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美一人,宛若清扬。”
——金庸笔下的木婉清,就是这样清秀明媚的女孩子。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轼,车前的扶手;辙,车轮碾出的痕迹。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生下两子,取名苏轼、苏辙,寄寓二人一个善于掩饰锋芒、一个此生无过。
看文人学者命名的艺术,非常能被其中敦厚的文化内涵所感染。回到现实,我辈即使读书十多年、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的人,也未必有多少通读古籍典故、未必有此功底,只能顶礼膜拜。但毕竟是新时代的年轻人,在给孩子起名时还是希望能给他一个独特、儒雅的名字,而不会像上一辈,大名都是诸如建国、张军、李勇、王强、赵刚之类,全国范围内一抓一大把;小名求贱以好养活,如狗子、巴子、蛋、嘎子之类。
起名的时候,许多人会求助大师,根据孩子的五行,起一个能旺命或者说消灾的名儿。这些风水玄学我们普通人并不懂,但是有一些基本依据,在古今还都是比较通用的,只是随着新思想的注入,有一些大家也都看淡,觉得没那么重要了。
一、避讳
避讳是过去维护等级尊严的一种方式。如新帝登基后,为了避讳,凡遇到和他名同字的字,须用另一字代替。这也适用于长官、圣贤和长辈,如“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故事就是因避讳而来;《红楼梦》里林黛玉每次遇到“敏”字,都会读作“密”,是因为她母亲叫贾敏。
不过现在已经不是封建社会,大家对避讳也就看得没那么重要了,只是大部分家庭,仍然会避讳至亲长辈的名字。然而也有一些家庭,会把自己的名字当做礼物赠给孩子。例如前总理李鹏,他的儿子就叫李小鹏。新故的澳门赌王何鸿燊之子何猷君,就非常骄傲地炫耀,他的儿子何家长孙何广燊的“燊”字就是其父亲所赠。
所以,如果家族里没有避讳观念的人,姓名大可随便起。
二、字辈
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一直非常讲究论资排辈,其中宗谱的行辈字派就是论资排辈的一大依据。随着社会逐渐的小家庭化,辈分字派感觉越来越淡化了,这种情形在城市更加突出。许多从小在城里长大的一零后零零后的孩子,回到老家后,非常不解,为什么和他一般大孩子,要叫他爷爷或者奶奶。但是可能在一些大家族里,字派还是非常重要的,仍然是何猷君一家,他们起名都严格遵循了字派规范,他的下一代也是如此。
三、生僻字
有许多人才华横溢,这也导致他们的孩子跟着高深起来,从小就有一个大家看不懂的名字。我觉得名字是给大家叫的,还是雅俗共赏更好。这里不得不提民国文学泰斗章太炎,他有四个女儿,都是古字命名,以致于到了适婚年龄,因为媒人和提亲的人都不知道怎么读这名字,没人敢上门提亲。章太炎不得以专门举办宴会讲解四个女儿名字的读音及背后的含义,四个女儿才顺利地嫁了出去。
四、单名
随着人口的增加、流动,给孩子起名如起单字,如张伟、刘强、李东、王正之类,很容易撞名。不过,大多数家长已经意识到这一点,起三字姓名的占据绝大多数;甚至有些特立独行的父母,会给孩子起四个字五个字。考虑到这一点,有父母觉得,我反其道而行之,别人都是三个字四个字,独我两字,说不定也是独特的。那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五、跟风
如上文提到的,每个阶段的姓名都有其时代特征,如跨民国和新中国时期的著名歌手、演员王人美,其大红大紫是在改名王人美之后,其实她的原名王庶熙,更加有艺术气息,但在当时就是不吃香。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大批建军、建国、建民、卫国、珍、秀、兰涌现,成为一个时代的风景,当时肯定是前卫的,现在看来……后来受影视剧影响,一批偶像剧式姓名开始满大街,子、涵、宇、萱……成许多父母起名时头脑里第一个闪现的字。翻翻新华字典,内藏几万个字,为什么偏偏独爱这几个?
孩子的姓名寄寓父母的美好期望,起一个独特而又雅致的名字的确不易,我生女儿后翻遍诗经也没找到一个中意的姓名,导致她出生快一个月还没领出生证明,我都快疯了,连连感叹:“好名字怎么都让别人给选了呢。”
二宝马上就要出生了,我又将面临一次脑细胞大片死伤的恶战,真真惆怅。关于起名这个头疼的问题,你们都是怎么解决的呢?欢迎畅谈。
这里是 @子卯育儿手记,准二胎宝妈的经验分享沙龙,惟愿毫无保留地分享实战育儿经,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愿你和宝宝更加轻松快乐。期待大家关注。
(本文内容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图片为网络下载,侵删。)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30488.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