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不到30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了。从1983年央视推出春晚至今,这台文艺大联欢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岁月,在阖家团圆、鞭炮声声的除夕夜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无形中成为时代的一面镜子。
遥想第一届春晚,演员、歌手和观众们挤在狭小的演播厅内,如同茶话会一般,用他们的诚意和兢兢业业的表演给电视机前的观众带来了一次新奇的过年体验。几十年过去,春晚的舞台更为华丽,4K、VR、裸眼3D等技术也让春晚的直播更为科技化、现代化。也许不少观众对春晚再没有过去的期待,但除夕夜看春晚却依然是一种习惯。
今日,我们特别开辟《小邱看春晚》栏目,和大家聊聊春晚的点点滴滴。
从主持人到演员 “跨界”一直是春晚的常态
距离央视春晚的播出还有不到30天,根据知情人士的消息,最受关注的语言类节目已经完成了终审。和往届春晚一样,本届春晚语言类节目依然有大量的“流量明星”跨界,包括倪妮、唐艺昕、张雨绮、万茜、李佳琦等都出现在审查现场。对于影视演员们跨界演小品,网上有不少评论认为,影视演员专业是演戏,和专业喜剧演员相比,欠缺搞笑的功力,看他们演小品略显尴尬。
梳理这些年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出现的演员,不乏大牌流量明星跨界,如鼠年春晚肖战和谢娜搭档的小品《喜欢你喜欢我》。《风雪饺子情》有秦岚、张若昀、吴磊;《机场姐妹花》有黄晓明、金靖、宋祖儿、王自健等;《快乐其实很简单》;闫妮、王迅等影视明星。猪年春晚的小品也有葛优、翟天临、刘涛、佟大为、杨紫、周一围、林永健等影视演员。
事实上,从1983年第一届央视春晚开始,“跨界”就一直是春晚舞台的常态。如1983年春晚的4名主持人,就全部都是“跨界”而来。因为当时甚至都还没有主持人的概念。从1984年央视播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春晚至今,语言类节目的“跨界”也一直是常态,从早期的陈佩斯、朱时茂,还是潘长江、赵本山、郭达、宋丹丹、蔡明、沈腾等,话剧和影视剧其实才是他们的本行。
除了主持人是“跨界”而来之外,1984年登上春晚,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小品《吃面条》的演员朱时茂和陈佩斯也是专业影视演员。陈佩斯的父亲陈强是老一辈表演艺术家,早在1980年,陈氏父子就曾联手拍摄了电影《瞧这一家子》,这部电影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了新时代中国喜剧电影之先河。
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至今仍是春晚经典
凭借《吃面条》走红后,陈佩斯和朱时茂成了央视春晚的“顶流”。1984年到1998年,陈佩斯和朱时茂11次登上春晚,小品《主角与配角》《警察与小偷》《姐夫与小舅子》《王爷与邮差》等等,都成为喜剧经典,“队长,别开枪,是我~!”“我,王老五,从没见过这么多钱啊!”“到了舞台上,还得看谁有戏!”两人一正一反,一俊一丑,他们的小品精彩生动,让观众完全忽略简陋的舞台。
过去跨界的演员演技扎实 现在的明星多半只有流量
除了陈佩斯和朱时茂之外,赵丽蓉和巩汉林的搭档也曾给春晚奉献了不少经典小品。赵丽蓉首次登上春晚是1988年,搭档游本昌表演了小品《急诊》,此后又多次登上春晚,表演了《英雄母亲的一天》《如此包装》《打工奇遇》等。事实上,赵丽蓉也并非专业小品演员,而是一名评剧表演艺术家。
赵丽蓉从小学习戏曲,6岁就登台表演。在登上央视春晚之前,赵丽蓉便已经红遍了评剧界。那时她合作最多的搭档是人称评剧皇后的新凤霞,两人从1952年起就一起演戏,一巧一拙相映成趣,作品《刘巧儿》《花为媒》《小二黑结婚》等更是无人不知,其中的不少唱法和身段都成为后辈的教材。
不过,虽然“跨界”是春晚语言类节目的常态,但过去的影视、话剧演员有扎实的演技,像宋丹丹、郭达、沈腾这样的话剧演员,更是常年在舞台和观众直接见面。演小品本来就是影视演员们必备的基本功,更是如中戏和北电等专业院校选拔学员的常设考题。可是反观如今,语言类节目演员的选择显得越来越功利,秉承的原则是“谁红就请谁”。像去年的肖战、杨紫、张若昀、吴磊;今年的李雪琴、倪妮、万茜、张雨绮等。央视春晚导演组希望通过流量提升关注度本无可厚非,但优秀的表演需要相当的演技和表现能力,如果单纯为了流量忽略节目的效果,显然是丢了西瓜捡芝麻的事情。
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编辑 乔雪阳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27739.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