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帝王制始于秦朝,终于清朝,那么从秦朝到清朝是否意味着一种宿命轮回?秦朝起名有何特征特点?对现在起名有何启示?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人的祖先大费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舜赐其嬴姓。秦国是由非子始建,秦人逐步由西向东扩展,至秦仲时为周大夫,至秦襄公时因护周平王西迁洛都(河南洛阳市)有功,封侯赐歧丰之地,周王承认秦国为诸侯国。至秦穆公时以称霸中原,至秦王嬴政,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秦朝。史记记载先秦世表即:黄帝—昌意—颛顼—女修—与少昊----(东夷鸟部族)结合生大业,大业之子大费,大费即是:虞舜末期助大禹治水的伯益。大业——大费(伯益)——大廉(鸟俗氏)——孟戏——仲衍——中潏——蜚廉——恶来——女防——旁皋——太几——大駱——非子(秦赢)。自非子立秦、历经秦仲为臣、庄公封秦、襄公封侯、文公收地、德公迁都、穆公称霸、桓公服晋、哀公助楚、厉共扩疆、献公迁都、孝公改革、秦灭巴蜀、秦灭东周重要阶段。公元前221年,秦王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事业,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前221年,秦王政称帝,史称“秦始皇”。秦朝在中央设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筑长城以拒外敌,凿灵渠以通水系。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中国2000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故称"百代都行秦政法" 。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公元前210年12月,秦始皇(赢政)出巡,死于沙丘平台(河北广宗县)。秦二世(赢胡亥)继位,公元前207年被赵高逼迫自杀。子婴继位,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率领汉军攻破秦都咸阳,秦王子婴投降汉军。公元前206年12月,项羽率领楚军进秦都咸阳,杀秦王子婴,秦灭。秦自非子起,至子婴亡,共立38君,695年。自秦始皇赢政至秦二世胡亥、秦三世子婴,共传三帝,享国十五年。
秦的族徽由“玄鸟殒卵““双手供奉”和”禾苗”三部分组成。它是“燕子殒卵”与嘉禾的复合国徽。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帝锡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帝舜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尔后嗣将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史记·秦本纪》)
杨易程、伊万卡老师剪纸作品《秦朝族腾》
秦朝制度和文化对姓氏合一演变影响深远。秦国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其统治,其中包括著名的“书同文”,即将战国时期各国使用的不同的书写体统一为后世所称的小篆,相传该字体为秦国丞相李斯发明。秦始皇以原来秦国的制度为标准,整齐划一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一些制度,企图尽可能消除由于长期分裂割据造成的地区差异,以利统一。战国时期,各国文字的基本结构虽然相同,但字体繁简和偏旁位置却有差异。李斯受命统一文字,他以秦国的文字为基础,参照六国文字,制定小篆,并写成范本,在全国推行。当时还流行一种书法,叫做隶书,比小篆更简便。书同文,将小篆作为标准文字;“焚诗书”,加强思想控制;以吏为师,严禁私学。“车同轨”,统一车道,极大地推动了物流的发展,为人们扩大活动范围提供了便利。“量同衡”,统一度量衡,让秦国各地在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上有了标准的度量准则,有利于当时的商业和经济发展。“行同伦”,改变原来六国的不同风俗习惯、道德规范,教化民众,使全国民众统一法度,统一思想。这一政策虽属专制国家对民众强化管理的举措,但它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社会发展的提速,人们的活动区域越来越大,商贸、文化交流范围越来越广,姓和氏的区别越来越小,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人们开始任取其一作为自己和后代的“姓氏”往下传承。汉以后,姓和氏的区分基本淡化,姓氏合一,姓和氏二字逐步演变成了同义词。时至今日,人们更是简化到用姓取代了氏。今天的姓,早已没有明贵贱、别婚姻的意义了,除了具有分辨一定的家族源流属性外,主要在于识别不同人的身份。
秦始皇不但建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机构和制度,而且还采用了战国时期阴阳家的终始五德说,以辩护秦朝的法统。终始五德说认为,各个相袭的朝代以土、木、金、火、水等五德的顺序进行统治,周而复始。秦得水德,水德尚黑,所以秦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与水德相应的数是六,所以符传长度、法冠高度各为六寸,车轨宽六尺;水德主刑杀,所以政治统治力求严酷,不讲究“仁恩”和“义”;与水德相应,历法以亥月即十月为岁首,等等。焚书坑儒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大事件。秦始皇对分裂割据的思想和政治倾向,也进行了斗争。当时的一些儒生、游士,希望复辟贵族割据局面,他们“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引证《诗》、《书》、百家语,以古非今。公元前213年,秦统一八年,太子师博士齐人淳于越在一次朝廷会议上提出恢复周朝的分封制,“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丞相李斯反对,并提出措施:“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消灭私学。有敢偶语《诗》《书》者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之,下令各郡、县立即查禁所有《诗》、《书》和诸子百家的书籍,30天内全部焚烧。
姓氏合一,在中国姓名制度中导致一系列的变化。氏基于父系血统 随着母系氏族人口的自然繁衍,原有领地的资源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因此就有将氏族“分家”的必要,即“另其子孙而自分”。一个强有力的男性,率领一部分氏族成员到一个新的地方安家,这个男人就成了新氏族的酋长。他保留着原来氏族的姓,为了便于区别,毎支新氏族再起一个另外的称号,这就是氏。氏是从姓分出来的分支,由于氏族不断分化,新的氏层出不穷,同一姓可以衍化分成许多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由从母改为从父,氏反为女子家族之用。汉族姓氏自夏朝以后,极少用从女的汉字,甚至把从女的古姓去掉女旁,如“姞”姓改为“吉”姓,就是以父权为中心的社会打下的烙印。姓与氏的来源和形成方式迥然不同,功能也有区别。姓氏的基本作用是“别婚姻”,同姓不婚是一条重要的原则。“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说法,是古人对优生理论的正确认识。为防止同姓通婚,女子的姓比名更重要。郑樵概括说“氏同姓不同,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婚姻不可通。”姓的出现是原始人类逐步摆脱蒙昧状态的一个标志。中国在夏代之前以“禅让”制的方式传承氏族的权力,据《尚书》记载,尧禅位给舜,舜又禅位给禹,而禹却传给了儿子启。原始社会的末期已经出现了氏,夏、商两代也有少量的氏产生,氏的大量频繁产生,是在周代。周朝初年,周天子为了控制广大的地区,实行分封制,建立了71个封国,各诸侯国又对卿大夫进行分封。经过层层分封,以封国、封邑为氏的大量出现,加上以官名、职业、住地、贵族的字和以与周王或侯君血缘关系远近之称为氏的,使氏的繁衍滋生越来越多,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姓的数量。封建制度建立后,通行嫡长子继承父辈权力和氏号的规则,其他诸子只能另立门户,重标新氏。氏族的始祖氏号只能由嫡长子一系世代相传。于是氏演变成了一种权力、地位和财富的象征。从战国时代开始,随着封建宗法制度走向没落,士与平民权力、地位的上升,氏不再是贵族特有的标志,普通人也开始称氏了,氏与姓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后,废除了分封制,实行了郡县制,使六国的贵族失去原有的特殊地位,而与平民地位相近,从而使大家都一样的有“氏”,姓和氏开始二者合一,“姓”就是姓氏了。正如《通志·氏族略序》所说:“秦灭六国,子孙皆为民庶,或以国为氏,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自此始。”,姓和氏没有什么区别。
姓氏合一导致中国人名字结构的变化,使中国人的名字在秦汉时代就已定型,至今未变。先秦时代,人(主要是贵族)有姓以记血缘,有氏以记家族,因此,先秦时的名字是由姓、氏、名(字、号)三部分构成的,而且在具体的称呼中,姓、氏、名(字、号)三部分的顺序并不一致,有时又字、名并举,字在名前。但到姓、氏合一之后,以上三部分结构就演变为姓、名(字、号)二部分结构了,姓名结构一般为姓在名先或姓在字先的形式,且名、字一般不并举。战国时出现的这一姓名组合形式到秦汉时代就完全稳定下来了,之后,历经二千年的历史风雨却未有任何改变,而且,一些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少数民族也逐渐推行了此种姓名体制,采取了汉姓汉名。姓氏合一还导致了新的表示家族地位高低手段的产生。本来,在先秦时代,姓标志血缘,而氏则体现了家族的权力、地位,因此也就体现了家族等级地位的高低。战国时代之后,旧的以土地占有为基础的封建世袭制度虽已崩溃,但新建立起来的专制制度仍是一种等级制度。秦、汉之后,虽没有了公卿大夫士、公侯伯子男之类的等级差别,但社会上仍存在着士与庶、主与奴、官与民、城与乡等的差别,人与人之间仍存在着基于财产、名望、血统等之上的贵贱高低之分,这些等级差别必然要以一定的符号象征系统表现出来。从战国到西汉,旧的姓氏制度虽已荡然无存,但与之相关的以血缘论贵贱的观念依然存在,如起身草莽的刘邦本是一介匹夫,但他成了汉高祖之后却与陶唐氏(即尧)搭上了亲戚。据说,上古陶唐氏之后因居于刘地,因以刘为氏,刘氏后裔刘累,为夏朝十三世王孔甲驯龙御龙,被赐氏御龙氏。刘累之后分为两支,一支食邑于范,是为范氏,后来成为春秋时晋国的世族,而留在秦国的一支,仍姓刘氏。刘氏在战国时随魏迁到大梁,后来又迁到丰地,刘邦即其后代。这一血统谱系说得头头是道,谁又知道不是刘邦为了证明自己是名门之后所编造的鬼话。西汉末,王莽为了篡权也如法炮制,竟胡编乱造把自己也说成了尧舜之后,这样一来,王氏与刘氏同出尧舜,本为一家,因此,王家替刘家当皇帝,就不算篡位了。总之,秦汉时代,世袭制崩溃,血统虽已不再是权力的基础,但权力仍需血统的辩护和证明,姓氏则是进行此种辩护和证明的手段。到东汉后期,一种类似于先秦世袭制度的门第制度建立了起来,门第制度源于汉代开始的察举制度。在先秦,官位是由世族大姓世袭的,卿大夫之家世世代代都可以任卿大夫。汉代由于已不存在官职的世袭,国家为选拔官僚人才而推行"察举"制度,即令各地官员在当地发现、选拔品行优异的人才担任各级官僚,量才而用,这就为平民百姓打开了晋身之阶,布衣而为卿相,如公孙弘等,一时成为美谈。但察举制度在施行过程中,难免蜕变,因为选拔推举的权力既然掌握在官员手中,他们自然就会举人唯亲,而不是举人唯贤,营私舞弊在所难免。于是,天下仕途又渐渐为一些豪门大族所控制,出现了"累世公卿"的现象。如东汉的袁氏家族四世出了五位公卿,此种"累世公卿"与先秦的世袭制度异曲同工,而累世公卿之家与先秦的世族并无区别,成为准贵族,门第势力因此就养成了。从东汉直到唐代,门阀制度盛行不衰,门阀制度发挥了命氏制度在先秦发挥的作用,即区别姓氏的贵贱高低。在门阀制度中,姓和先秦的氏一样,有高低之别,有国姓、郡姓、州姓、县姓等不同级别。因此东汉之后,编撰姓氏书风行一时,目的是通过联宗叙谱,维护世姓大族的地位和权力。尤其是到曹魏时代,制定九品中正制,各州郡由有名望的人担任"中正",负责甄别当地各姓氏的高低贵贱,并划分为九级,以备朝廷选择官员参照。由此可见,姓氏合一之后,虽已无区别贵贱的氏,但姓仍与贵贱地位难分难解地交织在一起。在中国历史上,姓氏始终就不单纯是一个家族的符号标志,而总是或隐或显地反映了社会的权力结构。
在先秦时期,奉行“同姓不婚”的原则。“姓”代表着血缘,是用来辨别婚姻的,而“氏”是用来别贵贱的。明末大儒顾炎武在《原姓》中写道:“氏一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长期以来,人们把秦朝称为“嬴姓统治者”,称秦始皇为“赢政”。(韩厥)曰:“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夫自中衍者皆嬴姓也。中衍人面鸟口蜀,降佐殷帝大戊,及周天子,皆有明德,下及幽厉无道,而叔带去周适晋,事先君文候,至于成公,世有立功,未尝绝祀。今吾君独灭赵宗,国人哀之,故见龟策。”(《史记?赵世家》)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居二日半,简子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帝告我:‘晋国且世衰,七世而亡,嬴姓将大,败周人于范魁之西,而亦不能有也。’”(《史记?赵世家》)。前一段话中韩厥说赵盾家族是嬴姓在晋国的一支;后一段话中赵简子梦见上帝对他讲“嬴姓将大”,就是说赵氏将强大, 预言三家分晋。可见,秦、赵俱为“嬴姓统治者”,不得以嬴姓专指秦朝。认同秦国为嬴姓赵氏的,其主要理论依据乃“秦赵同祖”。按《史记》所述:蜚廉生季胜已下五世至造父,造父有功於周穆王被赐以赵城,由此为赵氏。而秦的先祖恶来乃是蜚廉的长子、季胜的长兄。“氏”通常都是直系往下传承的。至造父获赐赵城,据秦赵同祖已历六世,血脉早已疏远,没来由造父氏赵,其远房同宗也氏赵的道理。再则,秦的先祖虽然发迹比赵的这一支要稍晚一点,但可以说是后来居上。秦的先祖非子因善于养马,得到周孝王的赏识,获封秦邑,成为秦国始封君。到春秋时期的秦襄公在位期间,秦国被正式列为诸侯了,而赵的一支到战国时期才正式为诸侯。赵可以说远不及秦的荣耀,“氏”是家族社会地位的体现,家族地位提升,可以另立宗“氏”,也没有“氏”赵的道理。
秦朝姓氏制度不只是一种名号规则,它与当时的政治制度、经济关系、家族形态、社会心理、礼俗特征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发展演变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性质的变革。出现比较著名的研究成果台《世本》《风俗通·姓氏》《潜夫论·志氏姓》《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辩证》《通志·氏族略》等一大批有关先秦姓氏制度研究的文献,同时也产生了应劭、王符、林宝、邓名世、郑樵等许多古代姓氏学研究“专家”。秦国先人最早可以追溯到颛顼。大费很有才能,跟大禹一起治水。 治水成功以后,舜帝奖励大禹一块黑色的玉圭,大禹却说这个功劳不是他一个人的,因为有大费的辅助,治水才能成功。舜帝听后便赏赐给大费一个黑色的旌旗飘带,还给他娶了一个姚姓美女。从此,大费便留在舜帝的身边,为舜帝驯养和调教鸟兽。鸟兽大多驯服,舜帝赞赏大费的功劳,就赐姓为嬴,这就是嬴姓的由来。当时嬴这个姓是上古时代最有影响力的八个姓之一。姚、妊、姜、嬴、姬、姒、妘、妫。而其中的姜就是炎帝的姓氏,炎帝姓氏来源与黄帝相同,都是由于河流。嬴姓现如今演化了十四个姓,由于他被称为赵政,再加上他是秦国的皇帝,他的后人自称为秦姓也说的过去。另外十二个则是费、缪、廉、翟、谷、江、黄、徐、梁、葛、钟、马。先秦时期姓氏并未统一,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秦国为嬴姓,以国为氏是为秦氏。秦国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秦人是华夏族西迁的一支。其国君当为少昊氏之后,传说周孝王因秦的祖先善养马,因此将他们分封在秦,作为周朝的附庸。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占领了被戎人和狄人占领的原周朝在陕西的领地。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建都近300年。有宫殿区、居住区、士大夫与国人墓葬区和秦公陵园。秦最初的领地在今天陕西省西部,在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秦人善战,但一直到战国初期秦一直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也许正因为它地处偏僻,因此它一直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在春秋时代早期它是一个不显眼的国家,直到秦穆公时代方参与中原争霸,成为仅次于晋国、楚国、齐国的二等强国。就科学技术、文化等等而言,秦在战国初期也比较落后。这个形势一直到前361年商鞅变法才开始改变。从此秦国开始不断强大。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秦灭蜀,从此秦正式成为一个大国。前246年秦王嬴政登基,前238年掌权,开始了他对六国的征服。从前230年秦灭韩起,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周显王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的变法最为彻底。商鞅变法鼓励人口增殖,重农抑商,废除世卿世禄度,奖励军功,编制户口,实行连坐之法,使秦国成为战国中期以后最为强大的国家。
司马迁在《史记》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秦国和赵国王室同姓同氏。秦和赵源出于嬴姓同一祖先。远祖是女修(为嬴姓女祖先),近祖是蜚廉。“蜚廉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恶来,事纣,为周所杀,其後为秦。恶来弟曰季胜,其後为赵。”(《史记.赵世家》)。季胜的曾孙造父幸于周穆王。“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缪王以赵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为赵氏。”恶来的曾孙是太几,“太几生大骆,大骆生非子。以造父之宠,皆蒙赵城,姓赵氏。”《始皇纪》云 ‘姓赵氏’,此论又云秦为赵氏。夫后人追溯所出,秦、赵可以互称,若专言姓氏,岂容混冒妄载。《通志》云‘凡诸侯无氏,以国爵为氏’。秦自非子得邑则以秦邑为氏,及襄公得国则以秦国为氏,相传至于始皇。若赵氏者自造父获赵城为赵氏,其后微弱而邑于晋,则以赵邑为氏,及三分晋国则以赵国为氏。岂有秦国之君而以赵国为氏乎?”(《史记志疑》卷四)这个提问似乎挺有道理,但司马迁并非不知诸侯“以国爵为氏”。他在《史记?秦本纪》最后一段总结性地指出:“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他特别强调秦朝并非以国为姓(氏),虽然世有秦氏,但并非秦国王室这一支。
随着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氏族贵族日趋瓦解,它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战国时期姓氏制度发生混乱。秦的统一,基本结束了西周封建宗法制度,旧的氏族及姓氏制度也被清除殆尽,姓和氏开始合二为一。经过秦末大乱,社会进入西汉,姓氏就完全融为一体。《通志·氏族略》有云: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在夏商周之时,姓氏分而为二。秦汉以来,姓氏合而为一。《通志·氏族略》载,“秦灭六国,子孙该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自此以后,姓即氏,氏即姓,姓氏或氏姓成了姓或氏的一种书面用语。先秦时期“姓”与“氏”有严格区别:姓表示血缘所出,氏则是以封地和官职等所获家族称号,实际上是姓的分支,等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姓”。先秦时期女子 “称姓不称氏”,且称姓时要放在名字之后。仅以秦国宗室女子为例,见于史籍者,如“缪嬴”(秦襄公的妹妹,为周丰王妻;另有一缪嬴为晋襄公夫人),“怀嬴”“文嬴”、“辰嬴”(秦穆公一次就送流亡的晋公子重耳五个宗室女子,文嬴是其中之一。怀嬴和辰嬴实为同一人,她最初嫁给在秦国为人质的晋太子子圉,子圉只身从秦国逃跑,回国即位,是为怀公。后来秦穆公又把子圉故妻送给重耳,改名辰嬴),“葛嬴”(齐桓公夫人),“秦嬴”(楚国司马子庚夫人)。而氏仅供男子使用,男子“称氏不称姓”,并且称氏时要放在名字之前。到了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通志·氏族略》载,“秦灭六国,子孙该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从那以后,姓就是氏,氏就是姓,基本已没有区别。西汉中期的司马迁写《史记》时便已不那么注意先秦时代姓和氏的区别了。他在《孔子世家》里说孔子“字仲尼,姓孔氏”。其实孔子祖先是宋国人,姓子,孔只是氏。这是司马迁囿于当时习惯造成的一个疏忽。他在《屈原贾生列传》中说“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就将屈原的姓和氏分得清清楚楚。
秦朝人取名都很简单易识记,绝大部分是单字名,取生活中常见之字,这一点可能与百姓们受教育程度的普遍低下有关。取名字呢多用文、成、武、吉、安,这些人名被寄予了美好的愿景,无论历经了多少年,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总是恒久不变的。但史书上记载的或是王侯将相,或是人中豪杰,对于当时占据社会绝大多数的中下层民众却鲜少提及,更不用说是青史留名了。里耶秦简是记录郡县之间往来公文,基层机构中多为下层小吏和有关平民,于是这些人名便被记载了下来。秦朝以干支、行序、物品、动物等等来取名的情况是很常见的,诸如此类的人名例如乙、长、甗、狗等等。而一种特殊的类型则是取贱名,当时民间普遍认为小孩子容易受到外界侵害,更易受到鬼怪邪祟的捉弄,于是选择给孩子取恶名或贱名以此引起鬼怪邪祟的厌恶,没有了鬼怪的侵害,孩子便好养活了,便有了类似咱们开头所提到的“去死”、“恶夫”这一类的人名。这“去死”二字却并非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含义,这里的“去”当远离的意思来讲,“去死”就是希望孩子身体康健,远离疾病与死亡。而类似“囚吾”、“犯”等人名则可见秦人内心尚法的。人名中带有先秦尚朴之遗风,简洁而朴素,只单从当时的一个迁陵县的公文档案里所提供的人名记载,就可看出人名用字的重复率很高,说明人们取名用字的选择并不多,加之单字名的数量远远超过双字名的数量,也说明了秦人命名以简的特点,这就会使命名用字的选择范围相对较窄也更加生活化。就现今发掘出的秦简来看,主要在两类文书中是涉及到人名的,一类是因公务往来的文书,一类是审理案狱的文书。在这类秦简中所见的人名称谓并不仅仅包含一个名字,虽然没有记载姓氏,但它却是一个带有身份性象征的特殊称谓。因为人名之前通常会带有身份性名词的前缀,人名的前缀简单来说主要有官职、爵位、身份、地域等,也有几种情况同时使用的,如“官职+爵位+人名”、“地域+官职+人名”等。在先秦时期便已经出现了“物勒工名”的现象,即将工匠与监制官的名字刻制在器物之上,一旦制造的器物出现问题,根据署名可以很快找到责任人进行处理,这在已出土的实物器具中可以得到证实。秦汉简公文书上的署名也有明确责任之意。张家山汉简《行书律》中记载“邮人行书,一日一夜二百里。不中程半日,笞五十;过半日至盈一日,笞百;过一日,罚金二两……诸行书而毁封者,皆罚金一两”。文书传递何时出发,传往何处,由何人传送也都是文书中要严格记录的内容,邮递人员一旦署名就意味着他开始对这份文书负有法律上的责任,文书延期或损毁丢失可以根据记录立刻找到责任人进行相关惩处。而里耶秦简记录,“径仓粟米一石二斗少半斗。卅一年十一月丙辰,仓守妃、史感、稟人援出稟大隶妾始。令史扁视平。感手”。仓粮的出入记录中清楚写明时间是秦始皇三十一年十一月初二,经手人是妃、感、援三人,监管人扁,记录人等信息,所有与之相关的人都要记录下其职责及身份以便日后查验。文书署名责任制使公文书不仅具有行政力还具有法律力,如此一来,便可大大保障整个国家行政运行的安全与效率。
嬴是一个相对而言比较古老的姓氏,嬴政中分出了14个氏,有徐、廉、赵、马、葛、谷、费、黄、钟、秦、梁、江、翟、繆,这十四个。嬴、秦姓演变其他姓氏有:廉氏、飞廉氏、飞氏、非氏、扉氏、奜氏、樗里氏、樗氏、革氏、白冥氏、公金氏、公车氏、终黎氏、高陵氏、华阳氏、桑 氏、子桑氏、不更氏、侯丽氏、改氏、稻氏、运奄氏、运期氏、灌东氏、整氏、菲氏、斐氏、绯氏、谷氏、缪氏、谬氏、絷 氏、叶阳氏、益氏、盈氏、瀛氏、徵氏、运氏、玆氏。
复姓在秦朝的时候较常见:百里。周朝时2113,有姬姓虞国人,入秦5261后,授予百里作采邑,其4102后代子孙就以封地1653名为姓, 称百里氏;淳于。周武王灭商后,把原夏朝斟灌国姜姓封在州邑(今山东 安丘县),建立州国,因位居公爵,世称州公。春秋时期有州公实,亡国于杞,州国公族定居于淳于城(今安 丘县东北,原为州国都城),后来复国,名淳于国,仍为公爵,成为春秋时期的小国之一。亡国后,其族人以原国名命姓,称淳于氏。;东野为当今较为罕见的复姓,也出自春秋时期的鲁国,为周公姬旦的后代。周公长子伯禽的小儿子名叫鱼,食采邑于东野,遂以地名为氏,姓“东野”。另外,鲁国的季平子(姬姓,周公之后)食采邑于东野,也以“东野”为姓.“东野”自得姓后,一直在山东一带发展繁衍;东郭 春秋时,齐桓公有子孙住在都城临淄外城的东门一带,称为东郭大夫。其后代子孙遂以居住地命姓,称东郭氏;段干 段干木原是晋国人,后来到魏国,住在魏国的城;邑段木,所以人们称他为段干木。秋时齐国有臣子段干朋,魏国有名人段干子; 端木 春秋时期,孔子有个得意门生叫端木赐,字子贡;东方 伏羲氏裔孙中有个叫羲仲的,出于震位(震位在八卦中主东方),世代执掌东方青阳令。他的后代子孙遂以东方命姓,称东方氏;公孙 公孙复姓起源很多。春秋时,各国诸侯不论爵位大小,多喜欢称公。按照周朝制度,国君一般由嫡长子继位,即位前称为太子,其他的儿子便称为公子,公子的儿子则称公孙。他们的后代便有不少人便以公孙为姓,因此,公孙并非一族一姓的后人;高堂 以邑名为氏,春秋时齐国卿士高敬仲奚采于高堂,其后人以高堂为氏。
这里主要介绍与起名有关的三位名人:秦始皇、子婴和姜子牙。
1、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1、为什么叫秦始皇?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服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朕闻太古有号勿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以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王政在他登上秦国王位的第二十六个年头,终于统一了中国。天下初定,秦王政第一件急着想做的事,就是要重新给自己确定一个称号。春秋战国,各国诸侯都被称为“君”或“王”。战国后期,秦国与齐国曾一度称“帝”,不过这一称号在当时并不同行。已经一统天下的秦王政,以为过去的这些称号都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尊崇,“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他下令左右大臣们议帝号。
丞相王绾禀奏:“三皇五帝的名称,是天下共主,实际上本身所占有的领土,不过方圆千里,而自商周称王后,才真正拥有天下,而且周维持了八百年的朝代,所以臣认为王的称号最好。”秦王政不悦的说:“我不要商朝七百年或周朝八百年的天下,而是要万世永传的朝代。”
李斯上奏道:“陛下平定天下,如今海内都已成为郡县,法令由中央统一,这是自古以来从未有的事,所以陛下的功业为三皇五帝所不及。臣认为古有天皇、地皇、泰皇,而泰皇最尊贵,臣建议称泰皇。”
秦王政一听,高兴的说:“泰皇仍与以前分别不出来,我看,去「泰」留「皇」,采上古「帝」号,称「皇帝」。我称始皇帝,后世以数计,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另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然而,秦始皇对此并不满意。自以为功德超过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开始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确立了"皇帝"制度.(详解:初并天下后,秦王赢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就令群臣商议名号.群臣提出:"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最贵",应上尊号"泰皇".赢政并不以此为满足,决定从"三皇"中取一"皇"字,又取上古"五帝"中的帝字,合成"皇帝",他宣布:"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从此,"皇帝"成为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所沿用)从此以后,“皇帝”就成为中国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就这样,赢政被称为“秦始皇帝”,通称“秦始皇”。
秦王想的是超越古代最尊贵的泰皇,想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泰皇虽最为尊贵,不还是有天皇、地皇和他形成大致的并列关系么?远古有“三皇五帝”,超越皇,又要超越帝,这样的头衔就只能是史无前例的“皇帝”。因为秦王是第一个皇帝,所以又自封为“始皇帝”。这个头衔可以分成两处说,往过去说,所有三皇五帝的功绩统统不算什么,因为秦王是集大成者;往以后说,所有的皇帝都得排在秦王后面,因为我是第一个。所以,从时空的角度来说,始皇帝这个名称占据了时空这座立体高峰的最高点。秦王政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自称“始皇帝”。他又规定:自己死后皇位传给子孙时,后继者沿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万世。秦始皇梦想皇位永远由他一家继承下去,“传之无穷”
2、为什么叫千古一帝?千古一帝出自《藏书·世纪列传总目》,是李贽对秦始皇的评价,评曰:“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亦用于对唐太宗李世民的评价,明王志坚《读史商语·卷三》:“三代以后,如文皇者,真千古一帝也!”
3、为什么叫嬴政?在中国古代,礼教和现在有所不同,那时候诸侯国的君主之前都被称呼为什么公子或者是公子加名的。所以在春秋时期,一国之主是不能直接被叫名字的,就是姓氏加上名字一起。而到了战国的时候,有一部分人就可以称呼成嬴政了。毕竟国家内外部环境都很混乱,谁还管你叫做什么呀!更何况还有历史资料记载呢,《战国策》中就记载了一个人叫做芈戎,这种就是姓氏加上名字的叫法。但是在现存的许多史料中,虽然“赢”姓氏周王室赐给秦国国主的姓氏,但是在战国时期并没有人给秦国的国主叫做赢什么的。最早叫秦始皇“嬴政”的是西汉末的《扬子法言》,为杨雄所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就是,在秦始皇那个年代应该还不曾有人称呼始皇为“嬴政”,这是后世人们对他的称呼。太史公司马迁所著的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中多次提到秦始皇的时候,都把秦始皇称呼为“赵政”,这又是为何呢?秦始皇怎么被冠以了赵姓?说他姓赢我们还可以理解,毕竟是周王室老大哥给他颁发的优秀荣誉奖,给秦国赐了一个“赢”姓,还给了他一块封地,这样秦国才开始成为一方的诸侯国。虽然刚开始的秦国很弱小,国力远远比不上像齐国、赵国和楚国这样的大国,但是经过多位秦国国主的励精图治,秦国一步步强大起来,最终才超过几个老牌的大国。
4、为什么叫赵政?《秦始皇本纪》中提到“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意思就是秦始皇姓赵名政,合起来就叫做赵政。当时的邯郸属于赵国,我们猜测是因为秦始皇降生在了赵国,所以才有了这一个姓氏的。再加上秦始皇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异人和秦始皇的母亲两人都在赵国邯郸,而且秦始皇当时只是一个两岁的小婴儿。时值秦国大力进攻赵国,赵国损失惨重,于是赵国君就打算杀了秦始皇父子以此作为报复,也是消气的行为。秦始皇的父亲异人在始皇外公也就是邯郸大富豪的帮助下逃走了,他的外公为了保护秦始皇这个小外孙,所以给他冠以“赵”姓以作掩护身份之用。历来的秦国国君都不是赵氏。很多人以为秦王王室就是氏赵,甚至认为秦和赵是一个祖先,那就是造父。造父当时被周王室封为赵城,后来就被人们称呼为了赵氏。他们认为秦国王室也是赵氏后人,所以也就应该属于赵氏。但是秦国和赵国两大王室的历史根源来看,他们都是飞廉的后代,赵氏祖先是飞廉的儿子季胜,而秦氏的祖先是飞廉的另一个儿子恶来。
5、为什么叫吕政?最后一种说法就是秦始皇其实叫做“吕政”,这个名字的由来也是很简单的,传说秦始皇是秦朝吕不韦的私生子。既然是私生子,记录的时候当然要称呼他真正的氏了,所以就叫他吕政,《史记·秦始皇本纪》的最后就有一段班固的话“秦直其位,吕政残虐”,讲的就是秦始皇是“吕政”。
6、为什么叫祖龙?因为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古代文言文里就这么称他了。如《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咏史》:“周鼎知移谁手中,横联纵合各争雄。楚王如取灵均策,会使函关锁祖龙。”
6、秦始皇就给中国取了什么名字?“中华”这个名字来源于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因为中华二字中的中字代表着正统的意思,而在古代的时候,中国当时还被称作是华夏,在那个时候中原是最富有的地方,作为这么一块肥地,当然会吸引很多人来争夺这个地方,所以才会发生之后的战争。而且古人在当时含有一种说法,他们认为世界上的中心点才是最正统,适合人们长期生活,所以这才出现很多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叫做中,如果没有这个关键的字,那这个地方就不会当作是蛮夷之地。而这两个字中的华字也不难理解,到现在仍有繁荣强大的意思,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初期就希望自己建立的王朝可以繁荣富强,所以就有了这个字的由来,同时这也代表是他心中的夙愿。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比较深厚的含义,华字的起源是华胥式,而在列子黄帝的记载中,女娲和伏羲便是由华胥氏生下的,少典又是女娲的子孙,这个瘦点更伟大,她诞下了炎帝和黄帝,所以推理之下,炎黄二帝的祖先便是华胥式,秦始皇以华的名字命名,就是告诉所有人自己是华胥后代,有炎黄子孙之意。
《史记十二本纪·秦始皇本纪》原文(节选):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李斯为舍人。蒙骜、王齮、麃公等为将军。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异日韩王纳地效玺,请为籓臣,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赵王使其相李牧来约盟,故归其质子。已而倍盟,反我太原,故兴兵诛之,得其王。赵公子嘉乃自立为代王,故举兵击灭之。魏王始约服入秦,已而与韩、赵谋袭秦,秦兵吏诛,遂破之。荆王献青阳以西,已而畔约,击我南郡,故发兵诛,得其王,遂定其荆地。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兵吏诛,灭其国。齐王用后胜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虏其王,平齐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後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後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刚毅戾深,事皆决於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後合五德之数。於是急法,久者不赦。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於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锺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乡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徙天下豪富於咸阳十二万户。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衤复道周阁相属。所得诸侯美人锺鼓,以充入之。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左丞相斯从,右丞相去疾守。少子胡亥爱慕请从,上许之。十一月,行至云梦,望祀虞舜於九疑山。浮江下,观籍柯,渡海渚。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其文曰: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脩长。三十有七年,亲巡天下,周览远方。遂登会稽,宣省习俗,黔首斋庄。群臣诵功,本原事迹,追首高明。秦圣临国,始定刑名,显陈旧章。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恆常。六王专倍,贪戾泬猛,率众自彊。暴虐恣行,负力而骄,数动甲兵。阴通间使,以事合从,行为辟方。内饰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殃。义威诛之,殄熄暴悖,乱贼灭亡。圣德广密,六合之中,被泽无疆。皇帝并宇,兼听万事,远近毕清。运理群物,考验事实,各载其名。贵贱并通,善否陈前,靡有隐情。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泆,男女絜诚。夫为寄豭,杀之无罪,男秉义程。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大治濯俗,天下承风,蒙被休经。皆遵度轨,和安敦勉,莫不顺令。黔首脩絜,人乐同则,嘉保太平。後敬奉法,常治无极,舆舟不倾。从臣诵烈,请刻此石,光垂休铭。
杨易程、伊万卡老师黄金剪纸《秦始皇》
2、子 婴
子婴(?-前206),即秦三世,嬴姓,名子婴或婴,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在位46天。初称皇帝,后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秦二世三年(前207年)九月,丞相赵高逼杀秦二世,去秦帝号,立子婴为秦王。五天后,子婴诛杀赵高。十月,刘邦率兵入关,在位仅四十六天的子婴投降刘邦,秦朝灭亡。一个多月后,项羽率军进入咸阳,屠城纵火,杀害子婴。
子婴,自带亡国光环的名字?第一位是郑子婴,姬姓,郑氏,名婴,字子仪,是郑庄公之子,郑昭公、郑厉公和郑子亹的弟弟,继位前称公子婴。公元前680年,郑厉公策划,郑国大夫傅瑕(一作甫假)执行,郑国大乱中最后一个被杀的君主郑子婴和他的两个孩子一起殒命。第二位是下文介绍的广为人知的就是杀了赵高但终究回天乏术的秦三世子婴。第三位是汉孺子刘婴(公元5年―公元25年),于公元6年至公元8年十一月在西汉皇太子位,没有当上皇帝,王莽呼之为“孺子”。他是汉宣帝的玄孙、楚孝王刘嚣的曾孙、广戚侯刘显的儿子。刘婴一生仅仅是做了三年皇太子,5岁被囚,又通令禁止任何人与他讲话。孺子婴长大后,六畜不识,话也说不清楚,成了一个傻子。公元25年2月,在临泾被李松杀死。从这三个“子婴”的命运来看,似乎“子婴”这个名字带着亡国光环。他们或碌碌无为,或英勇果决,或命运凄惨,终究落得一个身死国灭的下场。
古代诗词中子婴降一词有何典故?子婴,秦始皇长子 扶苏之子。二世三年,赵高杀二世, 去帝号,立子婴为王,凡在位四十六日。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刘 邦率兵攻破武关,驻军霸上,“使人约降子婴,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 车,奉天子玺符,降车道旁。”子婴“素车白马”投降沛公,标志着秦王 朝的最后灭亡。后世诗文常用此典比喻亡国。唐•邵谒《论政》:“子婴一失国,渭水东悠悠。”清•沈钦圻 《童奴石义托身于阮……因赠以 诗》“归来三月陪京亡,子嬰奔窜绁于枳。”
子婴本该是三世皇帝,却为何改称“秦王”,谁让他改的,有何玄机?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雄霸天下的他,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称呼——皇帝。他认为他的功绩比上古的三皇五帝还牛,所以把两个名字合起来,叫做“皇帝”。不仅如此,秦始皇还自信地认为,他的江山将二世皇帝、三世皇帝,直到万世皇帝。“皇帝”之名才过了二世,就被一个大臣叫停,结果又回到了过去“秦王”的称呼。《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记载有:阎乐归报赵高,赵高乃悉召诸大臣公子,告以诛二世之状。曰:“秦故王国,始皇君天下,故称帝。今六国复自立,秦地益小,乃以空名为帝,不可。宜为王如故,便。”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在公元前207年的时候,赵高发起了望夷宫之变。
司马迁曰:向使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虽有周旦之材,无所复陈其巧,而以责一日之孤,误哉!俗传秦始皇起罪恶,胡亥极,得其理矣。复责小子,云秦地可全,所谓不通时变者也。纪季以酅,春秋不名。吾读秦纪,至於子婴车裂赵高,未尝不健其决,怜其志。婴死生之义备矣。班固曾评价子婴到: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虽有周旦之材,无所复陈其巧,而以责一日之孤,误哉!俗传秦始皇起罪恶,胡亥极,得其理矣。复责小子,云秦地可全,所谓不通时变者也。纪季以酅,春秋不名。吾读秦纪,至於子婴车裂赵高,未尝不健其决,怜其志。婴死生之义备矣。
3、吕不韦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扶植秦国质子异人进入秦国政治核心,异人继位,为秦庄襄王,前249年以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庄襄王去世后,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父”,权倾天下。
吕不韦为何成为著作中署名的领军人物?如果常读古书的话,尤其是秦汉之前的书,你就会发现,大多数人是不署名字的。这是个非常奇特的现象,不仅反映了我国古人“知识产权”意识的淡薄,还反映了他们视学术为天下之公,非为一人之私有的态度。不署自己的名字也就罢了,后人还往往署上古代先贤的名字。这又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例如《黄帝内经》,虽然署名为黄帝,但却是成书于战国时代;还有《列子》,让人误以为是战国时期的列御寇所作,其实并非如此,据现代学者考证,《列子》一书当为魏晋时期的作品。也就是说,这些书都是“伪书”。“伪书”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独特现象,所谓的“伪书”是指书的内容与作者及其生活的年代不符,除了这一点,其价值还是很大的。但是,《吕氏春秋》,可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署有自己名字的著作,是中国历史上著作冠名的“第一次”。如学者陈静在《先秦至魏晋文人著述观念的变化》一文中写道:“吕不韦对著作的态度与前人不同,他以自己的姓氏命书,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这与后世作者署名的作用是一样的。”这种看法认为吕不韦结束了不署名的历史,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吕不韦为何被称为商人丞相?他的一生可谓是一部传奇史,从卫国一个普通商贾到大秦帝国的丞相,从一介布衣到能够著书的文人,以商人的身份登上了秦国政坛。吕不韦是战国时期的一个非常有头脑的商人,他本是一个家累千金的商人,但却不甘局限于此,想要做一番大事。终于成为了秦国丞相。《战国策》曾经记载了吕不韦与他父亲的对话。吕不韦问:“耕田之利几倍?”吕父回答:“十倍。”又问:“珠玉之赢几倍?”答:“百倍。”再问:“立国之赢几倍?”答:“无数。”吕不韦告诉父亲:“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食;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吕不韦出身阳翟富商,经常往来于各地做买卖。一次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去做买卖,遇到在赵做人质的秦国公子异人。异人是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儿子,但是因为讨厌异人的母亲夏姬,因此异人被送到赵国当人质。赵国由于与秦国交战因此十分轻视异人。为此其处境有些困窘。吕不韦却从商人角度看到了他身上的价值。认为奇货可居,是值得投资的稀有“货物”,获取以便有朝一日赚取名利,也就是一个政治交易。于是决心进行政治投机,出谋出资支持异人取得王位继承权。异人自然非常高兴,并表示有朝一日成为国君,必将与吕不韦共享天下。于是,吕不韦立即带了大量财宝去到秦国求见太子安国君十分宠爱的华阳夫人。吕不韦竭尽全能说服没有儿子的她(生过一个,死掉了)认异人为自己亲生儿子,并通过她要求安国君派人将异人接回秦国,改名子楚。此后,安国君答应华阳夫人要求立子楚为太子。几年后,秦昭王去世,安国君做了国君,即秦孝文王。孝文王即位一年后死去,子楚如愿以偿,继任国君,称为秦庄襄王。异人当了秦庄襄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继承王位,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尊吕不韦为仲父,行政大权全操在吕不韦的手中。
一字千金的来历?有一天,吕不韦召集门客进行商议,看看如何能提高他的威望。有的门客建议吕不韦统兵出征,灭掉几个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以此来树立威信。有人立即反对说:“这办法有百害无一利,即使把仗打胜了,回来也升不了官,因为没有比丞相还高的职务了。重要的是战争风险大大,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战争失利,结果会适得其反。”他接着问其它:“还有其它的好办法吗?”
过了一会儿,有一位门客说:“我们大家都清楚,孔子是个大学问家,他著有《春秋》;孙子很会打仗,他写了《孙子兵法》。我想,如果我们也效仿前人,著书一部,既可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又可以为后人做些贡献。”
吕不韦听了很高兴,就立即组织他的门客开始这项工作。他再分门别类,编成“八览”、“六论”、“十二纪”三个部分,共计20多万字。吕不韦自以为这部书包罗天地万物古今之事,故得意地取名为《吕氏春秋》。
后来,吕不韦将《吕氏春秋》公布于咸阳的城门旁,并将千金悬挂于书的上面,广邀各诸侯国的游士宾客前来评阅。吕不韦许诺:如果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个字或减去一个字,就奖赏给他一千金。“一字千金”由此而来。
《史记·吕不韦列传》原文: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有子二十余人。安国君有所甚爱姬,立以为正夫人,号曰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安国君中男名子楚,子楚母曰夏姬,毋爱。子楚为秦质子于赵。秦数攻赵,赵不甚礼子楚。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乃往见子楚,说曰:“吾能大子之门。”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吕不韦曰:“子不知也,吾门待子门而大。”子楚心知所谓,乃引与坐,深语。吕不韦曰:“秦王老矣,安国君得为太子。窃闻安国君爱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能立適嗣者,独华阳夫人耳。今子兄弟二十余人,子又居中,不甚见幸,久质诸侯。即大王薨,安国君立为王,则子毋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子楚曰:“然。为之奈何?”吕不韦曰:“子贫,客于此,非有以奉献于亲及结宾客也。不韦虽贫,请以千金为子西游,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子为適嗣。”子楚乃顿首曰:“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吕不韦乃以五百金与子楚,为进用,结宾客;而复以五百金买奇物玩好,自奉而西游秦,求见华阳夫人姊,而皆以其物献华阳夫人。因言子楚贤智,结诸侯宾客遍天下,常曰“楚也以夫人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夫人大喜。不韦因使其姊说夫人。华阳夫人以为然,承太子间,从容言子楚质于赵者绝贤,来往者皆称誉之。乃因涕泣曰:“妾幸得充后宫,不幸无子,愿得子楚立以为適嗣,以托妾身。”安国君许之,乃与夫人刻玉符,约以为適嗣。
参考文献:
[1]先秦的姓氏制度
[2]关于姓氏合一
[3]秦姓起源及秦国的演变
[4] 中华姓氏漫谈.湖湘春秋[J].2002年(1)
[5] 收藏马未都:龙图腾的起源
[6]马雍.中国姓氏制度沿革[A].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二辑[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7] 杨易程:《中国姓氏学》.时代经典出版社.2019年
[8]秦朝取名的特点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30092.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苏辙《龙川别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