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洋县龙亭有个李家湾,听说非常不一般!

秦岭南麓的洋县,很是有些故事的。比如:洋县龙亭镇老君村李家湾。神秘的面纱一旦揭开,必然大吃一惊。

我问龙亭高家庄农家乐的老高,知道不知道李家湾?

老高呵呵一笑:啊呀,那是个地主窝窝啊,小时候经常去。

老朋友高老庄庄主老高就骑着摩托车为我带路。

我如愿以偿地深度探访了一次李家湾。

情况让我很吃惊,也很欣慰。

一、建筑风格

洋县龙亭有个李家湾,听说非常不一般!

在建筑方面,明清到达了中国传统建筑最后一个高峰,呈现出形体简练、细节繁琐的形象。官式建筑由于斗拱比例缩小,出檐深度减少,柱比例细长,生起、侧脚、卷杀不再采用,梁坊比例沉重,屋顶柔和的线条消失,因而呈现出拘束但稳重严谨的风格,建筑形式精炼化,符号性增强。

李家湾民居建筑的整体风格,大约呈现出三大特点:

第一:标准的明清回廊是结构。各房屋修建,不管是单家独户,还是多户相连,均按照“回”字形建造,形成四方天井。在李家湾最前端,有一个三院相连的院落,一字排开十余间连成一体,蔚为壮观,靠中间的那进房子,一直还有人居住,更为神奇的是,院落的圆形门拱至今还完好无损。在李家湾的最深处,有一大群连片修建的民居,紧靠山跟,户户紧挨,墙墙相连,气势恢宏。村里的李怀成老汉带着我,不停地告诉我,以前,这些李氏族人,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大家都是在一个大院落里生活的,他带着我指给我看:哪里是前门楼子,何处是后花园及后门。就是在这一处建筑中,有的房屋为了配合群落屋宇的整体布局,甚至不遗余力地使用大量石材进行了高达两三米的铺垫和垫高,为的就是配合整体建筑的总体布局,显示了主人巨大的财富和极大的耐心。

洋县龙亭有个李家湾,听说非常不一般!

洋县龙亭有个李家湾,听说非常不一般!

第二:木质雕刻厚重。建筑在屏风、木窗、户扇上大量使用雕刻,不遗余力,精雕细琢,运用丰富、巧妙的人文、风物等彰显细节、突出主人德行和情操,显示了当时的手工工艺的精湛和主人高尚的情操。明清期间是木雕艺术的一个辉煌时期,涌现出大量有史可考的名家、艺人及其作品,是古代木雕艺术的一个高峰。但木雕工艺由于其木质的原因,很难长久保存。李家湾的大量木雕作品,同样存在这些问题,很多都风化、腐朽,十分可惜。

洋县龙亭有个李家湾,听说非常不一般!

第三:砖瓦和瓦当的结合运用。李家湾的老宅,几乎每一间都大量使用了兽纹图案的瓦当,隆重的陈布在瓦脊、檐头、山墙等主要部位。那些精美的兽头,旁若无人地静默在山野之间,高傲地俯视大地及其大地上更新换代的子嗣,仿佛他们才是李家湾的最高“首长”。

第四:风水的布置。很多民居,都因地制宜使用了照壁、挡墙、甚至有的建筑,还创造性地利用门楼“扭向”、屋基“抬高”、大门“三进”式的构造,极尽能事地按照风水的运用,构造属于自己的理想“天堂”。

二、文化遗风

李家湾的文脉,可以说,是洋县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在几处民宅残垣废墟中,留有书写完美的牌匾,从这些牌匾中,可以想像主人的情趣和雅致。在李家湾最有特点的砖雕院门处,它的美让人惊叹,这是第一次在民宅中发现如此美好的宅院门。许多精湛的木艺,让你忍不住想触摸一下那些木头。

洋县龙亭有个李家湾,听说非常不一般!

单家独院是我国北方居民传统的居住形式。有院就必有院门,院门是家庭门第的表现,所以人们对院门的设置、装饰颇为讲究。门匾的特征与历史:从建筑的角度讲,门匾既没有稳固基础的功能,又没有衔接结构的作用,只是一种美化门面的装饰,这种装饰效应,就是文化的表现。门匾多为青砖雕磨而成,也有少数是木刻或石雕的,多呈长方形,横嵌于门楼的门楣之上,使门楼顿生灵美之感。其规格根据院门而定,门阔匾就大,门狭匾则小,普通者长约100厘米,高(宽)30厘米左右。门匾文化主要表现在它的雕刻艺术、装饰艺术和文字艺术上。门匾一般都雕有纹饰边框,有云纹、龙纹、花草纹、竹节纹、富贵牡丹纹等多种式样,讲究者还雕有“暗八仙”、“ 四季图”、“ 百寿图”等。一匾刻四字者居多,如“耕读相传”、“ 福寿康宁”等;三字匾也多见,如“居之安”、“ 和为贵”等;字体多见楷书和行书,篆书、隶书也有见,但数量极少。现在保存较完整的院门门楼及门匾最早的多是清代中晚期的遗物。 门匾语的文化内涵:其一,趋吉求安心理的表现;其二,兴家立业心理的表现;其三,喻理劝世心理的表现;其四,壮怀明志心理的表现。

至今,李家河的这些古建筑群落中,仍有六块保存完好的题匾:

“善处安”“刚健笃实”“富而好礼”“为善最乐”“修五福”“乐循理”。我们可以试图破解一下儒家学说的精髓:

1、“善处安”。 ——燕贻谋,安处善,前者出自成语——燕翼贻谋。燕:安;翼:敬;贻:遗留。原指周武王谋及其孙而安抚其子。后泛指为后嗣作好打算。出处《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 乐则心广体胖而忘其贫,好礼,则安处善。“贻燕谋”和“安处善”分别是二个古代门匾。善处,有两层意思,妥善处理和善于处理——前者是初步境界的处世之道,事事妥善,时时妥善,适时妥善;后者则更深境界的处世之道:看人长处,帮人难处、记人好处,方为善处的最高境界。善处安——善处,方能安。安啥?安定、安心、安宁、安稳、安闲、安步当车、安身立命、安邦定国。——善处安,方为大智慧。

2、“刚健笃实”—— 《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健,大正也。(笃:厚)。《彖》的意思是大畜卦象征所畜的对象是大道德,是刚健诚实,两者交相辉映,天天有进步。阳刚在上,尊重贤才,自强不息而不妄为,尤其是能够做到该止则止,才是最大的正道。用现在的话说,刚健——性格、风格、姿态等坚强有力。是刚强、雄伟的风格形态。笃实——忠诚老实;实在;坚实。此匾的绝妙之处还在于:剛——简写,为了整个匾结构美。与武侯祠“三代遗(wei)才”匾有异曲同工之妙。

洋县龙亭有个李家湾,听说非常不一般!

3、“富而好礼”—— 《论语》中有一段孔子和学生子贡的对话。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白话】如下:

子贡说:“贫穷却不谄媚,富有却不骄慢,怎么样呢?”

孔子说:“可以啊。但是还比不上贫穷而能乐道,富有而能好礼的人啊。”

子贡说:“《诗》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吗?”

孔子说:“赐啊,从现在开始可以和你谈论《诗》了,告诉你已知的,你能推出未知的。”

洋县龙亭有个李家湾,听说非常不一般!

4、“为善最乐”—— 做善事是最快乐的事。常用为劝人多行善事的格言。【出处】:《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日者问东平王,处家何等最乐?王言为善最乐。”【释义】 做善事是最快乐的事。常用为劝人多行善事的格言。【示例】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二。

5、“修五福”——五福,原出于《尚书·洪范》。是古代中国民间关于幸福观的五条标准。《尚书》上所记载的五福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即:五福的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寿:"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寿数绵长;富:"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康宁:"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内心安宁;修好德:"好德"是心性仁善而且顺应自然;考终命:"善终"是安详离世而且饰终以礼。——那么,修,怎么修?修什么?修,最早见于甲骨文, 其本义原指从容装饰,精心美化,后引伸至改造、整治,又引申为学习、追求、完善等。那么,修五福,就是从人性修为、灵魂完善、人生追求、自身修炼、心性提升等多方面不断矫正、改善、修炼,才能得到五福——人生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结果。

6、“乐循理”—— 作为北宋道学的集大成者,程颐将"孔颜乐处"诠释为"循理之乐",把循礼义之乐融入人生价值中,提出"循礼"就是"循理"。程颐认为,君子循理必先识理,只有学至圣人之道,才能"识理",最后达到"循理"之境,即人天统一的乐境。学习的最高境界和修为的最高水准,就是达到自觉自愿地追求提升自身修为的目的。

以上6个门匾,准确而坦荡地诠释了李家湾李氏一门追随儒学的大义和对于儒学精髓的深刻领悟。——这是一个小村庄,洋县龙亭李家湾的财富。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深藏在李家湾的,是一个世袭的家风淳朴的恬淡生活的耕读人家。

三、历史渊源

洋县龙亭有个李家湾,听说非常不一般!

笔者在沟渠上偶然发现了一通碑文。虽然字迹模糊,经仔细辨认,全部碑文如下:

皇清

李姓各族迁洋始祖茔兆内一切先灵墓碑

盖闻有墓必有碑有碑必有文文者所以志其名志考世系之始终识奕叶之远近始祖出自庞郡籍隶洋州去兹二十余代旁分派衍户口繁多夙闻邑东李家湾一户亦系同宗但路遥地偏素未谋面不知端的嘉庆十余载有从学攻书贸易城中者词其由来方晓确是本族回彼此往来共相联属会敬监墓司□□□名共石□示后之人互□

亲睦云

原任儒学思职候补从九友松丙戌进士

正思学生员

宗□某某等5人

道光七年岁次丁亥季春月增生王时熙题名

九世孙升善等8人

十世孙某某9人

十一世贡生某某等6人

洋县龙亭有个李家湾,听说非常不一般!

应该说,这是一通比较珍贵的碑文。短短数百字,信息量非常大。

第一:“李姓各族迁洋始祖茔兆”句。用现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迁入洋县的李姓氏族,李莹兆是来洋县的第一代人。

第二:“始终识奕叶之远近”句。——经典之句,学识浅薄者不懂。奕叶:指累世,代代。 汉蔡邕 《琅邪王傅蔡郎碑》:“奕叶载德,常歷宫尹,以建于兹。”《隋书·礼仪志七》:“ 宣尼制法,云行夏之时,乘殷之輅。奕叶共遵,理无可革。” 明宋濂 《元徵士周君墓志铭》:“君自以奕叶为儒,继承不易,孳孳问学。” 清刘大櫆 《<张讷堂诗集>序》:“见其父子祖孙奕叶相承如此,孰不神往而慕艷之。”什么意思呢?立碑撰文人清醒地意识到,李氏家族未来传世能走多远。正所谓:“富不过三代。”李氏的昌盛究竟能走到什么时候呢?撰文人直抒胸臆地提醒后辈:李氏家族究竟代代相传会走多远,大家始终要做到心中有数呀!

第三:“始祖出自庞郡籍隶洋州去兹二十余代”句。庞郡是哪里?还真不好找。网络唯一查到唯一的解释:酃(líng)县,春秋战国时为庞邑,为楚南重镇、中国最古老的郡县之一,是钟武侯国、湘东王国、湘州、湘东郡行政中心。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治所在今湖南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乡。为衡阳市城建发源地之一,西汉时为钟武侯国都城,东汉末年至隋朝为湘东郡治,辖今衡阳市区、衡南县、衡东县、攸县、安仁县、茶陵县、炎陵县、株洲县南部、永兴县东北部一带。——如果以上资料准确的话,大抵可以说,迁往洋县的李莹兆及其以下各族,老根基大约应该是在现在的湖南衡阳一代。勒石撰文的时候,就已经北迁洋县20余代人了,我们以一代人20年计算,也大约400年之久了。

第四:“夙闻邑东李家湾一户亦系同宗”句。撰文人说,早就听说洋县县城东面的李家湾户族也是同宗同门的李氏。

第五:“嘉庆十余载有从学攻书贸易城中者词其由来方晓确是本族回彼此往来共相联属”。大意说,到了大约1770年左右,才从李家湾在县城读书经商的子嗣们的言谈中,知道原来大家都是同宗户族一门人。

第六:“原任儒学思职候补从九友松丙戌进士/□□□□□□/正思学生员”——这是此通碑文的第一落款人:李友松。第一职务:儒学候补从九品狗年的进士。第二职务:□□□(字迹模糊)。第三职务:正思学生员——大约相当于某地主管文化教育的同级副职领导。生员,就是贡生。清朝科举考试级别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 ,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显然秀才相当于现在的大学生,举人相当于现在的重点大学生,贡士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进士相当于国际著名大学博士生。从以上史料中,不难看出,这位第一落款人李友松,是相当于现在参加了国考并且专攻儒学的大学问家。经反复比照,李友松所处的年代,正是公元1500年前后(前后大约共计50年)。这一时刻,王阳明 (1472-1529)汉族。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贬贵州时曾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是中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朱熹后的另一位大儒,“心学”流派创始人。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故此,作为国家儒学“博士生”,李友松应该是非常受人尊重的儒学家。

洋县龙亭有个李家湾,听说非常不一般!

第七:“道光七年岁次丁亥季春月增生王时熙题名”句——这位叫做王时熙的秀才,应该是二等生员(增生)欣然在石碑上提名,应该是立碑人李氏的同窗好友,或是敬仰大儒学家李友松的学识、人品,或是鉴于同窗好友的邀请,也落款其上,以示尊敬和友谊。另外,从道光七年提名中,我们可以知道,应该是公元1827年;再根据碑文往上推算29余代,按照一代人大约20年算,也已经400余年了。这样看起来,北迁的李氏老祖——李茔兆,大约属于明代中叶吧!

第八:“十一世贡生某某等6人”——不难看出,到大儒学家李友松之后的第11代,约莫也差不多200年之后,李家湾李氏后人中,还有6人在修学苦读并取得功名,这不得不说是好学之家的良好家风在起作用啊!

由于年代久远,如今,居住在这里的李氏后人们,也已经博不清老祖先的根基了。只留下几个片段式的传说。这些传说里,没根没基,不好佐证,权且作罢。

【告示】请洋县李氏族人斧正。并有最新消息请联系我。或有不妥之处敬各位方家谅解为盼!

图文提供 :刘章建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27555.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