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朱棣为了这个女人 竟不惜在全国逮捕数万尼姑和女道士

朱棣为了这个女人 竟不惜在全国逮捕数万尼姑和女道士

本文系原创,欢迎转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朱棣下达一个奇怪的命令,在全国范围内抓捕尼姑和女道士,一律押送至南京城逐一审讯,验明真实身份。

一时间,四大皆空的尼姑庵、道观不再清净,数以万计的尼姑、女道士被抓捕,数千人被屈打成招,受尽酷刑折磨致死。

官逼民反

明成祖兴师动众到底要找谁呢?

是个小女子,这个年仅二十一岁的女子叫唐赛儿,两个多月前率领部众据山东益州(今属青州)卸石棚寨起义,朝野为之震惊,给立足未稳的明王朝以沉重打击。

朱棣为了这个女人 竟不惜在全国逮捕数万尼姑和女道士

唐赛儿生于建文元年(1399年),山东滨州蒲台县人,其父母无子,所以给她取名叫赛儿,

自幼家贫,随父亲习练武艺,十岁能赋诗,十一岁研习兵法,十五岁时已经武艺超群,十八岁后嫁给蒲台人林三为妻,故又称唐三姐。

明成祖发动靖难之役,山东是主战场之一;后又大兴土木修建北京城,征调十万民夫开挖运河,民众承担沉重的徭役,位于运河必经地的山东民众首当其冲。

朱棣自己也清楚,他曾说过:“今北方之民,如人重病初起,善调理之,庶几可安。不然,病将愈重。朕所以夙夜拳拳也。”

可是他说一套做一套,并没有照顾“重病初起”的山东民众,而是变本加厉欺压盘剥。

饱受奴役的山东民众不堪其苦,加之蝗灾旱灾频仍,百姓流离失所,举步维艰,

“民食草实为食”。《国榷》记载:“山东、河南、山陕诸处饥荒水旱相仍,至剥树皮,掘草根……老幼流移,颠踣道路,卖妻鬻子,以求苟活。”

传教聚众

唐赛儿的父亲被征调充当苦役,丈夫林三向官府讨要粮食被杀害(一说染瘟疫死亡),父亲悲愤而死,母亲不久染病也离开人世。

走投无路、痛不欲生的唐赛儿决计造反,为亲人们复仇。

朱棣为了这个女人 竟不惜在全国逮捕数万尼姑和女道士

唐赛儿为丈夫扫墓归来时,偶然在山脚石缝中发现一个石匣,里面装着白莲教的教典和一把宝剑。

乡里盛传,唐赛儿此后“通晓诸术……剑亦神物,惟赛儿能用之”一时声名鹊起,开始传播白莲教。

饱受战乱和欺凌盘剥的百姓在唐赛儿这里找到精神寄托。唐赛儿自号“佛母”,以“能剪纸为兵”号召民众聚集,秘密往来于益都、诸城、安州、莒州、即墨、寿光等州县。

永乐十八年二月,唐赛儿认为时机成熟,聚集数千白莲教徒,据益州卸石棚寨为大本营,以红白两色旗帜为号,揭竿而起。

起义军初战告捷,全歼围攻的千余名官军,斩杀青州都指挥使高凤,“夺取武器,开仓赈民”,

义军士气高涨,附近宾鸿、董彦皋、丁谷刚、刘信、刘俊、王宣、郝允中、白拜儿、高羊儿、王住儿、杨三等数十支起义军纷纷举兵响应。

所向披靡

起义军迅速扩大到数万人,其中的董彦皋率部两千人,在莒州、日照、诸城等地惩办罪大恶极的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义军“毁官府、烧仓库”,给当地明军以重创。

一个小娘儿们能呼风唤雨,聚众谋反?

朱棣为了这个女人 竟不惜在全国逮捕数万尼姑和女道士

这可把明成祖朱棣吓坏了,要知道他自己这个皇帝当得本来就名不正言不顺,劳民伤财民怨沸腾他自己也门清儿,再乱下去,自己的皇位恐怕难保。

朱棣决心除掉唐赛儿,绝不容许她聚众蛊惑人心,决不允许她下一步行动影响“修建北京城准备迁都”的形象工程。

最初,明成祖也派员诏安,可是义军正在势头,唐赛儿根本不尿他这个皇帝,怒斩来使。

朱棣感到十分没面子,决定派出精兵强将出马,不惜调集山东地面的防倭部队。

朝廷以安远候总兵柳升、都指挥刘忠统领五千大军围困了卸石棚寨,主帅柳升曾“南平交趾,东破倭寇,北御蒙古”被封为侯爵,

狂妄自大,认为“小小贼寇,不日即可平定”,根本没把唐赛儿的农民军队伍放在眼里。

起义失败

唐赛儿利用柳升轻敌的弱点,派人诈降,声称寨中断粮无水,面临绝境,义军打算突出东门取水。

柳升轻易就上当了,集中兵力扼守东门。

朱棣为了这个女人 竟不惜在全国逮捕数万尼姑和女道士

夜间,义军突然出兵,冲击防御薄弱的敌营,明军毫无准备,阵脚大乱,刘忠被一箭射中,死于马下。

义军突出重围,攻占县城,明朝援军赶到,义军转而攻占莒州、即墨。

抗倭大将——山东都指挥使卫青将唐赛儿率领的义军击溃,最后一只义军——安丘城地方首领赵琬所部被卫青灭掉,

赵琬英勇就义,所部战死两千余人,被俘四千余人皆被明军杀害,妻小被官府籍没为奴。

维持了近三个月的起义以失败告终,唐赛儿至此下落不明。

佛门不幸

明军虽然镇压了起义军,但是义军主要首领唐赛儿、宾鸿、董彦皋都成功逃脱,

朱棣为了这个女人 竟不惜在全国逮捕数万尼姑和女道士

明成祖龙颜大怒,将柳升关进监狱,以“纵贼为乱不言”的罪名”,

将山东布政使储埏、张海、按察使刘本以及按察副使、佥事和义军举事的郡县官吏,统统处死。

余怒未消的明成祖下令大索天下,民间查找不到线索,办案人员以可能藏身尼姑庵和道观搪塞皇帝,重案组就把佛门当成重点。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朝廷以“唐赛儿久不获,虑削发为尼或处混女道士中,遂命法司,凡北京、山东境内尼及道站,逮之京诘之。”

朝廷以山东左参政段明办理此案,下令逮捕京师南京城及山东的尼姑、女道士,

不久又扩大范围,全国数万人被押解南京审查,许多人被屈打成招,处以“骑木驴”酷刑,受尽折磨而死。

下落成谜

审查结果不了了之,“赛儿卒不获,不知所终。”

野史有多种说法,《九朝野记》记载:

朱棣为了这个女人 竟不惜在全国逮捕数万尼姑和女道士

“既而捕得之,将伏法,恬然不惧。裸而缚之,诣市临刑。刃不能入。不得己,复下狱,三木被体,铁钮系足,俄皆自解脱,竟遁去,不知所终。”

民间传说唐赛儿不忍许多女性被冤枉致死,于是向官府自首,被官府处以“骑木驴”酷刑,在市井裸身示众不久,凌迟处死;

还有一种说法称唐赛儿逃亡漠北草原,在哪里当了部落酋长。

人们为了纪念唐赛儿,把卸石棚寨更名为“唐赛儿寨”、“唐三寨”,至今还留存着起义军用过的石臼、石磨、围墙等遗迹。

唐赛儿虽然失败,但是她的起义壮举直接导致明廷在对待山东民众政策上做出让步。《明史》载:“是月,赈青、莱饥。”

同时颁布诏书:

“诏罢不便于民及不急诸务;蠲[juān]十七年前逋赋,免去年被灾田粮。”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25997.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