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谭嗣同18岁那年来过会宁,还到白草塬写过一首诗

白草塬,是甘肃省会宁县的“八旱塬”之一,面积仅200平方公里,海拔1850米,是典型的黄土高原黄土堆积侵蚀塬地,为梁峁顶面残塬,因常年干旱少雨,也属典型的小旱塬。

谭嗣同18岁那年来过会宁,还到白草塬写过一首诗

白草塬行政区划

这里也是我的老家所在地,祖祖辈辈务农为生。在我幼时的记忆中,这里的生活除了“贫”就是“苦”。贫苦的根源就是一个字:水!

关于这里曾经因缺水所受之苦,以后有机会再叙。

好在,1974年,引黄灌溉工程——靖会电力提灌工程白草塬干支渠建成通水,这个高扬程的灌溉工程把干旱的黄土地变成了水浇地,人民的生活也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加上近年来在白草塬灌区续建的宫家塬灌区的建成以及于2021年全面完成了引洮人畜用水工程,如今这里的民众早已经过上了衣食无忧,富庶殷实的生活。

谭嗣同18岁那年来过会宁,还到白草塬写过一首诗

白草塬灌区干支渠灌溉季一瞥

谭嗣同18岁那年来过会宁,还到白草塬写过一首诗

白草塬灌区小麦丰收季节

谭嗣同18岁那年来过会宁,还到白草塬写过一首诗

白草塬灌区农田一隅

谭嗣同18岁那年来过会宁,还到白草塬写过一首诗

白草塬灌区农田一隅

138年前,即1883年8月下旬,一个名叫谭嗣同的18岁青年来到了会宁县,在县城逗留了几日后,在驿馆写下了“最是凄凉乡梦醒,卧听老马啮残刍”的诗联后,他一路北行,来到了距会宁县城75公里处的白草塬。当他亲眼目睹了这个小旱塬上的景象后,写下了一首满目凄凉的诗作:

白草塬头路,萧萧树两行。

远天连暗雪,落日入沙黄。

石立人形瘦,河流衣带长。

不堪戎马后,把酒唱伊凉。

当时,中国已经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正在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割地赔款等媚外措施,导致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生活困苦不堪。

1877年,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被任命为秦州(今天水)巩秦阶道。1884年,谭继洵调任到兰州,任甘肃布政使。1889年,谭继洵升任湖北巡抚,离开甘肃。这期间,他按父命跟随在父亲身边读书,以便取得功名,但谭嗣同对猎取功名并无兴趣,他希望自己能够通过另一种途径为国家和人民做一番有益之事。这种思想也促使谭嗣同寻找一切机会走出衙门,来到民间了解风土人情和民间疾苦。这也可能是他来到会宁,并走访白草塬留下诗作的动机之一。

当时的谭嗣同还寂寂无名,无人知晓,他的诗作也很少为人所知。今天看来,他在白草塬留下的诗作虽然给人一种满目萧然的苍凉景象,但在字里行间却无不透出他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对民间疾苦的体察,字字都饱涵着忧国忧民的思想,同时也表现出他对甘肃这片自己的第二故土的深深眷恋和怀念。这从他以身许国后,人们为他整理的诗集中一首名为《陇山道中》的诗作中表露无遗。

大壑宵飞雨,征轮晓碾霜。

云痕渡水湿,草色上衣凉。

浅表远逾碧,新林微带黄。

金城重回首,归路忆他乡。

谭嗣同的名燥后世,源自他参与的那场叫“维新”的百日行动。

公元1898年,是农历的狗年“戊戌”年。这年6月,大清光绪皇帝下定决心开始任用康有为、梁启超实行变法,8月,33岁的谭嗣同也奉召进京,参与新政。可惜的是,短短百天时间,9月中旬,光绪的那个阴毒老娘慈禧太后不仅把儿子抓了起来,还开始捕杀维新党人,誓死以身许国的谭嗣同拒绝外逃避难,与杨深秀等5人一起下狱,最后慷慨赴死。谭嗣同在狱中说的那句“各国变法,无不以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的名言,也成为激励后世之人寻求救国救民的豪言警句。

“戊戌六君子”事件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们的胆魄和凛然正气,多以搜集诗词言语,集录成册,警戒后人。自此,谭嗣同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深入百姓之家,妇嬬皆知。而他为会宁县小旱塬——白草塬所写的诗作也有幸被记录下来,成为我们今天了解过去的一份珍贵记忆。

多年前,初读谭嗣同为白草塬留下的诗句时,对其中8月白草塬上的个中景象描写总是不能理解,当真正了解了他悲壮而又短暂的一生后,就一切明了。

今天再读谭公关于白草塬的诗,觉得他笔下的白草塬应该不是8月下旬,而是10月。或者说,如果是农历8月中旬,则也符合气候时序。因为,如果公历8月,白草塬正是夏收即将结束秋收还未开始之际,此时百草正盛,还无萧杀之气。如果是农历8月下旬,则此时正是公历10月,中秋之后,百草凋零,一片萧瑟,也正与谭公看到的最象相一致。

当然,这并不影响谭公诗中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拳拳爱国爱民之心。我想,今昔对比,如果谭公地下有知,当他看到今日的白草塬上百业兴望,到处都是一派繁荣景象时,他应该扼腕长叹,写出另一种让人心动的豪情诗句。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29602.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