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开启了借用月亮的阴晴圆缺表达人生喜怒哀乐的先河。千年之后的文艺青年对月畅怀,依然忍不住叹一句“月有阴晴圆缺”。那么,月亮的“阴晴圆缺”是怎样的?古人又赋予了它们哪些好听的名字呢?
一、阴晴圆缺的周期
抬头仰望,有时只见黑漆漆的夜空,有时又见月亮挂在空中。从看不见月亮,到再一次看不到月亮,是一个周期。准确地说,这是月相的变化周期。
接下来会涉及天文知识,大家可以拿出笔和纸,跟着来画一下,或者在脑海中自行想象。
首先,月相变化与地球、月球、太阳的位置有关:地球在左边,月球在中间,太阳在右边,它们在一条直线上。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之所以看得见它,是因为太阳光的照射。
但如果月球一直在中间,没有围着地球公转,月相不会变化。在不断的公转中,月球始终只有半个球面面向地球,太阳照射到的月球也只有半个球面。月球面向地球的半个球面与被太阳光照亮的半个球面有时完全重合,有时不重合。这样,月亮在我们眼中形成不同的形状,构成月亮的阴晴圆缺。
古人给月相的变化周期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朔望月,平均29.53天。我国的农历便是月相排定的结果,大月30天,小月29天。
二、阴晴圆缺的名称
其实,古人还给不同的月相及相对应的日期定了不同的名称。
农历初一,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中间,就像我们背着光拍照看不清脸一样,月球以黑暗面对着地球,我们没法看见月亮,此时的月相叫新月或朔月。相对应的,农历初一叫朔。
到了农历初四,月球逆时针转到地球右上方,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面与面对地球的面小部分重合,我们看到的月亮弯弯的,像女子的柳叶眉,叫蛾眉月,初四为蛾眉。
当月球移到了与地球的正上方,月亮在夜空中露出右半张脸,这半面妆的月相叫上弦月,此时的初八为上弦。
农历十二叫盈凸。月球跑到地球的左上方,太阳光照亮的一面大部分面对着地球,月亮露出大半张右脸,看起来像道路转弯处的凸面镜,是为盈凸月,又叫上凸月。
我们都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月亮又圆又亮,正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好时日。不错,农历十五,月球转到地球的左边,地球位列C位,太阳在右边,此时月球被太阳光照亮的一面与面对地球的一面完美重合,留给我们圆满的样子。十五的月相叫满月或望月,十五为望。
到了二十,月球在地球左下方,露出大半张左脸,叫亏凸月,二十为亏凸。
廿三的月亮,再次露出半面妆,左半脸也是极美的,此时的月球在地球的正下方,叫下弦月。
廿六为亏眉,与蛾眉月相对,叫残月。如果蛾眉月是右边的眉毛,残月就是左边的眉毛了。月球在亏眉转到了地球的右下方,再过几天,又到初一,月球又要当回乖宝宝,窝在地球与太阳的中间了。
总结下来,月相的名称为朔、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月、望、亏凸月、下弦月、亏眉月。朔到望,我们逐渐看到月亮的右半部美好;望到朔,月亮渐渐让我们看到它的左半部美好。
想了解更多国学小知识,欢迎关注百听知道,让你成为更博学的人。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30569.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