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西安市高陵区村落记忆(四)

通远镇通远坊,位于高永路以北,高三公路以南,系镇政府和村委会驻地。是高陵县大村落之一。明中叶,因村在县境北部,遂以县城北门 “通远”命名为通远坊。明嘉靖二十年(1541)《高陵县志》即以大村载入,名与今同。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为二村,名“通远坊”、“刘家堡”,也有俗称通染坊。《高陵县志》(2000)记为“通远坊”。村内有始建于清初叶的天主教堂1座,村南有公墓1处。

渠岸杨,位于镇政府驻地南偏东约1.15公里处,高永公路南侧。明末,村处唐昌连渠岸旁,杨姓居之,故名。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始载有此村,名“渠上杨”。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作“杨家”。也有以相近音称群杨或渠杨村的。《高陵县志》(2000)记为“渠岸杨”。

太王,位于村委会驻地东北约0.63公里处,高三公路以南。据传,明中叶,王姓居此,便在其姓氏前加一太平的“太”字,作为村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始载有此村,名“王家堡”。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王家村”或“后王村”。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作“太王村”。《高陵县志》(2000)记为“太王”。

何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偏西约3.58公里处,泾惠四支渠南侧。据谈,村建于元代,以何姓村民姓氏得名。明嘉靖二十年(1541)《高陵县志》即以大村载入。《高陵县志》(2000)亦记为“何村”。

庙王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约3.88公里处,泾惠四支渠北侧,北临三原县安乐乡安乐村。清初叶,王姓建村于庙旁,故名庙王村或庙王。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即载有此村,名“庙王家”。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即记为今名。《高陵县志》(2000)亦记为“庙王村”。

文家,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偏西约4.25公里处,泾惠四支渠以北,北与三原县安乐乡安乐村为邻。清末,因文姓居此而得名。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始记有此村名。《高陵县志》(2000)记为“文家”。

袁罗,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偏西约3.88公里处,泾惠四支渠北侧,北与三原县安乐乡贵刘村为邻。明中叶,以袁、罗两姓居住此村而得名。清雍正十年(1732 ),《高陵县志》记为二村,名“袁家庄”、“罗家庄”。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亦记为二村,名“袁家”、“罗家”。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误记为“原罗村”,还有误记为“陈王村”的。《高陵县志》(2000)记为“袁罗”。

吴郑坊马家,位于镇政府驻地北约3.6公里处,泾惠四支渠南侧。1956年5月由三原县划归高陵县。明初,以吴、郑两居民姓氏得名吴郑坊。清同治年间回民起义后,吴、郑两姓无存,马姓兴隆,遂称今名,同时也称马家或马家堡。明嘉靖二十年(1541)《高陵县志》即以大村载入,名“吴郑坊”。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为二村,名“吴郑坊”、“马家团庄”。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复记作“吴郑坊”。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作“马家寨”。《高陵县志》(2000)记为“吴郑坊马家”。

郝张(郝当地读huo),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偏西约3.93公里处,泾惠四支渠北侧,北与三原县安乐乡安乐村相接。清初叶,以郝、张二姓居此而得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即载有此村,名“郝张家”。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为二村,名“郝家”、“张家”。《高陵县志》(2000)记为“郝张”。

何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偏西约3.58公里处,泾惠四支渠南侧。据谈,村建于元代,以何姓村民姓氏得名。明嘉靖二十年(1541)《高陵县志》即以大村载入。《高陵县志》(2000)亦记为“何村”。

庙王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约3.88公里处,泾惠四支渠北侧,北临三原县安乐乡安乐村。清初叶,王姓建村于庙旁,故名庙王村或庙王。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即载有此村,名“庙王家”。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即记为今名。《高陵县志》(2000)亦记为“庙王村”。

文家,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偏西约4.25公里处,泾惠四支渠以北,北与三原县安乐乡安乐村为邻。清末,因文姓居此而得名。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始记有此村名。《高陵县志》(2000)记为“文家”。

袁罗,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偏西约3.88公里处,泾惠四支渠北侧,北与三原县安乐乡贵刘村为邻。明中叶,以袁、罗两姓居住此村而得名。清雍正十年(1732 ),《高陵县志》记为二村,名“袁家庄”、“罗家庄”。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亦记为二村,名“袁家”、“罗家”。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误记为“原罗村”,还有误记为“陈王村”的。《高陵县志》(2000)记为“袁罗”。

吴郑坊马家,位于镇政府驻地北约3.6公里处,泾惠四支渠南侧。1956年5月由三原县划归高陵县。明初,以吴、郑两居民姓氏得名吴郑坊。清同治年间回民起义后,吴、郑两姓无存,马姓兴隆,遂称今名,同时也称马家或马家堡。明嘉靖二十年(1541)《高陵县志》即以大村载入,名“吴郑坊”。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为二村,名“吴郑坊”、“马家团庄”。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复记作“吴郑坊”。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作“马家寨”。《高陵县志》(2000)记为“吴郑坊马家”。

郝张(郝当地读huo),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偏西约3.93公里处,泾惠四支渠北侧,北与三原县安乐乡安乐村相接。清初叶,以郝、张二姓居此而得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即载有此村,名“郝张家”。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为二村,名“郝家”、“张家”。《高陵县志》(2000)记为“郝张”。

华邑庄,位于镇政府驻地南约1.6公里处。明末,因村民原居华邑(今华县),遂以原籍县名命名。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始载有此村,名与今同。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误记为“华阴庄”。《高陵县志》(2000)记为“华邑庄”。

五所,位于镇政府驻地南偏东约1.95公里处。据载,村原为古代屯田军户居住地,编次为五,故称五所寨,简称五所(“所”为元、明间屯田军户编制的基层单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始载有此村,名“五所里”,并注明为军户所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为二村,名“五所刁”、“五所刘”。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始记为今名。《高陵县志》(2000)记为“五所”。

五所窑,位于镇政府驻地南约2.43公里处。据传,初有群众在此开办砖瓦窑,故称窑上。1957年五所部分群众迁此成村后,仍称窑上。为了避免雷同,1982年9月1日,高陵县人民政府命为此名。《高陵县志》(2000)记为“五所窑”。

东盛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南偏东约2.1公里处。据传,明中叶,村为五所村近旁,盛姓居之,得名五所盛,或称盛家。1957年地下水位上升,村迁于今所,居五所之东,遂更称今名。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始以“五所盛”村之名载入。《高陵县志》(2000)记为“东盛村”。

西车张,位于镇政府驻地南约2.75公里处。据传,明中叶,村有张姓木匠造车著名,故名车张村。清中叶,部分村民迁出,在村东另建了新村,名东车张,此村居西,遂渐称西车张。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载有此村,名“车张家”。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即记为今名。《高陵县志》(2000)记为“西车张”。

东车张,位于镇政府驻地南偏东约2.83公里处。据传,清中叶,车张村(今西车张)部分居民迁此所建,初称新车张,因在原村之东,遂称东车张。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即以今名载入。《高陵县志》(2000)记为“东车张”。

南史,位于镇政府驻地南约3.15公里处。据考,明末叶,史姓分居于南北二村,此村居南,故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与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均以“南史家”名载入。《高陵县志》(2000)记为“南史”。

北史,位于镇政府驻地南偏西约2.7公里处。明末,史姓分居于南北二村,此村居北,故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与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均以“北史家”名载入。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始记为今名。《高陵县志》(2000)记为“北史”。

四所,位于镇政府驻地南偏西约3公里处。据载,村处原是古代屯田军户居住地,编次为四,故名四所寨,简称四所。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即以今名载入,并注明为军户所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四所寨”。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复记为今名。《高陵县志》(2000)记为“四所”。

罗苏,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约1.52公里处,高永公路北侧。据传,明末,因罗、苏二姓居此而得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即载有此村,名“苏家”。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罗儿苏”或“罗而苏”。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为“罗而苏”。《高陵县志》(2000)记为“罗苏”。

小户李,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偏南约1.2公里处,高永公路以北。清时,村中只有李姓,人少户小,故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即载有此村,名“小村李”。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为今名。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作“小户李家”。《高陵县志》(2000)记为“小户李”。

崔家,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偏南约1.35公里处,高永公路北侧。明末,因村中崔姓在村侧大路旁设汤坊(茶水站)施舍茶水而得名汤坊崔家。民国元年(1912)以后,汤坊久废,遂称崔家。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即载有此村,名“汤房崔家”,并注明为军户所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亦记作“汤房崔家”或“汤坊崔”。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始记为今名。《高陵县志》(2000)记为“崔家”。

安王,位于镇政府驻地南偏西约2公里处,高永公路以南。明末,因安、王二姓居此而得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作“庵王家”。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为二村,一名“安王南村”或“安王南”,一名“北村”或“安王北”。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作“安王村”。《高陵县志》(2000)记为“安王”。

新庄,位于镇政府驻地南偏西约1.8公里处,高永公路以南。据谈,清末,安王部分居民迁此,称安王新庄,民国以来简称新庄。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即以“安王新庄”之名载入。《高陵县志》(2000)记为“新庄”。

李观苏,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约2.38公里处,高永公路以南。据传,明末,苏姓建村于李观(龙跃宫)遗址旁,故名。明嘉靖二十年(1541)《高陵县志》即载有大村“李观”。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作“李观苏家”。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为今名。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为“李官苏”。也有称西苏的。1982年9月1日,高陵县人民政府命为此名。《高陵县志》(2000)记为“李观苏”。

李观周,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偏南约3公里处,高永路以南。据传,周姓建村于李观(龙跃宫)遗址旁,故名。明嘉靖二十年(1541)《高陵县志》即载有大村“李观”。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作“李观周家”。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李观周家”或“李观周”。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为“李官周”。也有称周家的。1982年9月1日,高陵县人民政府命为此名。《高陵县志》(2000)记为“李观周”。

官路,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约1.35公里处,高永公路南侧。是高陵县小村落之一。清末,因村傍高陵通往泾阳的官路(即大路)而得名。相传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过此路。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即载有此村,名“官路上”。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作“官路村”。《高陵县志》(2000)记为“官路”。

喻家,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偏南约1.45公里处,高永公路北侧。明中,因喻姓居此而得名。明嘉靖二十年(1541)《高陵县志》即以大村载入,名“俞家寨”。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始记为今名。《高陵县志》(2000)记为“喻家”。

史家,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偏南约1.65公里处,高永公路北侧。据传,明末,因寇姓村民居此而得名寇家。清末,寇姓无存,史姓兴,更称史家。清雍正十年(I732)《高陵县志》即载有此村,名“寇家庄”。光绪七年(1881 )《高陵县续志》记作“寇家”。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误记作“师家”。《高陵县志》(2000)记为“史家”。

郭路,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约1.45公里处,高永公路南侧。明中叶,村中郭、路二姓居多,故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为二村,名“渠上郭家堡”、“路家”。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与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均记作“郭路村”。《高陵县志》(2000)记为“郭路”。

邓家寨,位于镇政府驻地东约1.65公里处,高三公路南侧。据谈,明末,因邓姓居此城寨中,故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即记为今名,并注明为军户所居。《高陵县志》(2000)记为“邓家寨”。

灰堆坡,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偏西约2.23公里处,高三公路南侧。明《高陵县志·邸宅陵墓》载:后秦建立者姚苌墓“在县西北十里,积灰为之,方几一里,俗称灰堆坡。”据谈,明中叶,村建于灰堆坡旁,故名。明嘉靖二十年(1541)《高陵县志》作为大村载入。《高陵县志》(2000)记为“灰堆坡”。

唐家窑,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偏西约 2.88公里处,高三公路北侧。据谈,清末,因村唐姓人家居地窑中而得名。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始以今名载有此村。《高陵县志》(2000)记为“唐家窑”。

司刘,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约3.4公里处,高三公路北侧。据谈,清初叶,以司、刘两姓居此而得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和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均载有此村,名为“时刘家”。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作“史刘家”。志、图所载村名第一字都不是“司”。据当地老人回忆,旧时村中古庙铁铸香炉上记有村名为“司刘”,故于1982年9月1日,县人民政府命名为此名。《高陵县志》(2000)记为“司刘”。

仓刘,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约2.65公里处,高三公路以南,泾惠南一干渠以东。据谈,明末叶,灰堆坡刘姓迁此建村,村建于一驿站粮仓处,故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与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均记作“仓刘家”。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误记为“苍刘村”。《高陵县志》(2000)记为“仓刘”。

来家,位于镇政府驻地北约2.15公里处。清初,因来姓村民居此而得名,后来还曾分为南、中、北三村。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载有此村,名“南来家”。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为“中家村”。今尚有人称此村为“中来村”。《高陵县志》(2000)记为“来家”。

张白,位于镇政府驻地北约2.78公里处。清末,以张、白二姓居此而得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即载有此村,名“张白家庄”。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张白家”。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作“张白村”。《高陵县志》(2000)记为“张白”。

杜家,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约1.13公里处,泾惠南一干渠南侧。据传,清初,以杜姓村民姓氏得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即载有此村,名“杜家庄”。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与今水布村合记为“水布村”或“水布杜”。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与今水布村合标为“水布村杜家”。《高陵县志》(2000)记为“杜家”。

店子头,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偏北约1.53公里处,泾惠南一干渠以南。村建于明中叶,尚不知其名称之含义。明嘉靖二十年(1541)《高陵县志》即以大村载有此村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除载有“店子头”外,还载有“后村陈家”和“刘家堡”,这两村可能在店子头村旁,人口稀少。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为二村,一名“店子头大堡”或“店子头”,一名“小堡”或“店子头左”。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亦记为二村,名“店子头前村”、“店子头后村”。《高陵县志》(2000)记为“店子头”。

香王,位于镇政府驻地北约1.25公里处,高三公路与泾惠南一干渠交叉处的西侧。相传,清末,村中王姓制香(焚烧品)为业,故名。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香王家”。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作“香王村”。《高陵县志》(2000)记为“香王”。

杜新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偏北约1.43公里处,泾惠南一干渠南侧。杜姓于民国28年(1939)迁此定居,因在原村之西,得名杜家西庄子。为了称用方便,1982年9月1日,县人民政府命为此名。《高陵县志》(2000)记为“杜新村”。

南庄子,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约1.48公里处。据谈,店子头部分群众于民国5年(1916)迁此成村。因在原村之南,故称店子头南庄子。为了称用方便,1982年9月1日,县人民政府命为此名。也有称山东庄的。《高陵县志》(2000)记为“南庄子”。

水布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约1.3公里处,泾惠南一干渠北侧,高三公路以南。相传,明中叶,建于唐代的昌连渠流经村旁,渠上跌水落差甚大,水下落时呈布状,故称水布村,又称水堡。明嘉靖二十年(1541)《高陵县志》即以大村载入,名“水堡”。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与今杜家合记为“水布村”或“水布杜”。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与今杜家合标为“水布村杜家”。《高陵县志》(2000)记为“水布村”。

高家,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偏东约1.5公里处,高三公路与泾惠南一干渠交叉处的北侧。清末,因高姓建村得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作“高家庄”。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始记为今名。《高陵县志》(2000)记为“高家”。

仁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偏东约4.65公里处,北与咸阳市三原县陂西乡庙张相接。明初,因仁姓居此而得名。明嘉靖二十年((1541)《高陵县志》即以大村载有此村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作“仁村堡”。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为三村,名“仁村堡”、“仁村文”、“仁村杨”。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始记为今名。《高陵县志》(2000)记为“仁村”。

小堡子,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偏东约5公里处,东与三原县陂西乡刘家庄相接。据传,明嘉靖年间,村为仁村东邻,又为程姓所居,得名仁村程。又因村较仁村为小,同时又称小堡子。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为二村,名“东程家堡”、“程家堡”。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仁村程”。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作“仁村东村”。《高陵县志》(2000)记为“小堡子”。

董家,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偏东约4.1公里处。据传,明末,因村属上石里管辖,董姓居之,得名上石董,后简称董家。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作“董家村”。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上石董”。《高陵县志》(2000)记为“董家”。

陈王,位于镇政府驻地北约3.9公里处,泾惠四支渠东侧,北接三原县安乐乡南屯。据传,明末叶,因陈、王两姓居此而得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作“西陈王家村”。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陈王村”。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误记为“成王村”。《高陵县志》(2000)记为“陈王”。

宋家滩,位于镇政府驻地北约4.5公里处,北与三原县安乐乡南屯相接。据传,清末,宋姓建村,村处滩地,故名。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即载有此村,名“宋家”。《高陵县志》(2000)记为“宋家滩”。

药惠管委会马家,原名马家堡,成村于清初。解放前后是由不足30户、人口不到200人的马姓和侯姓人家组成,马家村小学坐落其中。2011年县交通局在此修建了占地约3亩的客运站一座。2011年有83户人家,人口334人。由马、侯、徐、杨、白、朱、郭、李、何等姓组成。《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肖家庄,位于管委会驻地北偏西约5.7公里处。原名李家窑,成村于清末民初,因李姓人家最早居住在村东的一口破窑里而得名。民国时期,因肖姓人家为富户而改名肖家庄。解放初有9户人家,人口不足70人。1960年前后曾改名为新兴庄,因人们习惯了叫肖家庄而延续至今。2011年有82户、349人,由李、肖、杨、刘、宋、张、管等姓组成。《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邱店,分为大邱店和小邱店,位于管委会驻地西北约5.63公里处,马家村的西畔,北与三原县接壤。成村于明以前,原名卿店。明清以前西安经铜川至关外的驿道通村而过,把邱店村分为东西两片,故当时人们称邱店为卿店东和卿店西。据传此官道“宽有九辙、深有丈余”,大道两旁店铺林立,因村四野盛产中药材红花而更名为红花镇。镇四周有四庙,分为大庙、小庙、东庙和北庙。大庙占地5亩有余,庙旁有戏楼,可容观众数百人。因蒙回交兵,红花镇及四庙毁于战火。此道路即为现在出县城北关的抗日路的前身。民国末期,由大、小邱店的乡绅在原大庙的废墟上集资修建了三间瓦房,聘请了一位乔姓中医作为老师兼校长,办起了本村第一所学校。1985年前后,村民在大庙周边取土还可经常拣到带有图案的瓦砾。以往,邱店村也称卿店村。一说是邱姓人家最早在此开设了最大的车马店而得名,另一说是皇帝在北行巡视途中,臣子在此驿馆居住,因臣即卿,故称卿店。解放初大邱店有胡、林、王、蒙、芦、余、龚、杜姓30多户,200多人。2011年有194户,799口人。姓氏有胡、林、王、蒙、芦、余、龚、杜、管、刘、熊等。解放初小邱店为12户贺姓,不到100人。2011年有230人、54户,有贺、王、柯、李、梁五姓。《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1975年平坟时在小邱店发现了白遇道手书的小楷墓志铭碑石一通。

三合,位于管委会驻地西北约5.05公里处。民国中后期成村,因由王、潘、张三户人家组成故称三合村。解放初不到20人,2011年有75户,296人。由王、潘、张、尹、管、杨、高、白、龚、马、乔、李姓等组成。《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齐家,位于管委会驻地北偏西约5.2公里处,马家村最东边,东与三原县陂西乡念张村为邻。据谈成村于明末清初,原名齐家堡,最早是由齐姓人家居住而得名。解放初由齐姓和杨姓人家组成,不足20户, 150人左右。2011年有99户、424人,有齐、杨、段、崔、申、赵、白、郭等姓氏。

孙家,原名王化孙,位于管委会驻地北偏西约6公里处。明代成村,和现在三原县的王化东、王化西在过去同属一个自然村。据传,明末时村名孙家,自山西省一个叫王化的人来此落户,便称王化孙。解放初主要由孙姓人家组成,不到20户, 130人左右。过去居住在王化村城墙里,1954年7月阴雨连绵,地下水位上升,平地渍水尺余,房屋倒塌,交通受阻。一部分人家搬出,择高地而居,当时的四县援助高陵排水除涝工程就由孙家村而始。由于政区变化,过去同属一村的王化东、王化西归三原县管辖,致使有近亲宗族住户人家竟跨县而居。2011年有65户、290人,有孙、赵、盛、张、高、王等姓。

北樊,位于管委会驻地西北约4公里处,西禹高速公路西侧。据谈,明末,村处滩地,樊姓居之,得名滩里樊。后又因村在北屯之北,得名北樊。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即载有此村,名“滩里樊家”。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滩里樊”。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作“北樊家”。1950年前约有400人, 2011年有240户, 900人。原来的土木结构房屋全部拆除,现在形成了东西四条街,全部为砖混结构楼房,街道两旁绿树成荫,并安装了路灯,形成了一条崭新的街道。《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大柳树,位于管委会驻地西北约3.8公里处,泾惠南一干渠北侧,西禹高速以西。据谈,明末,因村头有棵大柳树得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即载有此村,因王姓村民居所,故名“大柳树王家”。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为今名。原有20多户、100余人,2011年有68户、240人。《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村中有著名老中医王廷栋。

王廷栋(1896—1965),解放前后在县城北街“三合一”中药房为坐堂医生,特长内科、妇科和小儿科。公私合营后,在大柳树村创办联合诊所,并担任所长,为本县早期诊所之一。为人厚道,医术精湛,是享誉渭北一带的名老中医。1956年代表高陵县出席“陕西省先进卫生工作者代表大会”,由时任副县长桑维蕃带队,并向大会献出验方两方。1957年陕西省卫生厅出版的《中医交流验方汇编》收编有该验方。

北屯村,位于管委会驻地西北约2.93公里处,西禹高速与泾惠南一干渠相交处的东北角。与明代大村南屯(今南屯,属鹿苑街办瓦盆张村委会)都是明弘治以前即已存在的村庄,为屯田军户所建。因地处南屯之北,故名。明嘉靖二十年(1541)《高陵县志》所列的大村名记作“仁寿屯”,这可能是村在当时的雅称。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始记作“北屯”。解放初期是一个生产组,后因人口增多分为两个组,现在是5组、10组。原来东西两个组共49户、220人,2011年有128户、482人。《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白马寺,位于管委会驻地北偏西约4公里处,西禹高速公路两侧,北与三原县陂西乡念张村相邻,村子的一部分原属三原县,1956年5月划归高陵县后成为一个大村。唐时村旁有白马寺,四野皆荒滩,故名白马寺滩,也简称白马寺。解放前,少数人住土木房屋,一半以上人住的是草房。1950年有148户,500多人。改革开放以后,全部盖上平房。2011年有4个生产组, 386户, 1200人。出村水泥路4条,直通210国道。

草王,位于管委会驻地东北约2.3公里处,泾惠五、六支渠与泾惠南一干渠相接处,即草王闸的南侧,东接临潼区新市乡甘李村。据谈,明末叶,村中王某,善理财,广有钱钞,得名“钞王”,后因同音,误为草王。按,“钞”也是姓氏,明代即有钞姓。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即记有此村,名“钞王家堡”。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钞王家”或“钞王村”。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始记今名。《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新李村,位于管委会驻地东北约1.85公里处。据谈,明末村中有一著名李姓木匠,头、脸、颈均长有毛发,人称毛头李,村也就以此得名毛头李。解放后,渐改称新李。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始记有此村,名“毛头李”。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作“李家堡”。1982年9月1日,县人民政府更名为新李村。《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水流,位于管委会驻地东北约2.2公里处,泾惠六支渠西南。据谈,明末,渭河南水流村(今灞桥区水流乡)居民迁此建村,沿用原籍村名仍称此村为水流。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始记有此村,名“水流村”。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始记今名,还有误写为“水刘村”的。《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程家,位于管委会驻地东北约3公里处,泾惠五支渠经村南流入临潼区,东与临潼区栎阳乡观高村毗连。据谈,明末以程姓居此得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即载有此村,名“程家村”。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始记今名。《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常家(常当地读shang),位于管委会驻地北偏东约3.43公里处,东与临潼区栎阳乡观高村毗连。据谈,明末常姓居此,故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即载有此村,名“常家村”。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为“常家堡”或“常家”。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为“常家堡”。《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东高,位于管委会驻地北偏东约2.15公里处,泾惠五、六支渠与泾惠南一干渠相接处,即草王闸的西北侧。据谈,初因村外古庙前有石狮子,村民多高姓而得名狮子高。后分为两村,此村居东改称东高。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有此村,名“道迥庙高家堡”。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东高家”。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与西高合标为“高家”。《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西高,位于管委会驻地北偏东约2公里处,泾惠南一干渠北侧。据谈,此村原名狮子高,后分为两村,此村居西,改称西高。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均记作“西高家”。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与东高合标为“高家”。《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白家,位于管委会驻地东偏北约2.68公里处,泾惠六支渠南侧。包括白家庄、白家乡、白家堡三个自然村。据谈,明末叶为一村,名董白村,居住着董、白二姓。到了清顺治年间,一部分白姓迁居于村旁,叫白家庄,另一部分白姓又迁居于村之另一旁,叫白家乡,连同原居董白村,成为三个村,形成今村庄的布局和规模,原村也更名为白家堡,同时统称此三村为白家。明嘉靖二十年(1541)《高陵县志》载,此地为 “孝义坊”。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载,此地有三村,名“孝义坊”、“白家堡”、“董家村”。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载,此处有二村。“孝义坊”、“董家”。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载,此处有二村,名“董白家”、“白家”。《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白家庄,位于管委会驻地东偏北约2.85公里处,泾惠六支渠以南,东与临潼区栎阳乡新兴村毗连。《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白家乡,位于管委会驻地东偏北约2.78公里处,泾惠六支渠南侧,东与临潼区新市乡小董村毗连。《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白家堡,位于管委会驻地东偏北约2.6公里处,泾惠六支渠南侧。清翰林院编修、甘凉兵备道,《高陵县续志》编纂者白遇道系此村人。《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江流村,位于管委会驻地东偏南3.18公里处,高交公路以南,据谈,元代,以村民姓氏而得名姜刘村,后又称江流村。明嘉靖二十年(1541)《高陵县志》即以大村载入,名“江流”。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为二村,名“江流”、“刘家堡”。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为“江流二村”。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为“江流村”。也曾叫过十庙江流村。解放前后不足40户,人口不到300人,由张、刘、高、杨、赵等姓组成,1975年由于江毗路的修建要从老村中穿过,于是原村庄整体向南搬迁今址。2011年有220户, 800余人。《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小赵,位于管委会驻地东偏南约4.1公里处,东与临潼区新市乡徐马村隔路为邻。据谈,明末以村小且为赵姓所居而得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即载有此村,名“小赵儿家”。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为“小赵村”。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始记为今名。过去也叫温北小赵,解放前后不足30户,人口不到200人,由朱、田、郭等姓组成,现在发展到150户, 600余人。《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闵家窑,也叫朱闵赵,位于管委会驻地东约3.55公里处,东与临潼区新市乡南程村为邻。据谈,明末仅有闵姓窑居于此,得名闵家窑。后又迁入朱、赵二姓。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始载有此村,名“朱家庄”。解放后始称今名。解放前仅有10户, 50余人。远近闻名的祖传外科大夫闵俊彦(人称闵老六)就居住在此。2011年有60余户,200余人,主要由闵、朱、赵姓组成。《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麦张村,位于管委会驻地南约1.48公里处,据谈,以墨、张二姓居此得名墨张,后因“麦”“墨”谐音而为麦张。按,“麦”也为姓氏。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即为“麦张堡”。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墨张堡”。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标为“梅张堡”。现在主要由张、王、杨、李、鬲、刘、曹等姓组成。解放初有30多户,130多人。2011年分为四个村民小组,236户,904人。《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梁家,位于管委会驻地南偏西约1.38公里处。据谈,明中叶,以梁姓居此得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始记有此村,名“梁家堡”。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始记为今名。现在由梁、王、杨、张、黄、纪、谢、同、白、文、李等姓组成。解放初有10户,40余人。2011年有90户,347人。《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杨铁堡子,位于管委会驻地南偏东1.98公里处。据谈,明末以村民杨某经营铁业而得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始记有此村,名“杨铁家堡”。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西村”或“杨铁家”。按,“铁”亦为姓。现在主要由杨、王、张、宋、鬲、关等姓组成。解放初有9户,30多人。2011年有51户,200人。《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杨铁庄子,位于管委会驻地东南约2.1公里处,据谈,明末杨铁堡子一些村民迁此居住,故名。清光续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始有此村,名“杨铁东村”或“杨铁东”(因村在杨铁堡子东边)。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作“杨铁庄”。现在主要由和、王、吴、安、史、郭、苏等姓组成。解放初约有18户,60多人。2011年有85户,340人。《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马家窑,位于管委会驻地南约2.35公里处,据谈,清初因马姓村民居住窑洞而得名。诸志图无载。现在主要由张、陈、杨、玉、申、李等姓组成。解放初,约有八九户,30余人。2011年有55户,216人。《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惠家(惠读xi),位于管委会驻地北约1.58公里处,泾惠南一干渠北侧。据谈,明末叶以村民姓氏得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即载有此村,名“惠家堡”。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始记今名。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与药家合记为“药惠家”。《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药家,位于管委会驻地北约1.58公里处,泾惠南一干渠北侧。据谈,明末叶以村民姓氏得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即载有此村,名“药家堡”。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为“道迥庙药家”。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与药家合记为“药惠家”。《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中王村,位于管委会驻地西偏北0.4公里处,高交公路北侧。据谈,因村建在唐中白渠支渠中王渠旁而得名。据明《高陵县志》所载,唐中南渠支流昌连渠可能流经中王村旁,而唐中白渠并无支流。明嘉靖二十年(1541)《高陵县志》即以大村载入,名“中王”。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为二村,一名“钟王东村”或“中王东村”,一名“西村”或“中王西村”。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始记为今名。《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中王窑,位于管委会驻地西偏北1.15公里处,高交公路以北。据谈,初有中王村人在此开窑,烧制砖瓦,人称中王窑。民国20年(1931)前后成村,沿用此名,也叫中王窑上。《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裴家(裴读作pi),位于管委会驻地北约1公里处,泾惠南一干渠以南。据谈,明末因裴姓居此而得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即载有此村,名“裴家堡”。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始记今名。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复记为“裴家堡”。《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银王,位于管委会驻地东约1.15公里处,高交公路两侧。据谈,昔有明朝天启年间铸造的铁钟两座,悬于村旁树上,村中住着银、王二姓,故在一段时间内称双钟银王,后简称银王。又因在县城以东,且县南有南银王村,为了区别故又有东银王之称。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作“银王家堡”。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东银王”或“银王村”。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作“东银王村”。解放前属张桥保队府管辖,当时银王为第六堡。解放后属中王区政府管辖,银王当时为东樊大队的5、6、7、8、9组,其中5、6、7组至今未变,8组现为兴南、兴北,9组为集贤、新民二村。

集贤村,位于管委会驻地东南约2.5公里处。据谈,清末只有谢姓一家,故名谢家庄,是由湘北人谢正发(小名叫谢二)在迁往现集贤村南滩居住时而取名。后来其他姓增多,遂称今名。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始记有此村名。后因有谢、何、陈、王、焦、郭、程七姓住户,因而一段时间也有称七贤村的。解放后称为集贤村,七姓人家共有约30余人。2012年有77户,301人。《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新民村,位于管委会驻地东南约2.5公里处。据谈,约在民国30年(1941),兴隆庄部分村民来此建新村,故名。解放初期有9户、37人, 2012年有25户、105人。《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兴隆村,位于管委会驻地东南约1.93公里处,高交公路以南。据谈,清末仅有刘、孙、余三家的三座宅院,得名三座庄。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始记有此村名,名“三座村”。民国10年(1921)前后,房舍增多,遂改为今名。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始记为今名。约在150余年前由河南南阳逃难于此地的孙其人用担子担上两个儿子在此地讨饭并落户,孙家现已发展成7代人,解放前因连年战乱,为了生计,余家,汤家,房家,贾家,王家,马家等8户先后在此地落户,开荒种地,不约而同将银王滩取名叫兴隆庄,期盼家业兴旺。新中国成立初期,有13户,人口约50余人。2012年有92户391人。《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杜家,位于管委会驻地东约2.58公里处,高交公路以北,东与临潼区新市乡西冯村为邻。据谈,起初村有枣园,窦姓居之,故名枣木窦。后又以村在唐昌连渠的桥旁,改称桥上村。后又因桥废,村无窦姓,杜姓人丁兴旺,遂改称枣木杜或简称杜家。明嘉靖二十年(1541)《高陵县志》即以大村载有此村,名“三杜”或“枣木杜家”。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为四村,名“小杜儿家”、“枣木杜家”、“桥上杜家”和“木匠杜家”。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为三村,名“枣木杜”、“桥上杜”和“乡里杜”。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始记今名。《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东樊,位于管委会驻地东偏南约2.4公里处,高交公路南侧。据谈,樊姓居此最早,处县城之东,故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载有此村,名“北樊家堡”,或以其在张桥樊家(今樊家,属张卜镇庙西村)之北而这样称呼。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东樊家”或“东樊村”,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为“东樊家”。也有樊家之称。《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张家,位于管委会驻地东约2.98公里处,高交公路北侧,东与临潼区新市乡西程村为邻。据谈,清末,初以其隶属孝义里,而称孝义寨,后以村民姓氏称张家堡或张家。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载有此村,名“张家堡”。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始记为今名。《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雷家,位于管委会驻地东约2.23公里处,高交公路以北。据谈,明末以居民姓氏得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始记有此村名,名“雷家堡”。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东雷家”或“东雷村”。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始记今名。《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官村聂,位于管委会驻地北约3.45公里处,西韩公路以东。1956年5月由三原县划入本县。据谈,明万历年间,村民聂姓仿邻村官村刘在其姓氏前冠以“官村”而得名。也简称聂家。《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官村刘,位于管委会驻地北约3公里处,西韩公路以东。1956年5月由三原县划入本县。据谈,明万历年间,村中姓刘的人做了高官,故名。按,“官”亦为姓。《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南任,位于管委会驻地北约3.25公里处。1956年5月由三原县划入本县。据谈,明末,任姓居此,又处北任之南,故名。《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北任,位于管委会驻地北约4.03公里处。1956年5月由三原县划入本县。据谈,明末,以任姓居此,得名任家。后村南有了南任,始改称北任。《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蜜蜂王,位于管委会驻地北偏西约2.6公里处。1956年5月由三原县划入本县。据谈,清初一王姓由北京蜜蜂居迁此居住,故称村名为蜜蜂王。《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申芳(1995.12.27—2009.04.17) 女,共青团员,陕西省高陵县药惠管委会东升村九组人,药惠中学初一学生。2009年4月17日18时,申芳、王柱、张某三人骑车经过东升村西南口泾惠渠一小桥时,张某不慎摔倒跌落渠中,申芳、王柱见状立即跳进水中营救,由于水流湍急,三人都被大水冲走,王柱被过往群众救起,后申芳、张某被救起时均已停止呼吸。2012年6月12日,陕西省人民政府追认申芳为烈士。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26899.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