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百年老院·红色记忆⑦伴随铁路而生的十院,骨子里有一马当先的“速度”

1910年,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原上海铁路局中心医院)伴随着沪宁铁路而诞生。经历了1915年经费短绌停办、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解体等困苦时期,十院始终秉持悬壶济世的医者初心,在风雨飘摇中坚定不移,并不断壮大。

百年老院·红色记忆⑦伴随铁路而生的十院,骨子里有一马当先的“速度”

新中国成立前,十院仅有33张病床、38名员工,如今发展为拥有1860张床位、51个党支部、968名党员、3000余名员工的大型综合性医院。钤刻在血脉中的“速度”基因,激励白衣天使在党旗引领下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在为人民服务的征程中始终一马当先、一往无前。

勇闯医学禁区,成就光明天使

不同于今日的白内障(与年龄相关)、眼底-黄斑病变(与人体代谢相关)高发,上世纪60年代,受感染(沙眼衣原体)、外伤、人群营养状况等因素影响,归因于角膜病变的致盲性眼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人民生活质量。

人民需求就是研究方向,上海铁路局中心医院眼科主任郑一仁教授带领团队勇闯医学禁区,致力于人工角膜研发。早在1968年,郑一仁课题组就着手向全角膜白斑病发起挑战。1969年,来自当时崇明县的宋藕仙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刘红宝,接受了由郑教授主刀的人工角膜移植术,在黑暗世界中踟躇多年的他们重见光明。

百年老院·红色记忆⑦伴随铁路而生的十院,骨子里有一马当先的“速度”

首战告捷,并不代表人工角膜技术已成熟。在技术人员配合下,郑一仁团队开展了300多次动物实验,历时六年,将中科院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提供的透明硅凝胶材料,制成仿真型人工角膜植入患者眼中,再用板层角膜片加以覆盖,封闭式人工角膜植入术大获成功。

术后60%患者重见光明,30%患者重新走上生产岗位,其中一例随访患者有效视力长达25年,最后稳定视力达到0.1以上,可读书看报。1978年1月,郑一仁主持的“封闭式人工角膜”研究项目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上海市重大科技奖”。

上世纪90年代初,郑一仁教授等采用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手术,成功使被誉为“中国保尔”的“钢铁战士”刘琦重见光明。

弘扬岐黄精华,厚植文化自信

以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学术思想体系为代表的颜氏内科,是十院的又一重量级学科品牌。颜德馨先生为儒学先贤颜回后裔,1920年11月出生于江苏丹阳。彼时的中国处于民族危亡之际、内忧外患之中,一部分国人在重压之下失却了文化自信,一切唯西方马首是瞻。部分民众将传承数千年的祖国医学视为“非科学”,当时的官方卫生部门甚至也制定了歧视中医的政策。

即便面对极为不利的宏观环境,在深得孟河医派真传的父亲颜亦鲁熏陶下,颜德馨对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充满自信。

1939年7月,颜德馨于中国医学院毕业,8月在上海山海关路自立私人诊所。1945年抗战胜利,颜德馨举家迁返家乡丹阳,并创办“德社”免费为儿童接种疫苗,免费施诊给药,很受民众赞许。

百年老院·红色记忆⑦伴随铁路而生的十院,骨子里有一马当先的“速度”

1949年丹阳解放,他被公众推举、政府任命为医联筹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事业如枯木逢春,得到政府支持,颜德馨放弃自设诊所的高额收入,受聘于上海铁路局中心医院,1959年因工作表现突出获评上海铁路局先进工作者。

2003年“非典”突发,84岁高龄的颜老勇挑重担,奔走第一线。他担任上海市中医防治专家组顾问、上海市中医治疗指导组组长,同时还是上海市卫生局突发事件应急专家组成员,积极参加制定中医中药预防“非典”方案,创制了“扶正祛邪方”,被上海市科委列为应急科研项目,边科研、边防治。

传递深情厚谊,护航东非建设

1970年10月26日,坦赞铁路正式动工,大批铁路建设装备运到东非腹地,更有5万余中国铁路建设者作别家人、远涉重洋,在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的崇山峻岭间,开启了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最为艰难的援外成套项目。

在各种热带传染病肆虐的东非,医疗保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党中央安排铁道部充分利用系统内力量,向坦赞铁路工地派驻医疗保障队。医院党委接到命令后即刻动员,先后派出了两批医疗队员。

百年老院·红色记忆⑦伴随铁路而生的十院,骨子里有一马当先的“速度”

谈到40多年前的援非经历,已是耄耋之年的谈昆铭心潮澎湃。除了为参与坦赞铁路建设的中非铁路工人提供医疗保障,援非医疗队还是中国形象的诠释者、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工作之余,他们会教非洲同事说汉语、唱中国歌,还一起参与拔河等体育活动……

驰援唐山救灾,传递人间大爱

1976年7月28日,一场里氏7.8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华北工业重镇唐山,昔日繁华的城市瞬间化为废墟,24万人遇难,更多伤者在瓦砾中挣扎……

组建医疗队、集结出发的命令传来时,妇产科主任周娟华正在吃晚饭。听到命令,她没有片刻的迟疑,立即放下饭碗打包行李。说是行李,其实简单到简陋——两只脸盆、一个茶缸,再加一些个人卫生用品,背着这些,周娟华就和同事一起登上了北上的救灾专列。

百年老院·红色记忆⑦伴随铁路而生的十院,骨子里有一马当先的“速度”

1976年8月4日中午时分,周娟华主任和同事王月美在废墟中发现了腿部受伤的年轻孕妇卢桂莲。周娟华凭着丰富的经验,判断孕妇马上就要分娩。可是,受伤的腿血淋淋,加上又是难产的胎位,再拖下去,孕妇和孩子都有生命危险。周娟华当机立断,就地施行助产手术。

卢桂莲躺在低矮的三角帐篷里,王月美在她的腹部推着,周娟华从废墟中找出一把剪刀作为操作工具,跪在地上为产妇手术。六七个小时过去了,周娟华跪得双腿早已失去知觉,孩子终于平安降生。为永远铭记上海医生的救命之恩,父亲给孩子起名为“孙沪”。

2016年,当年的小孙沪已是人到中年,她特意来到上海,与将她安全带到这个世界的恩人周娟华主任激动相拥,人间大爱穿越四十载光阴,依然令人动容。

不惧新冠挑战,多线抗击疫情

2020年初,面对突发的新冠疫情,十院医务人员没有退缩——刘勇超、许虹、彭沪、严松娟等4人,在新春佳节作别至爱亲朋踏上援鄂征程,重症医学团队在王胜主任带领下整建制接力驰援市公卫中心,急诊科、感染科、护理部更多的党员同志放弃休假主动报名,值守发热门诊与留观病房……

不仅是一线医生、医技、护理人员,行政管理、后勤保障、保安保洁亦全体动员,用最短时间建设起十院版的“火神山”“雷神山”(隔离留观病房),改进、细化、优化就医流程,完善各项设施设备,保障病员的安全。

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集结在党旗号令下的,还有平日默默无闻、甘居幕后的科研人员——可显著改善患者呼吸窘迫症状的“氢氧疗”、可远程操控实时精准评估患者肺部炎症进展的5G超声……以科学精神、科研成果助力抗疫,十院人以行动为党旗增辉。

百年老院·红色记忆⑦伴随铁路而生的十院,骨子里有一马当先的“速度”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战斗堡垒。十院从1996年起连续13届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20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十院党委秉持“支部建在学科(群)上”理念,以党建引领促进学科高质量发展、增进公众健康福祉为导向,全院党支部增加到51个,不少支部实现了“双重带头人”,即科主任兼任支部书记。

在强大组织保障的基础上,十院党委深入推行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2015年启动党建品管圈建设、2017年启动党建课题研究,以党的优良传统为基础,结合现代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理论,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抓手,拓展党建工作内涵,取得了丰硕成果——150个品管圈项目、224个党建课题,真抓实干,让党群联系更为紧密,让医院发展更具活力。

栏目主编:顾泳 文字编辑:侍佳妮

来源:作者:侍佳妮 生星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29980.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