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顾满林:汉文佛典中“塔”相关音译形式及其汉化

顾满林:汉文佛典中“塔”相关音译形式及其汉化

栖霞寺舍利塔

一、“塔”相关音译形式的产生和使用情况

梵语stūpa (巴利语thūpa) 一词在汉语佛教文献中曾出现过多种不同的音译形式, 以《大正藏》1~55册及第85册为调查范围, 每个音译形式的产生时代和使用情况见下表。 (1)

顾满林:汉文佛典中“塔”相关音译形式及其汉化

表中共列29种不同的音译形式, 这些音译形式的产生和使用情况各不相同。

(1) stūpa汉语音译形式的主体, 是翻译佛经使用过的14个译语:塔、塔婆、偷婆、鍮婆、兜婆、薮斗波、苏偷婆、娑偷波、窣堵波、窣都婆、窣覩波、窣都波、率都婆、窣覩婆。除了用于佛经译文, 这些音译形式在中土撰述中也都有用例。从音节数来看, 单音节的“塔”最先于东汉产生, 随后, 双音节的“塔婆”“偷婆”“鍮婆”“兜婆”于东晋十六国时期产生, 最早的三音节形式“薮斗波”由南朝梁陈之际真谛始创, 接着是“苏偷婆”“娑偷波”在隋代阇那崛多译经中出现, 而“窣堵波”“窣覩波”“窣都波”“率都婆”“窣覩婆”等5个三音节形式出现于唐代译经。可见, 词形越短的, 出现越早;词形越长的, 出现越晚。 (4) 三音节形式首见于真谛译经, 表明至迟南朝梁陈之际, 翻译所据佛经原典中该词已有标准的梵语stūpa。

(2) 以上音译形式中, 全藏总用例上百的只有4个:东汉支谶首创的“塔”、东晋法显等首创的“偷婆”、唐玄奘首创的“窣堵波”、唐义净首创的“窣覩波”, 它们各自在翻译佛经中的用例均上百次。单音节的“塔”自产生之日起, 就一直得到广泛使用, 在上表中, “塔”的每一项数据都远远超过其他音译形式, 其用例数量相当于其他所有音译形式用例数量总和的10倍。不论是法显创译的双音节词“塔婆”, 还是玄奘创译的三音节词“窣堵波”, 都无法替代单音节的“塔”, 在翻译佛经和中土撰述中都如此。这说明“塔”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最受欢迎, 或者说, “塔”是stūpa在汉语中最适合使用的音译形式。

(3) 中土佛教撰述使用音译词有特殊性。有的音译形式只出现在中土撰述中, 却未被任何一部译经使用。此类共有15个:墖, 偷波, 塔波, 私鍮簸, 崒堵波, 素都波, 窣堵婆, 薮斗婆, 数斗婆, 素覩波, 率都波, 私偷簸, 私鍮, 私鍮波, 肆偷波。这些音译形式都不是为翻译经文而创, 多为撰述者的个人偏好, 在整个《大正藏》都只有1次或2次用例。

从以上材料来看, 在翻译佛经中stūpa的音译形式比较稳定, 只用了14种书写形式, 它们的用例相对较多;而在中土撰述中stūpa的音译形式则比较多样, 用了29种书写形式, 其中15种新形式均只用一两次, 相对随意;此外, 中土撰述还出现6种错误的书写形式。 (5)

二、佛经译文和中土撰述“塔”的分布差异

2.1译经和撰述通用的“塔”组合

“塔”参与组成多音节词语, 译经和撰述共享的有241个, 它们在《大正藏》总共出现12654次, 其中译经使用5391次, 撰述使用7263次。下面列出所有这类组合并标出其使用次数 (斜线前是译经中的用例数, 斜线后是中土佛教撰述中的用例数) :

双音节的118个, 共出现10403次, 其中译经4259次, 撰述6144次:安塔1/14, 八塔14/31, 宝塔525/659, 本塔1/8, 彼塔78/18, 钵塔1/8, 成塔4/4, 持塔1/2, 殿塔6/30, 法塔9/2, 坟塔1/26, 佛塔719/455, 高塔3/12, 古塔3/49, 骨塔2/12, 故塔25/33, 护塔18/21, 坏塔24/31, 灰塔3/4, 毁塔2/12, 基塔1/3, 建塔7/329, 金塔6/12, 旧塔5/8, 龛塔2/11, 礼塔34/34, 立塔19/168, 灵塔14/97, 六塔1/8, 露塔1/2, 妙塔27/15, 庙塔6/4, 泥塔8/3, 捧塔6/2, 瓶塔6/7, 起塔337/732, 遶塔31/45, 入塔48/158, 守塔2/14, 三塔3/23, 僧塔1/15, 沙塔8/2, 神塔7/9, 胜塔1/4, 圣塔1/8, 十塔5/6, 石塔3/129, 斯塔1/5, 四塔8/34, 寺塔14/235, 塔傍1/2, 塔边18/24, 塔枨9/2, 塔地36/25, 塔顶2/11, 塔坊5/2, 塔户9/19, 塔华1/3, 塔基7/67, 塔间1/3, 塔龛3/1, 塔量3/4, 塔铃1/3, 塔门9/19, 塔庙440/312, 塔内74/53, 塔前226/93, 塔僧3/11, 塔山5/2, 塔上72/113, 塔舍1/2, 塔身5/7, 塔身5/7, 塔事32/34, 塔寺308/384, 塔所70/98, 塔头5/18, 塔外3/2, 塔物64/30, 塔下74/107, 塔相1/1, 塔像49/61, 塔心1/6, 塔形26/21, 塔影9/4, 塔用9/21, 塔园20/6, 塔院11/88, 塔中278/267, 塔冢1/3, 塔主1/25, 塔柱1/3, 塔座1/6, 炭塔7/9, 堂塔1/12, 涂塔17/22, 土塔2/7, 我塔3/6, 香塔3/3, 象塔2/1, 像塔2/23, 小塔12/61, 新塔5/7, 兴塔2/14, 修塔2/18, 旋塔12/32, 牙塔1/6, 衣塔1/19, 银塔6/15, 印塔34/1, 罂塔5/1, 造塔70/197, 照塔1/1, 治塔31/38, 置塔1/60, 冢塔23/12, 爪塔2/2, 作塔63/54。

三音节的58个, 共出现1705次, 其中译经855次, 撰述850次:阿难塔2/11, 宝阶塔4/2, 宝塔寺4/12, 比丘塔3/1, 大宝塔11/1, 大塔庙10/22, 大塔寺2/1, 道场塔1/1, 得道塔2/1, 独觉塔1/1, 多宝塔4/47, 多子塔15/15, 法身塔1/3, 法王塔2/1, 发爪塔3/36, 佛钵塔1/5, 佛发塔2/9, 佛塔边1/2, 佛塔地9/1, 佛塔庙88/40, 佛塔寺19/10, 佛堂塔3/2, 佛牙塔1/11, 佛衣塔1/5, 佛爪塔6/1, 故塔庙1/1, 护塔神7/8, 灰炭塔1/1, 袈裟塔2/1, 金刚塔2/5, 金银塔2/3, 立为塔1/3, 妙宝塔4/1, 菩提塔1/1, 七宝塔285/364, 舍利塔219/141, 生处塔5/9, 声闻塔29/12, 世间塔10/2, 世尊塔17/1, 守塔人1/2, 四宝塔17/15, 塔枨头3/1, 塔四边26/6, 外道塔4/7, 小泥塔3/1, 兴塔庙2/2, 牙齿塔1/2, 银宝塔1/1, 杂宝塔3/1, 栴檀塔5/5, 支提塔2/1, 治塔人1/8, 作塔庙4/4。

四音节的46个, 共出现481次, 其中译经244次, 撰述237次:阿罗汉塔11/3, 阿育王塔1/50, 般涅盘塔3/3, 薄拘罗塔2/8, 法王之塔2/1, 佛舍利塔20/25, 佛生处塔2/2, 佛塔灵庙1/1, 佛塔僧坊3/2, 浮图庙塔3/1, 浮图塔庙1/1, 护塔善神3/4, 迦叶佛塔26/8, 敛骨起塔1/5, 灵塔瑞像1/1, 辟支佛塔12/9, 破塔害僧1/1, 破塔毁寺3/1, 七宝妙塔9/3, 起立佛塔1/4, 起立塔庙8/2, 起立塔像2/5, 起舍利塔7/5, 起塔精舍1/1, 如来塔庙32/7, 如来塔寺5/2, 如来塔像2/1, 三十二塔1/2, 僧坊塔寺3/1, 舍利宝塔14/21, 舍利塔庙8/2, 舍利之塔11/3, 舍利子塔2/1, 收骨起塔1/5, 收骨为塔1/1, 窣堵波塔9/2, 塔寺僧坊2/2, 塔寺僧房2/1, 形像塔庙8/12, 兴立塔寺4/5, 修理坏塔1/1, 造立塔寺8/10, 栴檀佛塔2/3, 遮波罗塔1/1, 众宝妙塔1/1, 转法轮塔3/7。

五音节的5个, 共出现26次, 译经12次, 撰述14次:多宝如来塔6/8, 佛舍利宝塔1/2, 摩诃迦叶塔2/2, 破塔坏佛寺2/1, 三道宝阶塔1/1。

六音节以上5个, 共出现15次, 其中译经9次, 撰述6次:菩萨投身饿虎塔1/2, 舍利窣堵波塔5/1, 说法华等经处塔1/1, 现不思议处塔1/1, 现入涅盘处塔1/1。

2.2仅见于译经的“塔”组合

“塔”参与组合的词语仅见于译经的有146个, 它们每个都用例较少, 总共只出现247次:

双音节形式22个, 共出现49次:抱塔1, 儿塔2, 裹塔2, 犯塔4, 垒塔1, 塔宝1, 塔壁3, 塔法4, 塔发1, 塔花2, 塔阶2, 塔界1, 塔墓1, 塔仪1, 塔堹1, 王塔3, 洗塔2, 邪塔1, 朽塔9, 屋塔1, 柱塔2, 尊塔5。

三音节形式63个, 共出现97次:八宝塔2, 般若塔1, 宝幢塔1, 大旧塔1, 大灵塔2, 大仙塔2, 第一塔5, 独股塔1, 法轮塔1, 父母塔1, 割髻塔2, 故坏塔3, 广大塔1, 鬼神塔2, 裹覆塔1, 迦摄塔1, 金覆塔1, 金瓶塔1, 金罂塔1, 静善塔1, 栏楯塔1, 六佛塔4, 马回塔1, 名称塔1, 牟尼塔2, 尼揵塔1, 破损塔1, 七聚塔2, 七王塔1, 三股塔1, 三界塔1, 上智塔1, 设利塔1, 神宝塔1, 胜妙塔3, 十力塔1, 受筹塔6, 殊胜塔1, 随求塔1, 所生塔1, 塔基座1, 塔形食1, 塔园林1, 塔枝提2, 炭灰塔1, 天世塔1, 维摩塔1, 无壁塔1, 五股塔1, 五轮塔2, 小宝塔1, 兴塔寺2, 一肘塔3, 忧园塔2, 缘觉塔2, 造塔泥1, 宅神塔1, 杖林塔5, 珍妙塔1, 正法塔1, 众生塔1, 总持塔1, 最胜塔1。

四音节形式48个, 共出现81次:八大灵塔11, 白衣塔庙3, 比丘尼塔2, 波咤罗塔1, 不瞬目塔1, 尘土坌塔1, 多子塔林1, 发毛爪塔1, 发爪佛塔1, 佛寺塔庙2, 佛塔门边1, 佛塔图像2, 伽蓝殿塔1, 金宝妙塔1, 高显妙塔1, 割发地塔1, 护塔庙神1, 护塔之神1, 立塔起庙1, 铃网覆塔1, 摩摩帝塔1, 泥木塔像1, 破损塔庙1, 菩提场塔1, 七宝大塔1, 起剎立塔1, 起塔立剎2, 破塔坏僧7, 人间四塔1, 如来塔衣1, 山寺塔庙1, 舍利罗塔1, 世塔如来1, 受袈裟塔2, 寺舍殿塔2, 寺舍塔庙1, 窣睹波塔3, 塔庙天祠1, 脱塔出模1, 陀罗尼塔3, 兴起塔寺2, 兴塔树剎1, 一缘觉塔1, 余外道塔1, 缘起偈塔1, 栴檀宝塔3, 转轮王塔3, 众塔如来1。

五音节形式9个, 共出现15次:鞞婆尸佛塔1, 迦摄波佛塔2, 金刚座大塔1, 率都婆宝塔1, 曼荼罗塔寺1, 七宝塔偷婆6, 受出家衣塔1, 缘生法身塔1, 赤旃檀塔寺1。

六音节以上组合4个, 共出现5次:度宝光明塔如来2, 佛顶陀罗尼塔1, 迦叶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塔1, 缘觉窣堵波塔1。

2.3仅见于中土撰述的“塔”组合

“塔”参与组合的词语, 仅见于中土撰述的个体数量多达433个, 它们总共出现1763次。下面列出所有这类组合并标出其使用次数:

双音节形式117个, 共出现988次:白塔42, 北塔23, 贝塔1, 辨塔2, 标塔3, 表塔20, 别塔3, 侧塔6, 层塔2, 忏塔1, 城塔3, 齿塔4, 崇塔1, 创塔6, 刀塔3, 登塔2, 东塔28, 发塔11, 废塔3, 焚塔3, 粪塔4, 封塔5, 构塔5, 挂塔4, 函塔3, 弘塔1, 化塔1, 黄塔3, 迹塔4, 架塔7, 结塔5, 经塔9, 景塔1, 井塔1, 敬塔25, 巨塔1, 卵塔10, 鄮塔5, 铭塔4, 木塔24, 南塔31, 旁塔3, 甓塔1, 迁塔37, 青塔1, 琼塔1, 鹊塔1, 仁塔1, 瑞塔2, 山塔2, 缮塔2, 师塔9, 寿塔12, 树塔18, 竖塔1, 双塔3, 竦塔1, 耸塔1, 素塔1, 塔碑19, 塔表6, 塔侧10, 塔额14, 塔盖1, 塔工1, 塔观4, 塔函1, 塔号21, 塔火2, 塔记81, 塔尖3, 塔角1, 塔碣1, 塔岭2, 塔铭104, 塔剎1, 塔石1, 塔室2, 塔树1, 塔索1, 塔亭7, 塔厢1, 塔样30, 塔茔1, 塔涌8, 塔宇3, 塔葬13, 塔帐1, 塔直1, 塔砖2, 塔幢4, 台塔5, 铁塔11, 图塔8, 西塔17, 薪塔2, 雁塔9, 遗塔4, 瘗塔3, 茔塔4, 营塔20, 影塔9, 涌塔8, 踊塔3, 玉塔4, 圆塔1, 真塔4, 钟塔1, 重塔5, 珠塔11, 主塔3, 筑塔4, 铸塔2, 砖塔46, 幢塔2, 髭塔6, 祖塔31。

三音节形式171个, 共出现523次:证果塔4, 八角塔1, 浮图塔3, 白塔寺20, 白塔巷1, 东塔院27, 白银塔1, 百丈塔1, 半身塔2, 报恩塔2, 北塔寺1, 蝙蝠塔1, 藏衣塔1, 禅林塔1, 长干塔9, 成道塔4, 成都塔2, 赤眼塔1, 慈恩塔1, 慈云塔1, 达磨塔1, 大堆塔2, 大明塔2, 大铁塔1, 定光塔2, 东北塔6, 东城塔2, 东谷塔2, 东南塔5, 东塔院27, 多罗塔3, 二生塔5, 法华塔1, 法塔庙2, 佛齿塔1, 佛骨塔4, 佛眼塔4, 佛髭塔3, 扶风塔1, 浮图塔3, 高峰塔1, 根本塔2, 构大塔1, 古塔寺1, 寡人塔1, 观音塔1, 鬼办塔1, 国师塔6, 行道塔1, 华严塔1, 皇龙塔2, 黄金塔2, 黄龙塔1, 见相塔1, 江夏塔2, 降鬼塔2, 解脱塔1, 金宝塔1, 九层塔6, 蓝莫塔1, 懒瓒塔1, 雷峰塔2, 莲花塔2, 灵感塔6, 灵源塔2, 六和塔5, 六祖塔2, 龙门塔3, 罗汉塔1, 雒县塔3, 马祖塔3, 满慈塔2, 鄮县塔9, 妙觉塔1, 明觉塔3, 明州塔1, 木叉塔1, 木平塔2, 木塔院2, 目连塔1, 南华塔4, 南涧塔1, 南塔院2, 腻咤塔1, 涅盘塔3, 凝寂塔2, 盘陀塔1, 平山塔1, 菩萨塔3, 蒲阪塔2, 普通塔1, 栖霞塔1, 契沆塔1, 青石塔2, 青塔寺2, 清公塔1, 清塔寺1, 全身塔16, 人间塔1, 三级塔3, 三生塔4, 三兽塔1, 僧伽塔5, 山椒塔1, 身齿塔1, 生藏塔1, 盛衣塔1, 石塔记15, 石头塔1, 拾穗塔1, 匙钵塔1, 树坟塔1, 水精塔11, 水庵塔1, 思大塔1, 寺舍塔1, 苏摩塔1, 塔忏法14, 塔棠头2, 塔天祠1, 腾兰塔1, 提胃塔1, 天目塔1, 天上塔1, 通玄塔1, 外国塔1, 万松塔1, 万岁塔1, 文殊塔1, 我本塔1, 乌遮塔1, 无缝塔59, 西北塔6, 西南塔4, 西塔院1, 锡杖塔1, 象牙塔2, 小塔子1, 小铜塔1, 小珠塔2, 小砖塔1, 新祖塔1, 兴慈塔1, 熊耳塔4, 玄度塔1, 玄秘塔1, 雪山塔1, 雁门塔1, 雁塔尖1, 仰山塔3, 一层塔1, 衣塔主1, 应庵塔1, 应天塔1, 永宁塔4, 有名塔3, 余骨塔1, 育王塔40, 远公塔2, 云门塔1, 薀界塔1, 澡瓶塔1, 真身塔9, 真歇塔1, 真珠塔1, 证果塔4, 制底塔1, 主塔僧1, 主塔者1, 祖师塔7, 轮王塔3。

四音节形式115个, 共出现212次:白玉宝塔1, 禅林塔寺1, 慈恩寺塔2, 层塔虚设1, 慈恩塔院2, 长干寺塔4, 超化寺塔4, 慈云之塔3, 大乘寺塔4, 大和寺塔1, 邓隐峰塔1, 殿宇塔庙1, 顶上骨塔1, 定慧之塔1, 定兰塔院1, 栋梁寺塔1, 髑髅骨塔1, 方坟石塔1, 坟上起塔1, 佛发瓜塔1, 佛说法塔1, 佛堂塔院1, 佛指爪塔2, 浮图宝塔1, 浮图塔寺1, 福感寺塔5, 姑臧县塔1, 归真之塔3, 黑牙蛮塔1, 护塔菩萨1, 会禅师塔1, 寂照塔院1, 结塔茶毘1, 晋源县塔2, 净明寺塔3, 见性之塔2, 聚沙成塔1, 聚沙为塔1, 聚砂成塔2, 聚塔散塔4, 龛塔堂殿2, 蓝摩国塔1, 累石为塔4, 楞伽之塔1, 临黄县塔1, 临菑县塔1, 隆禅师塔2, 罗怙罗塔2, 妙应塔院2, 妙乐寺塔5, 木塔长老1, 目犍连塔1, 富楼那塔1, 南塔和尚2, 尼乾子塔1, 泥瓦塔像1, 菩提妙塔1, 菩提树塔2, 岐山南塔2, 祇洹塔内1, 起化寺塔1, 起塔二重1, 起塔图形1, 千花妙塔2, 全身宝塔3, 三祖塔头3, 僧坊塔像1, 删丹县塔1, 舍利大塔2, 舍利木塔2, 舍利石塔2, 舍利牙塔2, 尸毘王塔1, 石钩栏塔1, 试塔和尚1, 树塔勒铭3, 树塔立碑1, 水精龙塔1, 泗州塔门1, 泗州塔头2, 松源塔所2, 塔藏玉骨1, 塔上烧身1, 天台塔院1, 天王塔铭1, 通玄寺塔2, 陀岭塔院1, 瓦砾塔子1, 乌镇塔院1, 无缝塔子4, 五六寸塔1, 五猕猴塔1, 降醉象塔1, 兴福塔院4, 旋塔之偈1, 阎浮提塔1, 耶舍塔院1, 衣钵之塔1, 永宁寺塔3, 优波厘塔1, 榆社县塔2, 育王标塔2, 月光王塔1, 真际之塔2, 正真之塔1, 证真之塔1, 支提妙塔1, 支提砖塔1, 枳园寺塔1, 妙光之塔4, 种果树塔1, 诛释子塔2, 主塔侍者1, 砖木大塔1。

五音节形式27个, 共出现36次:佛经行迹塔2, 觉范和尚塔1, 佛洗病僧塔3, 累牛粪为塔1, 灵隐鹫峰塔1, 卢酰呾迦塔1, 尼拘卢林塔2, 尼拘律树塔2, 尼拘陀林塔2, 毘卢遮那塔4, 毘婆尸佛塔1, 栖霞舍利塔1, 丘玄素塔铭1, 删丹县故塔1, 舍利本生塔1, 身子证果塔1, 双林大士塔1, 水精琉璃塔3, 四牙印之塔1, 昙宗塔寺记1, 铁牛和尚塔1, 五众亡人塔2, 下马迎风塔1, 诸佛生处塔1。

六音节以上组合形式2个, 共出现3次:毘卢舍那塔院1, 如来全身舍利窣堵波塔2。

以上共列举“塔”参与组合而成的词语813个, 它们的总体使用情况列表如下。

顾满林:汉文佛典中“塔”相关音译形式及其汉化

表中数字, 横线“—”前为词语个数, 横线“—”后为这些词语总共出现的次数;如“双音节”之“译经专用”栏“22—49”即指译经专用的含“塔”双音节词语有22个, 它们共出现49次。其中“译撰通用”栏下, 译经使用次数与撰述使用次数分列, 再用加号“+”连接;如“双音节”之“译撰通用”栏“118—4259+6144”即指译经和撰述都使用的含“塔”双音节词语有1118个, 它们在译经中共使用4259次, 它们在撰述中共使用6144次。表中数据蕴含的主要信息有:

(1) 从总数看, 撰述中含“塔”的词语要比译经中多, 无论是词语个体数量, 还是它们的使用总数, 都是撰述多于译经。

(2) 词形越短, 越倾向于大量出现在中土撰述, 词语个数也好, 出现次数也好, 都是中土撰述远远超过译经。比如双音节词语, 译经有140个 (专用的22个加上通用的118个) , 撰述就有235个 (专用的117个加上通用的118个) ;这些词语的出现总次数, 译经为4308次, 撰述为7132次。相应地, 词形越长, 译经和撰述的词语个数和出现总次数差距越小。这是因为, 简短的词语更适合汉语单音节语素为主的词汇特点, 译经和撰述相比, 译经的外来色彩更浓, 撰述的本土化程度更高。

(3) 如果单看译撰通用部分的数据, 则两类性质文献中含“塔”词语的各项数据虽有所不同, 但基本一致, 同一批词语在两类文献中相对比较接近。尤其是三音节及更长的词语, 二者数据几乎相等。

(4) 如果直接拿译经专用词语的数据同撰述专用词语的数据相比, 反差就十分强烈了。尤其是双音节词语, 从词语个数看, 译经只有22个, 撰述却有117个, 后者是前者的5.3倍;从出现次数看, 译经只有49次, 撰述却有988次, 后者比前者的20倍还多。

其实, 就文献总字数来说, 《大正藏》所收译经比中土撰述要多, 1~32册主要收载译经而只有很少量的撰述, 33~55册主要收载中土撰述而只有很少量的译经。这样算下来, 《大正藏》所收译经文献总量同中土撰述文献总量之比大约为32:23。可是, 含“塔”词语却更大量的出现在中土撰述, 译经与撰述总次数之比为5626:9013;折算成等量文献, 撰述中含“塔”词语用量大约是译经的2.2倍。这表明中土撰述关注的话题有自己的特点, “塔”这样实物性、生活化、比较现实的话题更受关注。进一步说, 这组数据可以从一个侧面让我们看到, 佛教传入中土以后, 对日常生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确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

三、“塔”相关形制与用途的本土化

以上所示中土撰述“塔”的种种独特组合, 有时可能仅仅是用语上的差异;但是, 多数情况下, 借助这些用语, 可以看到“塔”形制与用途本土化的一些信息。兹酌举数例:

表塔 (20次)

“表塔”形制不详, 此语强调塔具有标示作用。

(1) 垣外西南二牧牛女宅处, 其侧煮糜处, 又侧佛受糜处, 皆立表塔……成道后为母说法处, 现神变处, 度优娄迦叶千人处, 又西北伏火龙处, 五百独觉入灭处, 目真龙池南, 迦叶谓佛溺水处, 魔怖佛处, 皆立表塔记之。 (唐·道宣撰《释迦方志》卷下, 51-963a) (6)

(2) 故育王表塔, 创启隆周, 释父景形, 郁兴炎汉。 (唐·道世撰《法苑珠林》卷十二, 53-378b)

(3) 以咸亨四年终于石室, 去堂东北百余步, 见有表塔, 跏坐如生, 往来者具见之矣。(唐·慧祥撰《古清凉传》卷上, 51-1095c)

(4) 右陈世五主, 合三十四年, 寺有一千二百三十二所……连甍接栋, 栉比皇居, 表塔相望, 星罗治下, 书经造像, 不可纪言。 (唐·法琳撰《辩正论》卷三, 52-503c)

卵塔 (10次) (7)

卵塔即无缝塔, 塔身无缝棱级层等而呈现卵形。

(5) 昔云居佑禅师于宏觉禅师塔东, 作卵塔曰:“凡住持者非生身不坏, 火浴无舍利者, 皆以骨石填于此。”其西作卵塔曰:“凡僧众迁化者, 藏骨石于此。”谓之三塔。 (宋·志盘撰《佛祖统纪》卷四十六, 49-422a)

塔碑 (19次)

为塔所立之碑。

(6) 于寺南园茶毘, 火灭, 散分舍利数百粒, 后收四十九粒, 并遗骨一缾, 瘗于石塔。晋开运三年乙巳岁, 文泰律师撰塔碑焉。 (宋·赞宁等撰《宋高僧传》卷十二, 50-781c)

塔号 (21次)

为塔命名取号, 为中国禅宗常见之举, 一般由皇上敕谥禅师时赐予塔号。见于《大正藏》的塔号有“白莲”“般若”“澄灵”“澄虚”“澄源”“出尘”“慈应”“慈云之塔”“定光灵瑞之塔”“慧觉”“妙光”“妙觉”“普满”“青莲”“廷福”“无为”“无相”“悟真”“元和正真”“证真”“最胜轮”, 等等。

(7) 敕谥智通禅师, 塔号妙觉。 (宋·赞宁等撰《宋高僧传》卷十一, 50-773c)

(8) 朕自即位以来, 闻袁州路南泉山慈化禅寺普庵寂感妙济真觉昭贶大德惠庆禅师, 绍临济之绪, 超华严之境, 德映当代, 泽被方来, 其道甚尊。显心切慕之, 既累锡大谥, 唯塔号未称, 可加定光之塔, 曰定光灵瑞之塔者, 主者施行。 (元·念常集《佛祖历代通载》卷二十二, 49-731b)

塔记 (81次)

“塔记”有二义, 一指叙塔之文字, 这是最常见的含义;二指塔, 因塔有表记功能故称“塔记”。今各举3例:

(9) 墓志不出典礼, 今僧立塔记, 盖拟其事也。 (唐·神清撰、慧宝注《北山录》卷六, 52-614a)

(10) 石刻今不复存, 谦公力搜访之, 始得塔记, 乃再刊刻, 又辟真堂, 塑师坐像。 (宋·宗晓编《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七, 46-930a)

(11) 释慧则, 姓糜氏, 吴郡昆山人也……乾宁元年至明州育王寺, 撰《塔记》一卷、《出集要记》十二卷。 (宋·赞宁等撰《宋高僧传》卷十六, 50-809a)

以上“塔记”指叙塔之文字。下面的“塔记”指塔本身:

(12) 伽蓝西南有一精庐, 建立多年, 居中行道, 证四果者, 世世无绝, 涅盘后皆有塔记, 基址接连, 数百余矣。 (唐·慧立本、彦悰笺《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二, 50-228b)

(13) 次南猕猴为佛穿池, 池西群猴持佛钵, 上树取蜜处, 池南猴奉蜜处, 各有塔记。(唐·道宣撰《释迦方志》卷上, 51-960c)

(14) 自佛灭度, 千有余年, 圣迹遗基, 俨然具在, 一行一坐, 皆有塔记。 (唐·道世撰《法苑珠林》卷二十九, 53-504b)

塔铭 (104次)

塔铭即塔的铭文。

(15) 凡师应世之迹, 见于塔铭者, 兹不复叙。 (宋·侍者等编《宏智禅师广录》卷九, 48-121a)

寿塔 (12次)

“寿塔”用例均见于禅宗文献, 系禅师生前为祝寿而建。 (8) 《大正藏》有12例, 另外《卍续藏》有“寿塔”70例。

(16) 师住持三十一载, 度僧七十八人。先是, 门弟子建寿塔于寺之西南五百余步。一日, 命侍者洒扫塔亭, 行至山椒, 历览久之, 曰:“自今过此, 何日复至?”左右皆大惊, 众迎师还, 师坚指塔所, 众皆号泣, 随至塔前。或曰:“师无颂辞世耶?”师曰:“吾平生患语之多矣。”翌日, 出杖屦衣盂, 散遗其徒。有问疾者, 留食殷勤, 与之约曰:“七月七日复来相见。”其夜盥浴整衣, 侧卧而灭。 (宋·惟盖竺编《明觉禅师祖英集》卷六, 47-712c)

(17) 又雪峰和尚自作《寿塔铭》, 序曰:“夫从缘有者, 始终而成坏;非从缘得者, 历劫而常坚。” (宋·蕴闻编《大慧普觉禅师法语》卷二十四, 47-915a)

(18) 至是己已年, 大尉邢公孝扬施金, 为忠营寿塔于寺东之芗源, 工纔毕, 忠笑曰:“吾将行矣。” (元·觉岸编《释氏稽古略》卷四, 49-891a)

祖塔 (31次)

祖塔即祖师之塔。

(19) 自此遍历诸大老之门, 与石帆衍叔结盟, 游江淮湘汉, 巡礼祖塔。 (宋·妙源编《虚堂和尚语录》卷之十, 47-1063c)

师塔 (9次)

师塔即禅师之塔。另有“禅师塔”27例, “大师塔”11例, “法师塔”5例, “国师塔”6例, “京师塔”4例, “律师塔”5例, “先师塔”5例, “祖师塔”7例, 此数十例均见于中土撰述。今略举单用的“师塔”各三例。

(20) 宋太宗皇帝加谥大鉴真空禅师, 诏新师塔曰太平兴国之塔。 (唐·法海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附录, 48-363b)

(21) 师由此住世, 数年方入灭。余一日至南城, 瞻礼师塔, 畴昔所闻见, 恐世绝闻, 因假笔以识之。 (宋·宗晓编《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五, 46-898a)

(22) 哀帝天佑二年, 叛兵发师塔, 肉身不坏, 爪发俱长。钱王谬闻之, 遣裨将邵志重加封瘗。 (元·觉岸撰《释氏稽古略》, 49-845a)

以上诸语, 有的分外显眼, 如“塔铭”“塔记”“塔号”等表明中土佛教盛行为塔取名号、为塔撰写铭文, 此类举动在佛经译文中从未出现。

四、“塔”被视为本语词

4.1撰述以“塔”解释别的音译形式

中土撰述有时用“塔”来解释stūpa的其他音译形式, 最早见于今存隋代译经的夹注。

(23) 为转轮王作苏偷婆 (隋言宝塔) 。 (隋·达摩笈多译《起世因本经》卷二, 1/375b)

注者云“隋言宝塔”, 显然是把“塔”当作汉语本语词。隋代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二还有一例:“得饭食已, 受持渐渐安庠行, 至曼他那塔 (隋言搅酪木塔) 。” (3/804b) 注者解释了“曼他那”, 唯“塔”保持原貌, 至少表明注者认为“塔”字不用解释。

成书时代未详的《翻梵语》也明显把“塔”视为汉语本语词:

(24) 声论者云, 塔是此间语, 外国音肆偷波为塔。 (佚名撰《翻梵语》卷三, 54/1005c)

(25) 鍮波, 应云私鍮波, 译曰塔也。 (佚名撰《翻梵语》卷八, 54/1041a)

唐宋时期的中土撰述也有这样的说法:

(26) 正梵音窣覩波, 此云方坟, 或云坟塔。 (唐·慧琳撰《一切经音义》卷七十三, 54/784b)

(27) 梵云苏鍮婆, 此云宝塔, 凡土木砖石成者, 但有佛舍利, 皆名宝塔。 (宋·道诚撰《释迦如来成道记注》卷二, 卍续75/14c)

“塔”还用来解释别的音译词:

(28) 佛驮者, 此云觉者也;都制多者, 此云塔也。或尽塔有二种:一有舍利, 即真塔也;一无舍利, 但置经及佛像, 即兜婆也。今即都婆塔, 或曰都制多也。 (唐·慧沼撰《十一面神咒心经义疏》, 39/1010c) (9)

“此云觉”用来解释音译的“佛驮”, “觉”是汉语本语词;“此云塔”用来解释音译的“ (都) 制多”, 注疏作者似乎把“塔”视为汉语本语词了。

4.2译经以“塔”与stūpa其他音译形式并现

这种情况多见于唐代译经。

(29) 其花胎上, 涌出七宝大率都婆宝塔, 高妙五百由旬, 维广正等, 各三百五十由旬。(唐·不空译《法华曼荼罗威仪形色法经》, 19/602b)

(30) 我昔为童子, 共诸同伴侣;耳安苏秣那, 同往花林处;见佛毘钵尸, 大窣覩波塔;诸天人众, 咸兴大供养。 (唐·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药事》卷十六, 24/79c)

(31) 譬如有人, 闻彼远方有佛舍利窣堵波塔, 及有善说正法之人。 (唐·般若译《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七, 8/897a)

(32) 应以香泥, 或近江河以净砂, 敬造十万窣堵波塔像。 (唐·善无畏译《苏磨呼童子请问经》卷下, 18/745c)

(33) 彼人能如是供养者, 名摩诃萨埵, 真是佛子持法栋梁, 又是如来全身舍利窣堵波塔。 (唐·佛陀波利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19/351b)

(34) 于白月十五日夜, 香台前及窣堵波塔前, 泥一二肘方曼茶罗, 置碗于中, 取好花供养。 (唐·金刚智译《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 20/174a) (10)

不过, 这类现象最早见于后秦竺佛念译经。

(35) 诸天得舍利, 还于天上, 即起七宝塔偷婆;龙得舍利, 还于龙宫, 亦起七宝塔偷婆;八王得舍利, 各还本国, 亦起七宝塔偷婆;臣优波吉得著金瓮舍利三斗并瓮, 亦起七宝塔偷婆;灰及土四十九斛, 起四十九七宝塔偷婆;当耶维处, 亦起七宝塔偷婆, 高四十九仞。 (姚秦·竺佛念译《菩萨处胎经》卷七, 12/1058a) (11)

以上诸例句中“窣覩波”“窣堵波”“率都婆”“偷婆”为梵语stūpa (巴利语thūpa) 音译的复音形式, “塔”为其单音节形式。佛经原典中, 当不会出现两个stūpa (或thūpa) 连用的情况, 汉译佛经“窣覩波塔”“窣堵波塔”“率都婆塔”“塔偷婆”中的“塔”产生最早, 也最常用, 其外来身份淡化, 故有译人用“塔”来帮助读者认识理解“窣覩波”“窣堵波”“率都婆”“偷婆”。-

4.3“塔”加词尾“子”

“子”是中古汉语新产生的一个后缀, 本来只用于地道的汉语词。蒋宗许 (2009:176) 认为“子”作后缀成熟于东汉, 发展于魏晋六朝, 唐代以降已比比皆是。 (13) 唐宋以来, 中土佛教撰述中“塔”可以加后缀“子”组成“塔子”, 表明在使用者眼中“塔”与本土词语并无二致。

(36) 圣教无文, 然有好心欲将经像舍利, 时准前往, 将取世尊发法, 用安置作小塔子。内安弥善, 贫无物造, 亦听净缯帛裹内将行。 (唐·道世撰《法苑珠林》卷十, 53/365b)

(37) 代宗皇帝问忠国师:“和尚百年后, 所须何物?”国师云:“要个无缝塔子。”帝云:“请师塔样。” (宋·绍隆等编《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十九, 47/803a)

(38) 雪窦分明一时下语了, 后面单颂个无缝塔子。 (宋·重显颂古、克勤评唱《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卷二, 48/158c)

(39) 上庵主问曰:“多时不见在什么处?”下庵主曰:“只在庵里造个无缝塔子。”上庵主曰:“某甲也欲造个无缝塔, 就庵主借取样子。” (宋·道原撰《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 51/435a)

(40) 言讫乃推一推, 如瓦砾塔子倒, 索然有声, 由是绝迹。 (宋·道谦编《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 47/947c)

(41) 雪堂行禅师, 禀性和易不倦, 随机开导。住括苍乾明时, 有僧问曰:“宗门中事, 望师直指。”对曰:“门前石塔子。”僧不契, 久而复请教, 因以偈示之曰:“门前石塔子, 八白仍九紫, 方位已分明, 莫被巡官使。” (宋·僧仲温晓莹著《云卧纪谈》卷下, 卍续86/677c)

(42) 莫于古人言句上, 只管如迭塔子相似, 一层了又一层, 枉用工夫, 无有了期。 (明·瞿汝稷集《指月录》卷三十一, 卍续83/743a)

(43) 无位真人, 面门出入, 没缝塔子, 透彻玲珑。 (明·觉浪道盛撰《天界觉浪盛禅师语录》卷三, 嘉兴藏25/696b)

(44) 上堂, 以拂画曰:“者座塔子, 威音已前, 形质早彰, 混沌判后, 阿谁觑着。” (清·超永编《五灯全书》卷九十四, 卍续82/542b)

(45) 此等言句, 岂是呵辱临济?到此地位, 岂同世谛流布?乃以巨灵擘岳、女娲补天颂之。临济闻之, 当必揜耳而走, 这个没缝塔子, 容谁擘耶?如何补耶? (清世宗撰《御制拣魔辨异录》卷三, 卍续65/208c)

“塔子”之外, 相同的现象还有:与“舍利”同义的“舍利子”, 与“和尚”同义的“和尚子”, 主要见于禅宗文献。

五、“塔”的动词用法

在源头语中, 梵语stūpa (巴利文thūpa) 为名词, “塔”在翻译佛经中也无一例外是名词。但是, “塔”在中土佛教撰述中却经常有动词用法, 可以出现在多种表达格式中。

5.1《祖堂集》中“塔”的动词化

《祖堂集》二十卷, 五代南唐泉州招庆寺静、筠二禅僧编, 成书于南唐·保大十年(952年) 。《祖堂集》中, “塔”字共出现122次, 其中动词用法的“塔”有10例。这10例之中, “塔在”2例, “塔于”5例, “塔扵”3例。

(46) 至二十七日葬, 塔在金陵后湖溪笼山, 即耆阇山也。 (卷三·牛头和尚)

(47) 师贞元四年戊辰岁二月一日迁化, 塔4在4氻4潭4宝4峰4山4。 (卷十四·江西马祖)

(48) 后焚, 得灵骨一莭, 特异清莹, 其色如金, 其声如铜。乃塔于石霜, 敕谥修一大师、实相之塔。 (卷五·道吾和尚)

(49) 大和三年戊子岁六月三日顺世, 春秋六十九, 荼毗得舍利五千余粒, 塔于郭东。(卷十五·永泰和尚)

(50) 师长庆癸卯岁终, 春秋八十。时井泉涸, 异香馥郁。塔于城南。 (卷十五·东寺和尚)

(51) 言已, 跏趺, 奄然而化。长庆三年癸丑岁, 十二月二十一日荼毗, 塔于城西。 (卷十五·汾州和尚)

(52) 师初住灌溪山, 次化岳麓。每有一言:“五阴山中古佛堂, 毗卢昼夜放圆光。”塔于岳麓山。 (卷二十·灌溪和尚)

(53) 师便示化矣。春秋七十七, 僧夏五十七。塔扵夹山, 谥号传明大师、永济之塔。韶州刺史金夔撰碑文。 (卷七·夹山和尚)

(54) 以手推倒, 众获阇维, 塔扵北台之顶。 (卷十五·邓隐峯和尚)

(55) 偈毕, 俨然而寂, 塔扵正堂。 (卷十五·龟洋和尚)

开头两例“塔在”, 首例或可视“塔”为名词, 次例“塔”则更应视为动词。“塔于”“塔扵”诸例则“塔”无疑作动词, 其中卷五“乃塔于石霜”一例最典型, 副词“乃”表明句中“塔”确为动词用法。从使用比例来看, 《祖堂集》中“塔”的动词用法不算少;不过, 从具体用法看, 《祖堂集》中“塔”的动词用法单一, 只有“塔+于+处所”这样一种模式。

(14) 不过, “塔”动词化的脚步并没有停歇, 宋代以来, “塔”作为动词有了更加多样化的组合。

5.2《大正藏》中“塔”的动词用法

(1) 塔+对象

共出现11例, 其中宋代6例, 元代4例, 明代1例。

(56) 戒焚亡僧不塔袈裟, 律明三衣唯许传受。 (宋·志盘撰《佛祖统纪》卷三十三, 49/323c)

(57) 即以其法葬, 于城西龙首原法华兰若塔之。 (宋·赞宁等撰《宋高僧传》卷二十四, 50/864c)

(58) 四众阇维已, 将分去其舍利, 务各塔之。 (宋·契嵩撰《传法正宗记》卷四, 51/734c)

(59) 舍利可得, 当为塔之, 苟无验, 则国有常刑。 (元·念常集《佛祖历代通载》卷五, 49/516a)

(60) 舌根不坏, 如红莲色, 舍利光明莹润;塔之, 赐塔曰妙觉。 (元·觉岸撰《释氏稽古略》卷三, 49/837b)

(61) 化于嘉佑十五年六月六日, 阅世九十有二, 坐六十四夏。郴人塔之, 至今祠焉。(明·朱棣撰《神僧传》卷九, 50/1013b)

(2) 塔+对象+处所

共出现4例, 其中元代觉岸撰《释氏稽古略》3例, 明代1例。

(62) 遂就寝推枕而寂, 塔全身寺东之原。 (元·觉岸撰《释氏稽古略》卷四, 49/870b)

(63) 师终于本山, 塔全身寺之西南隅。 (明·圆极居顶编《续传灯录》卷二十四, 51/631b)

(3) 塔+对象+于+处所

共出现44例, 其中宋代10例, 元代17例, 明代17例。

(64) 正观十四年十一月十五日, 坐亡于南郊义善寺。双乌入房, 异香留室。塔肉身于樊川北原。 (宋·志盘撰《佛祖统纪》卷二十九, 49/292c)

(65) 掷笔憨卧若熟睡, 众撼之, 已去矣。门人塔全身于灵岩山。 (元·觉岸撰《释氏稽古略》卷四, 49/875a)

(66) 时称师为中兴教主, 以此寺奉金书经故, 俗称高丽寺, 塔舍利于寺西北。 (元·念常集《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九, 49/672c)

(67) 焚香说偈, 告众坐亡。世寿五十七, 僧腊四十三, 度弟子几百人。塔全龛于死关之内, 从治命也。 (明·幻轮编《释鉴稽古略续集》卷一, 49/909a)

(4) 塔+于+处所

共出现203例, 其中宋代60例, 元代49例, 明代94例。宋·志盘撰《佛祖统纪》、宋·契嵩《传法正宗记》、元·念常集《佛祖历代通载》、元·觉岸《释氏稽古略》、明·如惺撰《大明高僧传》等文献中此类用法很多, 另外一些文献也有此类用法。

(68) 国主命画工写影, 备香薪焚爇, 收遗骨塔于岩之阴。 (宋·道原撰《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 51/395b)

(69) 迁既殁后, 遂塔于山之跖, 谥曰无际见相。 (宋·陈田夫撰《南岳总胜集》卷中, 51/1070c)

(70) 言已放光数道, 掩然而逝, 塔于台子岩。 (宋·宗晓编《乐邦文类》卷三, 47/193b)

(71) 言讫合掌辞众, 奄然示寂。二十七日荼毘, 舍利无数, 塔于松江力及市五港吾觉昌宅, 敕谥最胜之塔。 (元·普度编《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派》卷四, 47/326b)

(72) 星缠斗次, 山形鹫立, 桑门上首曰怀海禅师, 室于斯, 塔于斯, 付大法于斯。 (元·德辉重编《敕修百丈清规》卷八, 48/1156b)

(73) 阅明年, 南塔涌禅师迁灵骨归仰山, 塔于集云峰下, 谥智通禅师妙光之塔。 (明·语风圆信、郭凝之编《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 47/588a)

(74) 是年正月日示寂, 赐缗旌幢津送, 塔于城之南隅云。 (明·幻轮编《释鉴稽古略续集》卷一, 49/911c)

(75) 说毕脱然而寂, 寿七十七, 腊五十八, 塔于本山。 (明·如惺撰《大明高僧传》卷七, 50/927b)

(76) 遂放异光数道而逝, 塔于台子岩, 号台岩法师。 (明·袾宏辑《往生集》卷一, 51/131a)

(5) 塔+处所

共出现9例, 其中宋代3例, 元代2例, 明代4例。

(77) 乃剪须发, 分塔东山, 而葬全身于尊胜。 (宋·志盘撰《佛祖统纪》卷十六, 49/232b)

(78) 玄宗开元元年七月, 法师入寂, 寿七十九, 僧腊五十九。敕给葬事, 塔洛京龙门北之高原。 (元·觉岸《释氏稽古略》卷三, 49/820c)

(79) 示寂阇维, 烟气所及, 悉成设利;塔司空山, 分窆迭石原。 (明·圆极居顶编《续传灯录》卷十七, 51/581b)

(80) 荼毘舍利莹然, 弟子分塔二处, 一于本山菖蒲田玉芝庵, 一于金陵玉山庵。 (明·如惺撰《大明高僧传》卷八, 50/934a)

(6) 塔+焉

共出现2例, 其中元代1例, 明代1例。

(81) 言讫而逝, 门人与浔阳太守及官属, 奉全躯葬于西岭, 垒石而塔焉。 (元·普度编《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派》卷四, 47/321a)

(82) 安坐而逝, 留七日颜色不异, 全身塔焉。 (明·如惺撰《大明高僧传》卷五, 50/918b)

《大正藏》中“塔”用作动词的各种组合模式使用次数列表如下。

顾满林:汉文佛典中“塔”相关音译形式及其汉化

以上诸多例句表明, 原为名词的音译外来词“塔”有了动词用法, 且流行范围颇广。据《佛祖统纪》卷二十九“塔舍利于旧居” (49/296a) 及卷四十二“塔全身于丈室” (49/392a) 、《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七“遗命塔全身于方丈” (49/654c) 及卷二十“塔全身于庵后” (49/695a) 等表述, 可以推测主要行为是埋葬和供养, 并不一定都建塔。可见, “塔”词性变化的同时, 它的词义也自然发生变化, 在特定语境下成为汉语原有动词“葬”的同义词。

5.3“塔”“葬”组合对比

为进一步明确“塔”与动词“葬”同义, 本文借助CBETA (2016版) 调查《大正藏》、《嘉兴藏》 (台湾新文丰版) 、《卍新纂续藏经》中二词与相同成分的常见组合, 相关数据见下表。

顾满林:汉文佛典中“塔”相关音译形式及其汉化

可见, 在“VO、VO于 (於) 、V于、V焉、V之”等组合中, “塔”和“葬”同样充当动词, 二者用法和含义总体上是相同的。

此外, 三部藏经中还有连用的“塔葬”十多例, 大多可解读为状中结构, 宋、元、明、清皆有用例, 其中《卍新纂续藏经》所载元代昙噩所述《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就有9例。

(83) 茶毗得五色舍利, 塔葬本山。 (宋·惟白集《建中靖国续灯录》卷八, 卍续78-688c3)

(84) 入寂于徽宗大观间, 塔葬院南芙蓉浦上。 (元·觉岸《释氏稽古略》卷四, 49-877a3)

(85) 明年正月, 塔葬其全身焉。 (元·昙噩述《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六, 卍续77-123a2)

(86) 既寂, 无余资, 禅者率钱津送后事, 塔葬于本山。 (明·圆极居顶编《续传灯录》卷三十五, 51-709b20)

(87) 延空室奉养, 至于送终塔葬, 克尽其礼, 江湖称孝焉。 (明·文琇集《增集续传灯录》卷六, 卍续83-346b22)

(88) 师有遗命, 故塔葬于金粟禅林之左。 (清·如干说、张恂编阅、继尧校订《憨休禅师敲空遗响》卷一, 嘉37-251b25)

“塔葬本山”“塔葬于本山”与前文所述“塔于本山”相近, 不过二者并非“塔于本山”的来源。从时间先后关系来看, 最早使用“塔葬”的《建中靖国续灯录》成书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 (1101年) , 此前五代时期《祖堂集》已有动词性的“塔于 (於) ”, 宋代赞宁(919~1002年) 所撰《宋高僧传》、道原于景德元年 (1004年) 所撰《景德传灯录》、契嵩 (1007~1072年) 所撰《镡津文集》和《传法正宗记》, 这些著作已有不少“塔”做动词的用例, 带宾语的和不带宾语的都有。

5.4“塔”语法属性变化的几个阶段

结合上文所举含“塔”词语在译经和撰述中的差异、结合“塔”加词缀“子”的用法, 我们可以描述“塔”语法属性变化的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自东汉至唐初, 名词stūpa的音译形式“塔”在译经和撰述中都只做名词使用, 其汉化特点主要通过与别的单音节语素组合来体现。

第二个阶段, 到了唐代, “塔”开始出现加词缀“子”的用法。仅管用例不多, 但这标志着实质性的变化已经开始。

第三个阶段, 五代时期, “塔+于/在+处所”出现且有10个用例。但此期动词“塔”不带宾语。《祖堂集》“塔”动词用法单一, 其用例不算少, 但仍处于变化的初始阶段。

第四个阶段, 到了宋代, “塔+对象”“塔+对象+于+处所”“塔+处所”三种模式出现且共使用20例, 与此同时, 继续使用此前产生的“塔+于+处所”60例。此一阶段划时代的标志是动词“塔”可以直接带对象宾语, 有了“塔舍利”“塔肉身”“塔全身”“塔全躯”这样的动宾结构11例。

第五个阶段, 元明时期, 新产生“塔+对象+处所”“塔+焉”, 同时前代已有的模式都继续使用。这是在使用过程中动词“塔”用法的进一步丰富。

从唐五代开始, 正是中古汉语发展为近代汉语的时期。就在近代汉语形成的过程中, “塔”实现了从单纯的名词到可以加词缀再到可以做动词的巨大变化, 其过程清晰可见。这个例子表明此期佛教用语汉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同时让我们看到佛教本土化的进程继续推进, 更让我们看到禅宗大胆创新的活力。

六、结语

(1) “塔”是梵语stūpa (巴利语thūpa) 在汉译佛经中最早的音译形式, 也是该词在汉语佛教文献中最有生命力的音译形式;后来出现的“塔婆”“偷婆”“窣堵波”“窣覩波”等多种复音形式, 都没能取代单音节的“塔”。

(2) 与翻译佛经相比, 中土佛教撰述中“塔”使用次数更多, 出现机率更高, 组合方式更加多样, 用法越来越灵活。表明“塔”这样实物性、生活化、比较现实的话题在汉地更受关注。

(3) 隋唐以来, “塔”在一定程度上日渐被视为汉语本语词, 可以用来解释别的音译形式, 可以后加词缀“子”, 可以活用为动词, 成为“葬”的同义语。这样, “塔”的形、音、义、语法属性全面表现出汉化特色。

即使同为名词, 就指称对象而言, 现代日常用语中的“水塔”“灯塔”“电视塔”“双子塔”“迪拜塔”“博雅塔”“塔吊”“塔台”等词语中, “塔”也是只存其形了。

参考文献

顾满林2006《汉文佛典音译词的节译形式和全译形式》,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九辑。

何亚南2003《从佛经看早期外来音译词的汉化》, 《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3期。

蒋宗许2009《汉语词缀研究》, 成都:巴蜀书社。

周碧香2014《〈祖堂集〉音译词及相关词汇探析》, 《汉译佛典语言研究》, 北京:语文出版社。

周裕锴2013《老僧已死成新塔--略论禅林僧塔之体制及其丧葬文化观念》, 《宗教学研究》第3期。

注释

1 表中各项数据统计借助了CBETA电子佛典 (2016版) , 在软件检索基础上一一人工确认。

2 “塔”字出现次数不含“塔婆”“塔波”中的“塔”, 此外, 《大正藏》第18卷至21卷密教部经典出现在咒语中的“塔”也已排除在外。

3 “墖”是晚起的一个书写形式, 只见于中土撰述, 《大正藏》有1例:“修瑜伽者宜知意行道, 若念诵毕, 则护身出堂, 印佛印墖, 兼明本尊瑜伽, 然后随意经行。” (唐·一行述记《大毘卢遮那佛眼修行仪轨》, 19/414a) 此外, 《卍续藏》有524例, 《中华藏》影印的赵城金藏也有用例, 均主要见于唐宋以来的禅宗文献。

4 关于佛教音译词的节译形式与全译形式, 可参看顾满林 (2006) 。

5 这6种书写错误分别是:轮婆 (1次) 、叔薮彼 (1次) 、都婆 (1次) 、斗薮波 (2次) 、抖擞波 (2次) 、抖擞婆 (1次) 。唐·慧沼撰《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六“旧云佛塔、塔婆、轮婆等” (39/332a) , 唐·道液集《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下“诸经论或4 4作叔薮彼……或言苏偷婆” (85/534a) , 唐·法宝撰《俱舍论疏》卷二十九“为佛造都婆” (41/802c) , 唐·道世撰《法4 4 444 4苑珠林》卷三十七“所云塔者……或云斗薮波” (53/580a) , 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五十二“或云抖擞波, 或云塔婆”4 4 44 4 4 (54/653b) , 宋·道诚《释氏要览》“梵语塔婆……又云抖擞婆” (54/309a) 。“轮婆”和“叔薮彼”两个错误形式的成因4 4 4令人费解, “斗薮波”“抖擞波”“抖擞婆”可能是本作“薮斗波”“擞抖波”“擞抖婆”, 因前二字颠倒所致, “都婆”当是“窣都婆”首字形讹所致。

6 本文引用佛经主要依据《大正藏》, 标明册数、页码、栏次 (abc三栏) 及行数。必要时引用《卍新纂续藏经》和《嘉兴藏》, 分别以“卍续”“嘉”标明。

7 中土撰述有1例“卯塔”, 从文意看当是“卵塔”。天衣义怀禅师……晚以疾居池州杉山庵, 弟子智才住杭之佛日, 迎归家侍剂药, 才如姑胥未还, 怀促其归。至门, 而怀已别众, 才问:“卯塔已毕, 如何是毕竟事?”怀坚拳示之, 遂倒卧推枕而化。 (元·念常集《佛祖历代通载》卷十八, 49/667c)

8 周裕锴 (2013:102) 指出:“禅林塔葬制度受世俗观念之熏染, 还有另一个重要例证, 即有些住持僧在生前就预作佛塔, 称为寿塔。”

9 此段义疏针对唐玄奘所译《十一面神咒心经》原文“以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像置有佛驮都制多中” (20/154a) , 其中“都制多”之“制多”可能是“支提”的异译, 对应梵语caitya (巴利语cetiya) 。

10 此例宋、元、明、“黄蘗版净严等校订加笔本冢本贤晓氏藏”等四种版本无“塔”字。

11 仅第一处无异文, 其余五处宫内寮本无“塔”字, 第三处宋资福藏本无“塔”字。

12 何亚南 (2003:157) 谈到竺佛念译《菩萨处胎经》“塔偷婆”连用形式, 认为:“‘塔’和‘偷婆’同义连文, 是当时语言中新旧两种音译形式混用的有力证据。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大概就在于译师们觉得‘塔’与梵语词音相去甚远, ‘偷婆’则稍胜。”

13 蒋宗许 (2009:172~178) 有专门小节论述后缀“子”, 举例未及“塔子”。

14 周碧香 (2014:331) 谈到《祖堂集》中“塔+介词”的用法, 举“塔于”和“塔在”各一例, 并云:“塔由梵语节译后, 其后所接为介词‘于’‘在’, 引领出处所词, 故由名词转为一个单音节动词, 指造塔供养一事。”

15 本例宾语稍有不同, 原文为“既葬舍利灵骨于金华北山” (明·宋濂著《宋文宪公护法录》卷二, 嘉21-626b) 。

编选自《古汉语研究》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27510.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