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围场黑山口水库附近发现了距今四五千年前的石锄、石斧、石锤等简单农具,证明当时围场这块蛮荒之地曾有远古文明存在。之后,又在蓝旗卡伦潘家店发现了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的岩画。自那时以后,围场一直没有断过人烟,不过有时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游牧地。
围场在殷商时称鬼方,春秋时属燕国,秦汉时属渔阳郡和右北平郡,唐朝时属松漠都督府,五代时称平地松林或千里松林,属辽国皇帝狩猎之所。明朝时为边外弃地。山戎、东胡、乌桓、鲜卑、厍莫奚、契丹、鞑靼、蒙古、女真等古代少数民族象离离原上草一样,在围场这块地方春发秋枯,你来我往,生生不息。清康熙二十二年,清廷在围场设皇家猎场,建哨口、修边壕、定律例、任总管,派八旗兵驻守,成为皇家猎苑----木兰围场。
围场作为行政区是清朝末年设置的。光绪二年(1879),清朝为以裕国库,以利民生,而开围垦荒,设粮捕同知,名曰围场粮捕厅,也称围场厅,其职能与现今开发区管委会相仿。光绪二十五年改为粮捕府,开围放垦晚期,迁移之民趋于定居,生齿日增,治安恶化,遂改为抚民厅,属直隶省口北道管辖,与张家口、多伦、独石口(赤城一带)合称为北四厅。光绪三十二年,设开垦局,派热河道台何昭然(字子震)为屯垦总办,负责围场放垦事宜,围场绝大部分地名由此产生。民国元年(1912)建立县治,属热河特别区,日伪时期属伪热河省,1956年国务院撤消热河省,围场划归河北省管辖。1989年建立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从围场自开围放垦开始,固定居民大量增加,民族构成多元化,在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历史背景的影响下,蒙古语、满语与北京、东北、山西等方言的相融合,经过14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多民族特点的地名体系。围场地名的另一特点就是通过直译、意译产生由蒙古语、满语、汉语混用的地名。如:新拨、孟奎、蓝旗卡伦、克勒沟、白云莫德、得勒戟等,这些都是形成围场地名的基础。目前,围场境内的乌拉岱河川、伊逊河川、伊玛吐河川、燕格柏河川、奇卜楚河川、舍利嘎河川等均是用蒙语满语命名的。围场现有各类标准地名4000多个,因时代变迁、民族习惯变化及行政体制调整,很多地名已经沉入历史长河,这是民族文化的流失,是非常可惜的。
1、从文化古迹地名看围场的历史底蕴
围场境内古迹很多。围场境内自东北至西南有两条古长城遗址,一条是春秋战国的燕北长城,一条是秦始皇修筑的秦长城。这两段长城一般都是石基土墙体结构,有些地方则挖沟壕代之,每隔二三十里建有一座屯兵城堡或烽火台。
清乾隆皇帝曾考证过这些长城,为此还写过一篇《古长城说》的文章刻碑记之,提出“秦之所筑,为扩边乎?为让地乎”的设问,得出了秦筑长城是可笑的结论。因年代久远,这些长城除在平原地段有淹没于地下的墙基,在丘陵山岗则形成隆脊,这些地段尚能找到遗迹外,大部分已经荡然无存。在围场东北部的秦长城遗址上,有一座叫岱尹城的战国古城遗址,古城长宽各约200米,墙基宽约11米,残存城墙已埋入地下2米,现在只能从地表上看出轮廓,解放战争时期城墙尚存,新拨区公所就设在古城内,后遭反革命武装袭击,革命干部牺牲,古城墙被毁。除此之外,在两条古长城遗址线上,发现岱尹梁顶、十五号、十八号、惠汉村、杨家湾、六家、五道川、棋盘山、龙头山、道坝子、半截塔、红砬子、砬子村、东城子等地都有古城及烽火台遗址,所以,就有了与长城有关的岱尹城、岱尹上、岱尹下、城子(多个)、土城子、城子村、东城子、西城子、边墙、边墙山、前看城沟、后看城沟等地名。
围场境内有七千年前的岩画,元代白塔,清朝康、乾、嘉三帝留下了7通石碑,摩崖石刻,庙宫、晚晴及民国留下了兴华寺(大阁)、天主教堂等文物古迹。所以,就有了画山、半截塔、碑亭子山、碑亭子村、碑亭子沟、碑东沟、碑西沟、碑梁沟、庙宫、大阁(在棋盘山)、石桌子、石香炉、牌楼、大庙、双庙、庙后、庙子沟、石庙子、天主教营子等地名。
2、从蒙语满语地名看围场蒙族满族历史
设立木兰围场之前,围场是蒙古族的游牧地,蒙古人用蒙语为山川命了名。木兰秋狝时,随清帝打猎的蒙古王公贵族就把蒙语地名奏报给皇上,所以就流传下来。
木兰围场建围前是蒙古民族的聚居地。围名多是用蒙古语命名的,其含义反映了当时的自然环境概况。现根据“七十二围名称汉译”及有关文献核实,除五个围名未确定其汉语意思外,其它地名的汉译及地理意义都已明确。我们可以看出:围名中反映的动物有老虎、狍子、鹿、野猪、黄狗、苍鹰等。反映的植物名称有芦苇、树林、树、杨树、柳树、椴树、灌木林、灌木丛等。反映地质地貌的更多,如丘陵、盆地、沙漠、山峰、岩峰、山头、大铁山、馒头山、峪、黑谷、白谷、山沟、宽沟、峡口、草甸、甸子、白草甸子、沙地、台地、岩石、石挺、河流、旱河、水泉等。
围场的蒙语地名主要有:塞罕坝(塞罕达巴罕色钦,汉意美丽的高岭),乌拉哈梁(乌梁海部所属)、岱尹梁(全称达颜德尔吉,汉意可依靠的山梁)、伊逊河(汉意多湾,九曲河)、伊玛吐河(汉意有野山羊的地方)、吐力根河、库尔奇勒河、乌拉岱河(汉意长红藤子的地方)、舍里嘎河、萨仁淖(汉意月亮湖)。
蒙语地名巴颜(汉意富足、富裕)木敦(汉意树木),连起来汉译为丰富(茂盛)的树木。故而有巴颜木敦河、巴颜木敦围场,后来演变为博立莫多,白云莫多、博立沟、白云莫得,现在汉语直译为丰富沟。同样,巴颜(汉意富足)郭(汉意为沟),演化为现在的白云皋,蒙语也是丰富沟的意思。白云皋(也译为富饶的神山)、白音沟(富饶的山沟),都是由此蒙语巴颜郭而来的。
博其掌、哈里海土(海字,汉意高山头)、吉布汰(吉字,汉意有箭)、湖泗汰(湖字,汉意有苇子,苇子沟)、坡赉(坡字,汉意鹰犬)、金钱莫里(金字,汉意猎手、善射)、克勒奔汰(克字,汉意干河)、德勒莫起(汉意贼窝)、沙巴尔汰(汉意泥泞)、多本(多上、多下,汉意有椴树)、咕噜板(蒙语固尔班,头板、二板,汉意三条山岗)、卜克达板(碑梁沟)、大唤起、沙尔虎(汉意碗架)、沙里把(汉意泥泞)、巴头沟、哈里哈(汉意犁铧)、莫里莫(以乌拉山命名)、克勒沟(汉意平坦)、玛虎沟(汉意帽子)、竹立沟(有雕)、温珠沟、布都沟(汉意胸骨)、浩来沟(汉意喉咙)、乌拉沟(汉意河沟)、乌苏沟(汉意水沟)、梭罗沟(铁)、月亮湾儿(岳乐围儿,汉意雕窝)、德罗吉、德勒戟(汉意指左东上方)、海苏湾(汉意榆树林)、达布梁水、罕特木尔(汉意黑铁山)、萨吐(平房)、哈亚(亚字,汉意小根蒜)、阿抹(汉意马鞍子)、玛哈土(满汉土,沙丘)、哈里吗格(汉意黑山峁)、呼噜木苏、红要子、嘎拜、哈拉贝、哈撒(汉意仓库)、查正(查上、查下,汉意白色山谷)、惠汉(汉意驴)、托果奈、燕格柏(永安湃,汉意沙地)、大素汰(默尔根乌里雅苏台简称为大素汰,汉意杨树)、杜夫汰(汉意有作为)、沙巴尔汰(汉意涝洼滩)、艾林河(汉意河源)、乌兰哈达(汉意红色的砬子,简称红砬子),僧吉图(窟窿,窟窿山)、海苏湾(汉意弓形水湾)、乌梁苏(汉意富饶的沼泽地)、地咕噜沟、常扎布、长眨巴沟、母子沟、斯巴哈达、大嘟噜水、蒙古吐沟、艾苏拨、乌拉沟、哈吧气、红呼噜,等等,这些蒙语地名延用至今。
3、从木兰围场地名看木兰秋狝的盛况
木兰围场建立后,为了阻止百姓私自出入木兰围场,清朝借鉴在老家东北设柳条边为界的经验,在木兰围场四周的山口、隘口、平川等人畜容易出入的地方扎建了“柳条边”。 木兰围场最初由蒙古王公代管,并派100多名蒙古旗兵巡守。后来,在理藩院隶属下设木兰围场总管、都统等官职,按八旗兵制度分设八个营房,每个营房下辖五个卡伦,划区值守,驻守官兵也增加到1000多人。这些八旗营房、卡伦均用蒙语满语结合山川地貌命名,现大多都演化成村庄名称。
如:驻守木兰围场东北部的是满八旗的镶黄旗驻守,其营房设在奇卜楚高河川,故称为镶黄旗奇卜楚高营房,后简称营房。天津宝抵邱姓人家来此开货栈,取谐音“奇卜楚”称为“七宝邱”,当地人称七宝邱子。后来关内王氏所开的“德合公”商号生意兴盛,七宝邱就逐渐被德合公代替。建国后此地成立了三义永公社,三义永之名使用至今,再提及奇卜楚高、七宝邱之名,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因为驻军而得名的也很多,如营房、上营房、下营房、黄旗营、蓝旗营、蓝旗卡伦、卡伦后沟、卡伦、小卡伦、新拨、旧拨、柳拨、小拨、拨上、大蒙古拨、小蒙古拨、西拨沟、上部队、局子、大局子都是如此。
八旗兵常驻地叫营房,是八旗兵丁家属的住所和管理兵丁事务的地方。营房设在木兰围场的周围。营房初为通名,每一营房还有其所在地的蒙语或满语名称。这些名称在《热河志》和《承德府志》中均有记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蒙古族满族的逐渐汉化,营房遂冠以旗名称作为专用名,如XX旗营房。而加在营房名称之前的蒙语或满语专名在生活中逐渐掏汰,只能从文献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营房后来即演化为居民点的名称。八个营房中有五个名称仍为营房。为便于区别,今天往往冠以XX乡营房。有两个保留原专名的营房,为黄旗营房和红旗营房,另一个营房现名石片村。有三个在今围场县境内,三个在隆化县境内,两个在内蒙多伦县境内。因历史上木兰围场的面积比现在要大,其周围邻县出现营房、卡伦与拨的地名,都是同一原因,当时都属木兰围场范围。营房既然设在围场周围,按其位置可以大体复原清朝设围时的范围。当时的木兰围场范围比现在大,今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比清朝的木兰围场面积小多了。有人在现围场境内考察72围,不过是刻舟求剑而已。
卡伦即哨所,大都设在主要路口,驻守兵丁把守,不准百姓进围。又在接近卡伦,深入围内不远的地方设有“拨”,作为八旗兵的临时驻地。根据《承德府志》记载,40个卡伦的名字基本上均为蒙语或满语,只有姜家营、东燕子窝、西燕子窝三个卡伦是汉语名称。蓝旗卡伦就是正蓝旗所辖的一个哨所。驻兵按时轮换,每个兵丁每年到拨和卡伦值班时间为四个月,其余时间在家耕牧。人数多的哨所叫卡伦,人数少的哨所叫小卡伦,或叫拨子。但随着兵丁家口的不断增加,势必要新垦荒地,旧拨因人多地狭,住不下了,另辟住处就开设了新拨。或一拨兵丁在某地驻守一段时间后,又移营新驻地,也出现了新拨,新拨乡的地名就是由此得来的。
因军队驻扎的关系,围场地名中“营”字出现的频率很高。据统计,围场带“营”字的自然村子有251个,占全部自然村村名的6.3%。例如小营、营房等。如今许多当地人还喜欢把村子称为“营子”,把村里称作“营子里”,村外称作“营子外”。这个“营”,就是从军营、兵营来的。根据二十万分之一地形图不完全统计,仅今围场县境内就计有卡伦(拉)地名13处,与拨有关的地名13处。
两个人驻守的地方叫二人班,关押私闯围场之犯民的地方叫局子,或班房。现今围场当地人形容一帮人、一伙人时,往往还称为“一拨人”。有些老人还把公安局、派出所、监狱称为局子。如:某人被公安局拘留或蹲监狱了,就说进局子了,蹲班房了。
随着驻守木兰围场的官兵的逐步增加,朝廷从保护围场,优待驻守八旗兵丁的目的出发,妥善安置驻守官兵的生活,按律每名兵丁给地一顷二十亩(120亩)耕地或给乳(母)牛3头、羊30只,自己耕牧,永作养赡,勿庸升课,以便使守军安居乐业,忠于职守。这些兵丁及其家属就成为围场最早的居民,有些地名则由此产生。到光绪年间,每旗兵丁达128名、总数超千人,如仍按每兵120亩计之,占地超过120.000亩。因此营房、卡伦和拨子地名,成为最初开发围场的代名词。
1695年,康熙皇帝亲征准噶尔部噶尔丹,清朝大军在围场县北部扎建十二座,后人就把这个地方称为十二座连营,后来简化为连营;清军将领在距此东南30里的一个石山上检阅部队,这个石台则被称为亮兵台。康熙皇帝在围场行围打猎时,专门为其修筑的道路叫御道,这个御道从一个河口处开始,就叫御道口,修筑的小路则叫小御道。康熙皇帝在一处石砬山上追赶一只虎,御马马失蹄栽下,这个石砬山就叫栽马砬子。康熙皇帝打猎来到一个半山腰后,因山坡太陡,不得不徒步而行,这个地方就叫半山徒,后演变为半山吐。康熙皇帝陪太后经过的山梁就叫太后梁,乾隆皇帝陪太后经过的一个沟口则叫佛爷道沟门。康熙皇帝打猎时在一条沟脱过袜子,这条沟就叫袜子沟。康熙皇帝在一条沟晾过毯子,这条沟就叫毯梁沟。熙皇帝在一座山上用石头压住怕被凤刮跑的腰带,这座山就叫压带山。
4、从山川河流植物动物地名看围场的自然环境
根据山川地形地貌命名的地名较多,从这些地名可以看出历史上围场的自然环境非常之好。如锥子山、棋盘山、桃山、龙头山、半壁山、岗子、黑山口、山咀、头道川、二道川、三道川、四道川、五道川、头道沟、二道沟、三道沟、四道沟、光沟、牛肚子沟、砬子沟、红砬子、孤山子、山湾子、黄土梁子、台子、望道石、北山根。
按方位命名的村子在已有的村子之北建村的叫北营子,之南的叫南营子,依此类推就有了前营子、后营子、上营子、下营、当间营子、上卡拉、下卡拉、前怀等。在朝阳的地方叫朝阳地,在朝阳的河湾叫朝阳湾,在第二个山湾处的村子则叫二拐,第三个山湾处的村子则叫三拐,在山岗上就叫岗子,在比较险要的山梁则叫阎王鼻子、黑风口。
根据水源河流命名的地名有清泉、水泉沟、大水泉、老水泉、新水泉、白水、臭水、大臭水沟、热水汤、石泉河、头道河子、二道河子、横河子、闪电河、三眼井、大河口、干沟、河东、龙潭沟、萨仁淖泡子、火泡子、长腿泡子、双泡子。
根据树木植物命名的有红松洼、杨树沟、柳条沟、桦树林、桦木沟、六棵桦、梨树甸、榆树林、松树圈、大杨树林、大杨树营子、六十棵杨树、羊草沟、松树沟门、苇子沟门、哈拉海沟(蝎子草,一种野生植物,茎叶带有针刺,被其扎到了似蜜蜂蛰一样疼,鲜嫩时可食用)。例如柳塘子、柳条沟反映的是柳树灌木丛生的环境,应该位于河谷或沟谷中,并达到一定的海拔高度之上,在木兰围场全境位于1200米高度以上。杨树沟门,即沟谷中的杨树林与坡角的山杨林,海拔在1600米左右。红松洼,指落叶松,海拔在1800米左右。扦松沟则是指之杉树林。
根据动物命名的村子。如:拉拉古(一种害虫)营子、蚂蚁沟、老虎沟、锁虎沟、大扫虎沟、小扫虎沟、锁龙沟、狍子沟、骡子沟。
5、从开围放垦留下的地名看围场的开发
当然,围场在开围放垦之前,甚至建围之前也有少量居民。如:元朝至正年间所建的白塔村(半截塔),1646年山东裴氏到张家湾乡开荒种地,故名裴家窝铺;1662年猎人王氏到毛大坝乡东山打猎,故名东窝铺;有四个姓王猎手的村子叫“王四炮(洋炮手)”。1681年长白山安民到围场西南部的一个涝洼地开荒种地,后来繁衍成村,即下伙房的沙巴尔汰村。1681年为了方便康熙皇帝进入围场视察,专门在小滦河大河口修筑一条道路,故名御道口;同年在南山嘴为皇室专门开荒种地,故名官地。此后,随着木兰围场的勘察建立,因蒙古牧民及满族旗兵驻守所形成村庄也渐渐增多,后来一些前期驻进的八旗兵也开始分营,如康熙年间形成的旧拨、新拨;乾隆八年(1753),满州正白旗营房设在围场东南部的舍利嘎河中游一带,叫正白旗纳林锡尔哈营房,今营房村;随着驻防军民日渐增多,到嘉庆二年(1791)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故此吴家从营房村迁出,到新的地方垦荒定居,故名新地。
从光绪二十九年(1903)到光绪三十二年(1906)是围场地名增加最快的时期。承德府台锡良提出围场开围放垦在平宽大川处,每十顷编为一号,山沟狭窄处随地段多寡,每段另编一号的方法逐步实行。到何昭然道台上任,基本上按每五顷四为一号,因此在围场地名中出现了一些较为奇特的现象。如:以沟的自然形状命名,如头道沟、然后按顺序有二道沟、三道沟、四道沟等,每一条沟从沟头开始为XX沟沟门,XX沟内,或者为头号、二号、三号……以字头为名,然后编号。如大罗字沟、小罗字沟、代字号、对号、廷号、汉号、三义号、叉字号、隆字号、棋字号,顺序编号按字又按自然地形,这样有的号数就可以排得很长,后来成为聚落的名称,如八十三号。有的成为乡镇驻地,如哈里哈乡驻地为六十二号。
木兰围场开围放垦主要集中在光绪三十二年,承办人是热河道台何昭然(子震),他根据木兰围场前期勘丈图,按照山川流域图详细丈量挂地(相当于现在国有土地招拍挂制度),卖给山东、河南、直隶、山西等省前来买地的汉人,为了方便当事人记忆,何昭然把地名较长且意思难懂的蒙满语地名,加以简化。如:金钱莫里沟简化为金字、吉布汰沟简化为吉字、多本沟简化为多字、哈拉海沟简化为哈字、哈里雅尔沟简化为哈字、簸箕掌沟简化为掌字、老虎沟简化为虎字、坡赉沟简化为坡字、雷劈砬子川简化为雷字等等。现在这些“字”都成了地名。
每条沟(或川)从沟(或川)口算起,每五顷四(五百四十亩)编为一个号,依此类推,排为一号、二号、三号、四号等,如大唤起川排到八十多号,哈里哈川排到八十三号。号与号之间留出公地以备排水修路之用,每号设桩取名登记,挂单供人选购。每号可由一户或多户购买,也可以一户买多个号,所以就有了五家、六家、上八家、下八家、八大户、十家、十六分地、六十亩地等地名。每隔几个号段再留出官地、兵租地、房身地等,以备建村建庙盖房之用,所以,又有了官地、东官地、西官地、兵租地、和尚地、房身地等地名。
如果一条大沟(或川)里还包括多条小沟(或川),则取名为头道川、二道川、三道川等,或头道沟、二道沟、三道沟、四道沟等,每条小的沟(川),再从沟(川)口再重新按号排起。当然,何道台也有疏忽的时候,在丈量五道川的惠汉川时,十七号与十八号之间多出五百四十亩地没有编号,何道台就把十七号一分为二,分别叫上十七号、下十七号,后来又发现还有一块地没编号,何道台干脆起名叫“空号”,这些也成为地名了。
围场待开发的土地实在太多了,所编的“号”很容易混淆,于是,何道台就在“号”之后加“地”,变成五号地、六号地;重新丈量时,新发现的地块就叫“新开地”;在村子后面的就叫后地,第二块地叫“二地”;地势比较低的就叫“洼地”或“小洼”,向阳的地块就叫“朝阳地”;地块中有三棵树的就叫“三棵树”;有六十棵树的地方就叫“六十棵”;地块边有烧锅(酿酒)的就叫“烧锅地”;地块边开当铺的就叫“当铺地”;只有八十亩的地块就叫“八十亩地”;遇到有钱的财主买八顷田地时,就叫“八顷地”或“八顷”。另有一个财主也买八顷地,就叫“下八顷”,所以“上八顷”,前七顷七、两顷五、两顷五上、两顷八等地名也随之产生。
很多人家刚刚到围场生活,不能马上修房盖屋,便塔建满族常住的“窝铺”暂为栖身之处。就是用木杆搭成人字形木架,上面覆盖一些树枝柴草,因此有了用窝铺命名的地名。如:天津白姓人家挂单买地,搭建窝棚暂时居住,故有了白家窝铺之名。依此就产生出了老窝铺、黄旗窝铺、毕家窝铺、白家窝铺、黄家窝铺、成家窝铺、倒座窝铺、坝外窝铺、南窝铺、北窝铺、上窝铺、下窝铺等地名。这种窝铺常被人们称为“马架子”,所以又有了马架子、东马架子、西马架子之名。在农忙时,为了解决中午吃饭休息问题,一些买地大户或若干小户合伙建灶房,于是又出现以“伙房”为名的地名,如上伙房、下伙房、南伙房、北伙房、安家伙房、鲍家伙房等等。第二处伙房就叫二把伙、第三处伙房就叫三把伙。兴隆县黄土坎人迁到围场开荒种地,为了纪念故乡就叫黄土坎。辽宁建昌县人来围开荒种地,就就就叫小建昌线。
6、从客栈商号地名看围场经济繁荣
道光二十三(1843)年天津盐山左士荒、马泰等十六户人家来围场治产立庄,把土地分成十六份,成村后故称“十六分地”。同年,又有殷树恩从山东济南府德平县殷家庄迁围场开车马店,因马车店紧靠官道,逐渐发展成村,故名殷家店,两村逐步相连。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以殷家店命名,十六分地则成为殷家店公社、殷家店大队的驻地,十六分地渐渐不被人使用。类似于以开店取名的很多,如:姜家店、王家店、杜家店、潘家店、常乐店、左家店、马家店、步家店、孙家店、六合店等。
还有以货栈商号名牌命名的地名。如:四合永,据记载开围时,有四户家人合开客栈,起名“四合永”,取其“四家合力永兴”之意,后来演变成四合永镇。有三户人家合我开了一家店铺,起名“三合义”,后来其中两家退出,一家继续经营并改名“永合义”。此外,还有宝元栈、三义永、三义号、四合堂、八英庄、广发永、德茂隆、德合公、宝元昌、锦善堂、裕太祥、裕泰丰、务本堂等等。
还有以经营性质直接命名的村子。如:作挂面的叫挂面铺;作土豆粉条的叫粉房;烧瓷缸的叫缸窑;烧砖瓦的叫砖瓦窑;酿酒的叫烧锅;榨油的叫油坊;开染布店的叫染坊;作糖的叫糖坊;开铁匠炉的叫铁匠炉;姓王的人家开铁匠炉的叫王家炉;一个染匠带着一伙人到某地租房开染坊,并发展成村子的叫靛把头营子。一条街巷都是作买卖的商业街,则叫买卖街。因民国年间,当时的政府为了统调木材,设立了木局子,后来形成集市,因为往返人多,生意兴隆,因而形成买卖街,该地名沿用至今。
7、从更改的地名看围场的历史变革
地名中也有日伪时期的烙印。1937年日伪为了修建牧场,把战乱中四处逃散的老百姓迁回原处,称为重新整建故乡,按照迁民建场的顺序,依次称为一复兴地、二复兴地、三复兴地等。日本侵略者被赶出围场后,沿用一复兴地、二复兴地、三复兴地。最具时代感特点的地名当属大跃进时期,1958年全县以11个区建立11个大人民公社,分别叫东风(四合永)、红旗(蓝旗卡伦)、火箭(克勒沟)、红星(朝阳湾)、先锋(棋盘山)、金星(新拨)、卫星(山湾子)、北风(半截塔)、红光(城子)、前进(孟奎)、跃进(围场镇区)公社,这些地名现在的人们都不知道了。
1961年根据农村六十条,将原来11个公社划分为49个小公社,这些地名也就渐渐废止了,不过目前围场还保留一个叫前进的村、一个叫富强的村,就是那时留下的。还有用人名命名的地名,如李文章阳坡、赵存南沟。还有用坟茔命名的地名,如高家坟、五家坟,这些算是一段历史的凝固吧。
围场县的地名虽然多种多样,但是没有叫“屯” ,也没有叫“庄”的村子,除了人们的语言习惯外,还与历史有关。
“屯”与屯垦有关,清兵入关后,在东北屯垦,东北叫“屯”的地名就多,比如元茂屯。而在华北,清朝皇亲国戚开始了大规模的圈地,康熙年间这一现象被禁止,但是规模越来越大皇族和越来越多的贵族的粮食供应也是必须解决的,朝廷就允许王公贵族们在京东京北地区及承德一带建立粮庄,由主管清朝宫廷事务的内务府以及王侯贝勒、政府部门招聘把头承租土地,雇用农工,组织生产,上交一定的地租后,自负盈亏;或由若干户农民以土地入股,推举把头合伙生产。把头们(后称庄头)负责本庄治安、户口管理等工作,这种生产模式相当于现在的农场。
比如《红楼梦》中的邬进孝,就是这样的庄头。由内务府管理的粮庄叫皇庄、由王侯贝勒管理的粮庄叫王庄,由政府部门管理的粮庄叫官庄,由农民自发组成的粮庄叫民庄。所以,在京东京北及承德一带叫“庄”的村子非常多,如杨各庄、柏各庄、范各庄、陈官庄、王家庄、石家庄等等。但是,围场开围后,没有形成这样的生产形式,所以,就没有以“庄”为名的村子。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24932.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