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
日照,一座底蕴深厚的红色之城,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
这座陆域面积5371平方公里的热土上出现了无数像安哲、郑天九、牟春霆一样的仁人志士,他们前赴后继,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强烈的爱国情怀在168.5公里的海岸线上留下了深深印记。
6月的麦田,麦子由绿转黄,绿色玉米杆拔节生长,阵阵微风吹过,一派生机盎然。温暖的初夏,我们走进日照市安哲纪念馆,感悟红色年代里日照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的感人故事。
缘起
从家庭“叛逆者”到革命先驱者
6月初,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安哲小学正在进行“安哲纪念馆”的参观讲解活动,3年级2班安祥彤铿锵有力地向同学们讲述安哲的英勇事迹。同是讲解员的王唯涵今年上5年级,他说:“每次讲解我都怀揣着激动、敬佩的心情,并满怀骄傲。”于是,关于安哲的那段英雄往事随着小讲解员琅琅的声音,被一点点忆起。
安哲纪念馆门前的安哲塑像。
1906年,日照县两城镇安家村,一名男婴呱呱坠地,取名安丰铎,后改名安哲,谁也不曾想,这个小小的男婴,日后竟可领导山东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日照暴动。
安姓是日照大户,安哲家境优渥,8岁时就开始到本村私塾学习。学习以知理,小小的安哲很早就学会了明辨善恶,当看到外国列强侵略、封建地主阶级压迫剥削以及自然灾害破坏、农民生活苦不堪言时,他的心中充满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级的痛恨。于是,革命的种子便根植于幼小心中,只待破土发芽。
这一天在安哲15岁那年悄然而至。1925年,安哲组织在济南的日照籍学生成立了“少年日照学会”,大家聚在一起学习马列著作,讨论时事政治。那之后,安哲利用寒暑假和探亲的机会,一回到日照家乡,就进行革命宣传,在安哲等人的影响和鼓励下,革命的队伍日渐壮大。
但安哲的行为遭到家人极力阻拦。在家人看来,安哲生活顺风顺水,为何要参加革命,甚至与整个安氏家族为敌。于是,父亲和哥哥与安哲屡次发生冲突,甚至动手争斗。安哲在家书中说:“他们总想着把我治伏在地,作为家的奴隶,但是已经受了革命洗礼的我,怎能吃的住呢?”后来,连安哲的妻子,也与他反目。安哲说:“不好了,我已经成了整个家庭的敌人。起初,仅父兄反对,妹妹不欢,现在呢?我的妻子也开始向我攻击了。”其中的辛酸和艰险,可见一斑。即便如此,安哲的革命意志也未曾动摇分毫。
安光华(左三)与小学生一起。
1926年春,安哲在济南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共产党员。10月,受中共山东区执委派遣,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后参加北伐。1928年,安哲回到日照,成立了中共日照县委,任县委书记。为了立住脚跟,安哲在安家村当小学教员作为掩护,秘密发展党员,组织活动。
两城大庙有一个叫厉福会的道士,他武艺高强,会舞虎头大刀,安哲为了接近他,经常约他传授枪法和拳术,也一起交流穷人受苦受难的道理,在安哲的感化和教育下,厉福会成了共产党员。经过几年的艰苦工作,到暴动前夕,全县已发展了500多名党、团员,建立了45个党支部。
战起
用热血造一座虹的桥
6月的安家村草长莺飞,这里是安哲成长生活的地方,在安哲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安哲的塑像。从塑像上看,安哲年轻又英俊,且眼神坚定无畏,让人印象深刻。“每天晚上都有村民来到广场上跳舞,也有玩耍休憩的,很是热闹。”安家村社区两委成员安佰香说。
这样的场景,是安哲这样的革命者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天国不在幻想者甘美的梦境里,天国是靠在人间的前驱者的工作与勇骁。”安哲曾作诗如此说。
1932年,蒋介石发动“围剿”,6月初,日照县委接到省委指示:迅速组织武装力量,开展革命游击战争,以革命行动保卫中央苏区,配合中央红军粉碎国民党反对派的“围剿”。
为筹划暴动,日照县委先后召开了三次党员代表会议。会议决定建立鲁南革命委员会,安哲任总指挥。同时,建立一支由党、团员为骨干的革命武装——中国工农红军鲁南游击纵队。并规定了行动纲领和路线,明确了分工和纪律,制定了军事行动计划。
即将举行暴动的信息,如一颗火种,点燃了每个党员的心。处于水深火热中的贫苦农民,对自己解放自己,充满了希望和信心。万事俱备,暴动队员摩拳擦掌,只待省委军事特派员的到来,然而意外却发生了……一方面,安家村一带农民频繁集会,引起反动乡长、于家村大地主、国民党员于淑卿的怀疑;另一方面,派人前往涛雒区委传送的花名册,经过10天,仍没有收到涛雒区回应。面对可能造成的被动局面和损失,县委决定提前按计划举行暴动。
1932年10月13日晚,日照大地燃起了漫天烽火,南北两路武装同时暴动。大家手执长矛、木棍、大刀,焦急等待,几千年被压得喘不过气的农民,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农民们如潮水般涌入地主宅院,收缴枪支,翻出地契,打开仓房,那些地主们大气也不敢喘,一夜之间,天翻地覆。
暴动一路势如破竹,攻占了王家滩,收缴了牟家小庄、山字河、邵疃及周围十几个村庄,一时之间,“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土豪劣绅”等标语贴满了大街小巷,暴动队伍发展至1400余人。国民党反动当局十分恐慌,派展书堂第81师运其昌旅前往镇压,并纠集日照、莒县、诸城等县地方武装,协同运其昌旅统一行动,对暴动队伍进行“围剿”。
在十几倍反动武装的血腥镇压下,坚持斗争13天,经历大小战斗30多次后,轰动全国的日照暴动于10月25日失败。暴动虽然失败,但它撒下了革命的火种,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暴动失败后,安哲辗转到了大连,后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入狱,他受尽严刑的折磨,却从不曾泄露党的机密,还在狱中教狱友唱《国际歌》,讲红色故事,组织他们开展党的活动。然而狱中连续的酷刑最终摧残了他的身体,1934年冬,安哲不幸牺牲,时年仅28岁。
传承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为了党的事业,安哲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安哲的故乡安家村承袭了安哲的革命精神,积极发展农、渔、旅产业。多年不懈奋斗后,安家村一村被授予“省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为了纪念安哲,他们修建了安哲广场和文化礼堂。
6月3日,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安哲小学迎来了安哲烈士唯一的女儿安光华和外孙安继铎,为继承安哲的精神与血脉,安继铎改姓安,而“继铎”更是取“继承丰铎之意”。
1933年出生的安光华已经近90岁,虽然行动不便只能坐轮椅,老人还是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缅怀父亲。带着红领巾的安光华,跟小朋友们围坐一团,一字一句地讲述着自己与父亲的故事,现场温情又让人感动。
“听了老奶奶的讲述,让我对安哲烈士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作为一名新时代少先队员,我会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勤奋读书、刻苦学习,做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少年。”安哲小学学生王晨曦说。
日照暴动虽然失败了,但它让广大劳苦大众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以安哲为代表的日照暴动的组织者及英勇牺牲的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显示了日照人民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勇往直前、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
日照暴动的革命烈火燃遍了日照地区的几百个村庄。从此,日照大地的革命火种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日照日报记者 王大鹏
YMG全媒体实习记者 王瑶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王蕾
本文来自【烟台日报-大小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31050.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下一篇:大伙帮忙取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