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抗日英雄姚世同:以双枪退敌击倒6名日伪军,身负重伤终自戕殉国

伪满是一个日本殖民者推出的傀儡政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几乎一个政权所有应该有的部门它都有,但它却没有海军。这是因为伪满政权是关东军的禁脔,坂垣征四郎等陆军军头连日本海军都一样排斥,生怕伪满建立海军给日本海军插手这一帝国的机会。

然而,它却有一支独特的陆海联合部队——江上军。

抗日英雄姚世同:以双枪退敌击倒6名日伪军,身负重伤终自戕殉国

▲ 伪满江上军的炮舰江通号,采用明轮推进可以使其在内河行走十分便捷

江上军的前身是原东北军江防舰队。这支本为维护黑龙江航行权和领水权而建立的海军分舰队在日军入侵黑龙江时曾组织炮队到前线参战。但当1932年马占山部队崩溃的时候,其上层却接受了日军的改编要求。

最终,日军在补充进大批顾问和通信人员之后,对其重新训练,将这支部队打造成专在内河执行阻击和封锁抗日武装任务的独特陆海军合同部队,即江上军。

这支日军凶恶的爪牙拥有包括日军新造定边、亲仁等舰只的水上舰艇部队,还拥有一支穿海军服的陆战队,日军为这支陆战队装备了九二式重装甲车、四一式山炮等重武器,使其具有相当强大的战斗力。

赵尚志等中国抗日将领都曾与其交过锋。就在王明贵越过黑龙江的哈达延附近,江上军还曾经与苏军发生过冲突,打沉一艘苏军巡逻艇,史称“干岔子事件”。

抗日英雄姚世同:以双枪退敌击倒6名日伪军,身负重伤终自戕殉国

抗日英雄姚世同:以双枪退敌击倒6名日伪军,身负重伤终自戕殉国

▲ 伪满江上军陆战队

1940年后,抗联以苏联为后方基地频频实施越境作战,面对这一新的战术,日军针锋相对地对江上军进行了进一步加强,这支独特的伪军日夜在边境河流上巡逻,袭杀试图越境的抗日人员。由于他们的舰只吃水浅,马力大,装备精良,很难对付,双方曾在黑龙江上发生过多次殊死战斗。

不过,冬天的时候,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封冻,江上军的舰艇被迫入坞整修,其封锁能力便大大减弱了。三支队此时入境,可以避免很多麻烦。

其实,他们的越境还是被江上军发现过。根据日方档案,10日收到江上军报告,称此前曾发现有越境部队的活动,并和抗联部队有交火,抗联部队“向东方溃散”。敌在报告中并推测这支部队的部分人员在2月下旬或3月上旬便已经入境。

而王明贵在回忆录中记载,过江的时候的确曾经遇到敌军哨兵,但三支队全都穿着日军制服作为伪装,懂日语的同志支应两声之后对方很犹豫,再次大声问话时三支队干脆不答复了,继续前进。敌军大约最终不能判断,只能眼看着三支队顺利过江。

综合双方记录,推测是江上军的伪军见到这样一支全身日军军装的部队,一方面疑神疑鬼,另一方面又担心万一打起来,风雪中日军不能及时支援,所以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做法,直到22日,可能某种原因使其感到瞒不下去了,这才用一场遭遇战的春秋笔法试图搪塞过去。

王明贵率领的三支队很快进入茅兰河上游,在隐蔽的茅兰顶子扎下了营盘,此时风雪很大,部队只能一面休整,一面努力搜集足够的日军情报,来指导随后的作战。

这一带曾经是著名的北黑线游击区,1940年10月时,王明贵就曾率部经此试图通过科尔沁草原与关内部队取得联系,白福厚担任团长的时候也曾在此作战,颇有威望,因此部队得到当地一些炭窑工人的支持,从他们那里了解了不少情况,比如,附近日军控制的辰清车站有不少马匹。

考虑到部队此时都是步兵,需要征集和缴获敌军的马匹,恢复骑兵的风貌才有利于下一阶段的作战,经过斟酌,王明贵制定了攻打辰清车站,夺取敌军马匹的作战任务。

4月13日拂晓,三支队整顿装备,开始下山,准备对辰清日军发动袭击。

此时,雪有二尺余厚,行走十分艰难,三支队因此选择走公路下山。至天快亮的时候,忽然听到前面有甩马鞭子的声音,摆开防御队形一看,迎面来了一队马爬犁,而且可以看到上面坐的是日本兵。

王明贵判断这是“敌军运输队”,立即指挥对敌开火。

抗日英雄姚世同:以双枪退敌击倒6名日伪军,身负重伤终自戕殉国

▲ 日军使用的马爬犁

未完全弄清敌情就开火,多少有些仓促。这也是因为与苏方取得合作关系后,抗联的装备大大改善,士气高昂的原因。

这一次三支队出击的时候不但全套日式最新武器,而且携带有大功率电台。部队人员和装备都是第一流的,论战斗经验和战斗素养不要说敌人一个运输队,连关东军的主力部队都不能比,上上下下求战心切,都有打一仗的欲望。

精兵强将果然出手不凡,一交手便将打头爬犁上的一个老鬼子从上面打了下来。事后发现,此人正是这支日军讨伐队的指挥官木原利光准尉。

日军讨伐队反应过来以后立即就地展开,与三支队形成对射,敌军的火力异常凶猛,押到一线指挥的白福厚大队长当即中弹,伤重殉国。

讨伐队?

没错,这正是日军专门攻击王明贵三支队的木原讨伐队,而不是什么“运输队”。

原来,因为沿着公路行进,三支队在行军中此前已被日军哨兵发现。日军随即调集孙吴、辰清和小兴安三路部队出击,截杀王明贵。

但日军此时也发生了判断失误。在他们眼里,抗联依然是缺吃少穿,装备低劣的部队,所以根本没想到他们的目标是辰清车站,而认为这附近有几座木营,里面多有补给和马匹,抗联一定是准备去袭击他们。

因此,三路敌军都是朝附近木营而去的,辰清一路日军,即木原准尉率领的讨伐队出门没多远就和来袭的三支队打了起来。而其余两路日军距离遥远,一时还赶不过来。

双方的战斗没有持续多久。日军一上来就被打掉了指挥官,搞不清这支抗联到底有多少人马,自己的援军又一时上不来,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皇军丢下十几具尸体狼狈而逃;而三支队的人员是作为“种子”使用的,一交手就阵亡了一个大队长,王明贵肉痛得厉害,也无心恋战。

这一仗,三支队阵亡三人——实际上还应该包括第二天自戕殉国的八大队指导员姚世同,要算四人。

姚世同在战斗中带所部迂回敌军后方,遭敌集中射击。姚负了重伤,他所骑缴获的日军战马也被打伤,驼着他狂奔而与部队失散。他一直跑到一处炭窑,第二天被敌军包围。

腿部重伤的姚指导员无法行动,便以身边一支长枪一支短枪与敌鏖战。因为军事素质极高,日伪军伤亡多人仍无法将其制服。

在敌军劝降时,姚高喊:“上来一个当官的,可以谈。”

一名日军军官应声而出,却被姚一枪击毙,震怒的敌军强攻炭窑,才发现姚已经举枪自尽多时了。

抗日英雄姚世同:以双枪退敌击倒6名日伪军,身负重伤终自戕殉国

▲ 姚世同没有留下照片,只有从其弟弟姚文光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其一丝风采

很长时间里面,无人知道姚世同的身世来历。直到2013年,在王明贵将军之子王小兵的努力下,才终于在今黑龙江省尚志县黑龙宫找到了姚世同的家人。

通过其家人的口述,得知姚世同曾经是赵尚志的警卫员,参军的时候小名庄子,没有大名,赵尚志便为其取名“世同”,意思是“希望世界大同”,在撤退入苏之前,还特地带姚世同回过一次家,看看亲人。

在附近看到这场战斗的十几个炭窑工人回忆,共有六名敌军死伤在姚指导员的枪下。

【完】

欢迎关注公众号【萨苏】(sasutime)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24851.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