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杜甫一生穷困潦倒,但在家世背景方面,唐代文坛能与之比肩者屈指可数。
大李杜之杜甫,小李杜之杜牧,皆出自魏晋时期著名政治家杜预之后。杜预官至征南大将军,是司马懿的女婿,兼并文韬武略情商高,是明朝之前唯一一个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的人。自魏晋至隋唐,杜预家族始终鼎盛不衰,是京兆地区绝对的名门望族。
杜甫的祖父名叫杜审言,同样是一位写诗高手,被誉为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尤擅五律,可惜作品散佚较多。杜审言恃才傲物,经常得罪权贵,因此屡遭贬谪,更引来杀身之祸。
据说,周季重曾陷害杜审言,企图罗织罪名将其杀害,而杜审言年仅13岁的儿子杜并,却只身潜入周府报仇,使周季重重伤不治身亡,而自己也死于乱剑之下。这位血气方刚的少年就是杜甫的大伯。
杜甫的父亲名叫杜闲,虽然文学细胞不太发达,但在仕途上也颇有建树,始终居京兆杜陵守护祖宗根基。杜甫是杜闲长子,少年时亦颇似纨绔子弟,过着衣食无忧的潇洒日子,可惜家道中落让杜甫从天堂落入人间,尝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从杜预到杜审言,再到杜并、杜闲,杜家没一个孬种,这种一贯的家风给杜甫的创作影响很大。
杜甫的祖辈几乎个个会舞文弄墨,这自然是一种先天优势。不过,杜预是太遥远了,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杜甫爷爷杜审言的诗。
《春日京中有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长安二年,杜审言跟随武则天一并居于东都洛阳,结识了一众文武群臣,在返回长安后,他见春日而生思友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此诗结构平密,虚实相间,情感真挚,递进波澜起伏,描绘声情并茂,起承转合自然,是一首不可多得的思归经典。
杜审言开篇点题,点明自己是"独游秦",因此即便这春色是如此撩人,他也没有一丝春天的感觉。平静的叙述之下,却蕴含深切的情感,营造了寂寥的情绪。而这一联诗的亮点更在于重字的巧用,"游寓独游秦","看春不当春",读起来气韵往复,有回环之妙,诗意盎然。
景物无自生也,惟情所化。凡是出现在诗词里的意象都是为作者的情感服务的,作者开心那么景物便风光秀丽,作者悲伤那么景物即黯然失色。杜审言思友心切而无心赏春,所以他才会说上林苑里的花都白开了、细柳营前的新叶也白发了。此二句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阐明自己的"愁思"。
悲伤凄凉的环境总会使人回想起开心快乐的时光,所以第三联诗杜审言展开想象,幻想老友们在洛阳玩得有多么开心:他们在南桥玩得正尽兴,欢聚在将军府开怀畅饮,不愿散场离去。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别人的欢愉会加深自我的孤独,写到这里,杜审言的寂寞呼之欲出,即将喷涌宣泄。
接下来,就在大家都认为杜审言会在第四联诗里无情宣泄时,他却陡然一转,化悲伤为力量,喊出了两句极为正能量的话语:"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他想遥寄洛阳的春风:等到来年他与友人欢聚之时,一定要加倍地还给他一个更加美丽的春天啊!
这尾联之构思十分新颖,清奇而又清新,可谓匠心独运,"言人之所不能言",给后世诗人的创作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明代著名评论家胡应麟在《诗薮》里称赞道,七律结句之妙者,就属杜审言这一句。
又有赞曰"七言律结法如此灵活者,可救滞滥之苦";又有赞曰"夺胎而出天迥";又有赞曰"妙思奇语,迥非常境。通篇已臻精致,次联开后人熟滑之端"。总而言之,这首诗的水准非常之高,结句更是画龙点睛之笔,不仅给后人造成影响,更为杜甫树立了家族榜样。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23839.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