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姓氏略考-陈姓-姓氏渊源

陈[陳、軙、敶、踬,读音作chén(ㄔㄣˊ),古音读作chǎng(ㄔㄤˇ)]←“陈”的古体汉字“軙、敶、踬”显示不出来者,请安装《方正超大汉字集库》;相关的满文、蒙文显示不出来者,请安装《圆点满文印刷体字库》、《蒙文标准字库》。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妫姓,出自周武王灭商后给古帝王后人妫满之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陈氏为虞舜之后裔,受姓始祖是胡公满。

周武王姬发灭殷商以后,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妫满于陈,妫满为陈侯,称胡公满,相传,胡公满是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的后代。胡公满传至十世孙妫完,陈国内乱,陈厉公的儿子出奔到齐国,以国名为氏,称陈氏。

舜帝幼年丧母,继母不慈,常对他进行毒打和虐待,但他逆来顺受,反而更加孝敬继母。由于他好学孝友,闻名四海,至尧帝末年,不仅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了他,还以自己的皇位相传。所以在舜帝当政之时,天下大治,人民丰乐,加上他常“调于玉烛,息于永风,食于膏火,饮于醴泉”,与老百姓同甘共苦,因此更加获得百姓的拥戴。至他去世后,约三十五传至胡公满,被周武王分封于陈(今河南淮阳),建诸侯国,屏卫王室。此后,胡公满因封于陈而称陈胡公,所建方国亦称陈国,子孙后来也以国名为姓氏,姓陈。

在黄帝时,战车已被广泛使用。黄帝发明了高轮大车,所以又叫轩辕氏,陈丰氏是黄帝氏族的一个重要分支部落,是黄帝部落的姻亲。史籍《史记》上说:“帝喾取陈锋氏女,生放勋(尧)。”帝喾是黄帝的曾孙,颛顼的儿子。“陈丰,一作锋,邦也。侨极娶陈丰氏生帝喾,喾也娶陈氏生帝尧,齐之丰丘,陈氏邑也。”史籍《路史》、《索隐》、《人表》、《正义》等著作都认为锋、峰、丰、邦同意通义,陈锋、陈丰、陈邦指的是一回事。可见,黄帝家族与最早见于记载的陈丰氏部落是两个互相通婚的双胞族。黄帝的孙媳妇与曾孙媳妇都是陈家的人,他们通过这种血缘关系,形成了炎黄氏族部落大联盟的强大基础。黄帝起于姬水,地点在今天的陕西、甘肃交界处。今甘肃天水市南有轩辕谷,陕西岐山县有姬水,陈丰氏部落的起源,也很可能就在附近。今岐山县西面有陈仓山。离今陕西省的宝鸡市约二十公里。陈仓山又作陈峰,山上有形若山鸡之石,因此又叫鸡峰。山下是陈坂,这个陈便是陈丰氏部落的初居之地。相传在春秋时期,秦文公得到一块形状如鸡的宝石,当宝鸡的神明来时,便会发现殷殷的声响,好象野鸡鸣啼。于是秦文公在陈坂这个地方建祠祭祀,命名为陈宝祠。到唐朝,就把这一代称为宝鸡县。

黄帝部落擅长制造这种多辐高轮车。他和他的支裔过着游牧赶车,不断在大草原迁徙的生活。整个部落排列着长长的车队,由一个牧场迁到另一个牧场时,男女老幼和财物,都置于车上,由牛马拉着高轮车,在广漠的草原上前进。当遇到敌对部落前来袭击时,车队便横着排列,以阻挡敌人的冲击。这就是原始社会时期的“列阵”,也即车战。人拿着武器迎敌,站在车上,车旁有步兵配合作战。当夜幕悄悄降临时,部落酋长便指挥其成员将车队排列成圆圈,人畜居于圆圈中。在无险可守的广荡大草原中,顿时形成了一个坚固的临时城堡。这个高轮车圈成的城堡既可抵御敌人或野兽的偷袭,又可抵御寒风的侵袭,给人畜带来安全感。由此可以体味到高轮车征战生活给这个家族打下的深刻烙印。那么,黄帝又是什么样的人呢?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黄帝是少典的儿子,姓公孙氏,名叫轩辕。据说黄帝一生下来就能开口讲话,很小的时候便展示出超人的聪明才智。他口齿伶俐,能言善辩,敦厚机敏,足智多谋。

黄帝之时,神农氏已经衰落,诸侯之间你争我夺,互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帝无力征讨。于乱世中逐渐长大的黄帝认识到,必须以武力平定天下,只要有强大的武力,就不难讨平那些据地称雄致乱的诸侯。于是他天天习武,操练阵法,不几年,便文韬武略俱已精通。于是,他先率兵讨伐那些骄横跋扈、不来朝贡的诸侯。结果,打得那些诸侯亡的亡、逃的逃,其他的诸侯见势不妙,便纷纷前来归附。局势稳定后,黄帝一方面广施恩德,教百姓种植五谷,一方面秣马厉兵,教百姓习战。等到力量强大以后,他又先与扰乱各部落的炎帝战于阪泉(今河北涿鹿)之野,三战三捷。后又率兵在涿鹿(今河北涿鹿)击杀前来扰乱的蚩尤。经过这两次恶战,黄帝酌威望大增,众诸侯一致推举他为天子。从此,他由部落首领被拥戴为部落联盟领袖。

黄帝居住于轩辕之丘,娶西陵氏之女为妻,名字叫嫘祖。嫘祖是黄帝正宫,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叫玄嚣,居住在汇水;另一个叫昌意,居住在若水。昌意有个儿子叫颛顼,黄帝逝世后,他继承了帝位,号高阳氏。颛顼沉静多智,尊重贤能。他当政期间,四方宾朋,万众来朝。颛颈去世后,帝位由玄嚣之孙高辛继承,即帝喾。按辈分算,帝喾是黄帝的曾孙。帝喾也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他广施仁政,关心百姓疾苦,很受百姓的爱戴。

帝喾有四妻四子,长子名挚,次子名叫放勋。帝喾逝世后,由挚继承了帝位。挚即帝位后,因才干不济,治国无方,致使国力越来越弱。而被封为唐侯的放勋则因为才干出众,把唐地治理得井井有条。于是,挚就把帝位禅让给了他。放勋嗣位称帝,史称唐尧或帝尧。尧帝是历史上有名的贤能之君,曾设官掌管时令,制订历法;又咨询四岳,挑选舜帝为其继承人。尧帝逝世后,即由舜帝继位。

舜帝的母亲叫握登,曾因看见彩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握登疑为古登人,即邓人之女。舜帝,字重华,也叫仲华、玄景、重明,皆因他两个眼睛有三个瞳子而得名。他方头方脑,龙颜大口,黑皮肤,身高六尺一寸。舜帝的父亲瞽叟与继母在舜还未成年时就想方设法要害死他,但舜帝的性情生来就十分宽厚,每遭毒打,虐待,他的反应不是十分仇恨暴烈,而是逆来顺受。舜帝遇到被狠打的时候,就采用躲避的方法,遇到被小打的时候就忍受住。他没有埋怨世道的不公,而是更加孝顺父母,慈爱弟妹。他“好学孝友,闻于四海,陶家事亲,宽裕温良,敦敏而知时,畏天而爱民,恤远而亲近”。舜被逼去耕那座民事纠纷甚多的历山,他起早贪黑,奋力耕种,在他的带领下,历山一带的纠纷得以平息,粮食获得从未有过的大丰收。就在此期间,他在一个叫河济的地方捡到一个玉壁,舜感觉到一种得天命的吉兆。舜帝的成功和努力遭来了瞽叟夫妇和象更深的嫉恨。舜帝的忍让与谦虚谨慎并没有感动他的父母和弟弟。有一次,他们命令舜帝到粮食仓库里去修,补墙壁,然后火烧仓库,想烧死舜帝。还有一次,他们又命令舜帝去挖井,然后朝井里填土想活埋舜。舜帝有个好妹妹,叫婐,妹妹十分同情哥哥的遭遇,她屡次为舜通风。

尧帝选继任人的时候,四岳推举了舜帝,于是尧帝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帝为妻,以观察他理家的本领。娥皇、女英遵守妇道,从不以自己身份高贵而傲视舜帝的亲戚,对公婆孝敬,对小叔谦让。但是这一切都不能感动舜帝的父母。于是,舜帝只好远走他乡,携妇将雏来到了妫水之旁,也就是现在的山西省永济县蒲州镇南一带。他的子孙以地名为姓,称为妫氏。舜帝五十岁时开始替尧帝处理天下政务,成绩卓著;五十八岁那一年尧帝驾崩,舜帝为他守了三年孝,到六十一岁时才在群臣拥戴下登上了帝位,这时他已是两鬓如霜的老翁了。

舜帝的主要对手是四凶:驩兜、共工、鲧、三苗以及尧帝的儿子丹朱。舜帝首先将驩兜、共工、鲧、三苗这四个部落的首领除去,然后将这四个部落赶往四方的边远地区。与丹朱的斗争似乎要艰苦得多,经历的时间也长得多,在这一场斗争中,舜帝采取了进退自如的手腕,充分展示了舜的帝应付裕如的政治才华。

舜帝登上帝位三年后,因为丹朱作为炎黄大部族的正统代表,势力仍很强大,威胁极大。舜帝便作出姿态,表示愿让位给丹朱,最后因身边的诸侯与百姓反对,只好作罢。他便封丹朱于房陵,使丹朱所率部落成为虞国的宾属国。为了笼络人心,舜帝精心组织了他的权利机构。成员有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益、蚤、彭祖等,其中只有皋陶、契、夔龙、益为东夷族,其余全属黄帝族。充分展现了舜帝的博大胸怀,从心理上淡化了东夷与炎黄部落族系之争,有力地分化了对手。舜与丹朱的搏斗过程中,丹朱曾一度占了上风,逼迫舜帝退避。在舜帝采取一系列政治措施并首先除掉四凶之患后,才逐渐击败丹朱的势力,并迫使丹朱成为虞氏部落联盟的属部。到此时舜帝已八十一岁。

舜帝建都于蒲板(今山西永济虞乡)。蒲坂城内有舜庙,城外有舜宅及二妃坛,附近又有历山、妫水,把地名从濮州菏泽一带移植过来。他在位期间,兢兢业业,扶正祛邪,政治清明,国内安定,一片升平景象。后来,在去南方巡狩时崩于苍梧之野(今湖南宁远),葬于九嶷山下。娥皇没有生育,女英生有一子,取名商均,因为他没有治国才能,舜帝便在生前便指定了治理洪水有功的大禹为接班人。

大禹继位后,封舜帝的儿子姚商均于虞(今河南虞城),人称有虞氏,因舜帝做子时,曾在蒲坂建都,于是他的另一支后裔便定居于蒲坂附近的虞乡(今山西永济),其首领叫虞遂。虞遂的一支后裔曾被封于遂国(今山东肥城),春秋时期被齐国所灭。商汤灭夏后,封虞遂的另一支后裔于陈,也即古陈锋氏部落居住过的地方,在宛丘附近(今河南淮阳)。

由于虞舜族人在同夏禹氏的斗争中失败,导致以商均为首的有虞氏部落纷纷向四方退避。除了商均被封于梁国虞城县,这一部分留居中原外,舜的大部分族人则大举向南、北、东方迁徙,另外还有许多部落则与夏族融合成为华夏族的主干。夏朝至商朝期间,随着虞舜子孙的迁徙退避,他们的踪迹也逐渐埋没于史记典籍之中。

大约在五千年前,陈部落随黄帝族东迁于中原地带肥沃的平原。陈丰氏部落开始由游牧生活转向农业定居生活,他们定居的地方就在宛丘(今河南淮阳)。颛顼国有“陈州之山”,这“陈州之山”便是宛丘。宛丘名声虽大,其实不过是一座高不过四十多米的小土丘,因为凸立在茫茫无垠的平原上,所以才格外引人注目。这个宛丘,经过数千年黄河与淮河的泛滥淤积,已被泥沙填埋了二十多米,现今残存的宛丘,仅只剩下略高于地面的小土堆而已。

商朝末年,商均的后裔中一个叫遏父(也称阏父)的人,前去投奔周国,担任了陶正之官,因其制陶技艺精湛,深得周文王姬昌欢心。姬昌之子姬发(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追封先贤遗民,把遏父的儿子妫满封于陈邑(今河南淮阳),建国号陈,以取代虞遂之后的陈国,并将大女儿太姬嫁给他为妻。妫满逝世后,谥号“胡”,故又称胡公满。今陈胡分妫满的墓在河南淮阳县柳湖旁。因城壕水注侵其址,故以铁锢之,俗称铁墓。

陈国的国都就是我们现在十分熟悉的宛丘。陈丰氏部落虽最早见于典籍记载,但这个部落一部分融入了黄帝家族中,另一部份却在史记典籍中销声。史籍《陈风》曾谈到东门有榆树,榆树即白榆,至今仍为黄河流域及淮北一带的重要树种。车门池水清澈见底,池边白榆成林,想来那景致相当美丽。故《诗地理考》说:“毛氏曰:东门宛丘,国之交会。戴氏曰:陈诗多言东门,必陈人游息之地。范氏曰:择高之地而荒乐焉。”宛丘东门应是城内一处风景幽雅的场地,陈国臣民游乐的场所。

宛丘曾是上古三皇之一的伏羲太皋氏的故都,因而城北一里许有画卦台,相传是伏羲于蔡水得龟,始画八卦之处。城西北三里许有太皋氏陵即伏羲墓,占地约五顷有余,俗称人主庙。墓周产蓍草,高至数尺,前有石碑。号“伏羲墓”。当然,这里有一些建筑是历代加修,的。但春秋以前太皋陵与画卦台存在,且为陈国君民游乐之地。如在这里登高望远,十公里内景色尽收眼底,真是心旷神怡的快事。近年在宛丘一带挖掘出不少陶片、筒瓦、板瓦以及古城墙的夯土层。

虞舜子孙在舜帝时处于极盛时期后,夏朝一度衰落,商朝略有好转,自周文王将长女嫁给妫满并受封于陈后,地位开始显赫起来。作为周王朝的血亲、和封国的陈国,备受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及以后的康王、昭王等君王尊宠。

东周初年,陈国原与蔡国、郑国同为中原大国。陈国的国都宛丘,就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城东三里,城周围绕以东蔡河。陈国全部领土位于豫东大平原上,:淮河支流的清水河、茨河、黑河、西明河、惠济河分布在东境,由北西南注入淮河;淮河的另一条大支流颍水,和颍水的一些小支流如柳涉河、贾鲁河、沙河,则从西境由西北向东南注入淮河。当然这些河流的名称,大多都是因历史上沧海桑田的变迁,而形成的。不过颍水则是二千多年以来的老名称,只是其支流沙河,古代叫濮水。陈国在周武王初封时不过周围百余里之地,但在周初封建诸侯中,有近八百个诸侯,据周朝封建制度规定:四海之内分为九州,州方圆千里。每州建有方圆百里的诸侯国三十个,方圆七十里的诸侯国六十个,方圆五十里的诸侯国一百二十个。九州总共有一千七百七十三国,还有这些诸侯的附庸国没有计算在内。同时规定公爵和侯爵国家,方圆百里;伯爵国家方圆七十里;子爵和男爵国家,方圆五十里;不满五十里的小国,则成为其邻国的附庸。陈国既是侯国,方圆百余里,而且位于川泽纵横、平坦无垠的肥沃的中原地带,是古代物产丰富、文化发达的优越地域,且相传是伏羲太皋氏的都城,可见其地位形势的重要了。

陈国的领土都在平原上,不但土地平坦肥沃,且沟渠纵横,有灌溉之利,再加气候温和,适宜于农作物生长,是物产丰饶的富庶之区。因此,陈国靠着天时、地利发展很快,到了东周初年,同蔡国、郑国等国都成了中原地区的大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后来的陈国国君不能励精图治,臣子也不能赤胆忠心匡扶社稷,君荒于上,臣嬉于下,政治腐败,国势很快便衰落下来。

周敬王姬丐四十一年(陈缗公妫越二十三年,楚惠王熊章十年,公元前479年),楚惠王出兵北伐,杀掉陈国最后一位国君陈缗公(陈缗公),陈国最终灭亡。随后,楚惠王后在陈国故地设置了陈县。

自妫满受封于陈并建陈国,至陈湣公妫越,陈国共传二十世、二十六代君王,历时五百八十八年。

在亡国后的陈国王族子孙以及许多国民中,多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称陈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陈氏正宗。陈氏族人大多尊奉妫满(胡公满、陈公满、陈湖公)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陈国公族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

陈国在开国君主妫满逝世后,其子孙有以国名为氏,就是陈氏。

除了胡公满的子孙陈完这一支主系之外,在陈国内乱至亡国期间,还有三支陈国公族后裔避居他乡,亦以国名为姓氏,称陈氏:

一是陈哀公妫弱(公元前568~前534年在位)之子陈留,避居陈留郡;

二是陈湣公妫越(公元前501~前479年在位)的长子陈衍,在当年陈国被楚国吞灭之后,避居阳武户牍乡,后迁颍川;

三是迁居固始,源于陈湣公次子陈温之后陈琏,其后因无子,便以颖川陈寔为嗣子,遂融入颖川陈氏。

该三支陈氏皆算作正统陈氏,世代相传至今,实则同宗同源。

第三个渊源:源于突厥族,出自南北朝时期突厥侯莫陈氏族,属于以氏族称谓汉化为氏。

汉朝末期,突厥民族的侯莫陈氏族即迁居与代北地区,经过十六国混乱时期到南北朝,被北魏王朝所控制,称谓北鲜卑族中的特殊部落。

据史籍《魏书》记载:五代北魏鲜卑族原有三字姓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迁都而到洛阳,在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定族姓时,于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改为汉字单姓陈氏。

在北魏王朝末年,该支陈氏一度改回为侯莫陈氏,担不久即随着隋王朝统一中国,最终还是皆融合于汉族之中,仍为汉姓陈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改姓,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

隋朝时期,有一个叫白永贵的将军,原来是陇右地区(泛指陇山以西地区,在今甘肃陇山、六盘山以西和黄河以东地带)的胡人,因其甚得隋文帝杨坚的宠信,官至柱国,领兰、利二州总管,封北郡陈公,这白永贵便改以封号中的“陈”字作为自己的姓氏,称陈氏,史书记载其为陈永贵。

明王朝统一全国之后,明太祖朱元璋为笼络已经降明的一些蒙古贵族,往往赐给他们汉姓、汉名,如恰恰被赐名为陈守忠,哈哈被赐名为陈元等。到了明成祖朱棣执政时期,出兵灭了安南国代陈而立的黎朝,其国王黎季厘的后代大多移居中国,其子便改姓名为陈澄,后来还官至工部尚书。

第五个渊源:源于冒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1.曹氏改为陈氏:

浙江海宁陈氏,原姓曹氏,陈氏之女为妻,生了四个儿子,便销声匿迹了。

唐朝末年有个叫曹宪来的人,娶都姓母亲陈氏之姓,这一支曹氏到了宋代,陈氏后裔中有一个叫陈文龙的,作了高官显宦,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陈氏成了海宁望族。

2.高姓改为陈氏:

浙江海宁一姓高的人家,是南北朝时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后,几经陵谷变迁,他的后裔默默居住海宁,成了普通百姓。传到第十四代高谅时,历史已进入了元朝,他因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只得入赘于陈氏之家,高姓也改为陈氏了。

西晋末年的陈元达,原来姓高,曾在匈奴人刘聪建立的汉国任职,因为占卜者说他的生辰八字妨忌父亲,便改高姓为陈氏。

隋朝时期,隋文帝杨坚有一心腹干事叫陈茂,他本来是河东狄姓人,却冒姓为陈氏,并受封为伯爵,其后裔子孙因袭陈氏,世代相传至今。

元朝时期,原北齐清河王高岳的十四世孙高谅入赘陈家,子孙也改姓陈。明初,明太祖赐西域胡人某为陈氏,其孙陈友,后来官至右都督,爵封武平伯,世代相传陈氏至今。

3.白姓改为陈氏:

隋朝时期,有一个叫白永贵的将军,原来是陇右(泛指陇山以西地区,今甘肃陇山、六盘山以西和黄河以东地带)地区的胡人,由于作战英勇,屡立战功,甚得隋文帝的宠信,官至柱国,出为兰、利二州总管,封北郡陈公,这白永贵便以封号中的“陈字”作为自己的姓氏,是为万年(今陕西西安)之陈氏。

唐朝初年,原丘兹王的后裔帛(白)永贵人仕内地,因姓氏罕见怕受歧视,也改姓汉族大姓陈,此后也以陈氏知名,史称陈永贵。他有孙名令英,史书也称陈令英。唐末,浙江宁海人曹宪来入赘陈家,生子四人,也冒姓陈。

4.黎姓改为陈氏:

明成祖朱棣时,灭安南国黎朝,国王黎季厘寒流笔大多移居中国,其子改姓名陈澄,官至工部尚书。其子孙后代便以陈为氏。

5.刘姓改为陈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的记载,刘矫的后裔改陈氏,其子孙居广陵之陈(今江苏镇江),史称广陵陈氏。

6.陈氏改为其他姓及恢复陈氏:

西魏时,赐许昌公陈忻姓尉迟,不过,时间很短,至隋朝初期又恢复了陈氏。

明朝末年,湖南湘潭陈氏,因遭家难,有一人冒姓郭,改名郭金台,其后裔子孙有称郭氏者,有称陈氏者。

第六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明时期蒙古族诸部,属于以氏族称谓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黑龙江志稿·氏族》等记载:

⑴.蒙古族巴岳特氏,亦称巴乐特氏,以地为氏,蒙语为,世居阿巴噶(今内蒙古锡林郭勒阿巴噶旗)、巴岳特(今山西天镇、阳高)、西拉木兰(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流域)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文为Bayo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陈氏、巴氏、白氏、丰氏、联氏、高氏、包氏、罗氏等。

⑵.蒙古族伯克图氏,亦称博克卓依氏,蒙语为,世居鄂尔多斯(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文为Bektu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陈氏。

⑶.明太祖朱元璋赐给已经降明之蒙古贵族的姓氏中,多有陈氏。

⑷.蒙古族鄂里木苏氏,为蒙古陈巴尔虎姓氏,蒙语为,世居巴尔古(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流域),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奉命随蒙古八旗和汉军第八旗派驻凤凰城,屯垦于瑷河沿岸影壁山附近,今主要聚居于凤城大堡蒙古族镇。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文为Erimusu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陈氏。

⑸.蒙古族齐默特氏,源出元朝时期乞颜部其木德氏部族,蒙语为,世居喀尔沁(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阿苏忒(今内蒙古中部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文为Cimo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陈氏。

第七个渊源:源于回族,属于以氏族称谓汉化为氏。

在回族中,以陈为姓氏的有很多,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明成祖朱棣执政时期(公元1403~1424年),山东历城回民陈氏被指定为葬于德州北郊北营村的苏禄东王墓供役。民国初年,由河南各地迁到湖北沙市三岔路、迎禧街一带的回民有陈氏。

另外有西域回回那那罕,在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中期(公元1430年)入附中原,被徙居于安徽全椒卫所,后改汉姓为陈景通,到其子陈友时,迁居北京,官至骁骑右卫军都指挥佥事。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陈友升迁为游击将军,继而由晋升为都督,充总兵官,后封武平伯,赠世券。不久,陈友率部平定了宁夏、甘州、凉州一带的瓦刺部叛乱,因功晋升侯爵。在陈友逝世后,明英宗下诏赠沔国公,赐谥号为“武僖”。

据史料记载,今北京著名的东四牌楼清真寺即陈友生前捐资所建造是。陈友之子陈能、其孙陈纲、第四世孙陈勋、陈熹、第五世孙陈大策、第六世孙陈如松、陈永寿、第七世孙陈世恩,世代袭职,其中尤以陈大策功勋卓著,出任北京后军都督府大都督,名重一时。

第八个渊源:源于陈氏疍民与堕民。

1.疍民:

“水上居民”,旧称疍民或者说疍户,泛指在湖北、湖南、江西、广东、福建、广西的内河湖泊以及沿海港湾从事渔业或水上运输的居民,他们多是以船为家,被称作“陈氏疍民”。

陈氏疍民是怎样形成的呢?据明朝学者陈文涛在《福建近代民生地理志》中记载:“疍民常在水上,操舟为业,相传乃陈友谅败兵为明所驱迫者。”

2.堕民:

近代学者白眉初在《中国人文地理》中对堕民解释为:“起源又二说,一说明初俘陈友谅之部,编之为丐户;明太祖灭陈友谅,俘其子孙九族贬人堕民,贱乐户,不与齐民齿”。

陈友谅,公元1320~1363年,原本是渔家子弟,在元末农民大起义中,参加了徐寿辉、邹普胜、倪文俊等人领导的天完红巾军,以功升元帅,之后野心骤涨。

元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陈友谅袭杀了天完红巾军领袖倪文俊。

元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陈友谅又杀害了天完将领赵普胜,之后挟持徐寿辉自称汉王。

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农历闰5月,陈友谅干脆杀害了徐寿辉,自立为帝,建国号大汉,改元“大义”。此后,陈友谅一面继续进行反元战争,一面把军事重心放在对邻境吴王朱元璋所部的战争上。然而,大汉将士多数是天完红巾军旧属,对陈友谅的篡权夺位深为不满,于是在一系列战争中相继倒戈归降朱元璋,至使陈友谅接连败北。

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农历8月,陈友谅与朱元璋双方各率大军在鄱阳湖一带决战,结果大败。农历8月,他从湖口突围出长江后中箭身亡,全军覆没。此后,其后裔子孙及部下将士后来皆受到朱元璋的残酷迫害,被贱称为“疍民”。

陈氏疍民在历史上曾经生活十分艰苦,但毕竟保留了家族系统的称号,仍然称陈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九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明、清时期女真族诸部,属于以氏族称谓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满洲八旗姓》的记载:

⑴.满族觉尔察氏,满文为Giorca Hala,属于满族大姓,以地为氏。世居长白山、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觉尔察(今辽宁新宾永陵镇温家窑)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陈氏、赵氏、肇氏、孙氏、常氏等。

⑵.满族陈佳氏,满文为Cengiya Hala,世居张当(今辽宁抚顺),后多冠汉姓为陈。

⑶.满族完颜氏,满文为,原居乌拉(今吉林附近)的满族完颜氏隶属于依彻满洲,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随军驻守辽宁丹东凤凰城地区。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陈氏。

⑷.满族栋佳氏,亦称董家氏、董佳氏,满文为Donggiya Hala,世居董佳城(今辽宁新宾)、嘉木湖(今辽宁新宾)、嘉哈(今辽宁新宾夹河村)、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陈氏、董氏、邓氏等。

⑸.满族鄂济氏,满文为Wegi Hala,汉义“森林”,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乌喇(今吉林永吉)、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松花江、黑龙江沿岸。后有达斡尔族引为姓氏。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陈氏、鄂氏、敖氏、黄氏等。

⑹.满族呼尔哈氏,亦称虎尔哈氏、虎尔虎氏、瑚尔喀氏,满文为Hurha Hala,隶属于瑚尔哈女真,以地为氏,世居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席北(今内蒙古海拉尔)、新达漠城(今黑龙江漠河)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陈氏、胡氏、呼氏等。

⑺.满族萨克达氏,原为巴雅拉氏,后以地改氏,满文为Sakda Hala,汉义“苍老”,世居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阿扈河(今黑龙江宁安)、叶赫(今吉林梨树)、萨克达(今辽宁抚顺峡河流域)、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那木都鲁(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德里倭赫(今辽宁抚顺浑河流域)、黑龙江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陈氏、苍氏、仓氏、麻氏、骆氏、李氏、祖氏、高氏、海氏、萨氏、里氏、罗氏、老氏、英氏、印氏、巴氏、色氏、臧氏、礼氏、佟氏、陀氏、翁氏等。

⑻.满族玉克墨氏,亦称玉抹氏,满文为Yukmo Hala,世居尼满河(今黑龙江支流俄罗斯境内布列雅河)。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陈氏。

第十个渊源:源于哈尼族,属于以氏族称谓汉化为氏。

哈尼族陈氏,为明朝时期改土归流运动中地方汉族最高行政长官赐姓,其后裔如有今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陈文兴、第五届政协委员陈批鲁等。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侗族,属于以氏族称谓汉化为氏。

侗族陈氏,为明朝时期改土归流运动中地方汉族最高行政长官赐姓,其后裔如有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研究所副教授陈衣、《优秀的传统建筑艺术》一书作者陈璃春等。

第十二个渊源:源于土家族,属于以原氏族融入他族为氏。

土家族陈氏,原为汉族陈氏,后在宋朝时期融入土家族,其后裔如有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湖北人陈忠信等。

第十三个渊源:源于布依族,属于以氏族称谓汉化为氏。

布依族陈氏,为明朝时期改土归流运动中地方汉族最高行政长官赐姓,其后裔如有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陈永康等。

第十四个渊源:源于瑶族,属于以氏族称谓汉化为氏。

瑶族陈氏,为元、明时期改土归流运动中地方汉族最高行政长官赐姓,其族如有湖南新宁县黄卜洞瑶民、麻雷洞瑶民、圳源洞瑶民及汝城县瑶民等。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瑶山山子瑶十五姓中,也有汉姓陈氏。

第十五个渊源:源于羌族,属于以氏族称谓汉化为氏。

羌族陈氏,为明朝时期改土归流运动中地方汉族最高行政长官赐姓,其后裔如有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四川省茂汶县人陈花花等。

第十六个渊源:源于苗族,属于以氏族称谓汉化为氏。

苗族陈氏,为明朝时期改土归流运动中地方汉族最高行政长官赐姓,其后裔如有广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陈斯德、城步县政协主席陈加寿等。

第十七个渊源:源于京族,属于以氏族称谓汉化为氏。

京族陈氏,为南宋时期地方汉族最高行政长官赐姓,为该民族的大姓之一,其后裔如有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县人陈润芬等。

第十八个渊源:源于其他各少数民族,属于以氏族称谓汉化为氏。

在今壮族、黎族、彝族、朝鲜族、白族、高山族、畲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陈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陈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31639.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