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我的家乡--常路

【作者简介】李宗贵,笔名涛声,山东蒙阴人,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高级工程师,现供职于文化旅游部门。工作和谋生之余,性嗜读书,尤喜文史典籍,平时笔耕不辍,间或涂鸦一些诗歌和散文,大多贴于自己的公众号和朋友圈里,自我欣赏。至今在公众号上发表100余篇散文,还有3个诗集《岁月是一首美丽的诗行》、《来自秋天的回眸》、《流动的岁月,迸发的诗行》。

我的家乡--常路

《我的家乡》

李宗贵(涛声)

沂蒙山区是全国闻名的革命根据地,而蒙阴县就处于沂蒙山的腹地,我的家乡就在蒙阴城西常路社区,我就出生在这方热土上,那里是我的根之所在。

蒙阴,山多河少,面积不甚大,人口也不旺,属于鲁中偏南的一个小县。建国之前,蒙阴县域较大,沂水县和沂南县靠西,沂源县靠南,包括莱芜的东南,许多地域归属蒙阴,即使新泰南部的西都和汶南也皆属蒙阴管辖,以后随着时代变迁,蒙阴的面积渐趋缩小,逐渐成为现今的模样。

我的家乡--常路

从县城西去不到十五公里,便是中心镇常路了,从记事开始,常路那时叫公社,改革开放后就改成了常路镇,一直延续到现在,等考上高中去县城一中读书的时候,才知道还有“乡”这个区划概念,但心中总觉得镇比乡要硬气的多吧。镇驻地过去叫大常路村,现在已经叫常路社区了,名称改了,好像有点高大上了,其实景还是那个景,人还是那些人,估计是经济实力增强和为了方便管理的缘故吧。

据考证常路村是在大明永乐年间建村的,是因位于古泰安州达沂州的要道上得名。常路,也就是常走的路,可谓历史悠久。常路社区位于蒙阴和新泰的交汇处,也是临沂和泰安两市的交界地,周围山川低缓,丘陵居多,并无真正意义上的高山大川,若想爬山也要南行二十公里,平时常路人只能悠悠见南山。耕地相对较多,一条叫堂阜水的小河,穿村南下,村子也就多了许多灵气,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常路也就成了人口聚集地,估计如今也有四五千人口了。东西走向的205国道把村子分成了南北两部分,车水马龙,人流如织,过去那恬静寂寞的山村已不复存在。

我的家乡--常路

常路还是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的交界之地,有春秋战国遗址堂阜旧址。堂阜,邑名,春秋齐国重镇,著名掌故“管仲脱囚”(也叫“堂阜脱囚”)就发生在这里,北部不远处还遗留有当时国界围墙的残迹,至今在老人的口中还传颂着许多古老动人的传说,据考齐国鲍叔牙运作让齐桓公拜管仲为相的故事,就发生在常路村附近,周围还有王莽点将台和龙泉漱玉等景点。在社区村委大院矗立着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牙塑像,漫步堂阜公园,立增许多历史的厚重感。常路自古以来就是咽喉要道和商贸重地,也是官方的重要驿站,文化底蕴丰厚,为此我也专门写了一首题为《文化重镇•常路》的七律诗来赞美文化厚重的家乡:“伫立重邑堂阜东,顿耳遥听齐鲁风,管仲拜相仗叔牙,春秋霸主归桓公。王莽点将藏兵洞,龙泉漱玉夷吾亭,名士荟萃千秋耀,孝和传颂立新功。”

抗战时期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常路是红区与白区的交界地,也叫犬牙交错区,东区(红区)是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西区(白区)为日伪和国民党军队的占领区,即所谓的敌占区,正因为这些因素,常路此地向来民风彪悍、淳朴尚勇,比较讲义气和重感情。村民们亦商亦农,特别是经商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中都已经整体摆脱贫困,实现了全面小康,日子也越来越好了,常路成了个人杰地灵、商贸发达的风水宝地。

我的家乡--常路

常路社区目前是一个方圆一平方公里左右的大村子,可以分为路南老村区、路北新村区、河东区和东山区,在我幼年的时候,当时村子只有路(205国道)南老村区,在河东区只有三至五户人家居住,那时叫河东沿,感觉离家好远好远。老村区也不大,当时也就是大约东西300米,南北500米。建国之前,社会动荡,为了保证村民的安全,在村里周围建了一圈围墙,那时老百姓都叫“圩子”,记得邻居秦家老太经常讲过去的故事,谈起八路军装备太差的时候,就说“八路军打圩子,腰里掖着蒜锤子”,蒜锤子就是把蒜捣成蒜泥的小石柱,上细下粗形状像手榴弹,意思是八路军的枪很少,围攻鬼子汉奸驻守的圩子,只能用手榴弹。圩子在建国后就拆除了,但在老人的口中还经常提起,圩子的大门就成了人们判断方位的标志。解放前村子中央有一座鬼子建的炮楼,日寇投降后就推倒了,炮楼的周边住户比较杂,但大多是戚、陈、秦等姓氏。圩子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一个门,北门靠近公路,在此居住者大多是秦姓和戚姓人家。东门靠近堂阜河滩,居住着大多是陈姓人家。南门旁边靠东有一大水塘,再靠前是一座大庙,人称南庙,此庙文革破四旧时拆除,上世纪九十年代重建,南门周围居住者大多是王姓与秦姓人家。西门前原有一条大沟,旁边是打麦场、两间烤烟的石屋和生产队的办公室仓库,在西门附近居住的大多数是李姓人家,是我们李家的祖根所在,此处所有李姓都是笔者的家人。我就出生在西门附近一处土坯草房里,生活三年后随父母搬到一个靠近北门叫“北岭”的地方,新家附近有戚、邱、秦、唐、车姓住户,以戚姓和邱姓人口居多。

我的家乡--常路

改革开放之前,家乡跟全国大多数农村一样,水电不通,经济落后,村民们整日在土地上劳作,连温饱也很难达到,那时没有苛刻的人口政策,每家4至5个孩子都是常态,乡邻们虽然日子过得很紧巴,文化程度总体也不高,但都很朴素单纯,大家和睦相处,互帮互助,长期生活在同一条街道上,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一种难舍难离的浓浓亲情。有时想一想,作为游子的我们,为何对家乡一直留恋和向往,应该大多是因为感情的缘故,在一个地方出生,长大后身上自然而然地就融入了当地的水土元素,时间一长,不仅感情剪不断理还乱,而且家乡口音和生活习惯也融入全身的每一个细胞中,并伴随我们一辈子。即使远在天涯海角,家乡的情结也会种在了每位游子的心上,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游子们总会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发展。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家乡逐年都在发生着变化,从此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原在老村区靠近堂阜河的常路大集搬迁出去,全部建成了民房,村北样式新颖的别墅区拔地而起,国道两旁的商业楼鳞次栉比,一派繁荣景象。在河东沿,高大上的村委大楼前,栩栩如生的“桓公拜相”雕塑矗立在新建的孝和公园中,画廊亭榭,曲径通幽,花草树荫,文化厚重的家乡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生活富裕了,全部硬化的道路纵横交错,已经实现了户户通,过去那种晴天一身尘、雨天一路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许多村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大多数年轻人开上了私家车,每天晚上广场上活跃着秧歌队和舞蹈队的身影,铿锵的音乐和曼妙的歌声在乡村璀璨的夜空里飘荡。变化最大是乡亲们的精神面貌,幸福和欢笑荡漾在脸上,孝敬老人、团结互助和邻里和睦已蔚然成风。

我的家乡--常路

由于工作在县城,离老家也不远,也就经常回家看看,虽然认识的乡邻越来越少了,即使认识,许多已经叫不出名字了,但家乡的发展变化一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如果怀有恋旧情结,就到村中寂静的老街走一走,那一排排变化不大的老屋,你会感受到时光的穿越,少年时的艰辛生活也就重现在脑海里;如果感受焕然一新,那就沿着宽敞的马路看一看,滚滚如织的车辆,两侧整齐的高楼大厦,花枝招展的俊男靓女,繁忙的商业交流,让人眼花缭乱,所有这一切都无不显现着现代生活的气息。

改革开放四十年,家乡已经从一个名不见传的小村落,发展成泰临交界上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富裕起来的家乡人也越来越重视文化的传承,古代许多著名人士和历史掌故也被重新赋予了新的内涵,以孝道和睦为核心的孝和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孝和文化已经成为家乡常路靓丽的名片,相信有了丰富文化底蕴为支撑的家乡必将迎来更快更大的发展,真心祝愿家乡越来越好。

我的家乡--常路

壹点号 听,那涛声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28900.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