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里名胜母,曾子不入。邑号朝歌,墨翟回车。”从这句话中可知名字是第一印象,常常决定着人对这一事物的态度。“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中国人一向很重视自己的“尊姓大名”。逢年过节,中国人有祭祖思宗的传统。中国有关于名字的研究和专著最早大概始于汉代班固《汉书》中《古今人表》。班固将古今人物(上古至汉代)按九品分为九栏,这个标准是根据一个人一生的品格和事业来划分的,班固的《古今人表》在二十四史中是绝无仅有的。专门见人名汇聚成书的是南北朝时的梁元帝萧绎《古今同姓名录》。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认为,名字最初是因夜晚相遇、辨识需要而产生的,故《说文解字》称,“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仪礼·丧服》中所谓“故子生三月,则父名之。”至于取“字”,则在20岁行成人礼(冠礼)时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后世就不这么讲究了,有时候先起个“小名”或是“奶名”,六七岁入学起蒙时才取正式名字。鲁国大夫申繻曾提出取名选字“五原则”:“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这是《左传·桓公六年》中所记,那时桓公的太子出生,便咨询申繻怎么给太子取名,申繻遂说了这番话。申繻的具体解释是:“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在具体选字时,申繻强调要“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
探讨人名,首先得了解古人的取名方法,以期对中国人名的用宇规律有一个大致明晰的概念。恰如俄国学者伊·谢·科恩在《自我论》里所称,原始人姓名的诞生是古人自我意识萌芽的出现。没人能确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名字的人,但这个人一定是存在过的,从他意识到自己为自己命名的那一刻起,有关起名的争议和学问就逐渐展开了。
《史记•殷本纪》所记载殷商时代帝王的名称差不多都包含着天干十字中的一字。如成汤以前的报丁、报乙、报丙、主壬、主癸等虽未称王,但已有此习惯;成汤名天乙,其后历代商王从外丙至帝辛,莫不如是。帝王之外,臣民用天干命名的也有,《尚书•高宗肜日》中记载了一位祖己,给高宗武丁讲了一篇大道理。讲者和听者两个人,名字都有天干之字,即“己”和“丁”。武丁是商王,而祖己不是,也用天干为名。在殷商的青铜器上,铭文中有很多用天干命名的人名,金石学家就用这人名作为器物的主名,如父辛鼎、父癸彝、父丁爵、庚斛、弓父庚卣、豕形父已爵、虎父丁爵、龟父丙鼎民,等等。商代是继夏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自天乙(汤)至帝辛(纣),共十七世、三十一王:大乙(成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 —沃丁— — 太庚— — 小甲— — 雍己— — 太戌— — 中丁——外壬— —河宣甲— — 祖乙— — 祖辛— — 沃甲— — 祖丁— — 南庚— — 阳甲— — 盘庚— — 小辛— — 小乙—— 武丁— — 目庚— — 祖甲— —廪辛— — 康丁— — 武乙— — 文丁—— 帝乙— — 帝辛(纣王)。
从上面可以看出商朝有一个很特殊的国情 ,就是所有帝王的名讳都是以天干为名。比如商汤之前的商人首领世系为:“契(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甲骨文中没有记载契,但是关于其父帝喾的记载很多)—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振(振通辰,也就是历史上的王孩)—上甲微—报丁—报乙—报丙—主壬—主癸—天乙(商汤)”从商晚期以后所有的祭祀都是从上甲微,后面报丁—报乙—报丙—主壬—主癸—天乙,皆为天干王名,这也说明至少从上甲微开始具有商人特色的文化便已经成熟了。上古东夷文化圈的族群普遍的有十日信仰,认为在大海的另一边有圣域汤谷,汤谷中有神木扶桑,扶桑上栖有十日,也就是十个踆乌(三足乌鸦,也称金乌),这十只金乌分别是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这十只踆乌每天飞一只到天上,而十天就是轮班一圈,叫一旬。商人发祥于东夷,完全继承了这种信仰,所以先公先王去世后都有要起个日名以示荣耀。因为商人认为有了日名之后先公先王的灵魂便由日神,也就是金乌的引导下飞升神界,得到永生。从这个意义上讲,殷商先公先王的日名实际上正是给后世带来深刻影响的庙谥制度的雏形。比如甲骨卜辞的一片“历无名间组”就记录了武丁大帝如何如何以占卜的方式确定其父先王康丁的日名:“乙巳卜,帝日惠丁?乙巳卜,帝日惠丁,惠乙又日?惠辛又日?”《白虎通•姓名》云:“殷以生日名子何?殷家质,故直以生日名子也。”还论述了天干与“质”的联系,说:“何以用甲乙为名……不以子丑何?曰:甲乙者,干也;子丑者,枝也。干为本,本质,故以甲乙为名也。”可见汉代人认为殷人以生日命名是常识,对此无可怀疑,需要解释的是所以然之故。晋代皇甫谧也说,上甲微,“其母以甲日生故也。商家生子以日为名,盖自微始”(《史记》索隐引)。汉晋时期的说法,都指出殷商时期有以生日的天干命名的习惯。
商代的统治者为子姓氏族。相传商人的始祖简狄是在野外吞食玄鸟之卵而生下了氏族的第一代男性首领契,故以子为姓,同时整个部族以凤鸟为图腾。殷商的甲骨卜辞中,常有“王族”“多子族”等名称。据专家考证,“多子族”应是商王族的同姓分支,即小宗。商人往往在钟鼎铜器上多铸族徽铭文,这就是当时的姓氏标志。这种族徽铭文形象醒目,有较浓郁的象征意味,有些专家认为可视为后世图章的滥觞,目前我国考古出土中已发现的殷商族铭,有六百多个。商人是长期生息在我国黄河流域东部地区的氏族联盟,建立商朝统治后,政治经济重心从西北向黄河中下游东移,伴随着活动领域的扩大,新的姓族不断进入视野,生活在淮河下游和海边的“淮夷”、“东夷”也逐渐融入华夏民族大家庭。《左传·定公四年》记载了商代姓氏中的“殷氏六族”,即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又有“殷氏七族”即陶氏、施氏、蘩氏、錡氏、樊氏、饥氏、终葵(锥)氏。这些氏族中有不少是在今天的皖北和苏鲁一带形成的。·历史上,商王朝处于信史形成时期,“言语异声,文字初形"。《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先秦)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姓氏制度从上古发展到两周时期,已经臻于成熟。《续文献通考》记载姓和氏的区别,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者也,百世而不变者也。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者也,数世而一变者也”。这表明氏与代表宗法制度下的家族始祖的姓不同,它代表的是其始祖分化而来的称谓。商朝的皇帝姓”子”。开国皇帝商汤,即成汤。夏朝方国商国君主商汤率方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以“商”为国号,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代的统治者为子姓氏族。相传商人的始祖简狄是在野外吞食玄鸟之卵而生下了氏族的第一代男性首领契,故以子为姓,同时整个部族以凤鸟为图腾。殷商的甲骨卜辞中,常有“王族”“多子族”等名称。据专家考证,“多子族”应是商王族的同姓分支,即小宗。商人往往在钟鼎铜器上多铸族徽铭文,这就是当时的姓氏标志。这种族徽铭文形象醒目,有较浓郁的象征意味,有些专家认为可视为后世图章的滥觞,目前我国考古出土中已发现的殷商族铭,有六百多个。
一是商朝创立了以姓氏为中心的分级统治模式和立君利群,收众固邦的族氏制度。商代的姓氏制度,就是以国君的姓氏作为国姓,而其他的姓氏则按与国君的亲缘关系而确定身份高低而进行排列。这也是为当时的商王朝的统治而使用的姓氏制度,其实质是为了收众固邦,为了巩固商王朝江山。权是奴隶主阶级专政的总代表。在卜辞中,商王自称“余一人”或“一人”,充分揭示了商王唯我独尊、至高无上的特权地位。商汤建立商朝时,奴隶制的社会秩序基本已经稳固。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商朝的王权继承制度主要分成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为兄终弟及,后期为典型的父死子继。在商朝的前期,还没有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因此凡是商王的儿子原则上都有继承王位的资格,兄长去世后,其余兄弟都可以继承王位,这就是“兄终弟及”制。从商汤到商纣王的17代中,有9世采用的是兄终弟及制的继承制度。从康丁以后一直到商末,开始使用嫡长子继承制。武王将他的十六个兄弟分别封于管、蔡、曹、霍、毛、毕等地,立国治民。武王的兄弟周公旦的几个儿子、周成王的三弟也随后得到了封地。此外,随同他征战立功的同姓贵族四十人,以及部分重要的异姓功臣(如姜子牙和孙、陈、胡诸公数十人)也得到了各自的封地。为了安定人心,巩固统治,周武王又将商朝旧都地区封给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建立了子姓宋国;封虞舜后裔胡公满于陈(今豫东淮北),建立妫姓陈国;封夏禹后代东楼公于雍丘(今河南杞县),建立姒姓杞国;封神农氏的后裔于焦邑,建立姜姓焦国。这样,周朝在其所征服的广大地区,先后建置七十一个新的领地,称为“七十一国”,几乎覆盖了当时它所统治的全部领域。“百姓千官”,百姓的位置居于千官之前,拥有姓氏本身就是高贵的标志。直至周末战同时期,诸侯兼并,封国灭绝,大量有姓氏的贵族流落成平民,越来越多的平民因军功及其他原因获得了姓氏,最后姓与氏合二为一,天下庶民大众无不有姓,这时候,原来专指各地部落首长的“百姓”才逐渐成为庶民大众的统称,并沿用至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商代的氏族统治开始发展为国家的雏形,渐渐改变了原来单一家族统治的模式,开始接纳异族人才进入统治集团。在古代典籍中我们注意到,夏代以前的统治者往往称氏,商以后则称人,这很可能表明:夏代以前的统治者属于同一家族,而商以后的统治层中结合进了异家族的人,已不能完全用氏来指代了。如商朝一代名相伊尹,就不是商的宗室。而在朝廷之外的各个不同地域,也委派当地著名的姓氏大族进行管理,如周文王姬昌就被商朝封为西伯,负责西北方的部落联盟,这样初步形成了以姓氏为中心的分级统治模式。《左传·定公四年》记载了商代姓氏中的“殷氏六族”,即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又有“殷氏七族”即陶氏、施氏、蘩氏、錡氏、樊氏、饥氏、终葵(锥)氏。这些氏族中有不少是在今天的皖北和苏鲁一带形成的。到了商代中期,伴随着几次迁都,商王朝所控制的疆土规模及所影响到的地域不断扩大,商朝中后期聚集在它旗帜下的姓氏部落已逾百数,后人形容当时的状况有所谓“八百诸侯”之称,如殷氏、来氏、萧氏、宋氏、时氏、黎氏、空相氏、耿氏、北殷氏、微氏、箕氏、阮氏等,都是在夏以后出现的。
二是商朝姓名多用天干。在商代的金文及甲骨文中,开始看到较多的人名。能够在铜鼎甲骨文上留名的人,大多是位高权重的统治集团成员,或与祭祀有关的人员。铭文中的商代帝王权贵,往往以天干取名。所谓天干,是远古人们命名日子的符号。华夏民族崇拜太阳神,当时相传天上有十个太阳,分别被命名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每天一日轮值,十天就为一旬。商朝君主盘庚的称呼是以天干命名的。商王全系日名,从大乙(汤)到帝辛(纣)三十一王均以十干取名。“商家生子以日为名”,这是古代学者比较一致的见解。商朝有一个很特殊的国情。就是所有帝王的名讳都是以天干为名。商朝31位帝王都是天干来命名的,大乙(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 、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纣)。我们拿大乙(汤)来说,生前叫的名字叫大乙,死后的缢名叫汤。据陈梦家先生在《殷墟卜辞综述》考证,除了帝王之外,近年来的考古资料表明,殷商时代王室之外的其他权贵中,也多用天干取名的,如保定南乡出土的商代勾刀上,就有“大祖曰己,祖曰丁,祖曰乙,祖曰庚,祖曰丁……”等铭文,勾刀主人的几代祖先,都是以天干为名的。这种取名,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数字排行。
《礼记·檀弓》曰:“幼名,冠字。”疏云:“始生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这里的字,本意是指大名,即成年时称呼的名,后引申释为“表字”。《颜氏家训·风操》曰:“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名,终则讳之;字,乃可以为孙氏。”新产生的氏还有以所获得的封地为氏名的,以迁往的新居住地为氏名的,以及新氏创立者的名号为氏名的,甚至还有将原来所属的氏名和新氏名迭加,形成为复合氏名的。种类很多,相当自由。汉代学者应劭在《风俗通·姓名》中归纳了周人命名新氏的九类准则,即:“氏于号、氏于居、氏于事、氏于谥、氏于国、氏于字、氏于官、氏于职、氏于爵。
三是封邦建国欣起以封地为氏名。商王在政治上是最高统治者,在宗法关系上是“大宗”,各地诸侯相对于商王来说是“小宗”。在“小宗”管理的领地内,依旧是用宗法制来继续维系他们下属贵族的统属关系。宗法制和分封制,让“国”和“家”真正紧密结合在了一起,加强了以商王为首的各级贵族家长的权力,巩固其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周朝一建立,就开始大规模的“封邦建国”。中国的“封建”这一概念自西周始,所谓“封建”,其实质就是赐氏封地,即在全国各地大量建立由特派姓族去管理的诸侯国。被周天子所封的诸侯,尽管大部分都是姬姓子弟,但是他们得到封国以后,纷纷建立自己的宗庙,其后代就以国号为氏,因此往往也就成为新的姓氏的始祖。将王室的同姓庶子、对灭商建周有功的异姓功臣分封在各地做诸侯王,各地的诸侯王再向下进行分封。这样一级一级地分封下去之后,具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诸侯、士大夫就越来越少,而出现了大量不具有血缘关系的宗主,这些宗主就以所封之地、所受官职或所学艺技为氏,即《左传》中提到的“胙之土而命之氏”。由于周代的氏是建立在分封等级的基础之上的,一个人的氏就能够清晰明确地表现出他的地位等级。当时齐国的管氏、鲍氏、陈氏、田氏,晋国的智氏、韩氏、赵氏、魏氏,楚国的昭氏、屈氏、景氏等,都是位高权重的氏族。周朝初年严格实行“同姓不婚”的制度。《礼记·大传》说“虽百世而婚姻不通者,周道然也。”并高度重视对姓的鉴别确认,作为礼仪之首,在此基础上建立人们相互关系的各项准则,所谓:“男女辨姓,礼之大司也。”(注:见《左传》昭公元年)同姓通婚被视为一种很严重的非礼行为。与此同时,还建立了较完备的姓氏制度,以保护姓氏,维护统治。西周时期的不少礼仪制度、组织制度,都与姓氏的远近亲疏有关,在重要的婚丧喜庆祭祀典仪中,必须一丝不苟严格按照血缘关系、姓氏亲疏排定位置,明确参与程度。如《左传》襄公十二年记载:“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弥庙。”以血缘为依据的等级层次分得很清楚。喜庆典礼也是这样。《周礼·春官宗伯》规定了各诸侯国之间的吉礼规范:“以脤膰之礼亲兄弟之国,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通过这些明确的礼仪制度,有效地突出了姓氏关系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加强了姓氏家族的凝聚力,起到了固姓保姓,防止姓氏关系疏远散失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在周朝分封建国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同姓的各诸侯国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所谓“同姓同德”。一旦某国有难,同姓各国首先有援手帮助的义务。秦国与晋国原为世世通婚的亲家,后世以“秦晋之好”来喻缔结婚约,但是当秦国灭了晋的同姓小国滑国后,晋国为此与秦国反目,血缘亲疏判然立见。周朝自上而下逐渐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以姓氏为中心的承袭、祭祀、人际伦理、社会等级等行为规范和制度,后来被人们称为周礼,其中最核心的是分封和承袭制度的确立。周朝规定天子称姓不氏,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无须再以“氏”来划分具体的利益所在,但有权向诸侯封国赐氏,给他们划出利益区域。诸侯又有权在自己的封国内向卿大夫封地赐氏,卿大夫再在封地内分氏给子孙后代。
公元前1046年,武王姬发灭商。微子启赤身携带祭器到武王营门前,请求武王保留商族的后裔。武王应允。武王死后,他的两个弟弟管叔、蔡叔及纣王的儿子武庚叛乱,被周公旦所灭。微子启没有参与叛乱。平叛后,周武王的儿子成王封微子启到商族的发祥地商丘,封国号为宋,爵位为公,成王特准其用天子礼乐祭祀祖先。微子名启,微是封地(今山东省梁山县西北一带),子是姓,故称之为微子启。他是先商帝乙的长子,殷商最后一个帝王———殷纣王的兄长。据说,微子贤明仁德,颇具王者风范。帝乙曾有将王朝传于他之意,但太史不允,因为当时有规:有妻之子,不可立妾之子。而微子启出生时其母尚未被立为正妃。帝乙死后,按规立三子辛为王,史称商纣王。殷商末年,纣王荒淫无道,穷奢极欲,暴虐嗜杀,导致众叛亲离,国势日衰。微子启与太师箕子、少师比干屡次进谏,不被采纳。后来,微子启出走,箕子装疯被殷纣王囚禁,比干因再三直谏而被剖腹挖心。宋国历传26世32君,在公元前286年,被齐、楚、魏所灭。其后世派生出姓氏大约有60个:殷氏:商族始祖的姓氏居于古殷水,盘庚王帝之后有殷氏,还有商朝亡后子孙分散,以殷为氏。还有北殷氏(邶殷国);商氏:商汤之孙,以国为姓;汤氏:商汤之后;乙 氏:商汤字天乙,子孙以王父为氏;来 氏:汤之子孙,食采于郲,因以为来氏 ;邓 氏:武丁封叔父曼季为邓侯,其子孙以为氏。沃 氏:商沃丁之后;相 氏:出自子姓,商王河亶甲都于相,宗族留居于相里,因氏;武 氏:以祖字或以谥号为氏:一,出自商王帝武丁之后,以祖名为氏。据《武班碑》所载,为商王武丁之后,以其祖名字为氏。如汉代武班即是。二,出自春秋时宋武公之后,以谥号为氏。据《风俗通义》所载,春秋时宋戴公之子司空,死后谥号为“武”,史称宋武公,其子孙以其祖之谥号为氏,亦称武氏。 是为河南武姓。;权 氏:商武丁有个儿子封在权国后以权为氏;祖 氏:祖甲之后;仲 氏:出自子姓,以祖字为姓。春秋时宋国君主宋庄公之后。宋庄公的儿子字子仲,子仲的子孙字“仲”为姓,成为仲氏的一;郝氏:帝乙封子期于郝,期后以郝为氏;箕 氏:箕子之后;梅氏:出自子姓,帝辛时有梅伯。支;鲜于氏:出自子姓,商王帝辛的叔父被封在箕(在山西太谷县东),称为箕子。后有去朝鲜半岛立国史称箕子朝鲜其后有姓鲜于的;林 氏:比干子坚之后;王 氏:商帝王族后,比干之后,居汲县,世称汲城王;施 氏:出自子姓,施氏为商七族之一;陶氏:出自子姓,陶氏为商七族之;邦 氏:出自商时期的上大夫邦伯,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邽氏:出自子姓,邽氏为商七族之一;饥氏:出自子姓,饥(饥)氏为商七族之一;樊氏:出自子姓,樊氏为商七族之一;奇氏:(锜氏)出自子姓,锜氏为商七族之一,即公族后人去金为奇氏;索氏:出自子姓,商七公族之一,是商汤的后代。据《元和姓纂》载,商朝的王公贵族有七支,形成公族;繁氏:出自子姓,繁氏为商七族之一;钟葵氏:出自子姓。商公族,一说钟葵氏也为商七族之一;宋氏:微子封于宋,其后以为氏;花氏:微子之后;乐氏:乐氏之先,与宋同姓,戴公生乐父衎,是称乐氏;微氏:微氏系微子之后;黑氏:微子之后;牛氏:微子之后名牛父,子孙以王父为氏;戎氏:戎氏系微子之后;衍氏:源于子姓。宋国微仲衍之后人;邹氏:宋正考父之后;华氏:宋戴公孙督,字华文,自立为华氏;督氏:宋国华督之后;萧氏:微子十二世孙大心封于萧,因为萧氏;孔氏:孔父嘉遭华督之难,其子奔鲁,以子加乙为氏,孔子为其六代;皇甫氏:宋戴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后,以王父字为氏,汉代改为皇甫;穆氏:系出子姓,宋穆公子孙,以谥为氏;钟氏:宋国君偃的三弟公子烈和同宗同源的宋桓公三子遨是宋国开国始祖微子启之弟微仲衍的十三世孙。遨之后州梨,封于钟离,数传至接,居颍川长社,以钟为氏;空氏:源于空桐氏,出自商朝始祖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空同,也称空桐、崆峒,是河南汝州西部崆峒山的简称;庄氏:(庄)源于子姓。宋戴公名武庄,其后人以祖名为氏;边氏:源于子姓。宋平公之子子边之后裔以字为氏;桓氏:出自子姓,宋桓公之后;向 氏:宋桓公之后,食采于向,遂为向氏;鱼氏 :宋桓公之目夷,字子鱼,子孙以王父为氏;墨氏:宋成公子墨台,子孙以王父为氏;褚 氏:宋共公子段食采于褚,子孙因以为氏;匡 氏:系出子姓,宋大夫封于匡,后以邑为氏;朱氏:是古帝颛顼高阳氏之后;谈氏:商朝后裔宋国传至谈君,子孙因为氏;干氏:宋国有一大夫干犨,他的后代子孙以他的名字中"干"字为姓,亦称干氏,成为干姓的一支;池氏;那氏:商武丁之后有那氏;衣氏:出自殷氏“齐人言殷,声如衣,今姓有衣者,殷之胄,见礼记注疏。”;苑氏: 商帝武丁封其子文为苑侯其后以苑为氏;目夷氏。
四是出现以族徽铭文为主的姓氏标志。殷商的甲骨卜辞中,常有“王族”“多子族”等名称。据专家考证,“多子族”应是商王族的同姓分支,即小宗。商人往往在钟鼎铜器上多铸族徽铭文,这就是当时的姓氏标志。这种族徽铭文形象醒目,有较浓郁的象征意味,有些专家认为可视为后世图章的滥觞,目前我国考古出土中已发现的殷商族铭,有六百多个。商人是普遍地聚族而居的,而且每族自成为一社会的单位。每族有一名号,即所谓“氏”。所以后来商朝亡后,新朝把商遗民分派给新封的诸侯都是整族整族地分派的:例如以条氏、徐氏、萧氏、索、长勺氏、尾勺氏等六族分给鲁国;以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等七族分给卫国。卜辞记商人用兵,每有派某一族或某些族的人去作战的;例如“令斿族寇周”,“令多(众)子族从犬侯寇周”,“命五族伐羌”等。姓和氏的分别,商朝当已有之。姓是旧有的族号,氏是比较后起的族号。因为族人的繁衍,一族可以分成许多族,而散居异地。同源异流的众族保留其旧有共同的族号,谓之姓;同时各有其特殊的族号,谓之氏。姓字甲骨文及周金文皆作生,不从女。以生为姓者,溯生之所从来也。《左传·定公四年》记载了商代姓氏中的“殷氏六族”,即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又有“殷氏七族”即陶氏、施氏、蘩氏、錡氏、樊氏、饥氏、终葵(锥)氏。这些氏族中有不少是在今天的皖北和苏鲁一带形成的。到了商代中期,伴随着几次迁都,商王朝所控制的疆土规模及所影响到的地域不断扩大,商朝中后期聚集在它旗帜下的姓氏部落已逾百数,后人形容当时的状况有所谓“八百诸侯”之称,如殷氏、来氏、萧氏、宋氏、时氏、黎氏、空相氏、耿氏、北殷氏、微氏、箕氏、阮氏等,都是在夏以后出现的。在《尚书·盘庚》中,商朝统治者将这些有姓氏的贵族诸侯总称为“百姓”。这里主要介绍与起名有关的三位名人:商汤、盘庚和商纣王。
五是出现记录姓氏的甲骨文字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包括传说部分,大约发生在五千年前后,包括伏羲氏、炎黄和尧舜禹的传说,传说时期是没有当时文字记录的时期。而中国姓氏的有据可查的历史(信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中期以前,而且有了文字在青铜器、甲骨文上铭刻留下商周王族和其他氏族的活动和姓氏的记录,这才是真正的历史。所以中国人有文字记载的姓氏历史应有3300—3600年之久。这是值得我们全体中国人和全球华人引以自豪的姓氏信史。中国人姓氏历史的传说部分和有文字记录的历史部分形成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据考证目前我国发现的15万片卜骨中,共提取出4500多个有效文字。甲骨文绝非只有象形特征,事实上它已经具有了我们后来所说的“汉字六书”,即象形、 指事、 形声、 会意、 转注、 假借的系统性。《左传·昭公二十年》:(楚灵)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甲骨文书包涵单字约五千,可识的约一半。这些文字虽然形体上与今字大异,但已识的字都可依照一定规则译成今字。其意义及用法大体上与今字不殊,习惯的保守性真是可惊的。除形体外,甲骨文字与今字的差异有两点可注意:(一)带有图象性的字无论物体的写生或动作性态的喻示,每随意描写,但求肖似,没有定构。例如龟字,或画正面,或画侧面,或画尾,或不画尾,或画两足,或画一足。又如渔字,或画一鱼,一网,一手;或只画一鱼,一手;或画四鱼在水中;或画一鱼傍水。(二)在意义的分别上,有好些地方比今字为详细。例如驾驭之驭,或从马,或从象,因所驭不同而异字。又如牧字,或从牛,或从羊,因所牧不同而异字,又如一兽的雌雄,各有异名;牝牡二字原指牛的两性,此外马、羊、豕、犬、鹿等,各于本字的边旁或底下加七或土,以别雌雄。下面是18个姓氏的甲骨文的字形。根据西方文献(不列颠百科全书),最早人类的著作出现在3500年前,当时古埃及人为死后获神灵恩赦,将符咒写于草席上,置于棺内,称为“死者之书”。但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三大古文明早已经消失了。而中国古文明的历史,包括传说部分和信史部分是有机衔接的,并一直不间断地传递下来的,单单“二十六史”连续记录的历史就有2242年(公元前221年秦朝—2020年)。这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连续不断”的世界纪录!所以说:刻在牛肩骨上甲骨文家谱(大约3300年前),中华民族应是当今世界民族中拥有最早使用姓氏记录的民族。
18个姓氏的甲骨文的字形(商)
1、商汤
商汤,不姓商也不姓汤,之所以被叫做商汤,是因为他建立商朝的时候,庙号成汤,后来人们就将他叫做商汤。古书中说:“汤有七名”。见于记载的有:汤、成汤、武汤、商汤、天乙、天乙汤(殷墟甲骨文称成、唐、大乙,宗周甲骨与西周金文称成唐)。商始祖叫契。传说契的母亲简狄在今蒲州一带的黄河边洗澡,忽然发现燕子下了个蛋,吃了以后便怀孕生契。所以古代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契为舜时管教化的大臣,后被封到商地,所以为商的始祖。汤是他的后人,为商朝的开国君王。商汤死后,他的多支后代之中,其中的一个分支就把汤作为自己的姓氏,这才有了“汤”这个姓氏。准确的来说,商汤应该是姓“子”,他的名字是“履”,商汤的全名应该是子履。商族的创立者是契佐,他是上古五帝之一的帝喾的儿子。舜作为天下共主的时候,天下大水。大禹率领手下跋涉天下,治理大水,契佐就是大禹身边最好的助手。后来,治水有功的契佐被舜帝分到商地,赐子姓,由于之前的契佐出生在殷水附近,所以他的后代也以殷为姓。后来,契佐在商地建立商族,商族之中并不都是姓子的,当时的子姓在部落之中是尊贵的姓氏,只有首领的嫡系后人才配姓子,其他的人多以殷氏为姓。商汤是契佐的第十四世子孙,他是契佐的嫡系子孙,也是钦定的部族接班人。所以他才继承了子姓,全名叫做子履,又叫做天乙。商汤死后,他的后代几个分支也继承了不同的姓氏,有殷氏的,也有汤氏的。
2、盘庚
《史记·殷本纪 ·索隐》中记载“微字上甲,其母以甲日生故也,商家生子以日为名,盖自微始。”既然十天一循环,必然有在同一个干日生的帝王,为了分辨开会在日干前加一个字。我们还以汤的大乙为例,后面的帝王和汤一样在乙日生的还有,祖乙,小乙,武乙,帝乙,这样就和汤的名字区别开来。所以影视剧封神演义里对战之前会说你们为什么要助纣为虐,这种说法是不当的,因为纣是帝辛死后的缢名。当时的人不会叫他纣王,只会叫他帝辛。学者对此曾探讨过其原因,但最终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其论点大致有三种:一是生日说,就是说这个天干代表王的出生日,比如生在丁日,就取名某丁,生在己日,就取名某己。二是死日/庙号说,就是说这个天干代表王的死日,并且顺便也作了他的“庙号”,不排除什么文武之类的美称是死后追谥的。三是宗法血统说,就是说商王族内部分为很多小宗族,这些小宗之间实行内婚制度,名字里的天干代表该王出自哪一宗,至于这个宗是其父系的宗还是母系的宗,有争议。这种说法,具体可以参考张光直先生的论文《商王庙号新考》。在这三种说法中,比较可信的是第一种说法。在上古时代有十个太阳的传说,这十个太阳分别叫: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每天有一个太阳照临人间,十天一顺称为一旬。这十个太阳的名字(日名)就是“十干”,也叫“天干”。夏商时代的王室和贵族阶级崇拜太阳神,自视为太阳神的后裔。帝王即位,宣称是太阳光照人间,君临一切,主宰沉浮。用日名取作帝王名,正是这种思想的反映。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朝中的帝王有取名为太康、仲康、少康的,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认为即大庚、仲庚、少庚,系日名无疑。夏史中的帝王以十干为名的还有孔甲、胤甲、履癸。履癸即夏桀。商朝以十干记日,以十日一旬作为记时的主要单元。商王出生的这一天,被视为十干中在这一天值日的太阳降临人间,如果是在甲日生的,就取以甲名,乙日生取以乙名。通俗理解商朝国君以天干为名没有太多的玄妙,仅仅表明帝王在王子中的兄弟排行而已。比如老大为甲,老二为乙,老三为丙,老四为丁,老五为戊,老六为己,老七为庚,老八为辛,老九为壬,老十为癸。王族有不同支脉,属于哪一支就在前面加上。如太乙、太甲、太庚、太戊属于一支,小甲、小辛、小乙属于一支,外丙、外壬属于一支,仲壬、仲丁属于一支,祖乙、祖辛、祖丁、祖庚、祖甲属于一支,沃丁、沃甲属于一支,雍己属于一支,河亶甲属于一支,南庚属于一支,阳甲属于一支,盘庚属于一支,武丁、武乙属于一支,廪辛属于一支,康丁属于一支,文丁属于一支,帝乙、帝辛属于一支。也就是说,商朝王族至少分为16支,商朝的继承制度最初是在同辈中找,找不到再在下一代中找,后来才实行嫡长继承制,实行嫡长继承制应该是从帝乙开始的,以帝取号,表示从此后王皆为帝裔。同辈中找继承者,继承王位后就在其前加标记,如太乙为长门老二,太甲为长门老大,太庚为长门老七,太戊为长门老五;小甲为末门老大,小辛为末门老八,小乙为末门老二;仲壬为二门老九,仲丁为二门老四。至于祖、沃、雍、河亶、南、阳、盘、武、廪、康、文等,都是特殊人物的简称,表示这是谁家的老大、老二或老三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殷商时代最起码的秩序观和最基本的家族分布,能从帝王称号可以查到帝王的血脉传承。因为商朝是神权与王权结合,他们极度信神,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要占卜,甚至重大的事情要根据占卜 的结果来决定。商朝这种信天信神的态度决定了他们对王名的命名。比如商汤之前的商人首领世系为: “契(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甲骨文中没有记载契,但是关于其父帝喾的记载很多)—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振(振通辰,也就是历史上的王孩)—上甲微—报丁—报乙—报丙—主壬—主癸—天乙(商汤)”。从商晚期以后所有的祭祀都是从上甲微,后面报丁—报乙—报丙—主壬—主癸—天乙,皆为天干王名,这也说明至少从上甲微开始具有商人特色的文化便已经成熟了。上古东夷文化圈的族群普遍的有十日信仰,认为在大海的另一边有圣域汤谷,汤谷中有神木扶桑,扶桑上栖有十日,也就是十个踆乌(三足乌鸦,也称金乌),这十只金乌分别是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这十只踆乌每天飞一只到天上,而十天就是轮班一圈,叫一旬。东夷末裔,徐人眼中的三足金乌 商人发祥于东夷,完全继承了这种信仰,所以先公先王去世后都有要起个日名以示荣耀。因为商人认为有了日名之后先公先王的灵魂便由日神,也就是金乌的引导下飞升神界,得到永生。从这个意义上讲,殷商先公先王的日名实际上正是给后世带来深刻影响的庙谥制度的雏形。
3、商纣王
帝辛,子姓,名受(一作受德),商朝末代君主,帝乙少子,世称“纣”、“商纣王”。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其在位时间推定为三十年(前1075年-前1046年)。帝辛在位期间,在内营建朝歌、加重赋敛、严格周祭制度、改变用人政策、推行严刑峻法,对外屡次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其种种举措既在统治集团内部引发矛盾,也动摇了商王朝的统治基础。牧野之战,商军被周武王所率诸侯联军击败,帝辛身死,商朝灭亡。在传统史学叙述中,帝辛沉湎酒色、穷兵黩武、重刑厚敛、拒谏饰非,是与夏桀并称“桀纣”的典型暴君,终致众叛亲离、身死国灭,相关典故有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牝鸡司晨等。
帝乙有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一奶同胞。老大微子启,老二微仲衍,老三就是纣王了。很多人都会觉的奇怪,纣王的爹有三个儿子,纣王凭什么能坐上王位呢?据《吕氏春秋》《帝王世纪》记载,微子、微仲与纣王三人同母,但是其母在生微子和微仲时尚未成为后,所以是庶子,而其母在生辛时已是王后,根据当时的礼法,辛是嫡子,被立为继承人。另说殷商现在是文丁在位,文丁的儿子帝乙生了第二个儿子叫纣辛,天资聪颖,长到十二三岁时个头就已经像个十七八的大小伙子。他眼明耳聪,力大过人。有一天,他随祖父文丁、父亲帝乙去打猎,路上,忽然两只猛虎蹿到帝乙坐骑旁,马吓得嘶鸣起来,左右都来不及张开弓箭,眼看猛虎的血盆大口就要咬上帝乙的 头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畜生滚开”一声呐喊,只见纣辛猛地跳下马,左右开弓,一只一拳瞬间就把两只猛虎打死了,帝乙得救了,从此他们万分偏爱这 个小儿子,并给他起名纣辛,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商纣王。《封神演义》帝乙游於御园,领众文武玩赏牡丹,内飞云阁塌了一梁,寿王托梁换柱,力大无比;首相商容,上大夫梅伯、赵启等,上本立东宫,乃立李子寿王为太子。後帝乙在位叁十年而崩,托孤与太师闻仲,随立寿王为天子。
纣王,也称商纣王,我国古代商朝时期第三十二位君主,名字为受,姓氏为子。后世称他为“帝辛”。纣王帝辛,这个带有恨意的名字,表现出了后世对他的批判。商纣王是中国暴君的典型。这似乎已成千古定案。早在《汉书·古今人表》中,就将他的人品列为下下。在正史、笔记、戏曲、小说中,随处可见殷纣王荒淫残虐的记载,如“剖孕妇而观其化”,“杀比干而观其心”,“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读之令人毛发悚然。而近年出现的舞剧《凤鸣岐山》,再现了商纣的暴君形象。他一生约活了六十五载,在商朝的首都朝歌被攻克后,商纣王殷受自焚而死。商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这个暴虐无情,穷奢极欲的帝辛,自焚结束了他的一生。《尚书》记载,周武王伐纣时,有两篇檄文式的誓言,即《尚书》中的《秦誓》和《牧誓》,其中开列了纣王的六条罪状:近女色,喜淫声,不敬鬼神,荒于国政,耽于饮酒,杀害忠臣。商纣王帝辛的名字很多,纣王是后世因他暴行而对他的称呼之一。商朝王室的姓氏为子,据史料记载,他的名字为受,受德,为辛。因为他是商朝的帝王,因此后世也有人他为帝辛。因为他的姓氏,所以他也叫子辛。 “商纣王”这个名字是参入后世对他的评价的,商纣王也叫殷纣王。查询字典,“纣”是指荒淫无道、草菅人命的商纣王,似乎是他创造了这个字,并且赋予这个字如此讽刺又深刻的意义。商纣王在朝歌被破之后自焚而死。古代的人,最早的时期有名、有表字、有号。商纣王的名字很多,根据史料记载,也难以找出。也许他的表字和号在他的各个名字之中。(摘自杨易程《中国姓名 学》)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24325.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广州增城古村深挖历史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