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迅的笔下反复出现“死孩”,绝非偶然。
在夏志清看来,鲁迅是描写死和丑恶的能手,“丧仪,坟墓,死刑,特别是杀头,还有病痛,这些题目都吸引着他的创造性想象,在他的作品中反复出现,各种形式的死亡的阴影爬满他的著作。”对小编触动最深的便是鲁迅笔下那一个个死去的孩子。鲁迅很多作品都揭露出儿童被封建文化的摧残和损害,如《明天》《药》《祝福》《铸剑》等。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文中说:“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塑造死孩的动机如何而来,如何深切的表现以及对鲁迅生活的影响,小编简要作了分析。
♥鲁迅“死孩”意识的情感体验
(一)母亲失子悲痛情感的浸染
光绪戊戌(一八九八年)的冬天,鲁迅从南京学堂回来,看见了六岁因肺炎死去的四弟。根据周作人的回忆,四弟是个“玉雪可爱”的孩子,在周作人看来,椿寿是兄弟是四人中最具才华的。鲁迅的父亲死之前最后的一刻还想着四弟,可想夫妻对儿子是多么的疼爱。此外,鲁母还失去过一个女儿——端姑,“妹子端姑生于光绪己亥(一八八七)年,不到一周岁便因天花死去了。”女儿的去世给母亲巨大的心理打击“老实说,假如先母有一个女儿,她的生活要幸福得多”,鲁迅在十八岁(一八九八年)之前,都一直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母子连心,作为懂事孝顺的长子,他肯定能感受到母亲心中的丧子之痛。
(二)学医对死孩的刻骨认识
鲁迅在仙台学医的时候“解剖过二十几个”尸体,有年老的,壮年的,男的,女的。解剖学的知识让他真实地明白了给孩子治病吃人血馒头的荒谬和中国妇女的“三寸金莲”的残忍至极。从鲁迅的作品中可以看出鲁迅对于妇女和小孩是有着巨大的悲悯之心的。他笔下对这两类人物是有着更多的关注。这使鲁迅有了一种尊重生命和爱护生命的宏愿。学医的过程中,他对各种疾病有了深刻的认识,“胎儿在母体中的如何巧妙,矿工的碳肺如何墨黑,两亲的花柳病贻害于小儿如何残酷”,学医使鲁迅对孩子有了更深的认识,他知道孩子是如何巧妙的产生,也知道一个生命的到来有多么的不容易。失去一个孩子对一个母亲,一个家庭是怎样的悲恸。
(三)鲁迅死掉的孩子—《新生》
鲁迅也曾有自己的孩子—《新生》,也像一个母亲一样有慢慢地孕育着,看着它一天天“强大”起来,可惜流产了。1907年,鲁迅准备筹办一种文艺杂志,取名《新生》,但终因部分人的不了解文艺,中途消极,剩下鲁迅、许寿裳、周作人三人,又都不名一钱,结果流产了。鲁迅自己回忆也说:“《新生》的出版之期接近了,但最先就隐去了若干担任文字的人,接着又逃走了资本,结果只剩下不名一钱的三个人。创始时候既已背时,失败时候当然无可告语,而其后却连这三个人也都为了各自的运命所驱策,不能在一处纵谈将来的好梦了,这就是我们的并未产生的《新生》的结局。”《新生》的胎死腹中,让鲁迅很受挫,失败后,便是无奈的寂寞,如“大毒蛇的寂寞”紧紧地缠绕着自己。自己“叫喊于世人中间”,却没有人“反响”自己,那种尴尬和孤独的悲哀笼罩在心头。
以上可以看出孩子的死亡从童年开始一直就萦绕在鲁迅的心头,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已经深深注入了他的血液,成为鲁迅潜意识的一部分,后来人生经历又不断强化这种意识,慢慢发酵,构成了鲁迅笔下一个独特的“死孩“意象。
♥“死孩”意识在鲁迅笔下的具体表现
(一)借孩子的死谴责以中医为代表的落后文化
在《明天》和《药》两篇小说中,鲁迅都写了孩子因为生病,最后因医治的无效而最终死亡。《药》中人血馒头可以治病。在《明天》中单四嫂子带着自己的宝儿,靠纺纱赚钱度日,孤儿寡母,可是“宝儿忽然生了重病,求神许愿、吃单方、看医生,都没有用,终于死了。”鲁迅的弟弟周作人说这是一篇很阴暗的小说,本事与模型是没有的,只是借着一个思想把故事写了出来。四弟六岁因为肺结核在一八九八年的冬天死亡了。
(二)借孩子的死刻画人们的麻木冷漠
“祝福”这种祈福的仪式本是对农忙了一年的鲁镇人们的一种精神慰藉,然而对曾经勤劳能干的祥林嫂再也不能得到精神的满足,而是备受折磨,在祝福的夜里孤独地死去。她被“仪规”排除在群体之外,她被鲁四老爷认为是晦气的,在祝福的夜里,她最终走向了死亡。祥林嫂的悲惨最终不在孩子被狼吃了,而是在孩子被狼后,人们的那种冷血,即便是有孩子的母亲(柳妈),也没有给她一点慰藉。
首先,当祥林嫂再次回到鲁镇后,鲁四老爷已经觉得她是“败坏风俗”的,男权社会已经不再认可她的存在。其次,信佛的柳妈疏离她,作为同性的母亲没有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女性不再同情女性,母亲不再安慰母亲,构成一种“反讽”。再者,作为叙述者的“我”,对于祥林嫂的问题“不带感情不愿深思”,最为一个受过启蒙教育的“我”,也没有给予祥林嫂精神上的帮助。
在《明天》中,单四嫂子死了孩子,邻里邻居都来帮忙,可是事后,大家也都各干各的,并没有真正的关心她,咸亨酒店依旧热闹,到“东方已经发白”。“单四嫂子的不幸实际上把她在群众中孤立起来了,并没有人真正的关心她。”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25807.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