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时代各朝都有“避讳”习惯,即帝王的名字不可以随便用于其他场合,臣民也不可以随便写他名字中的任何一个字。
这方面,清王朝是历史上公认最严酷的朝代,只要有一字忌犯,不但脑袋搬家,而且祸及九族。
实际上,仅仅立朝十四年的小王国太平天国的“避讳”执行之严酷,比起清王朝来,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举个例,洪秀全称天王,则他名字中的“秀”(杨秀清和他同是天兄弟,不用避;李秀成原名李以文,“秀成”是洪秀全作为一种拉拢手段恩赐与的)、“全”旁人不仅要避,甚至连姓“洪”,以及“天”、“王”,别人也要避。
为了这个,洪秀全贵县赐谷村表兄王盛均一家的王姓被迫改成了黄姓。
赞王蒙得恩原名为蒙得天,这个“天”字被改为了“恩”字。
洪秀全不但要别人避讳自己的天王号和姓名,也要别人避讳自己几个儿子的姓名。
洪秀全生了一个儿子,起名“洪天曾”。
这么一来,太平军著名大将曾天格、曾天养、曾水源等等,一律不得姓曾,得改姓为“永”。
即改叫成永天格、永天养、永水源。
幸好,洪天曾命薄,养不大,早早就夭折了,这帮姓曾的将领有了认祖归宗的自由。
这里说一个比较悲摧的人物,他是投降了清军才有了认祖归宗的自由。
这人本姓洪,原名洪大锣,安徽无为州人,加入太平军后,隶翼王石达开麾下。
洪大锣的姓和洪秀全相同了,得避,于是洪大锣被迫改姓为童,另外起了个名,叫童容海。
童容海性情凶悍,非常有野心。
天京事变后,石达开为自保,潜离天京,把太平天国原属辖地全部留给洪秀全,进军浙闽,打算另外开辟新根据地。
童容海与众多将士紧随石达开行动,累封至观天豫。
但一系列军事行动下来,浙闽既不可得,石达开在湖南宝庆攻守战失利,退入广西庆远,童容海开始有了别的想法。
1860年九月,童容海串通豫爵彭大顺、吉庆元、朱衣点、黄祥胜、黄五馥、李加胜、黄益先、杜大祥、余大林、汪海洋、汪花班等人,突然“反旆”,各统手下将士,共二十多万人,誓师回朝。
他们从广西出湖南,经江西向福建挺进。
1861年三月,彭大顺在连城姑田乡作战受伤,三月二十九日,伤重不治身亡。
彭大顺一死,童容海的心思就活泛起来了。他想独吞回朝大功,以李加胜、杜大祥等人一心回京先奏凯功、擅自作威作福为由,竟将豫爵的李加胜、杜大祥,及另外侯爵的杨、张等共十馀员一并杀害,夺取各豫、侯官兵作为身边卫队。
吉庆元等见他凶恶,对他敢怒不敢言。
大军自闽起程,到了江西泸溪,童容海贪心不厌,沟壑难填,胆子陡壮,竟自封燕爵,命令吉庆元等听其号令,随后修本章回朝,独盖其印,把二十多万将士反旆功劳毕集于一己之身。
这年八月初六日,大军与从湖北班师的李秀成在江西铅山相会。
吉庆元等悄悄把一切情由向李秀成面诉。
李秀成不忍队伍分裂,两下调和,奏加童容海殿左东破忾军主将观天义,旋改扶朝天军左东主将,自己亲自带往攻杭州;吉庆元和朱衣点、黄祥胜、黄五馥等各升爵职有差,合领一路,往攻绍兴、宁波。
九月初十日,童容海跟随李秀成攻克余杭县,进围杭州,悉定浙江。
围攻杭州时,童容海亲遣使者招降城外、城中清兵,功劳最大,自以为李秀成会将杭州交给他镇守。
但李秀成却让陈炳文、邓光明、钱桂仁等主将划城同守,童容海不免泱泱气丧,大为失望。
洪秀全的二哥洪仁达、族弟洪仁玕忌惮李秀成势大,唯恐天下不乱,到处散布谣言,说天王本来已加封童容海职爵,李秀成却隐而不发,不知是何居心。
童容海勃然大怒,对李秀成恨之入骨。
十二月,吉应元所领大军不但攻克了绍兴、宁波,还奉命往攻上海,克复华亭、金山、奉贤、南汇等地。
洪秀全眉开眼笑,论功行赏,下诏赐反旆起义军“扶朝天军”之美名,封童容海殿前东方统率天军顶天扶朝纲保王安千岁,统辖扶朝天军事务,封吉庆元为扶朝天军主将,朱衣点、黄祥胜、黄五馥都升封为扶朝天军安爵。
吉庆元等人接读诏书,不愿归童容海统辖,六十七将领聊名启奏,大暴童容海残忍贪狠的罪行,称“小臣庆元等一片赤心,万里回朝,扶主保驾,暂居破忾军原职,不属保王统率。小臣等即赴汤蹈火,原听陛下驱策,无不竭尽心力,永图报答”。
此奏呈上,洪秀全准如所请,吉庆元等因此得脱离了童容海的统属。
童容海虽得封保王,始终认为功大赏薄,暗萌降清之意。
次年,听王陈炳文等人率军助攻上海,童容海以攻打江西为名,弃杭州城不守,沿途纵火焚烧民房。
童容海抵达皖南时,清将鲍超正猛攻宁国府。
辅王杨辅清据守宁国府,知童容海到来,大喜,命其率所部六万人守城东之夏家渡、孙家渡。
童容海不交一兵、不遗一矢,直接派人给鲍超投递降书,声称自己愿意袭取宁国府城,捆缚杨辅清相献。
鲍超未敢轻信,此事搁置。
1862 年 7 月 11 日,杨辅清在大东门与鲍超决战,童容海隔岸观火,袖手旁观,坐观成败。
一番拉锯战下来,杨辅清战败,从洪林桥败走。
清军攻陷宁国府城,血屠太平军将士近两万余人,获大小炮位六十五尊。
杨辅清远遁、宁国府城失陷,童容海失去了向鲍超递交投名状的机会。
为有投降的见面礼,童容海率队奔赴广德,于 7 月 16 日攻占县城,杀害李侍贤座下大将阀天义马桂攻,将其部众一万余人收归自己名下,再向鲍超请降。
曾国藩认为若得童容海投诚,则皖南可迅速肃清,有利于战局,要鲍超接受童容海的投降。
童容海降清后,立刻恢复原姓,改称洪容海,欢欣无限。
童容海在太平军中荣膺王衔,身居高位,实际上,清廷是不予受降的,而要求将之擒获,千刀万剐。
曾国藩不得不极力为童容海开脱,说:“洪容海数年被掳,一旦自新,乃能计取坚城,袭杀守贼,力图脱苦,非假以虚名,恐不足以驭下。”清廷最后接受了曾国藩的意见,批复:“其从前被贼所胁并非甘心从逆,此次奋勉立功,不无微劳足录,洪容海著赏给游击衔,以示奖励”。
也就是说,童容海从太平天国的一个王爵贬值成了清廷的一个游击衔。
此外,曾国藩认为童容海所部人数太多,后患无穷,要求鲍超仅留二千人,其余全部遣散。
清廷对曾国藩的作法深感不安,指出:“惟该降众六万仅留二千人,恐余党不能尽散,若复聚而为匪,又成巨股,不可不防”。
但是,来不及了,童容海部大量将士对被遣返回籍的做法大为不满,先是张得胜、陶子高带领二万余人投入辅王杨辅清军中;其后破忾主将茎天义朱大椒、征讨主将蒙天义黄三元等又率领二万余人在广德州向童容海发起倒戈一击,把童容海打得丢盔弃甲、衣衫不整地窜入驻扎在宁国府的鲍超军营。
鲍超及时收容和保护住了童容海,命其反攻广德,将功赎罪。
收心摄神后的童容海很快恢复了其悍人本色,不仅收复了广德,还跟随鲍超于宁国府击败杨辅清,升官至总兵。
1864年8月,童容海还跟随鲍超在江西金溪招降“听王”陈炳文。
此后,童容海又与同为降将的前太平天国奉王古隆贤合队,转战皖南诸邑,最后竟然奇迹般地消失于人世,踪迹难寻了。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30903.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