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微信群里,有人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他的老家,一个18线的小城市,因为扩建,郊区的老旧房屋拆迁,土地征用,于是有个大伯家,得了200多万补偿款。
大伯想平均分给两个儿子各50万,其余留做老两口在当地买房、养老使用。
而大伯母偏心二儿子,因为他从小就嘴巴甜会哄大人开心,尤其是读了大学能到省城里工作,家里全靠他“光宗耀祖”。
大伯母说城市里开销大,再说多给二儿子点钱,换个大房子,将来两个老人去省城养老,医疗卫生都比当地好得多。
他们的大儿子,本本分分的一个人,跟老婆省吃俭用,买了一辆小货车,帮人家拉货。平时老两口有个头疼脑热,都是他们在负责照顾。
但是照顾多了矛盾也多。大伯母总嫌儿子和儿媳做的病号饭不合口,又不会说句安慰人的话。心里更想念在省城里的小儿子。每次小儿子回来总要大包小包的拿走很多东西。
这一次的补偿款,最后大伯还是坚持每家给50万,其余的,大伯说留在以后,看谁孝顺,就给谁。
有一天,大伯搭乘大儿子的货车进城,途中路过一个水坑时,车轱辘没有避开,造成严重颠簸。没想到大伯的腰椎竟然骨折了。
大伯母说是大儿子惹的祸,医药费也要他出,人还要他照顾。大儿子说不过母亲,不能送货了,每天在医院照顾父亲。
一个月后,大伯母让大儿子把老头接到他家去照顾,自己要到省城帮二儿子带孩子了。
临走前,她害怕大儿子趁照顾父亲之际,哄老头拿钱出来。于是让二儿子回来接她时,帮自己开通手机银行,然后分三次把钱转到了二儿子的账上。
然而纸包不住火,这么一笔钱谁都盯得紧,后来大儿子得知此事,生气地宣布,以后他再不负责母亲的养老。
没想到半年后母亲得了脑梗,老二以工作忙为由,又把母亲送回了老家,并说钱都拿去投资,还没回本,现在只能每月拿1000块钱给他们当生活费。
老大媳妇说,她不能一碗水端平,做出了不公平的事,现在凭什么要老大负责。天底下哪有这样偏心的亲妈?
有的。其实还真有比她更偏心的亲妈。如果大嫂读了下面这个故事,也许心里能平衡些。
从前,郑国的第二代国君郑武公,在申国娶来妻子姜氏,按规矩名前加上郑武公的谥号“武”,叫武姜。不久她就身怀龙种,满心期待孩子的降生。
没想到第1次分娩生子,她痛得死去活来,心里充满恐惧。因为胎位不正,产房里一片混乱。
就在她怀疑自己活不成了的时候,那孩子的脚先出来了,最后在接生婆的帮助下,生下了个男婴。
武姜被这个倒着生出来的孩子吓坏了,不想看也不想抱。给他取名叫“寤生”,一直很厌恶他,不愿让他亲近。
没多久,武姜顺产生下第2胎,又是个儿子,长得机灵可爱,起名叫小段,武姜不自觉地对他宠爱有加。
要说武姜对老二有多偏爱,吃、穿、用上的例子不说,就说她为老二共叔段谋王位的事,就足以证明她的偏心之重,让她成为史上第一偏心母亲的代表。
一开始,武姜想方设法在郑武公面前夸赞二儿子,提议立共叔段为世子。说一次不行,又多次向武公请求。
可武公怎么能答应呢?遵祖制要立长子,再说寤生知书达理,机智多谋,完全有能力胜任将来的国君一职。所以武姜的计谋不能得逞,她也更恨这个大儿子。
郑武公死后,寤生即位,即郑庄公。一天,武姜来到大儿面前,替小儿共叔段请求分封。
她先为共叔段请求到一个险要的军事要地去,被庄公婉拒后,又顺势提出到最大的城邑——京邑去。庄公答应了。
太后母亲当后盾,公叔段当了京城太叔还不满足,不断向左右扩张领地,聚集百姓,练兵强武,那架势引起了大臣的注意,提醒庄公注意。
庄公早已打定主意,以不变应万变,就等着亲弟弟“多行不义必自毙”。让世人评他“兄友”,而弟“不恭”。
公叔段觉得自己取代兄长的时机成熟了,就与居住在哥哥身边的母亲通信,定好暗号,等自已攻城时,母亲负责打开城门接应。
而这边郑庄公早就准备好了策略,他命得力干将全力出击,打的共叔段狼狈逃窜,最后死在外地。
可以说,挑起这场兄弟之间争夺君位的始作俑者,是他们的母亲——亲妈武姜。她为了让小儿子夺权,不惜让两个儿子置身于攻城掠地、你死我活的斗争中。
对于这样的一位母亲,郑庄公只能让她离开国都,把她安排的远远的,眼不见心不烦,还赌咒:除非是死了,否则永远不见。
《左传》里此故事的最后,庄公后悔了,他用那个真正的孝子颖考叔教的方法,挖出一条隧道,母子其乐融融地相见了。
这样的安排,是为告诫后人,对于有过错的长辈,也要孝顺。真正的孝子,不仅孝顺自己的母亲,而且要把这种孝心推广到别人身上。
但是,我们凭自己的生活体验深知,亲情在很多时候是脆弱的,在利益的驱使之下,亲情远远不能化解由利益导致的矛盾冲突。
总结:虽然我们不提倡愚孝,但是照顾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就当他是弱者,我们以强者的心态尽点责任,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
期盼天下母慈子孝。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必删。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31025.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新乡故事:卫辉八大美景知多少
下一篇:为我孙女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