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祠堂老屋今犹在 江氏瓷器后人重庆磁器口寻根

曾经显赫一时的磁器口江氏瓷器,消失半世纪后重出江湖(详见重庆晚报2月28日头版《磁器口?瓷器口?这里因瓷器得名,还有沙坪窑开山鼻祖》)。在该篇报道之前,江氏瓷器传人江泽伦和曾凡陶并不相识,彼此只知道祖辈在磁器口做瓷器发家,但后辈们几乎没有联系。报道将江氏失散族人连在了一起,在清明来临前,他们从磁器口出发,寻根问祖,在沙坪坝井口镇,找到了曾经的祠堂老屋。

祠堂老屋今犹在 江氏瓷器后人重庆磁器口寻根

祖屋旧址

祠堂老屋今犹在 江氏瓷器后人重庆磁器口寻根

曾凡陶看着祠堂,内心不胜感慨。

祠堂老屋今犹在 江氏瓷器后人重庆磁器口寻根

江泽伦回忆小时候第一次来祠堂时的场景

繁盛:300年制瓷史

据史料记载,磁器口原名“龙隐镇”。东汉时期,磁器口已开始陶瓷制作。“磁器口旁的青草坡上有丰富的粘土,提供了生产原料;磁器口的清水溪、凤凰溪有流水,可作为水车的动力碾压粘土,旁边的渣滓洞有烧陶瓷的煤炭燃料。”重庆文史专家曾传宜介绍,磁器口瓷器形成产业是自清康熙一二年(1662-1663年)间,福建移民江氏兄弟在龙隐镇青草坡建窑生产青花瓷器起,至20世纪70年代磁器口瓷器的生产销售基本衰亡停止,足足繁茂了300多年。

据了解,清朝初年,移民的来源地较广,除两湖、两广外,还涉及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江西、山东、福建、陕西、云南和贵州等地。沙坪窑的创立者——江氏家族,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移民的。“磁器口的瓷器有300余年的繁荣,福建移民江生鲜三兄弟为首创之功。”曾传宜说,在抗日战争时期,青草坡的瓷器还很受欢迎。1949年,江氏家族在青草坡一带共开设有碗厂十二三家;除江氏家族外,还有其他人也在青草坡办有一些陶瓷厂。

祠堂老屋今犹在 江氏瓷器后人重庆磁器口寻根

江氏祠堂的主梁还剩一小节

祠堂老屋今犹在 江氏瓷器后人重庆磁器口寻根

祠堂大框架还在

运输:三条线抵达磁器口

青草坡本为荒野之地,到磁器口没有大路,陶瓷器需要雇请当地村民,以扁担、绳子、箩筐、背篼等简单工具,用男挑女背的人力方式,运到磁器口街上铺面或磁器口的嘉陵江河边装船外运。

“听祖辈说,为了提高佣工自觉性,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家族制定了‘下雨打烂碗要赔,天晴打烂碗不赔’的‘运瓷行规’,并一直沿用下来。”江氏瓷器第九代传人江泽伦说。

曾传宜介绍,青草坡的陶器、瓷器产品,运输到磁器口的通道路线共有三条。

一条是瓷器运输道路:从青草坡的碗厂坡或耗儿洞起,往南经江家山,穿枇杷林,向东南翻过马桑岚垭,到大河沟上正北路,最后抵达磁器口,该条道路总共长约4100米。 第二条是陶器运输道路:从青草坡的窑罐厂坡起,顺无名小溪北岸下行,往东约600米,再穿过该溪流,转而向南,约行2100米在大河沟接正北路,长约2700米;其第二段与瓷器运送道路的第二段相同,长约2200米。此道路总共长约4900米。

第三条是陶瓷器运输道路:从青草坡的碗厂坡或耗儿洞以及窑罐厂坡起,顺无名小溪北岸东行,顺该溪流转而向北,向东横跨正北路,再向东南沿詹家溪而行,到达嘉陵江河边:第二段是一条沙泥路,沿嘉陵江右岸往南抵达磁器口。该道路总共长约6500米。

祠堂老屋今犹在 江氏瓷器后人重庆磁器口寻根

房梁上爬满绿藤

祠堂老屋今犹在 江氏瓷器后人重庆磁器口寻根

祠堂入口的石梯子

寻根:祠堂老屋依旧在

今年55岁的江泽伦,是江氏湖广填四川后的第九代,从小听父辈讲过江氏瓷器的历史,儿时的她就出生在沙坪坝井口镇江家湾,那时候成片的居民,都姓江。在江家湾山下,至今还有江氏祠堂的老屋横梁。

“母亲上世纪50年代和父亲恋爱,后来母亲到过祠堂,那时候祠堂里不仅有老祖宗的画像,还摆放着灵位。”江泽伦上世纪70年代时也曾到过祠堂,她凭着记忆,将当初的老屋绘出来。她告诉记者,祠堂老屋是四合院式样的穿斗房。如今,再次来到祠堂旧址,周围的房屋早已被砖瓦房替代,但祠堂老屋的框架和横梁依旧还在。江泽伦从小就听父辈讲起过家族历史,以前每年清明,整个江氏族人都会聚在祠堂祭祖。“听父辈说,祖辈早些年逢年过节还会在祠堂施粥救济周边穷人。”

祠堂老屋今犹在 江氏瓷器后人重庆磁器口寻根

江泽伦凭记忆手绘出祠堂的结构

祠堂老屋今犹在 江氏瓷器后人重庆磁器口寻根

祠堂全貌

望族:以姓氏命地名

以姓氏为地名,并非重庆所特有,全国也很普遍,以姓氏为地名,一般来说,只有兴旺的家族才能获得这样的荣耀。 “小时候住的那匹山就叫江家湾,身份证上还有江家院的地址。”江泽伦掏出身份证,上面的地址至今还能看到江家院的字样。江氏祠堂位于江家湾附近,离青草坡较近。后来,随着江氏人口增多,逐渐迁移到江家院。

轨道1号线双碑站出,一块长方形黑板公告栏上,红色字样的“江家院社2002年1-9月主务公开”十分醒目,10米远的地方,江家院老屋依稀可见。“上世纪50年代,江氏家族还有开瓷器厂的。”曾传宜介绍,在井口、青草坡继续开瓷器碗厂的人大多集中居住,后建为井口乡江家生产队,预计有上百户,约于2010年前后撤销建制。现为井口镇江家院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

就在前几天,江氏后人曾凡陶跟随姨妈江泽伦前往老屋,在废墟中还曾淘到江氏陶器。“我爷爷曾在这里住过。”江泽伦说,江氏祖先一贯重视教育,主张不管男女,都要学艺,精通一门手艺。

“很难得还能找到老屋和祠堂。”江氏瓷器300多年历史,江泽伦也希望这些老屋能原址保留,这个清明,江泽伦和侄儿曾凡陶等江氏后人,希望将族人聚在一起,共同为江氏瓷器陈列馆征集江氏瓷器展品,他们希望族人的展品同家族制瓷历史能在这些老屋中陈列展出,让后人了解这段辉煌的家族制瓷史。

祠堂老屋今犹在 江氏瓷器后人重庆磁器口寻根

祖屋旧址上修建的社区依然还叫“江家院”

祠堂老屋今犹在 江氏瓷器后人重庆磁器口寻根

祖屋里还有清代时候的床

新闻知多点>>>

300多年江氏制瓷9代传承

青草坡江氏制瓷业的第一代

江家在青草坡落户后,三兄弟中的老二江生鲜重操旧业,在青草坡的滚柴坡上,设置窑场作坊,开设碗厂,烧制民间生活用瓷器。江生鲜共执掌碗厂十八九年,此为沙坪窑制瓷业的开始。

青草坡江氏制瓷业的第二代

江生鲜次子江采州,1681年继承父亲在青草坡的产业和滚柴坡的窑场作坊,掌管碗厂,继续从事制瓷业。江生鲜有子七人,均从事制瓷业。

青草坡江氏制瓷业的第三代

江采州长子江天治,承袭青草坡的祖业,继续烧制民间生活用瓷器。雍正、乾隆年间,山涧溪水小了,搬到石岭的唐家沟(今石井坡街道辖区)。后又搬回青草坡,并进一步扩大窑场作坊的规模。窑场虽有迁移,但一直是以青草坡为主要生产基地,始终未离开歌乐山东麓。

青草坡江氏制瓷业的第四代

江天治有三个儿子,其中长子江大贵,继承了青草坡碗厂的祖产。为了更好地扩大知名度,江大贵将他的碗厂取名为“裕兴镒碗厂”。

青草坡江氏制瓷业的第五代

江大贵有长子江祥吉、次子江祥涨、幺儿江祥寿,三人都在青草坡一带开碗厂。江氏家族的家业在江祥寿时期最为兴盛,他除了开设碗厂外,还大力拓展其它经营范围。

青草坡江氏制瓷业的第六代

江祥寿去世时,16岁的次子江瑞镛便接替江祥寿,在青草坡耗儿洞继续设置窑场作坊,开设碗厂。“裕兴镒碗厂”当时有一口窑炉,每窑每次可烧1500副碗具,每月可烧四窑左右,一年能出50窑碗;一副碗按十个一套计算,每年总共能烧七八万副,约七八十万个碗。后来,“裕兴镒碗厂”由江祥寿的长子江益山接管经营。

青草坡江氏制瓷业的第七代

江瑞镛有四个儿子,长子江百昌生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1919年接替“裕兴锰碗厂”,继续在耗儿洞开设碗厂。四子江百禄生于1911年,1931年开始设置窑场作坊,开设碗厂。

青草坡江氏制瓷业的第八、九代

第七代江家长子江百昌所办“裕兴镒碗厂”,传给了第八代传人江泽否。江泽否为江家瓷第七代传人江百昌长子,自幼学习瓷器产品生产技术及碗厂管理,后来,江泽否将江家瓷传给其外侄曾凡陶(大妹妹江泽碧之子)。

——END——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周小平/文 李野/图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30326.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