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靠山吃山的郭楼居然没有一户姓郭的?

郏县、襄城、平顶山市三个地方交汇处有个郭楼村。郭楼村里故事多多,作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没准你种地的时候,时不时能刨出白骨或者武器。这个村子仿佛是“石头史诗”,靠山吃山,郭楼人去山上采石,石匠活计是传承几代的吃饭家伙,这里出产的石磨远近闻名。而进入新时代之后,传统石匠工艺渐渐没落,郭楼村那些历史烟云也逐渐散去了。

靠山吃山的郭楼居然没有一户姓郭的?

张振营 | 文

全村80%为董姓的郭楼全是石头做的

郏县城东南25公里,李口镇东3公里,郏县、襄城、平顶山市卫东区交汇处有个东面临山南面临水的村庄——郭楼村。

相临的张良故里张店村,古村大宅,大老远就张扬地撞进眼帘。和张店相比,郭楼则显得内敛低眉。

郭楼村的地标性建筑为一座三层石楼,站在村外很远就能看到,站在山上看,它更是鹤立鸡群。这座石楼既像阁楼又像碉楼,通体由红条石筑砌,白灰勾缝。厚重的榆木门褪尽颜色,灰白木纹清晰。

虽然村名叫郭楼,但郭楼村没有一户姓郭的,80%为董姓。

相传,最早在此居住的为一郭姓人家,到明洪武二年,山西一董姓人家随洪洞大移民来到郏县居住,先是在马鞍山与平顶山之间山凹处的竹园落脚,董家生二男,长子董义道,次子董义德。

靠山吃山的郭楼居然没有一户姓郭的?

郭家虽然官至侍郎,但膝下无子嗣,见董义道踏实肯干,忠厚善良,就将他招为上门女婿。为报答侍郎的知遇之恩,董义道倾其所有为侍郎家建起了一座红石三层楼,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座楼。

因为是为郭家人所建,就被称之为郭家楼,村子也被外人叫做郭家楼,久而久之就叫成了郭楼。

还记得30多年前第一次去郭楼时的印象:仿佛走进一个石头铸就的世界。全村的房子都是石头做的。还有石头砌成的猪圈、牛棚、厕所、井台、磨坊、桥梁.......

甚至东西大街和东拐、西拐(即东巷道、西巷道)等都是红石板铺路。石墙上的每块石头都有钢钻凿出的白点,这是精雕细琢的痕迹。

靠山吃山的郭楼居然没有一户姓郭的?

在郭家楼等一些重要古建筑上,有石雕的人物、花鸟、龙凤等图案。郭楼人不仅把石头当成吃饭的营生来经营,而且无形中创造出一件件凝固的艺术作品,村落由此成为“石头的史诗”。

在东山坡上到处都是采石留下的深坑。久远的坑里长满荆蒿和酸枣树,是兔子和山鸡的天堂。

石匠是村子传承几代的手艺

靠山吃饭,延续了多少代谁也说不清,郭楼村人用石头做石磨、石碾、石槽、石磙等等。在过去没有电的年代,郭楼是有名的出好磨的地方。

这里的石头硬,做成个物件格外费工、费时、费力,但做出的石磨经久耐用,磨出的面特别细腻。

过去郭楼满村都是石匠,李西的爷爷李和祥是有名的石匠,做石磨是他的绝活,他身高一米八,力大无比,他做的磨都是自已亲自上山选料,然后再运到皂角树下的磨场一锤一锤地打、凿、磨。

靠山吃山的郭楼居然没有一户姓郭的?

李和祥曾对李西说,石匠制造每一种石器,都有诀窍,如锻磨,他就能吟出“锻磨一条线,瘪麦也出面”……郭楼村石匠们做出的磨要卖到豫皖交界一带的黄淮平原一带,换回粮食养家糊口。

卖磨是件艰辛的事,两个磨盘上千斤,中间有个木芯将两扇磨连在一起,两边有轴连接在特制的木架上,前边牲畜拉,人跟在后边扶着两个把。

路程几百里,路上经历的苦难可想而知。比如过河时,在窄窄的桥面上弄不好就会掉下河去。回程的路上如果让土匪劫去粮食更是哭天无泪。

旧社会兵荒马乱,石匠们虽然出力流汗,也很难靠手艺养家糊口。最辛酸的莫过于1942年李和祥用自已做的小石磨亲自磨晒干的榆树皮供一家人吃。

靠山吃山的郭楼居然没有一户姓郭的?

清代进士张崇曾在滁州做官时,遇到郭楼卖磨的因压死一个猪娃儿被人家告到公堂,张崇家是张良故里张店村人,距郭楼村仅有4里地。

他断案时见是家乡人就想帮一把,于是不动声色地问:“卖磨的,你咋把磨推到人家猪圈里了?”卖磨的说:“俺是在路上!”结果判养猪的没理。郭楼卖磨的记住了张崇的好并传了下来。

从八十年代起,平顶山矿区曾有过20多年的黄金发展期,煤矿的主行道是石砌的,这也给郭楼村带来机遇,那时每家都有人参与采石、运石的行列,全村有小拖拉机100多台,通往平顶山市的道路上,运石头的小拖川流不息。

六、七十年代随着电磨的普及,石磨退出了历史舞台,从八十年代开始随着收割机的使用,石磙、石磅也消声匿迹,李和祥等老一代石匠在失落中歇业。

九十年代以后农村建房用砖混结构,新一代垒砌石头墙的石匠不得不放下手中的铁硾和钢錾。

勤恳聪明的石匠人也有民族大义

郭楼村东北蜿蜒的山头上有豆角寨、云阳寨、坡寨三座石寨互为犄角,传说是楚长城的一部分,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因而山下的郭楼一带也是古战场。在村北的庒稼地里,时常会犁出箭簇、刀剑等兵器。

靠山吃山的郭楼居然没有一户姓郭的?

今年86岁的董新朝是我的岳父,他是郭楼人。18岁的时候他和同龄的董付成在村北地里割草时捡到一颗生锈的手榴弹,他们企图把弹柄和铁壳分离,董付成被炸死。

郭楼村最近的一次战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1944年5月,当时郭楼村驻扎有国军一个团,用于阻挡日军过山。

5月3日,国军二十师一部在云阳寨下的杏树口与日军交火,驻郭楼的国军奉命赶去增援,村里不少青壮年帮助抬担架、扛弹药。

待赶到豆角寨南坡时国军已败退,日军抢先占领豆角寨。战争持续了三个小时,因日军居高临下,国军伤亡惨重,仓皇南撤。

72岁的董现徳说,小时候在豆角寨下割草时经常在草丛里发现白骨,很可能就是那一仗中为国捐躯的国军将士。

靠山吃山的郭楼居然没有一户姓郭的?

据89岁的董宝珍讲述,当天下午,有个日军的运输队从北边过来,5个鬼子加2匹马还有3个抓来的民夫,他们是给前方的日军运送子弹的。

这时,日军和国军队伍都已走远,郭楼村以张顺为首的几个青年人埋伏到日本人要经过的小路旁,准备来个突然袭击。

这几个人都是猎户,虽然使用的是装火药和钢砂的“老土装”,但个个都是神枪手,能百步穿杨,加之经常上山采石、砍柴,身手敏捷矫健。

待鬼子走过来时张顺装做砍柴人一步步向他们接近,鬼子举枪时,张顺故意跌倒,顺手捡起地上的枪,“嗵”地一声向鬼子射去,其他几个人紧接着也“嗵嗵”出手。

靠山吃山的郭楼居然没有一户姓郭的?

老土装射出的子弹如天女散花,中弹的鬼子即使没有当场毙命,也是浑身受伤。趁鬼子捂着眼睛嗷嗷乱叫之时,几个人挺身跃出,用手中的大刀或是利斧结果了几个鬼子的性命。

两匹马被他们宰杀后把马肉分给了全村群众。几天后鬼子报复,把魏楼误当为郭楼,杀了不少人。

(部分图片来自作者)

作者简介

张振营,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出版有散文集《心泉》《时光里的印痕》《原乡》,散文随笔《幸福读本》等著作,现供职于平顶山市政协。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记”,投稿请发邮件至yujimedia@163.com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24066.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