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刺猬
长安十二时辰重屌丝逆袭的元载
01
这一天,是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三月二十八日。
朝阳初升,按例早朝。
和平常一样,文武群臣,鱼贯而入。
这其中,自也包括同平章事、颍川郡公元载。
两旁站定,有本奏本,多是些无关紧要的琐细之事。
元载暗暗观察到,高坐龙椅之上的大家眉头紧蹙,似在想什么心事。
大家,即主子,皇上,一把手。
此时的大家,乃李唐第九任老大,代宗李豫。
记得即位之初,身负拥立之功的权宦李辅国曾对他言:“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语出《旧唐书·宦官传》)。
得意与骄狂之态,着实惹人厌恶。
于是,元载参与密谋,唐代宗痛下狠手,派出刺客于深夜斩杀李辅国。
一击毙命后又割掉头颅,扔进了污浊恶臭的茅厕之中。
脑瓜子没了,遂以木雕代之。
估计,此即“木头脑袋”的来历。
及至入土下葬,唐代宗仍不解气,赠其为太傅,谥号为“丑”。
权宦李辅国也确实长相不堪,奇丑无比,用歪瓜裂枣来形容,瓜枣都觉委屈。
回想至此,元载便瞄见主子的嘴角动了动,一丝狠色自眼底疾掠而过。
唐代宗
02
莫非,大家要对我下手?
元载禁不住心头惴惴:应该不会。没有我元公辅,他李豫哪坐得稳龙椅,睡得上安心觉?
事实也是,自入仕至今,一路走来,元载的确没少建功: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唐玄宗举行策试,广征道家人才。元载高中进士,由此步入官场,崭露头角;
此后,因生性敏悟,善于奏对,历任领江淮转运使、户部侍郎、度支使、诸道转运使等。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唐肃宗病重,宦官李辅国专权。
说来也巧,李辅国的媳妇元氏与元载同姓同宗,又是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遂提拔其为同平章事兼盐铁转运使。
李辅国
没错,李辅国虽为太监,净身去势光溜溜,但因扶立唐肃宗登位有功,肃宗便给他指配了一个老婆。
按说,提拔之恩重如山,元载当铭记于心,谁知他却来了个“老乡见老乡,背后打一枪”,密谋干掉了李辅国两口子。
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又设计诛杀专权跋扈的郑国公鱼朝恩,助唐代宗将内患逐一清除。
接连干掉两大权宦,可谓不世之功,大家怎舍得收拾我,搞我?
元载心下正反复揣测呢,却见唐代宗神色一凛,动静陡沉:
“左金吾安在?还不速速将元载与王缙拿下?胆敢反抗,就地格杀!”
03
唐代宗动真格的了。
一声令下,左金吾大将军吴凑亲率众侍卫一拥而上,三下五除二,控制住元载和王缙,押入政事堂。与此同时,又有数队侍卫分头出击,抓捕元载的妻妾儿女及亲信同党。
王缙,字夏卿,太原祁县人,曾两拜门下侍郎,时任同平章事。大名鼎鼎的“诗佛”王维,就是他亲哥。
只可惜,身为宰相,王缙却事事附和元载,且大肆敛财,日益骄纵,最终引火烧身,被贬为括州刺史。
对此事件,《新唐书·元载传》如是载:
大历十二年三月庚辰,帝御延英殿,遣左金吾大将军吴凑收载及王缙,系政事堂,分捕亲吏、诸子下狱。诏吏部尚书刘晏、御史大夫李涵、散骑常侍萧昕、兵部侍郎袁騕、礼部侍郎常衮、谏议大夫杜亚讯状,而责辨端目皆出禁中。
此次行动迅速,彻底,犹如秋风扫落叶,明摆着是早便策划好的。
而且,由吏部尚书刘晏、御史大夫李涵等6人组成的专案组业已列好罪状,只待元载签字画押,结案交差。
一,独揽朝政,排除异己,杖杀谏臣;
二,中饱私囊,贪渎纳贿,结党营私;
三,大兴土木,奢建府邸,冠绝百官;
四,蓄养歌姬,仆婢成群,艳压后宫;
五,放纵妻子,卖官敛财,吃相丑陋…
“元大人,这桩桩件件,证据确凿,你还有何话可说?”
吏部尚书刘晏沉声喝问。
元载没接他的话茬,道:“我要见大家!”
04
在此之前,唐代宗曾单独召见过元载。
《资治通鉴·唐纪四十》:
上悉知元载所为,以其任政日久,欲全始终,因独见,深戒之;载犹不悛,上由是稍恶之。
原来,对元载的贪腐之举,唐代宗早有耳闻。
但顾念君臣情分,有意成全他平安退休,便单独召入内室,敲打道:“公辅,见好就收,差不多得了。”
“大家,是不是有人在背后黑臣?臣素来清廉,鞠躬尽瘁,天地可鉴呐。”
元载唱戏似的,边表态边“啪啪”拍胸脯,差点将自己拍出内伤。
“行了行了。朕送你句话:贪财而去慰,贪权而取竭。望你好自为之。”
“贪财而去慰,贪权而取竭”,出自《庄子·盗跖》。
对元载来说,这是警告,是训诫,理当收敛,切莫给脸不要脸,嘚瑟顶风上。
然而,身居高位,元载太飘了,晕乎乎找不到北,竟把主子的话当成了耳旁风。
而此刻,面对元载罪状,唐代宗也陷入了深思:
这厮虽骄横豪猾,装逼装蛋,但起码对朕是忠心的。比如,当初处理权宦李辅国,这厮便拎得清轻重,毫不犹豫卖掉了恩人;比如,在剪除鱼朝恩时,他出谋划策,精心设局,可谓居功至伟。
再者,放眼朝堂,群臣熙攘,洁身自好者又有几人?
闭眼随便抓起一个,抖搂抖搂,也未必比元载这厮干净多少。
就算弄死元载,再提任一个补缺,胃口会比他小么?连笃信佛法、诗风清新的文艺小老头王缙都能下水,连搂带捞,朕还能信得着谁?
05
思忖至此,唐代宗暗叹一声,动了再给元载一次机会、令其改过自新的念头。
恰恰这时,左金吾大将军吴凑来报,称在查抄元府时又有新发现。
说罢,呈上一只锦盒。
唐代宗打开一瞧,嚯,满满一盒子房契地契。
随手翻看,我的天,长安108坊,仅元载一人就占了大宁、安仁、长寿三坊。那可不是40年小产权,70年大产权,而是世代拥有,且不用缴纳房产税。
“大家,这都是小意思。你猜,我们还查到什么?”
吴凑是外戚大臣,唐代宗老妈章敬皇后之弟,也便是他的亲娘舅。私下开几句玩笑,也是有的。
“别卖关子,说。”唐代宗道。
吴凑认了真:“胡椒。”
在此,需科普一嘴。
在古代,无论中外,胡椒皆属奢侈品,与人参、燕窝等价,有“黑色黄金”之美誉。
胡椒原产印度。
相传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中国。
因辛辣芳香,气味独特,很快便风靡皇宫,一粒难求。
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形容一件东西价值连城,会说“贵如胡椒(Cher comme poivre)”。若能偷得一把胡椒,远胜现在成功打劫一次银行。
在禁书《金瓶梅》中,有这样一个桥段:
“奴这床后茶叶箱里,还藏着四十斤沉香、二百斤白蜡、两罐子水银、八十斤胡椒,你明日都搬出来,替我卖了银子。”
说这话的,是李瓶儿。
她变卖家当,是想给西门庆买套房子。
结果,共计买得380两银子,而西门庆买一座四层复式别墅,全款无贷,也只需120两。
由此可见,胡椒在当时是何其昂贵。
话归正题。
唐代宗问:“有多少?”
吴凑一字一顿道:“八、百、石!”
06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一石大致等于120斤;
八百石=9万6千斤=48吨。
啧啧,如此数量的胡椒,即便当饭吃,一日三顿外加夜宵,也得吃到猴年马月去。
震惊之余,唐代宗终下了决心:“诛。”
就在元载被抓下狱的当日,唐代宗即下诏赐其自尽。
其长子元伯和、次子元仲武、三子元季能,皆遭赐死。
按唐律,元妻王韫秀只需罚没入宫做杂役,可不处斩。
但王韫秀不愿苟活,道:“王家十二娘子,二十年太原节度使女,十六年宰相妻,死亦幸矣,坚不从命!”
只可叹,因抗旨不屈,王韫秀被京兆尹活活杖杀于庭;
其女元氏,虽自幼出家为尼,亦被收捕,充入掖庭为奴。
《旧唐书·元载传》:
载长子伯和,先是贬在扬州兵曹参军,载得罪,命中使驰传于扬州赐死。次子仲武,祠部员外郎,次子季能,秘书省校书郎,并载妻王氏并赐死。女资敬寺尼真一,收入掖庭。
王韫秀:瞎了我的狗眼。
没想到檀棋一语成谶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25342.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