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黄良街办西片,北距长安区新行政中心5公里,村东紧靠子午大道。南依秦岭,北临滈河。村域南部“坎上”为秦岭洪积扇上台塬地带,北部“坡下”为滈河河谷。1964年连阴雨曾出现坡下大片积水。整个村庄坐落在“聂家河周代先民遗址”之内。
1949年52户,198人,耕地602亩。村庄呈方形,格局与周礼营造法式相符合。对称的中轴线上为街道,南有城门楼对应照壁,村门口东边修有“官房”——“碾道”,供村人榨麦碾米公用。村北、西、东三面都有土筑城墙,外边挖有一丈多深的城壕。
古时该村位于南出秦岭,过滈河,北入都城长安的重要道路旁。时有水中蛟龙、岸边猛虎和周处“三害”,客商行人都不敢单人独匹走这条路。要进城,先在河南坎上(今北仁村落一带)聚集,然后成群结队而过。后来,人们嫌聚集地离河太远,就在两地之间立石人,为行人做伴。今北仁村坡下有石人沟,位置在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西南角50米处,古石人现遗存在村民余彩贤房东边。时间一长,聚集地便有人住宿过夜,逐渐形成村庄,名“聚人村”。后来,人们崇尚道德礼仪,便将人改写为“仁”。称“仁村”。明朝中期,原城门楼石匾上就刻有“仁义为民”,后分为东、西、南、北四村,该村为北仁村。清嘉庆《长安县志》亦名北仁村。虽然“文化大革命”改为“青松一队”,但后来又恢复原名,一直沿用至今。又因本村祖辈以编担笼而驰名长安,故俗名也叫担笼仁村。
由马、陈、李、余、张、刘、倪七姓组成,其中,马、陈、李、余、张入住时间较早,人口多。马姓据传是由贾里村马家巷于明代迁往南仁村,后定居本村。祖坟在贾里村神禾原上,现在的培华学院以西,北仁村祖坟在今仁村小学内;陈姓由明代杜陵夏殿村迁入。清光绪时有一支迁往韦曲张家村,记有宗谱。民国时有一支迁黄良村。北仁村祖坟在尖角(佛寺庙沟上来路西);李姓,祖居长安葛村,清同治年间(1862—1875)陕西回民起义,焚烧葛村,该李便迁入北仁村,又一支从北良村迁入;余姓是明代由杜曲鱼村迁入,记有宗谱;张姓分别由南仁村和西仁村于清初迁入,其祖坟在南仁村以南;刘姓是民国时由长安留村迁入本村;倪姓祖籍陕南柞水县营盘,20世纪70年代迁入。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70%以上农户的生活来源主要依靠“进南山”(砍柴、割条子),编担笼,当长工,打短工为生,还有少数家庭乞讨为生。1957年打第一眼机井。1960年通电。1968年知识青年来村插队。1971年仁村中学成立,平整坡下、土壕、村东土地。1972年派村民去石砭峪修水库。
20世纪70年代,连续三年百日大旱,全大队人换井浇水不停,渠道连成网,村南水可引到“聂河”,10天浇一次,保证全队650亩玉米稳产丰收,当时人叫“把包谷由颗浇成颗”(从播种到收获用水浇)。集体编织业发展迅速,每年除过牲口饲料、籽种提留,达到“大队集体库存有余粮,社员家家不愁吃,年年决分有现金”。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村民勤劳致富,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先后办起编织厂、木器加工厂、彩砖厂、特种螺丝厂。养殖业蓬勃发展,鸡、猪存栏超万只(头),果林业也形成规模。2004年先后与陕西立通园艺有限责任公司和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联合开发。2005年投资20万元修成进村水泥路600米,2008年投资80万元硬化全村街道路面9000平方米,并安装路灯60多盏。2009年投资5万元,使家家用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2010年投资30多万元,建成五间两层两委会办公楼,修成2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并植树绿化各街区。
今天已发展改造成棋盘状格局,占地近百亩的九街两巷的新农村;村南为商业、学校、娱乐区,村北为多种经营区,村东为农业耕作区。
锣鼓属于先辈们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鼓为指挥,锣、铙组成打击乐演奏。其中以铙为主,人称演奏叫“敲家伙”。渊源应始于春秋战国。1983年村民捐钱买铙50副,锣15个,鼓一面。编制担笼的技艺,代代相传,长安远近闻名,民间称该村叫“潏河以南担笼仁村”。1970年成立编造厂,村民去凤县油房沟割条子。1980年商店组织村民出村教编筐。
1962年仁村联小成立。1967年办幼儿园,实行合作医疗。1984年仁村小学成立。村民现今接受过大学以上高等教育的有108人。
文化遗存有:
(北仁村烈士陵园)
烈士陵园,位于村东北角,古元君庙遗址上,占地约2亩。该陵园在长安区226处革命烈士纪念地中,仅次于杨虎城将军陵园。陵园内埋葬着解放小五台战斗中牺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十一军一八一师五四一团作战参谋李鸿斌及战士34人。
烈士 董振堂
1949年7月10日傍晚,解放军(可能是541师)从佛寺庙沟上来到该村。解放军南进子午,路径不熟,余景福、马文生就主动当向导带路,后半夜,解放军穿南仁村柿园,过石佛寺在汤房庙与敌遭遇,炮火中,解放军把两人掩护在身下,敌人溃逃后直逼子午镇,解放小五台。战后的7月12日黄昏,解放军向天鸣枪致哀后回队。第二天全体村民自觉重新整理陵墓,逐个堆好封土。后来,村学校教师王如铎(贾里村人)把每位烈士的姓名、籍贯刻在砖上(庙西小塔青砖)放在墓地脚下。后来有六具遗骨搬走,其余28人至今魂绕长安。1956年,长安县民政局正式批复建立“北仁村烈士陵园”,并多次拨专款修葺。刘生计(西古城人)1989年捐款在陵园内建起高2.5米,宽1.5米的“小五台死难烈士纪念碑”。20世纪90年代为革命烈士杨德厚在陵园内立碑一通。
元君庙,该村原有大小庙宇五座,元君庙作为该村历史文化遗存的唯一实物被保存下来。位于村东北角,周代先民遗址范畴。20世纪70年代平整土地时,从离地面约2米深处,曾挖出大量灰陶器残片,和成堆的骨骸(当时可用车拉),符合周代以前氏族群葬的习俗。元君庙应该是周代以前(新石器时代)活动在滈河台塬这一带的一个部落或氏族,用来供奉祭祀祖先的神庙,被历代沿袭下来。清同治年间(1862—1875)陕西回民起义,元君庙和村北的庙宇同时被焚毁。民国9年(1920)重修,门额上石刻阳文“元君庙”。当时村子为黄良乡第六保(包括三仁村、聂河上下村、下北良)驻地,元君庙成为保长议事办公之地,人叫“保长庙”,每年大年初一,各村村民敲锣打鼓上庙“贺保长”。现存大殿为黄良镇张姓祠堂,于民国9年(1920)整体搬建。20世纪40年代,庙院占地4.2亩,庙门前古槐(1967年因小孩玩火焚烧而死),胸径三搂,冠阴半庙,进山门道院内有僧房、水井、砖塔。柏树成林,庙藏铁钟两米多高(1958年大炼钢铁被毁)。现在大殿山墙上,抗日战争时期动员全民抗战的标语“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白底(圆圈)红字的痕迹,还依稀可见。新中国成立后村小学一直设在庙内,直到20世纪80年代。“小五台战役”死难烈士安葬元君庙后,使古庙焕发新意,故“士以庙安息,庙以士出名”。
另有村门楼石门墩、石人沟石人、碾盘子、聂河冢圪垯等遗存。
张景奎(1935—1955),1950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某独立团,1955年在甘南剿匪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仅20岁,革命烈士。
马威如(1864—1936),清末秀才,博学正直,人称马先生。民国21年(1932),保长杨某私自将保上钱粮款借给本村(下北良)王某,长期挪用不还,马先生联络各村名绅,组成清算组,清查保上账目,强制拆除王某的三间门房,以偿还保上债务。
马乃喜,西北大学教授、博导,环保专家,陕西省参事室参事。
全恒瑞(1929—1999),1960年在北京出席劳模大会,曾受毛泽东主席、朱德委员长接见,合影留念。
马仲毅,民国36年(1947)兰州大学毕业,宁夏园林局局长。
马腾,清华大学2004届毕业生,博士。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29641.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南部县各街道、乡、村名称的由来
下一篇:中国古代妇女改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