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9月的北京,已经入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的蔡畅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她一抬头就能透过窗户看到外头的枫叶。她现在身体非常虚弱,连说话都不太方便,早在几天前秘书就为了照顾她的身体不再安排会客。
但今天秘书却一反常态,急匆匆走进病房后凑到蔡畅的耳朵边上,告诉她一件事:妇联的同志说有个农妇无论如何都要见她一面。在听到那个农妇的名字后,蔡畅原本混浊暗淡的双眼瞬间迸发出光彩,她说不出半个字,只是盯着秘书不住地点头,表示自己一定要见她。
这个农妇叫做赖月明,早在1938年的时候,陈毅就曾经派人去江西寻找过她,但派出去的人回来后却带来了一个令陈毅和蔡畅心碎的消息:赖月明为了抗拒逼嫁,跳崖自尽了!
赖月明是什么人?一个在50年多前就已经“死去”的人现在怎么会突然“复活”呢?
图|赖月明
赖月明,乳名赖三娇,1914年她出生在兴国白石村的一户人家中。新生儿的诞生对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庭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这对夫妻实在是分不出半点多余的口粮养育自己尚在襁褓中的女儿了。
为了让赖月明能有口饭吃,在她三岁那年,犹豫了很久的父亲狠下心来,将她过继给了叔父。
但赖月明并没有因此过上好日子,叔父家的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只是勉勉强强能挤出一口饭给她吃,更别提后来叔父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竟然染上了吸鸦片的毛病,赖月明的处境就变得更加艰难。
在她14岁那年,叔父将她卖给了杰村圩一户姓谢的人家做童养媳。
童养媳是个什么概念?在旧社会,要是一户人家的经济条件已经不足以承担嫁娶的花销,就会干脆从穷到没饭吃的人家抱来一个年纪小的女孩子,给口饭吃,等女孩子长到一定岁数就让她给自己的儿子做老婆。
图|影视剧中的童养媳
赖月明在谢家的地位和被买回来的奴隶差不多,但是她没有别的办法,因为要是离开了谢家,她连饭都没得吃。就在赖月明以为自己这辈子只能这么痛苦地煎熬下去时,希望来临了。
1929年春天,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了杰村圩,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他们来村子里是为了解救老百姓,而想要真正拯救这些贫苦的底层劳动人民,首先就要解放他们的思想,为此,红军派出宣传队融入到村民中,传播革命知识,鼓动当地的妇女参加妇女改善委员会。
赖月明经过红军耐心的劝说,一咬牙,毅然离开了给自己带来无尽痛苦的谢家,她心中已经做好了最差的打算:哪怕最后饿死在外面,也要争取自由。
来到妇女改善委员会工作的赖月明勤劳工作、积极学习,所有人都将她的努力看在眼里,1931年,她被大家推举成为委员会的主任。第二年的4月,组织上为了进一步培养妇女干部,决定派赖月明前往瑞金师范学习。
图|现在的瑞金
可惜的是,虽然赖月明非常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但她并没能顺利完成学业。
蒋介石自从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就不再掩饰自己反动的狰狞面孔,他多次下达指示,命令国军部队对红军进行“围剿”,赖月明无奈之下,只能中止学习。
从学校出来后,中共中央将她指派到了位于宁都的少共江西省委办公处儿童局工作。在反“围剿”期间,赖月明除了带领着儿童局内的儿童团帮红军战士们站岗放哨、传递情报,还协助当地的妇女同志慰劳红军。
在工作的这段时间中,赖月明遇到了对她一生而言都至关重要的人,那就是时任江西省委组织部长兼妇女部长的蔡大姐,蔡畅。
图|蔡畅
她与蔡畅的相识说来却非常惊险,是源于一场谋杀案。
在当时,儿童局所在的地点宁都是中央苏区的主要区域,虽然当地的土豪劣绅都已经被红军队伍打倒,但他们心里当然不愿意放弃以前锦衣玉食、动辄欺压百姓的日子。所以这群人背地里常常会搞一些小动作,破坏红军的行动,伺机卷土重来。
赖月明才到儿童局工作一个月,就亲眼见证了战友的枉死。
那天一大早,天才蒙蒙亮,少共江西省委的同志们就已经从床上爬起来准备展开一天的工作了,但让所有人都很疑惑的是,竟然没看到一个同志的身影。
这个人就是平时必定最先起床的通讯员小曾。
图|影视剧中的红军形象
眼看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同志们总算意识到情况不对劲,就算小曾前一天跑山路送文件累坏了,也不至于到现在都没个人影。
大家当机立断,跑到小曾的住处敲门,但喊了半天却没人回答,有急脾气的同志一脚把门踢开,所有人这才发现小曾根本没在房里。赖月明和一批同志分头在村中寻找,另一些人则去向蔡畅报告这件事。
最后,小曾的遗体在山坳里被找到了。
蔡畅知道敌人不可能只行动一次就收手,为了保证其他同志的生命安全,她立即主持召开了会议。
“从今天晚上开始,楼下不要再住人了,把原本住在楼下的同志们转移到楼上,要是房间不够用,就让一部分同志去省委住,另外,夜里也要加设岗哨,记得通知城内的巡逻队,加强对这片地方的警戒。”
图|影视剧中的站岗放哨的红军
会议结束后,原本住在楼下的赖月明就被分配到了省委,与蔡畅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蔡畅为人和善,对赖月明这个新来不久的同志非常照顾,不仅每天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教她学习文化知识、为她讲解革命道理,哪怕是外出工作的时候,也会尽可能带上她,让她有机会在实际工作中接受历练。
赖月明心中对于蔡大姐的栽培与关爱十分感动,对她而言,蔡大姐就是她尊敬的老师。而蔡畅不仅做了她的老师,还在不久后为她和陈毅牵桥搭线,促成了一段姻缘。
这一年,配合主力红军作战的江西军区部队回到宁都暂时驻扎,为接下来能有充足的精力投入战斗而进行休整。而率领这支部队的首长,就是陈毅。
图|陈毅
苏区人民热情地迎接这支红军部队,少共省委特地安排了文艺队进行慰劳演出,演出的最后一个节目就是由赖月明和少共省委宣传部长李美群对唱山歌。
两人优美婉转的歌声让底下坐着的红军战士们纷纷鼓掌叫好,不少人起哄喊着“再来一首”,其中就包括了陈毅。
演出结束后,看出陈毅对赖月明心存好感的同志找到了赖月明,想要给她做媒,但赖月明并没有答应。她拒绝不是因为看不上陈毅,而是觉得自己只是个普通的小干事,又没什么文化,实在配不上陈毅这个大首长。
但就在赖月明以为这件事已经“没戏唱了”的时候,蔡畅就和丈夫李富春一起找上了门,并且告诉她,他们已经去见过陈毅了。
图|蔡畅(左)与李富春(右)
部队里的同志们之所以这么热心撮合,是因为陈毅此时身边正缺一个贤内助。原来,在红军一、二次反“围剿”胜利之后,陈毅突然接到上级通知,参加第三次反“围剿”的军事会议。但当陈毅开完会急匆匆回到兴国家中,见到的却是妻子肖菊英的遗体。
短短几天时间,爱妻就因落水而亡故,陈毅心中的悲痛可想而知,身边关心的人看他一天天消瘦下去,就想着为他介绍一个合适的妻子,不仅可以帮助他走出悲伤,也可以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蔡畅注意到陈毅在观看演出时盯着赖月明,和丈夫商量之后就对陈毅说了想给他介绍对象的事情。
陈毅一听见这话,赶紧摆手,大声说:“不行,这绝对不行!人家(赖月明)分配过来是为了工作的,你们却把她介绍给我做媳妇,这不是分配媳妇吗?”
蔡畅听得忍不住笑,刚要说话,就被陈毅打断,他认真地说:“真的不合适,人家姑娘才18岁,再说了,我天天在外头打仗,万一哪天不好了,岂不是连累她?我现在这样一个人就很好了。”
图|陈毅
虽然陈毅的态度也是拒绝,但蔡畅能够听出来,他话里话外对赖月明是十分照顾的,这才找上了赖月明,想要问问她怎么看。对于赖月明而言,蔡畅就是自己的亲人,她如实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认为两人差距悬殊,并不般配。
蔡畅却说:“这一点你用不着担心,共产党讲的就是平等,夫妻之间哪需要论什么谁的官大谁的官小,都是我党的好同志嘛!陈司令牺牲的妻子肖菊英生前也是宣传干事,不止如此,他的警卫员最开始都是‘睁眼瞎’,一年下来,陈司令都把他们教得能看书会写字了,你也可以让他教你啊!”
这番话说得赖月明闹了个大红脸,支支吾吾半天讲不出反驳的话,她低下头,算是默许了。就这样,蔡畅不辞辛劳地连轴转了十几天,总算说动陈毅,成就了这桩婚事。
两人结婚的日子定在了九九重阳节,为了让婚礼看起来不至于过于简陋,陈毅不仅特意弄来了一匹布给赖月明添嫁衣,还为了她拿出自己从前辛辛苦苦积攒下的伙食费摆了酒席。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一匹布、一桌酒席都是不可多得的奢侈品,这也足可以看出陈毅对赖月明的看重。
图|女红军的老照片
在结婚前夕,蔡畅送了一块布给赖月明当作新婚礼物,这也是赖月明收到的唯一一份礼品,她当场就感动到不知说什么才好。
蔡畅和她开玩笑:“姑娘在结婚前总要提几个条件,等到结婚后才好管住自己的男人,月明,你也来说几条啊,这可是最后的机会了。”
赖月明仔细想了想,说了好几件自己想要的东西,也提了希望陈毅教自己读书写字的心愿,最后,她本来要讲希望陈毅和自己能够白头到老、永不分离,但因为害羞没有说完。
那时候的赖月明没有想到,后来陈毅竟然尽自己的能力达成她所提的全部要求,唯有没有说完的最后一个心愿,在阴差阳错之下成为了这对夫妻一生的遗憾。
图|陈毅塑像
但此时刚刚新婚的赖月明还是非常幸福的,即使婚房里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盏油灯,对她来说却已经足够。陈毅陪伴了她几天,就急匆匆地离开,投入到反“围剿”的战斗中。
当时所有的革命者都是这样的,他们争分夺秒地大步前进,没有人会停下脚步。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推迟一天做事无伤大雅,但对包括陈毅在内的革命者而言,胜利迟来一天,就意味着会有无数人民在这段时间里因旧社会的迫害而丢掉性命。
这并不表示他们不想家,恰恰相反,和家人难得相聚的每一刻,在他们眼中都是珍贵到值得铭记一生的。
有一回,赖月明半开玩笑地对陈毅提起,两人结婚这么长时间,真正呆在一起的时候却屈指可数。陈毅认真地看着妻子,说:“有人劝过我,把你也调到军区工作,这样我们就能常常见面。但是,第一,我是总指挥,不能搞特殊,第二,我不能耽误你的工作。革命比爱人、家庭都要重要,革命者应该完全服从革命斗争的需要。”
图|描述红军反“围剿”的绘图
赖月明身为一个同样为革命理想而奋斗的人,怎么会不了解这句话的含义,所以对于和丈夫聚少离多这件事,她没有半句怨言,一直安安心心呆在后方,负责儿童工作。
她有时候也会帮助蔡大姐做些妇女工作。比如,前线战士们的口粮都是后方提供的,但由于青壮年都上了战场,满足物资补给的任务就落在了妇女儿童的身上。为了鼓励妇女破除迷信下田耕种(以前农村有种说法,女人如果下田干活就会被雷劈死),蔡畅和赖月明召集宁都的妇女,率先下田,带动所有人一起耕种,为农业生产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1933年,在党组织的安排下,赖月明再次告别好不容易见面的陈毅,前往瑞金中央党校学习。学习和实习都结束后的总结会上,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亲自为成绩优秀的赖月明颁发了奖品,并称呼她为“党校第一女子”。
图|周恩来
离开学校后,赖月明就被分配到了石城县当妇女干部。
1934年10月,接近两年没见过丈夫的赖月明接到了来自石城县委书记的通知:陈毅在战斗中负伤,周恩来指示她尽快前往瑞金梅坑国家医院照顾陈毅。心急如焚的赖月明立刻动身,那时候第五次反“围剿”已经失败,敌人四处搜捕共产党人,她只敢在夜里赶路,费尽千辛万苦,总算来到了陈毅面前。
久别重逢的夫妻俩说了好久话,直到深夜才躺下休息,但赖月明却无论如何也睡不着,她借着微弱的月光去看陈毅受伤的那条腿。陈毅的右大腿被炮弹皮击中了,虽然已经取出炮弹皮,但是两个月过去了,伤口却一直不能愈合,至今都往外渗着血水。
赖月明一看他腿上的血迹,就心疼得止不住流眼泪。
图|红都瑞金
第二天,赖月明等陈毅睡醒后就替他用盐水清洗伤口,然后敷上消炎药。为了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赖月明找来其他同志帮自己在房梁上搭了条结实的带子,将陈毅的伤腿吊起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护理,陈毅的腿伤已经差不多恢复了,甚至下床站立也不是什么问题。但陈毅在这个时候却对赖月明提出了一个让她难以接受的请求。
“我们队伍中有好多妇女、老人、小孩和伤员,这批人在队伍里,目标大、行动慢,很容易被敌人发现,应当将他们尽早疏散。”
赖月明一听这话,立刻就明白陈毅这是在暗示自己带头离队,她没等陈毅说完,跪在床边抱住了陈毅的腿,哭泣着说:“我好不容易才见到你,你要我走,我就不走,就是死也要和你死在一块儿,要是你不高兴,就枪毙我好了!”
图|绘画里行军中的红军战士
陈毅闭了闭眼睛,好半天才压下了自己心底的不忍,坚定地说:“我知道,所有人,包括你在感情上都一时接受不了这个做法,但一切都是为了革命,作为党员、干部就应该带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说服其他同志!”最终,在陈毅的劝说下,赖月明含着眼泪离开了。
谁知道,这竟然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了!
赖月明离开后,就回到了家乡兴国县担任县妇女部部长一职,但后来县委出了叛徒,导致兴国县的党组织遭受了严重破坏,赖月明因此与组织失去联系,被捕入狱。
听到这个消息后,陈毅肝胆俱裂,立刻托人打听赖月明的下落,但都没有半点消息传来,后来他为抗日合作的事情领兵来到兴国县,也多次派人去监牢里寻找赖月明,可惜都没有找到。
直到奉命去赖月明父母家寻找的警卫员回来后告诉陈毅,赖月明已经不在人世了,陈毅才彻底放弃。他心中无比伤悲,写下《兴国旅舍》这首诗,以此怀念自己的妻子。
但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妻子赖月明竟然还活在世上!
图|兴国县
原来,赖月明逃出去后,在短时间内无法找到党组织的同志们,只好暂时回到家乡,可养父却堵在门口,痛骂她是“土匪女儿”,把她赶了出去。赖月明只好暂时住在山上的破庙里,以乞讨为生。
几个月后,赖月明的生父听到了这个消息,拄着拐杖将女儿接回了家,为了保证赖月明的安全,父亲把她关在家里,对外人说自己的女儿已经自杀了。
但年迈的老父亲实在无力抚养女儿,只好秘密将女儿嫁给了其他村子里的一个补鞋匠,没过多长时间,补鞋匠客死他乡,周围的老百姓又在传“陈毅已经被反动派杀害了”这个消息,万念俱灰的赖月明才在别人的介绍下,嫁给了一个负伤残疾的红军战士方良松,照顾他的生活。
图|补鞋匠老照片
时间一晃就到了1959年,在11月的一天,因为小儿子一直闹着要吃糖,赖月明只好背着他走进百货商店,就在付钱的时候,她的动作忽然停住了。因为她看到了一份放在柜台上的报纸,照片上那个外宾身边站着的人,赫然就是自己已经“被迫害致死”的丈夫。
即使二十多年没有见面,即使陈毅老了许多,但赖月明还是一眼就把他认了出来。她拿着报纸又哭又笑,眼泪止不住往下掉:“是他!是他!”
赖月明回到家中后就立刻和方良松讲了这件事,她激动得嘴唇都在发抖:“我要去找他!”方良松沉默了很久,最后只说了一句话:“你要是走了,这个家就要散了。”
赖月明当时就愣在了原地,是啊,她要是走了,年幼的儿女要怎么办?就在这时候,身边的孩子们也听懂了母亲要离开的话,他们搂着赖月明的腿,哭得撕心裂肺,把赖月明的心都哭化了。
她抱着这些孩子,苦涩地放弃了寻找陈毅。
图|陈毅
直到1985年,也就是陈毅逝世的十三年后,来自江西的一封信才被送到了蔡畅手中。蔡畅看完之后,难以置信赖月明竟然还活着,她大喜过望,立刻批复至江西省妇联,并让女儿李特特代自己看望赖月明。
1988年年中,曾与赖月明一起工作学习过的危秀英给赖月明寄去了一封信,告诉她蔡大姐现在病重,哪怕躺在床上也一直惦记着她,希望赖月明能来趟北京见见大姐。
不能见陈毅最后一面,对赖月明而言已经是终生的遗憾,这一回,无论如何她都要去一趟北京。
赖月明带着小儿子来到首都,她人生地不熟,不知道怎样联系蔡畅,只好先去求助妇联。在妇联同志的帮助下,赖月明总算见到了自己的老战友蔡畅。蔡畅眼也不眨地盯着她,好半天才艰难地发出几个含糊的短音,赖月明却明白她的意思:她们已经54年没见了!
图|蔡畅(左)与赖月明(右)
由于蔡畅身体不适,赖月明只呆了半个小时。临走前,蔡畅紧紧攥住她的手不肯撒开,想在最后拍一张合影,赖月明禁不住又流了泪。
举着相机的秘书说:“赖老,您笑一笑吧,您这么难过,我的手都在抖。”
赖月明一听这话,赶忙拿袖子去擦脸上的泪水,蔡畅也轻轻抚摸她的手背。赖月明想按秘书说的那样露出笑容,但她脑子里乱糟糟的,一会是年轻时的陈毅,一会是年轻时的蔡大姐,到最后也没笑起来。
相机定格的画面里是两个青春不再的共产党战士,但它记录的不止是长达54年的分离,不止是陈毅与赖月明的生死相别,它所记录下的,是在过去那段漫长艰难的岁月里,与家人分别、为了革命行走在战火的每一个英雄。
他们是遗憾的,也是满足的。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31316.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