,但若不去弥补这个错,老人就会感到心里过意不去,心善的人总是见不得别人受苦,宁愿用一生的付出来消解他人的苦难,本是平凡的人,但却作出了伟大的事。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23713.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