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在贝尔苏木草原育“新苗”

在贝尔苏木草原育“新苗”

支教团老师与学生演出活动合影。受访者供图

在贝尔苏木草原育“新苗”

学生送别支教团老师。受访者供图

扫一扫看视频

因为出生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蒙古族男孩奥运有了这个响亮的名字。但奥运的童年并不快乐,父母常年不在身边,他8岁时还尿床,小学留级两次,经常被同学笑话。

奥运的家乡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的贝尔苏木,是蒙古族聚居区,地广人稀,有一望无际的草原。在这里,有不少孩子和奥运一样,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或离异,成为留守儿童或从小寄宿。

每年暑期,东北师范大学新苗支教团都会前往贝尔苏木,为草原上的孩子们举办夏令营,和他们共处半个月。近5年来,这个公益支教团一直在探索短期支教的有效模式,奥运也成了支教团的重点呵护对象。

带去开放性思维

第一次来到贝尔苏木,支教团团员们有点意外,这里的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并不匮乏,甚至有队员觉得这里并不需要支教。

可通过上课和观察,支教队员有了新发现:孩子们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状态令人担忧。很多孩子和奥运一样,小学一年级就要到离家100多公里外的学校读书、住宿,寒暑假才能回家。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很多孩子性格孤僻或桀骜不驯。

对家长来说,他们期盼孩子通过求学走出草原,但因为自身文化水平有限,他们很少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

在英语课堂上,支教团团长龙安靖发现同龄孩子之间的英语水平差距很大,有人可以简单地进行英语对话,有人却还不会写26个英文字母。

原本支教团准备了很多与主科相关的课程,了解实际情况后,团员们重新调整了教学方向。

支教团设置了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朗诵、垃圾分类、科学实验、地理景观、手工创作等课程,还为少数参与夏令营的初高中生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

曾经沉默寡言的蒙古族男孩吉雅,如今最喜欢上朗诵课。支教团发起人那日苏记得初见吉雅时,他不喜欢和同学相处,也不爱说话,必须要回应时也只使用蒙语。由于父母在深牧区放牧,当时只有10岁的吉雅被寄养在亲戚家。但吉雅擅长骑马,拿过不少骑马比赛的冠军。

在朗诵课上,那日苏鼓励吉雅站到教室前面,用普通话做自我介绍,在一次次鼓励中,吉雅逐渐打开了心门。

爱国主义教育课,也是新苗支教团的特色课,支教老师会给孩子们讲国歌的来历,带大家看爱国主义电影和节目。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上,孩子们会用蒙语高声唱国歌,响亮的歌声在草原上回荡。这个画面让很多支教团员记忆犹新。

经过前两年的支教历练和经验总结,团员们对短期支教有了新的理解和看法。那日苏说,短期支教受时间限制,很难让孩子在文化课上有明显提升,与其教文化课,不如给他们带去开放性的思维,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父母和未来。

现在,新苗支教团形成一个共识:支教的“教”,不仅在于教书,更要帮助不发达地区的留守儿童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认知体系。

照亮心灵的光

“孩子们看上去阳光灿烂的笑容背后,都有自己的心事。”龙安靖说,我们需要更了解孩子,才能知道如何帮助他们。

课余时间,家访就成了支教团成员的另一个任务。家访后,老师们才明白奥运为什么上课时喜欢看向窗外,他一直期待着许久不见的妈妈能突然出现。

蒙古族女孩哈拉木吉在绘画和音乐方面都很有天赋,可母亲再婚,又生了一个孩子,没有精力培养她……

“这些孩子平时都不善于表达。”支教团成员姚嘉欣说,走进他们内心,陪伴他们成长,哪怕只有一点点帮助,都很值得。

通过家访进行深入了解后,支教团对症下药,重点开设了心理健康和亲子课。第一次心理课上,支教老师自编自演了一个情景剧,设计了孩子们在儿童期、成长期和父母之间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形象的表演,让孩子们产生了共鸣。

支教团还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上亲子课,有的是父母来,有的是爷爷奶奶来,都来不了的,支教团老师就陪着孩子一起上课。课堂上,老师教同学们学会了用手语表达“我爱你”,帮助亲子之间迈出情感表达的第一步。他们还以孩子的口吻写了一封给父母的信,配乐朗读出来时,很多孩子都哭了。

为了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孩子成长,新苗支教团实行“导师制”。每次夏令营中,一个老师负责多名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况。“导师制”不只在半个月的支教期间有效,支教团成员会成为孩子们可以长期联络的远方朋友。

每次前往贝尔苏木的,不仅有新苗支教团的支教老师,还有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的摄影团队。在东北师范大学团委的支持下,他们拍摄了支教题材纪录片《诗和远方的青春》,记录下新苗支教团和孩子们相处的点滴和彼此的成长。

一直牵挂的远方

每年暑期,会有10多名支教老师来到贝尔苏木,几个核心成员每次都会参与贝尔苏木的支教活动,他们往往成为当地孩子暑期最盼望见到的人。

得知支教老师快到时,孩子们会早早来到支教团驻地,等着帮老师搬行李。每次支教团离开时,年龄大些的孩子甚至会骑着摩托车追着送行。

孩子们不善言辞,但情感很丰富。看到支教老师辛苦,下课会冲上去抱住老师,或者给老师递上一个棒棒糖,也会为老师偷偷准备离别礼物。

“每一次去,都能看到孩子们明显的进步。”姚嘉欣说。她负责的学生那木萨来苏荣这几年越来越开朗,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还主动报名要当闭营文艺汇演的主持人。

哈拉木吉也让姚嘉欣十分惊喜。第一次去支教时,这个小姑娘都没跟她说过话。临别时,姚嘉欣和她说再见,小姑娘也没有回应。第二年暑期再去支教时,哈拉木吉会主动找她学电子琴、吉他和非洲鼓,还在文艺汇演上表演了舞蹈。

贝尔苏木对那日苏而言,有着熟悉的家乡味道。2006年,那日苏作为蒙古族考生考入东北师范大学,现在已是东北师大的博士生。看到贝尔苏木的孩子们,让他想到了儿时的自己。

和他的家乡科尔沁草原一样,夜晚的贝尔苏木能看到星空,听到狗、牛和马的叫声。睡不着时,他会想这些参加夏令营的孩子,有多少会走出草原,以后反哺家乡。

第一次从贝尔苏木回到东北师大后,新苗支教团就联合长春当地媒体,共同建立了爱心救助微信群。救助群里有支教团成员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大家每个月自愿捐款,善款用于资助贝尔苏木家庭贫困的孩子。

奥运是被资助的孩子之一。他每个月会收到1000元捐款,用作生活费和课外辅导费。龙安靖还经常跟奥运的班主任沟通,了解他的状况。

这两年,有些孩子进入青春期,加上在外寄宿,没有家长及时监护,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龙安靖和姚嘉欣就建了一个沟通微信群,随时关心孩子们的心理状况。平时,那日苏也经常收到家长们的信息,咨询如何教育孩子。

贝尔苏木的孩子们,早已成为新苗支教团一直牵挂的远方。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培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31945.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