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爆款
女孩爆款
第一批“20后”新生儿的名字统计出来了。
这份佛山公安局的公布名单中,“梓睿”成为最火爆的男孩名字,女孩最火爆则是“梓晴”,而且“梓晴”位居榜首已经长达五年。
仔细查看这份取名榜单,可以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梓、晴、轩、思四个字,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字。
也就是说,大部分的火爆名字,都是这几个字的不同排列组合而已。
这让人不由得想起几十年前。
那时候很多孩子都叫“建军”“建国”“国庆”。
在大街上喊一声“建国”,可能有一群人应声回头。
如今的“梓睿”“梓晴”们,就是“建国”现象的重演。
只不过,当时是限于条件和认知,大多人没有能力去发挥取名的想象力。
而现在,已经有了这么多资源和广度的认知,人们却选择丢弃了想象力。
这些泛滥的、高重复度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说来挺讽刺,它们不是由父母取的,而是由所谓的“取名公司”给出来的。
取名公司怎么取名呢?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前几年有一类测字的H5很火。在H5中输入自己的名字,就会出现得分、注解等。
测名字H5
“取名公司”的取名方式跟这套把戏如出一辙,在系统里输入名字、检索分数,分数最高的,就是好名字。
说白了,这就是一套江湖术士骗财的玩意儿,毫无科学依据;那些天花乱坠的注解——“升官发财”“长命百岁”,也不过是算命先生口中让人心安的鬼话。
但是,人们偏偏就吃这一套。
父母争先恐后地出钱给取名公司,然后拿回千篇一律的名字。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
对于取名,父母并没有参与感;名字本身,没有寄托某种理想或愿望。跟风成为主流,创造力和想象力彻底丧失;名字除了“爆款”这个名头,不具任何个性,也没有丝毫意义。
这种名字爆款、个性爆冷的失衡,跟中国的美术机构很像。
上图是某美术教育机构一个班的学生的画作。
可以看出,除了颜色搭配,九张画的主题、构图、内容基本上一模一样。
而这,就是现代美术机构普遍的教学方式:依葫芦画瓢,按部就班地画同一个东西,而且画得越像越好,而不管学生是否想画这个东西。
如果学生没按要求来,就会被批评,说该学生乱画、没天分。
在这些老师看来,好的作品,必须是按照自己的要求而画出的作品。
这种杀伐予夺的乾纲独断,跟那些“取名公司”并无二致。
只不过,这产生的后果比取名更严重:孩子将逐渐丧失灵性,丧失对这个世界的想象和思索,丧失创造和创新能力,变成一个只有依赖实物和主题才能作画的工具人。
可能有人不屑一顾:小孩心智都没发育健全,会有什么思索?又能创造什么东西?
对此,不妨先别下结论,先看看下面这幅画:
征服月亮
这是马老师的一名学生画的《征服月亮》。图中,月亮害怕得大汗淋漓,这种让人忍俊不禁的想象,只存在于孩子的想象中,是没法教的,因为大人想不到。
再比如下面这幅画:
自由万岁
这是一个男孩儿的作品,画中的绿巨人形象,就是他的英雄主义;上面的“自由万岁”,是他这颗小小心灵对这个世界的期许。
可见,少儿美术从来不是儿戏,小孩的心智也不该被低估。
他们没有发育健全的脑海里,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无尽遐想。
他们看似幼稚的画笔下,画满了他们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热切渴望。
因此,少儿美术教育不该设限,因为儿童就是天生的艺术家,画什么、用什么方法画,应该由孩子自己决定。
我们该做的,不是顺应主流、让孩子忍受没有创造力的模板课程,而是顺应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做他们想做的,画他们想画的。
取名字也一样,父母应该参与进来,认真思索一个有意义的名字。因为你的孩子,是你的独一无二,而非大众眼里的千人一面。
或许,孩子的名字永远不会出名,但它融汇了父母的寄托,也赋予了孩子人生的意义。
或许,孩子永远画不出惊世骇俗的作品,但他的每个作品,都是自己独有的;注入其中的灵感、个性、想象力,谁也夺不去。
(耳朵人马老师原创,如需转载请告知)
儿童就是天生的艺术家
今日头条 | 小红书 | 公号 | 耳朵人艺术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30172.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