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虞城:乡村记忆传说——县令耿济瀛与大王庙

在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有一个不出名的小村子,叫“耿庄”。这个小村庄坐落在济民沟南岸,310国道北侧,隶属于虞城县稍岗镇曹庄行政村。130多年前,村里有一个少年,名叫耿济瀛。小济瀛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后来长大成人,一次参加地方科举考试,发现主考官考场上有徇私舞弊行为,便据理力争,予以揭露,一怒之下将考官文案掀翻在地,不依不饶,并组织一部分考生联合上书。“小济瀛大闹主考官”一事被广泛流传至今。

耿济瀛(又名耿光),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

光绪十六年(1890年),参加光绪庚寅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68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被派往四川坪县(现四川何地有待考证)任知县。参考文献《大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五)

也有说,耿济瀛虽然聪明勤奋,可是他的字却写得不是太好,特别是小楷(据说当时科举考试,笔试答卷一般都用小楷字体)。所以,当时他的试卷得分受到了很大影响,加之他性格耿直,脾气倔强,又不愿意出钱打点疏通关系,原本有个更好的前程,最后只能被派去做了个知县。

耿济瀛在四川为官期间,清正廉洁,安居陋舍,不讲享受,甘愿清贫。始终把清廉视作为官的操守、修养和品格,守身如玉,名利两淡,寡欲清心,一介不苟。

他初到四川,就常常便装出访,体察民情,号召地方修桥补路,促抓生产。耿知县了解到当地非常适合茶叶和花椒种植,就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百姓大力发展茶叶和花椒生产,繁荣地方经济。为官数载,深受百姓爱戴。

有一年,耿知县的二儿媳妇产期临近,要回河南老家过月子。从四川到老家河南途中有一段水路,需乘船渡过。谁知船行至江心,突然天昏地暗,狂风大作,波涛巨浪向行船涌来,一时间,船上乱作一团。这时,船上传出了婴儿的啼哭声,原来是耿家二少奶奶分娩了,一行人又惊又喜,不知如何是好!突然不知是谁大喊一声:“大家快看!”人们定神望去,只见船头前不远处一条巨大的蟒蛇拦住了去路。船上本来十分紧张的气氛一时间更加让人们不知所措。还是艄公沉着冷静,急忙告诉大家不要害怕,并指挥众人跪下来叩头祈祷。原来是二少奶奶江中分娩冲撞了大王爷。大家跪拜许愿:请大王爷慈悲为怀,放过众生,保佑大家一路平安,保佑婴儿长大成人!到家后,我们一定为您建造庙宇,供奉香火!说来也怪,不多时,风停船稳,江面恢复了平静,也正是如此,耿知县给孙子起名曰“船生”。

一班人马平安到家,即刻着手筹建庙宇。庙址选在耿庄前一风水土岗之上,名曰“大王庙”。数月后,一座古色古香,庄严肃穆的庙堂终于落成,从此香火不断。

几年后的一天,耿知县又回来探家,正值麦收季节,大家都正在忙于收打小麦,可是,他却看到自己的大儿子在家无所事事,守着烟灯抽大烟,十分生气,一声长叹,转身回官府去了。原来,耿知县常常把自己节俭下来的银两寄给大儿子,让他为家乡百姓做些事情,谁知他如此贪婪成性,并吸食大烟。从此,耿知县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转眼又是几年过去,耿知县病逝于四川,消息传来,儿孙们想把他的灵柩运回老家安葬,但苦于家中没有积蓄作为路费,于是,大儿子就把耿家祖坟墓地上的四十八棵柏树全部伐倒变卖,筹备银两。最后耿知县总算魂归故土,被葬于耿家祖坟墓地。

说起耿家祖坟墓地,那可是耿氏家族的风水宝地。不知从何时起,耿家一直是人丁兴旺,家族强盛。再说墓地上四十八课柏树,更不知何时何人栽种,据说当时棵棵都有一抱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远远望去,烟雾缭绕,这更是耿氏家族的神圣之物。可谁也没有想到,耿知县驾鹤西去,这些柏树竟然成了间接的殉葬品。

后来,一风水先生路过,断言道:耿家祖坟向口朝东南方,正对“大王庙”,两者相生相克,实属天意!解放前夕,“大王庙”又被耿济瀛的孙子耿船生带领一伙人拆毁,并将其砖瓦、檩条等运往外地卖掉。这就是“大王庙”“因船生而建,又因船生而毁”一说。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民间传统历史文化的复苏,“大王庙”又得以重建,但由于多种原因,规模甚小,可仍然香火不断。(耿红昌 赵广义)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27384.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