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以来,有好事者告知我,北京有个沁水营村,村民都是明代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大移民时,从沁水迁移过去的沁水人的后裔,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闻知此事后,遂心生疑问:现存清代三部《沁水县志》对明代沁水曾移民北京没有任何记载,民间也没有发现什么相关传说,这可能是古代沁水的一段逸史,有机会的话,不妨到北京沁水营村探个究竟。直到2018年11月,我和沁水王扎根、李雪强等,方才专程考察了北京沁水营村。
北京沁水营位于北京东南部大兴区长子营,大兴区即大兴县,其历史非常悠久辉煌。大兴县的前身属古蓟县辖地,商朝即为黄帝部落后裔所建蓟国之地,西周时又为周文王庶长子召公封地,春秋战国时隶属燕国,皆属附郭京县,即京都属县。辽代改名析津县,归属辽国五京之一的南都燕京析津府;金代始名大兴县,属金朝五京之一的中都燕京大兴府;元代属大都路大兴府,明代属北直隶北平府。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平府,改北平为北京,大兴县为依郭京县。清代仍为依郭京县,隶属直隶省顺天府北京。民国又改北京为北平,大兴县一度划入河北。建国后,大兴县1958年划归北京,2001年改名大兴区。
大兴区辖14个镇,沁水营村隶属长子营镇。沁水营村民世代相传,他们的祖先是从遥远的山西沁水迁移过来的。这就涉及到了明代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大移民的重大历史事件。
一、元末明初天下人口锐减
元末明初,中国发生二次大规模战事,一是明太祖驱逐元朝建立明朝,一是明成祖夺取建文帝位的靖难之役。
元朝末年,朝廷推行民族压迫,官府腐败横征暴敛,黄河泛滥瘟疫相侵,百姓苦不堪言。至正十一年(1351年),北方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及其教友刘福通,在安徽颍州颍上治河工地,聚集3000多教徒,揭竿而起。他们头裹红巾,号称“红巾军”,掀开反抗元朝统治的元末农民起义大幕。与之同时,至正八年(1348年)方国珍在浙东起事,至正十三年(1353年)张士诚又在泰州起义,汇集成反抗元朝统治的起义大潮。
“红巾军”迅速壮大,至正十五年(1355年),刘福通拥立韩林儿在亳州称帝,改元“龙凤”,国号“大宋”,史称“小明王”,各地红巾军皆受其节制。至正十七年(1357年),刘福通分兵三路伐元。东路军攻入山东、河北等地,在河北中部遭遇阻击,撤回山东。中路军攻入山西绛州,入河北保定,折经大同,直趋塞北,旋即转战辽东各地。西路军由湖北荆州、樊城出武关,攻长安,入四川,攻取甘肃、宁夏等地。与三路进军同时,刘福通则攻占汴梁,立为 “大宋”国都,红巾军反元至此达到高潮。
元朝倾力镇压红巾军,收买方国珍、张士诚,转而与红巾军为敌。刘福通红巾军渐处不利,北伐三路大军彼此间缺乏联系。至正十九年(1359年),元军攻占汴梁,韩林儿、刘福通撤兵走安丰(今安徽寿县)。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张士诚破安丰,刘福通遇难。
朱元璋于至正十二年(1352年)参加濠州郭子兴红巾军。至正十五年(1355年)郭子兴病逝,朱元璋成为这支红巾军的主帅,至正十六年至十九年(1356年--1359年)朱元璋据金陵,被部属奉为吴国公。当时农民义军以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最为强盛,三人皆起家江南,张土诚与方国珍又归附元朝,遂相互攻伐近十年。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在鄱阳湖与陈友谅大战三十六天的,陈友谅战死,朱元璋解除了统一南方的最大威胁。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在金陵自称吴王。明年,在瓜步杀“小明王”韩林儿,同年转攻苏州张士诚。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苏州城破,张士诚被俘自缢而死,朱元璋平定三吴。派将攻取广东、福建,朱元璋已据有东南半壁。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令徐达、常遇春等率军北伐,先后在山东、汴梁、潼关等地大败元军队。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连下临清,德州、通州等城。元顺帝自大都北逃塞北,北伐军进占大都(今北京),再破元朝中都(今河北张北境)与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东开平),朱元璋在建立明朝,改元“洪武”,即位明太祖,建都金陵。
再者是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曾将二十五个子孙(24个儿子和1个从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其中第四子朱棣封为燕王,藩地燕京北平。朱棣就藩后,多次受命率师出塞北征,屡败蒙元残余势力,功绩卓著,遂被太祖看重,令其“节制沿边士马”,朱棣威名大振。
朱元璋晚年,太子朱标、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枫先后去世,故朱棣在诸王中军事实力最强影响最大,在家族尊序上成为诸王之首。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太子朱标早逝,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因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对朝廷构成威胁。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密议削藩,并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以加强防边为名,调精兵出塞外戍守,准备削藩燕王。
削藩促使藩王与朝廷决裂,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打出“清君侧,靖国难”旗号,起兵反叛,很快控制了北平与河北地区。建文帝曾二次派军北伐,尽皆大败。建文二年四月,朱棣则乘势南下,北方诸将多朱棣旧部,降朱棣从战者甚多。朱棣出河北,攻山东,取河南,掠安徽,入江苏,势不可挡。
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燕军在馆陶渡过黄河,四月在灵壁渡过淮河,六月自瓜洲渡过长江,直抵金陵金川门(位于南京城西北面)。守将望见朱棣麾盖,开门迎降。金陵进入金陵,文武百官跪迎道旁,在群臣拥戴下,燕王朱棣即帝位,是为明成祖,改元永乐,世称永乐帝。建文帝出走,不明去向。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告终。朱棣不承认建文年号,便将建文元、二、三、四年,改为洪武三十二至三十五年,次年改为永乐元年。永乐元年(1403年)二月,永乐帝在金陵即位,即改北平为北京,名顺天府,称北京为行在,疏通南北漕运,营建北京城及宫殿等。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城与皇宫(即紫禁城,故宫)建成,永乐帝下令迁都北京,以南京作为留都。
自至正十一年(1351年)“红巾军”反元起义,至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刘福通与徐达先后二次北伐,朱元璋与陈友谅、张士诚又相互攻伐,战乱长达18年,遍及大半中国。《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七十六:洪武十八年十一月, “上曰:中原诸州元季战争受祸最惨,积骸成丘,居民鲜少。朕极意安抚,数年始苏,不幸加以水涝,朕甚悯之至”。
建文元年(1399年)至永乐元年(1403年),燕王朱棣与建文帝又相互攻伐4年,战乱遍及华北、华东与江南地区。明王世贞《亲征考》:建文二年,燕王朱棣南攻真定,“斩首数万级,溺死者十余万。追蹙之雄县月様桥,蹂躏死者复数万,横尸百余里,降者十余万人,复縦遣之。乗胜取徳州,追景隆至济南,复破其众十余万。”
二次战乱前后长达22年,战火所到之处,城市变为废墟,人民惨遭涂炭,天下人口锐减,土地变成荒漠,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南直隶南京之江南地区,北直隶北京之河北地区,人口锐减最甚,以至于形成“淮以北鞠为茂草”之几千里赤野的情况。《明史·食货志》记曰:
洪武二十六年年(1387年),天下户一千六百五万二千八百六十,口六千五十四万五千八百十二(60545812)。弘治四年(1491年),户九百十一万三千四百四十六,口五千三百二十八万一千一百五十八(53281158)。万历六年(1578年),户一千六十二万一千四百三十六,口六千六十九万二千八百五十六。太祖当兵燹之后,户口顾极盛。其后承平日久,反不及焉。靖难兵起,淮以北鞠为茂草。
二次战乱到底减少了多少人口,古今各种人口统计文献记载不一,此举《剑桥中国史》第6卷《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第九章《元代中国的人口》记: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曾进行过一次统计人口:
历史人口统计学家认为,忽必烈朝晚期1290年的那次统计,是元代历次统计中最可靠的。按照《元史》的说法,在籍的有1319万户,计58834711人。
统一南宋后,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元朝又进行过一次人口统计,人口微有增长:
假设13世纪70年代征服南宋后不久元代中国的人口约6500万,这似乎是可以讲得通的。明初1393年的统计数字为10652789户,60545812人,这与1290年的数字是能吻合的,每户平均人口为5.68人,总人口6050万,跟一个世纪以前元朝的数字很接近。
《元代中国的人口》文末页脚附有一条注文:
邱树森、王颋在《元代户口问题刍议》中,对有关元代人口问题的历史资料作了全面分析。这一研究引用了元代的统计数字,估计有20%的人口没有登记。他们估计从1290年括户后到1340年的几十年中,元代实际户口最高曾达到1990万户,近9000万人。因为元末的战乱,人口再次减少,到1368年元朝灭亡时,只有1300万户,6000余万人。
这里且以元朝末年全国人口高达9000万人计,朱元璋建立明朝时,全国人口仅有6000多万,一次元末战争,竟使全国人口锐减3000多万。有学者据《明史》、《明实录》等文献,整理有一份《明朝户口流动表》,兹节录如下:
洪武十四年(1381年),10654362(户), 59873305(口)。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10684435(户),56774561(口)。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10652870(户),60545812(口)。备注:实际人口达7000万。
建文四年(1402年),10626779(户),56301026(口)。
记载非常明确:建文四年(1402年)全国人口仅10626779户,56301026口,说明靖难之役,又使全国人口至少锐减400多万。
当然,从元朝末年到建文四年,全国人口锐减3400万,不完全都是因为战乱所致,还有黄河连年泛滥,灾异瘟疫流行,致使各地饿殍遍野,或因战乱逃入穷山僻壤而无法统计等原因,但长达22年的战乱肯定是罪魁祸首。《明太祖实录》卷三十七:洪武元年十二月,“上谕之曰:元以六事责守令,徒具虚文。今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今日之急务”。
为了巩固大明王朝的统治,解决千里赤野无人烟,大片土地无人种,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明太祖在洪武元年(1368年)建立明朝伊始,便诏令天下移民,延至明成祖永乐十五年(1417年),先后18次移民,历时三朝50年。先要解决一个问题,天下到处赤野荒漠,人烟稀少,选择何地来移民?明太祖选择了山西。
山西自春秋时期晋国称霸天下以来,历汉、唐、宋、元、明、清,一直是天下最富庶的地区之一。这得益于山西独特的地理位置,西南两面有黄河的天然屏障环绕,其东南两面有太行山、中条山与河北、河南平原相隔,简单的说,像个“独立王国”,历史上较少遭受战火涂炭。不论是元末战乱,还是明初靖难之变,山西都相对安定,尤其南半山西之太原、平阳、泽、潞、辽、汾、沁等地区,更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物阜民丰,安居康乐。惨遭战乱肆虐的河北、河南,以至于山东、安徽百姓听说山西富庶安定,便纷纷逃入山西,竟使山西人口逆势增长,人满为患。据《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四十记:
洪武十四年(1381年):是岁计天下人户一千六十五万四千三百六十二,口五千九百八十七万三千三百五(59873305)。
山西布政使司户五十九万六千二百四十,口四百三万四百五十四(4103450)。
河南布政使司户三十一万四千七百八十五,口一百八十九万一千八十七(1891087)。
北平布政使司户三十三万八千五百一十七,口一百八十九万三千四百三(1893403)。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全国总人口为59873305人,河南总人口189.1万人,北直隶省(今河北)总人口189.3万人,而山西则多达403.4万人,相当于河北、河南两省人口的总和还多,朝廷方才选择从山西移民。
二、明代山西大移民
自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朝廷先后18次从山西的平阳、潞州、泽州、汾州等地,中经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处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后,向全国各地移民。据《明史》《明实录》的记载:
1. 《明史·食货志》《明太祖实录》:洪武六年(1373年),“是时,遣邓愈、汤和诸将屯陕西、彰徳、汝宁、北平,徙山西、真定民屯凤阳”。
2.《明史·太祖纪》:洪武九年(1376年)十一月,“迁山西及真定民无产者田凤阳。”卷一一O:洪武九年(1376年)十一月,“迁山西及真定民无产者于凤阳屯田,遣赍冬衣给之”。
3.《明太祖实录》卷一三一:洪武十三年(1380年)五月,“自洪武初至十二年终,军民逋逃追捕未获者,勿复追。太平、镇江、宣诚、广德、滁和,今岁夏秋税粮免其征。山西民为军者二万四千余户,悉还为民”。
4.《明史·太祖纪》: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徙泽、潞民无业者垦河南北田,赐钞备家具,复三年。”《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三: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徙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等闲旷之地”。
5.《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三: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九月,后军都督朱荣奏:“贫山西民徙居大名、广平、东昌三府者,凡给田二万六千七十二顷”。
6.《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七: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九月,“山西沁州民张从整等一百一十六户,告愿应募屯田,户部以闻,命赏从整等钞锭,送后军都督佥事徐礼分田给之,仍令回沁州召募居民。时上以山西地狭民稠,下令许其民分丁于北平、山东、河南旷土耕种,故从整等来应募也”。
7.《明史·太祖纪》: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八月,“命冯胜、傅友德帅开国公常升等分行山西,籍民为军,屯田于大同、东胜、立十六卫。”《明太祖实录》卷二二三: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八月,“冯胜、傅友德等在大同等地屯田。计平阳选民丁九卫,太原、辽、沁、汾选民丁七卫(中略),每卫五千六百人”。
8.《明太祖实录》卷二二三: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十二月,“后军都督府佥事李恪、徐礼还京。先是命恪等往谕山西民愿迁居彰德者,听至是还报,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等七府,徙居者凡五百九十八户。计今年所收谷粟麦三百余万石,绵花千一百八十万三千余斤,见种麦苗万二千一百八十余顷。上其喜曰:‘如此十年,吾民之贫者少矣’”。
9.《明太祖实录》卷二三六: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正月,“山西马步官军二万六千六百人往塞北筑城屯田”。
10.《明史·成祖纪》: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1402年)九月,“徙山西民无田者实北平,赐之钞,复五年。”《明太宗实录》卷十二下: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九月,“命户部遣官核实太原、平阳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实北平各府州县。仍户给钞,使置牛具子种,五年后征其税”。
11.《明太宗实录》卷二十一:永乐元年(1403年)八月,定罪囚于北京为民种田例:“北京永平遵化等处,壤地肥沃,人民稀少。今后有犯者,令于彼耕戍,涉历辛苦,顿挫奸顽,庶几良善,获安词讼简息。”“其余有罪俱免,免杖,编成里甲,并妻、子发北京、永平等府州县为民种田。”礼部议奏:“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四布政司就本布政司编成里甲,应给钞者,人给钞三百贯,编成一甲二甲。既先发遣,每甲先买牛五头,有自能多买者听其(中略)上悉从之”。
12.《明史·成祖纪》:永乐二年(1404年)九月,“徙山西民万户实北平。”《明太宗实录》卷三十一:永乐二年(1404年)九月,“徙山西太原、平阳、泽、潞、辽、汾、沁民万户实北平”。
13.《明史·成祖纪》:永乐三年(1405年)九月,“徙山西民万户实北平。”《明太宗实录》卷四十六:永乐三年(1405年)九月,“徙山西太原、平阳、泽、潞、辽、汾、沁民万户实北平”。
14、《明太宗实录》卷五十:永乐四年(1406年)正月,“湖广、山西、山东等郡县吏李懋等二百十四人雷愿为民北京,命户部给道里费遣之”。
15、《明太宗实录》卷五十九:永乐五年(1407年)五月,“命户部从山西平阳、泽、潞,山东之登、莱等府州五千户隶上林苑监,牧养栽种。户给道里费一百锭,口粮五斗”。
16.《明太宗实录》卷一四九:永乐十二年(1414年)三月,“上以其(隆庆)当要冲,而土宜稼樯,改为隆庆州,又于州东团山下,设永宁县隶焉,而以有罪当迁谪者实之。”北京延庆县嘉靖《隆庆志》卷一:“本州岛原绢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红门,黄报,白庙,版桥,富峪,红寺六屯,谓之前十里,谪发为事官吏充之。榆林、双营、西桑园、泥河岔道、新庄、东园、宝林、阜民九屯,连关厢谓之后十里,迁发山西等处流民充之,每户拨田五十亩,任种办纳粮差”。
17.《明史·成祖本纪》:永乐十四年(1416年)十一月,“徙山东、山西、湖广流民于保安州,赐复三年。”《明太宗实录》卷一0三:永乐十四年(1416年)十一月,“徙山东、山西、湖广流民二千三百余户于保安州,免赋役三年”。
18.《明太宗实录》卷一O六:永乐十五年(1417年)五月,“山西平阳、大同、蔚州、广灵等府州申外山等诣阙上言‘本处地硗且窄,岁屡不登,衣食不给。乞分丁于北京、广平、清河等宽闲之处,占籍为民,拨田耕种,依例输税,庶不失所’,从之,仍免田租一年”。
上述记载没有提到沁水移民问题,但频繁提到泽州,沁水隶属泽州,泽州移民,实际包含了沁水移民。明初山西移民,大致可以分为洪武、永乐二个时期。洪武时期,主要移居南直隶凤阳与金陵及周边地区。朱元璋起家于东南,在金陵建登基建立明朝,他当然首先考虑凤阳与金陵地区的经济恢复。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平定东南》:元顺帝至正十七年九月,红巾军之“青军元帅张明鉴,逐元镇南王博啰布哈据扬州,日屠居民以为食。元帅缪大亨攻之,明鉴等不能支,乃出降,得其众数万,马二千匹,改扬州路为淮海府,以耿再成、张徳林守之。按籍城中居民,仅得十八”。
永乐时期的山西移民,主要移居北直隶北京各府州县及河北、河南地区。永乐帝在金陵即位之初,就准备移都北京,便不顾江南同样人口锐减之现实,釜底抽薪般的于永乐元年(1403年)“八月己巳,发流罪以下垦北京田,甲戌徙直隶苏州等十郡,浙江等九省富民实北京。”永乐年以来的山西9次移民,几乎每次都有“徙山西民无田者实北平”的记载。
仅从洪武至永乐年(1417年)朝廷从山西18次移民纪实分析,山西先后向安徽、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天津、江苏、内蒙古(塞北)、陕西(榆林),以及山西北部等10地移民,综合其他史书方志记载,山西还向甘肃、宁夏、湖北、湖南、广西,以及东北三省等8地移民,共18个省市,几乎遍及大半个神州,总数多达100余万。
由于从山西移民数量众多,官府特在山西洪洞设立移民机构,办理移民事宜。民国《洪洞县志》记载:“明洪武、永乐间,屡移山西民于滁、和、北平、山东、河南、保安等处,树下为荟萃之所”,并在“广济寺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这就是天下闻名的“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古今一些历史文献,如《明实录》、《明史》、《续文献通考》等书,尤其各地方志,晋、冀、鲁、豫、苏、皖、陕、甘等地大量的民间谱牒、祠堂碑文与墓碑,都有在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处移民的记载。
朝廷为鼓励移民,制定有一系列政策,最可行的是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移民。意即一家有兄弟四人已经各自立户,要移走三户,只留一户兄弟,守护故土。另有“三家之口走一、五家之口走二、七家之口走三”的说法,与“四家之口留一”等说意同而不相违相悖。
官方同时发给移民“凭照川资”,“凭照”指移民文书证件或执照,移民到达迁居地后,为帮助他们尽快定居恢复生产,当地官府依据“凭照”划拨土地,以供建房耕种,以屯、营为名安排移民定居点。当地政府以“自便置屯耕种”,“每户拨田五十亩,任种办纳粮差”,或“占籍为民,拨田耕种,依例输税,庶不失所”,“仍户给钞,使置牛具子种”,即免费提供农具、种子和耕牛,而且“免赋役三年”“五年后征其税”等等。
“川资”指官府按移民道里远近发给的盘缠路费,或者换包括安家、置办农具的银两,即“命户部给道里费遣之。”所发费用,少者“应给钞者人给钞三百贯”,多者可达“户给道里费一百锭口粮五斗。”“锭”是个量词,指的就是一块银子,一个银元宝。明清时的元宝都有固定重量,大约分一两、二两、五两、十两、二十两不等。按一两银子计,对于一些大户人家来说,一百锭即一百两银子不算个什么,对于大多“无产者”“无田者”贫寒的农民来说,可是一笔天降横财,所以才有“湖广、山西、山东等郡县吏李懋等二百十四人,雷愿为民北京”者。《明史·食货志》记曰:
明初,当徙苏、松、嘉、湖、杭民之无田者四千余户,往耕临濠,给牛、种、车、粮,以资遣之,三年不征其税。徐达平沙漠,徙北平山后民三万五千八百余户,散处诸府卫,籍为军者给衣粮,民给田。又以沙漠遗民三万二千八百余户屯田北平,置屯二百五十四,开地千三百四十三顷。复徙江南民十四万於凤阳。户部郎中刘九皋言:“古狭乡之民,听迁之宽乡,欲地无遗利,人无失业也。”太祖采其议,迁山西泽、潞民於河北。众屡徙浙西及山西民於滁、和、北平、山东、河南。又徙登、莱、青民於东昌、兖州。又徙直隶、浙江民二万户於京师,充仓脚夫。太祖时徙民最多,其间有以罪徙者。建文帝命武康伯徐理往北平度地处之。成祖核太原、平阳、泽、潞、辽、沁、汾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实北平。自是以后,移徙者鲜矣。
《汉书·元帝纪》有记:“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对,人情所愿也。”国人历来看重安土重迁,故土难离的乡愁乡情,根深蒂固地融入在国人的血液骨髓之中,但有一点奈何,谁也不愿骨肉分离,离乡背井,难闻乡音,远走他乡。所以,朝廷虽然给予山西移民非常优惠的条件,移民还是非常困难,官府不得不采取一些不可见诸文字记载的非常手段,来推动移民。
传说一:移民要在山西洪洞广济寺大槐树办理办理迁徙手续,官府事先张贴告示说:除大槐树底下的人可以不迁徙,其他所有地方的人都须移民。当成千上万的百姓聚集在大槐树下之时,官兵突然四面合围,不分男女老幼全部迁移。当他们在官兵的催逼下踏上征程时,一边走向远方,一边回首而望,最后看到的就只有这棵大槐树和树上的老鸹窝了。因此,山西洪洞大槐树和老鸹窝,就成为山西移民惜别故乡的一个标志。
历经沧桑,岁月荏苒,移居各地的山西移民后裔,各自移居异地他乡,都不知自己的故乡祖籍到底来自何方,却祖祖辈辈牢记着一首口头相传的民谣:“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时至今日,山西移民后裔已遍及各地,甚而散居海外,“山西洪洞大槐树”也就誉满神州,扬名全球了。
传说二:即将迁徙各地的移民,在洪洞大槐树下分手时,同家兄弟,同姓族人,都要聚在一起,支口铁锅,吃一顿分手饭。吃完饭,要把铁锅摔烂砸破,每户各执一块相约:后世认亲,各自出示锅片为证,相认为血亲。
古代中国有几次大的移民事件,诸如西晋八王之乱永嘉南渡,唐代安史之乱北方汉人南迁,北宋靖康之变衣冠南渡等,留下许多类似洪洞大槐树这样被移民世代记忆为故乡的地点,见有广东南雄珠玑巷、山东兖州枣林庄、江苏苏州阊门外、江苏南京杨柳巷、江西饶州瓦屑坝等等,唯独“山西洪洞大槐树”影响最大,流传最广。
三、北京大兴沁水营
北京沁水营的山西沁水移民,就是在明初洪武、永乐年的大移民时,从山西沁水迁徙到过去的,北京沁水营村位于大兴区凤河北岸,隶属大兴区长子营镇。在山西,沁水县与长子县就是近邻。沁水在战国时期属于上党郡,上党郡治就设在长子县。到了大明王朝,沁水营村还是长子营镇的跟班。可见天地轮回,宿命如此,也只能顺应天地了。
凤河是流经大兴区东南部的一条河流,发源于大兴区北部,全长50余里,沿河见有青云店镇、长子营镇、安定镇与采育镇,在采育镇凤河营村流入河北廊坊境。自明代起,凤河流域是大兴山西移民后裔的主要聚居地。网名“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博客文章《大兴区史话之大兴区明代移民村庄名录》记载颇详,作者题注:“绝大多数来自山西,极少数来自山东、内蒙古”,兹转录如下:
大兴区东部四镇是大兴区明代山西移民主要移入地区,是明代山西移民最集中,传统文化保留最完整,传统饮食得到较好传承,地域特征最明显的地区,数十村庄集中连片,地名具有很强的历史地域特征,可以说是活着的明代大槐树移民文化博物馆。
采育镇:
大黑垡村、北辛店村、南辛店一村、南辛店二村、北山东营村、北营村、西营一村、西营二村、西营三村、西营四村、东营一村、东营二村、南营二村、南营三一村、南营三二村、南营三三村、南山东营一村、南山东营二村、前甫村、屯留营村、岳街、下黎城营村、沙窝营村、潘铁营村、辛庄营村、韩营村、铜佛寺村、广佛寺村、包头营村、大皮营一村、大皮营二村、大皮营三村、小皮营村、杨堤村、利市营村、东潞州营村、大同营村、山西营村、倪家村、东半壁店、张各庄村、哱啰庄村、康营村、延寿营村、庙洼营村、凤河营村。(46个村庄,其中山西移民村庄43个,山东移民村庄3个)
长子营镇:
李家务村、留民营村、赵县营村、窦营村、靳七营村、郑二营村、沁水营村、上长子营村、下长子营村、河津营村、小黑垡村、白庙村、上黎城村、北蒲州营村、潞城营一村、潞城营二村、潞城营三村、潞城营四村、永和庄村、南蒲州营村、车固营一村、车固营二村、周营村、朱庄村(原名朱洪营)、和顺场村、西北台村、东北台村、再城营一村、再城营二村。(29个村庄全部为山西移民)
青云店镇:
大回城村、东回城村、石州营村、孝义营村、沙堆营村、霍州营村、垡上营村、解州营村、尚庄村、太平庄村、沙子营村、垡上村、东赵村(13个村庄为山西移民村庄)
安定镇:
堡林庄村、沙河村、站上村、高店村、后野厂村、前野厂村、杜庄屯村、洪士庄村、兴安营村、汤营村、伙达营村、通州马房村、于家务村、徐柏村、佟营村15个行政村(15个村庄,其中山西移民村11个,山东移民村庄2个,内蒙古移民村庄1个,回族村庄1个)
魏善庄镇
北研垡村、魏善庄村、半壁店(3个村庄为山西移民)
礼贤镇
西里河村、祁各庄村、荆家务村、王化庄、伍各庄。(5个村庄为山西移民)
庞各庄镇:
东中堡村、北李渠村、南李渠、南义棠村、河南村、四各庄村、东黑垡村、西黑垡村、赵村9个村庄为明山西移民建立 、薛营村(回族民族村,明初移民而来,来源地不详)、定福庄(明永乐移民建村,来源地不详)
榆垡镇:
景家场。(1个村庄为山西)
黄村镇:
孙村、李庄子、前辛庄村、后辛庄村(4个村庄为山西移民)
北臧村镇:
六合庄、诸葛营(2个村庄为山西移民)
亦庄镇:大羊坊、小羊坊(2个为山西移民)
总计128个村庄,其中,采育镇北山东营村、南山东营一村、南山东营二村、安定镇北野厂村、南野厂村由山东移民建立,佟营村为回族民族村庄,明初建立但来源不详。安定镇伙达营村明初来自内蒙古,定福庄村来源不详,扣除这8个非山西移民建立的村庄,及安定镇佟营为回族村庄,目前统计出大兴区山西移民村庄达到123个,较大兴官方给出的110个山西移民村庄多出13个,可能的原因之一是有些村庄现在分为多个,比如南辛店一村、南辛店二村,这样分出来的村庄计15个,如果扣除这15个村庄,目前统计出来的山西移民村庄数据为107个,但未在这些村庄名录内,仍有一些村庄有村民自称明代来自山西,如南各庄村钱氏、芦城村葛氏、北臧村寇氏、庞各庄村边氏、定福庄村殷氏、大辛庄村金氏、榆垡村栗氏、礼贤镇裴氏、采育镇宋氏、青云店村苗氏、安定村贺氏等,后续将继续调研补充,我认为大兴明代山西移民村庄应该远不止107个。
对明代沁水移民到底何时迁居北京大兴沁水营,山西沁水现存三部《沁水县志》未见任何记载,很长一个时期,沁水也未发现什么民间传说,北京沁水营遂成沁水一个个历史悬案。倒是北京沁水营的沁水人的后裔,世世代代对自己的祖籍故乡念念不忘。
2009年8月,北京大兴沁水营村的三任村支书郭振会、冯学文、张贺才,终于回到山西沁水寻根问祖。第二年,三任村支书为了编撰《沁水营村志》,再次带着70人队伍,回到祖籍故乡,全面考察北京沁水营与山西沁水县的历史渊源,文化传承,以及二地民情风俗,风土人情,生活习性,物产饮食的同异与关联。当然,他们最想知道的是,明代迁来北京沁水营的18户16姓移民的祖籍故乡,到底在山西沁水哪一个村庄?出自哪一个同姓人家?他们期望能够在山西沁水看到明确的传世文献或家谱的记载。
北京大兴沁水营乡亲回沁水寻根问祖,在沁水引起不小轰动。沁水方面热情接待了这些移民离乡已经600多年的“北京沁水乡亲”的归来,邀请他们品尝山西沁水美食,体验山西沁水文化,使他们感受到了满满的祖籍老家的情谊。这是一种有点陌生且又熟悉的故乡情愫,因为北京沁水营的“沁水人”,至今仍然保留着偏爱面食的饮食习惯,无意间说出的几句方言,依然保留着沁水土语的独特含义。山西沁水方面赠以“北京沁水乡亲”几部新旧《沁水县志》与相关文献。直到2018年11月,我们前往北京大兴沁水营村考察时,北京大兴长子营镇的相关人员接待了我们,隶属长子营镇的沁水营村赠送我们《沁水营村志》。他们说,《沁水营村志》直接引用了大量《沁水县志》中的历史文化资料,《沁水营村志》庶可作为《沁水县志》一段逸史的补充。
据沁水营村有关人员的介绍,据我们在沁水营村的实地考察,尤其是参观“沁水营村乡情村史陈列室”,依据《沁水营村志》记载:北京大兴沁水营大约始建于明初全国大移民期间。其《概述·山西有个沁水县 北京有个沁水营》记:在明初洪武、永乐年间18次山西移民中:
山西沁水曾向北京移民共4次,即建文四年(1402年)九月,永乐二年(1404年)九月,永乐三年(1404年)九月,永乐五年(1407年)五月。而明确移到(北)京南大兴、采育地区的移民仅2次,即永乐二年(1404年)九月,永乐五年(1407年)五月(光绪《顺天府志·地理志》二十七)。由于大量移民,仅蕃育署(今采育)一带就建(营)村58个,当地村民又习称“七十二连营。”七十二连营范围涉及今采育、长子营和青云店3个镇(《北京百科全书·大兴卷》241页)。
沁水营村明初移民至此经考证共16姓18户,目前已知的姓氏有崔、涉、张、刘、郑、赵、李、韩、任、冯、吕、豆、郭、康共14姓(16户)移民到凤河北岸建村,为不忘祖居故里,特以原籍沁水县命名,村名为沁水营。自明初至2009年,经600余年的繁衍生息,沁水营14姓16户移民已发展为207户,占全村总户数的62.7/100;人口发展为71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69.5/100。在这600年间,沁水营又新增了姚、陈、王、侯、蒋、常、魏、申、孟、闫、姬、樊、石、孙、马、耿、来等17个姓氏。截止到2009年,沁水营村共有31个家庭姓氏,其中马姓为回族,其余姓氏为汉族,共330户,1025人。
《沁水营村志》第三章《沿革》第一节《建村初始》又记:
《北京百科全书·大兴卷》241页记载:“七十二连营”是大兴区东南凤河流域,以营为名的村落统称。明初,该地区曾隶属上林院监的蕃育署。自今山西、山东省移民至署辖境内,以牧养栽种为生。移民沿凤河两岸建村,多以营为名,共建58营,村民习称“七十二连营。”七十二连营范围涉及今采育、青云店和长子营3个镇,由明初移民建村的共有60余村,其中以营为名的村落有44个,以移民原籍州县名命名的村落有22个,如霍州营、解州营、赵县营、沁水营、孝义营等。
经考证,有山西沁水县迁移来的移民共16姓18户,现已知郑、刘、张、韩、赵、豆、吕、冯、任、崔、李、涉、郭、康等14姓16户移民到凤河北岸建村,为不忘祖居故里,特以原籍沁水县命名。
其中有13个姓都是沁水自古及今常见姓氏,“涉”姓是个稀有罕见姓氏,属汉族姓氏,郡望出河南与河东。今之山西太原、长治、晋城,河南林县,云南马关等地,均有此姓分布。“涉”为春秋晋邑,其地在今河北涉县。南宋史学家郑樵《通志》卷二五《氏族略》第一“入声”部有“涉”姓著录。《氏族略》第五“入声”部:“涉氏,晉大夫涉他。《神仙傳》:涉正,宋太平登科有涉緯。”清代陈廷炜《姓氏考略》据同朝张澍《姓氏寻源》注云:“晋大夫涉佗(按:佗,或作‘他’),其先食采于涉,以邑为氏,望出河南。”秦代有涉间;汉代有涉河;晋代有涉正,巴东人;宋代有涉纬,太平登科。“涉”姓郡望出河南与河东,皆与沁水相近。沁水在明朝曾有“涉”姓,至今未闻沁水还有“涉”姓人家。
北京大兴沁水营村,在明初移民初始建村时仅16姓18户人家,其中张姓与刘姓各是2户,故又称14姓16户。有文献记载洪洞大槐树移民有明确规定:“同姓不许迁往一处”(参见后文介绍)。山西沁水张姓与刘姓村落很多,2户同姓人家,可能出于沁水不同村落的同姓人家。这就透露出一个历史信息,北京大兴沁水营村14姓16户非一次性迁入,而是分批多次先后迁入,才形成14姓16户的规模。按户均4口计,北京沁水营村在初始建村时,约有六七十口人。之后,又陆续迁入他姓人家,经过600多年的繁衍生息,全村人口至今多达400余户、1400多口人。
我们在沁水营村考察之际,时时可以听到许多家庭,追忆他们的先祖移民,初到北京大兴凤河岸边时的创业艰难。凤河岸边土地平旷肥沃,适宜于五谷耕种。商周时即为蓟国、燕国之国都的京畿之地,又做过辽、金、元、明、清五朝京都的近郊属县,明朝之前已有村落人家,实属繁荣之地富庶之乡。由于元末明初战乱,凤河两岸的村落变成了废墟,土地变成了荒漠。他们的先祖移民来到这里,几乎是刀耕火种,搭几个草棚,开几片荒地,种几亩庄稼,栽几棵槐树,辛勤劳作,终于“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创建了沁水营。
旧时的沁水营,属明清京城近郊,凤城边黎庶,龙袖下骄民,得天独厚,终于苦尽甘来,虽以农耕为业,由于常年五谷丰登,村民生活安定,日益殷实富足。建国以来,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沁水营村更是农工商全面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繁荣昌盛,村民生活蒸蒸日上,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成为大兴区健康促进示范村,多次荣获市级先进村委会、区级五个好党支部、先进文明村、民主法制示范村,平安村等荣誉称号。
从2008年开始,沁水营村提出打造沁水营文化民俗旅游品牌,构建有山西移民特色的旅游产业链,打造京南山西移民民俗旅游景区”的发展思路,对村内的一系列设施进行规划和改造,建成以沁水营乡情村史陈列馆为代表山西文化民俗旅游村。沁水营乡情村史陈列馆以实物、图片、文字等为主要形式,展现劳动人民长期以来在生产、生活、人文、习俗等方面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展品种类颇为丰富,有量器类、瓦陶类、生活类、农田农耕用具、牲畜用具等十多种,总件数有100余件,每件展品都极富时代特色,能够唤起人们的一份乡愁。
看到沁水营的繁荣昌盛,我们感慨的说:你们也算是因祸得福,当年移民离别故乡时,全村人都哭哭啼啼的“十八里相送”难舍难分,你们的先祖都依依不舍的“从今一步一回头”地以为“怎睚得、一千余里。”如今,北京的沁水营,与山西的沁水县相比,可真是天壤之别。北京沁水营村民都说:再大的江河也有源头,饮水思源,虽然600多年过去,看到当年移民先祖种下的几棵槐树,就想起山西洪洞大槐树上的老鸦窝,还是山西沁水的祖籍故土好。
北京大兴沁水营乡亲回沁水寻根问祖,许多文史爱好者开始关注沁水明代移民逸史,果然有所发现。沁水城西杏峪峡沟村,多李姓,至今三五十户人家。村民世代口头相传,在明代永乐年间大移民时,峡沟村曾有几户人家移民到外地,但不明移民到外处。这是目前在沁水境内发现的唯一的一则移民信息。
前些年,同是明朝移民后裔的河南某村族人曾携带家谱而来,寻到沁水县嘉峰镇李庄,在当地找到与其家谱记载内容,严丝合缝高度吻合的村人,与当地家谱相对照,二者记载的方位、距离和迁移时间较吻合,两地人家本是一家。
近期,有学者发现一部记载沁水曲堤村历史变迁的残本《东曲邨嬗之轶事逸闻杂记》(简称《东曲邨杂记),保存有几则明代沁水移民的信息:
明洪武初年,吾邨霍氏□□□奉诏迁往外地,限三天内先到洪邑广济寺。□□□是同姓不许迁往一处,九户分五地矣。便□□□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各分两户。大槐树下□□□□,抱头痛哭。离别前摔锅,迁户各执锅片,□□□□□□矣。只有一户,吾三门霍氏从大槐树□□□□□□染疾不测。移民署不许回原籍,□□□□□□□□改迁潞安府小寒山之麓荒□□□□□□□□□。十八次移民,吾邨霍氏三□□□□□□□□□□。明洪武三年至明永乐十年,□□□□□□□□□也,从吾邨移民,霍氏三十多户。
三门一支霍氏,元延佑甲寅年,迁往泫氏,即高邑南庄东里,开基设局,以应霍氏镖局之急。明永乐甲申年,这支霍氏后裔,奉诏迁往河北东光邑安乐屯开基。尊祖训耕读传家,崇武习医,为当地客商保镖。明万历年间,这支霍氏后裔,又迁往天津卫静海邑小南河庄。这支霍氏后裔出英豪,打败外国红毛子和小倭寇浪人也,武侠□□。
元延祐甲寅年,吾霍氏族一支□□□□三世祖讳忠,之季弟讳全,携这支霍氏族□□□□子侄,驻泽州泫氏,即高邑南庄东里,设立镖局驼帮,接济吾族氏镖局之急。明永乐甲申年,□□□□□。徙齐晋大姓实内地,这支霍氏讳□□□□□□,奉诏迁往景州东光邑安乐屯,开□□□□□□□□。
我们总算在沁水发现了关于明代沁水移民的文献记载,非常的珍贵。只是依然没有发现移民北京大兴沁水营的记载,北京大兴沁水营14姓16户人家,也未见霍姓人家,难免有点遗憾。但它却透露了一些重要的历史信息,即沁水早在“明洪武初年”,曲堤就有霍氏人家,因“同姓不许迁往一处,九户分五地矣。便□□□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各分两户。”这个记载,未见前文所录《明史》《明实录》所载洪武、永乐年间山西18次移民纪实,这是一个新的发现,庶可补充《明史》《明实录》记载之闕,理清古代沁水移民逸史。(田同旭)
来源:沁河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25028.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