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小山村蕴含大能量

来源:丽水日报-丽水网

小山村蕴含大能量

走进农历鼠年,缙云七里乡的户九自然村又一次震惊了十里八乡的父老乡亲们。就是这个偏僻的小山村,一举引来了过亿元的工商资本。

前些日子,来自外地的民间资本与村里签订了亿级的投资协议,准备在这个小山村建精品民宿。现在,大家正铆着劲抓一期工程的建设,小山村处处充满着活力。

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是怎么成为“网红村”的?在生态价值转换的道路上,他们都留下了怎样的足迹?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个小山村有关生态价值转换的“一串”问题,跟人心“聚起来”带动“土颜色”靓起来息息相关。

用好“智囊团”:人心聚起来

据宗谱史料及老坟墓石碑记载,470年前,户九自然村最早基本都是周姓,此后陆续有施姓、陈姓,最后赵姓,共四姓、9户人迁居于此,故名“户九”。现有112户、308人,目前近一半多户已移居别处,常住的只有63户。

因四姓起源,多年来,这个小山村宗族派别思想严重,几乎是大事小事难统一、集体事业难落地、农村经济难发展。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也是成功率低。

2011年,缙云全县行政村规模调整,腰畈、上前、户九3个自然村合并成天寿村。在乡党委、天寿村党总支重视下,原上前村一直从事五金行业经营、现年55岁的共产党员郑如华站了出来,经大家推荐、组织审核和个人自愿,2018年4月被任命为离本地5公里的户九自然村党支部书记。

村里的支书是外村来的人,这在当时可是一件不小的事情。郑如华也坦言自己压力很大:“刚任命底气确实不那么足,我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上任的。”郑如华说,刚来这里,村民们有好几种目光看着他:有的在观望,有的不信任,还有的窃窃私语:“一个外村人来到连我们自己都搞不起的地方,看他有什么能耐。”

“我看首要问题就是想办法凝聚人心。”郑如华心里想,只有公平,才能取得大家信任;只有公正才能驱赶长期形成的散漫。”他从四姓中分别找来几名“佼佼者”组成“智囊团”,作为自己工作的助手,并向他们承诺,要在短期内把大家470年未解决的饮用水问题彻底解决,还要利用现有的自然生态资源发展旅游业。总之,不打胜自然村振兴翻身仗决不收兵。大家听后觉得有思路,表示佩服。终于,郑如华得到了村民的初步信任,他通过对“智囊团”分工、各负其责,把自然村各姓族力量凝聚了起来。

找准突破口:信心树起来

郑如华与“智囊团”合计,必须从解决路道不畅、改善臭气熏天的差环境开始。决定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先拆违,2018年5月,先无偿拆除14户违章建筑,计600多平方米;第二个阶段再拆差,2019年9月,对多年来影响公共道路通行的露天厕所及其他附属房,用集体补助每平方200元、土地收回集体的办法解决。在“智囊团”的共同努力下,拆违拆差顺利成功。“首战”告捷,村民们振兴山村的信心也随之足了起来。

因为地理条件的限制,自然村内的水源一到旱季就不够饮用,饮水“难”被拖了470年,成为村民们一直来未能解决的“心病”。

“团结就是力量,我算体会到了。”郑如华说,在“智囊团”成员带领下,去年村里在辖区内全面开展“找水”活动,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也没找到新水源,只好在目前挑水的小井做文章,但相关测量人员说,如果对其进行开发,还不敢肯定能否取得成功。

在此情况下,“智囊团”个个摩拳擦掌,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试,还有成功的机会;不试,连机会都没有了。”在乡政府、村两委的重视支持下,2019年7月,村里发动全体村民投劳动工,从自然村通往取水点的机耕路涉及60多户的山林、土地,大家全力支持配合,共投资30万元,终于在去年10月成功通水。经过半年的考验,证实水源地不仅能满足村民们的饮用水,而且经测算可以满足1000人饮用。水问题解决了,为绿色发展增添了“灵气”。

“土颜色”亮相:八方客引进来

小山村一直保持着古朴的状态。

穿行弯曲幽深的小巷,80多幢黄墙黑瓦老房外,田耙、田犁之类的旧农具,及村民们为制作番薯干的“洗、削、炊、晒”身影随处可见。

缙云高铁站建成后,7公里外的户九自然村迎来了绿色发展的春天。在乡干部的引导下,自然村在解决“喝水”同时,“智囊团”还认真分析生态特色,总结出了户九自然村的“四红”:即有10多株二三百年不等树龄的枫树,高高耸立在连片红叶林边,入秋后形成“高低红”;200多株红豆杉形成“点缀红”;一排排在明媚阳光下三蒸三晒、晒得发亮的红薯干形成“一片红”;80多座依山而建的古老红泥墙屋,形成“立体红”。

找到特色后,就是要进一步“擦”亮特色。去年,村里统一行动,将村民房前屋后原先的几块老山茶基地进行劈柴抚育,并补植成连片的千亩白花山茶基地。精心管理后,去年秋后陆续开花,与“四红”形成交相辉映的巨幅“油画”,成为稀有的“土颜色”特色山村。

乡政府进行网上宣传后,打开了小山村生态转化致富门。去年10月份以来,冷清的山村游客接蹱而来,每天少则上百人,多则有四五百人。家家无“闲人”,户户接待游客忙,他们以“土风景”为依托,以芥菜香饭为“主招待”,以薯干、萝卜干、山笋干等等“七干八干”为“携带品”,用生态产品和生态环境,把乡村旅游做得风生水起。

薯干生产大户陈国芬对此深有体会。她说,单销售薯干一项,已经赚了1万余元。

曙光在眼前:“翻身仗”打起来

村里发展了,良好的生态资源也吸引了外来的民间资本。而总投资亿元的民宿项目也让村民的心更齐、气更顺。“我们要把外来落地的‘大项目’,当作加强完善的‘加油站’,及加快生态转化的‘特效方’。”郑如华兴奋地说,此项目落地需落实5亩土地,其中涉及4座民房、8户农户拆迁,及需搬迁坟墓80余穴。县、乡、村干部协同破解难题瓶颈,使各项工作有效推进,在1个多月时间,完成了政策处理,实现了客户“零”跑,三级连动开启了加快发展的“绿色通道”。

在全力完成“大项目”政策处理同时,乡村干部引导该自然村村民紧抓机遇,乘势而上,改善旅游基础设施。

计划总投资1000余万元的村艺术中心、生态停车场、生态公厕、生态超市、环村路新建、民房屋外立面改造等多个项目,采取分项突破、个别实施的办法,与农户协商顺利,政策处理也已全面完成,并有半数项目已开始动工,其余的在紧锣密鼓设计中。县里的相关部门也送来了120万元,作为自然村“搭车”抓“小”的启动资金。户九自然村一派欣欣向荣的建设景象。

在高兴之余,郑如华也对村里的发展进行了长远的规划:

一方面,抓完善,重点抓服务项目。把外岀户的“空闲”果园、山地,采用租赁或委托的措施,由在家村民进行套种、专种等办法,扩大种植;另一方面,成立“农家乐”合作社,从原来只能接待一百余人,增加到能接待四五百人。

“下一步,还要打胜三个翻身仗。”郑如华说,一个是集体经济翻身仗,届时年集体收入可达15-20万元;另一个是农户住房的翻身仗;第三是文化翻身仗,要把原老祠堂进行“土”装修,作文化中心。“相信再过一年半载,我们户九又会是一番新的模样。”对此,郑如华信心十足。

来源:丽水日报 记者 丁罡 刘斌 通讯员 丁南森 胡海默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26612.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