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取名轩》——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守正与践新

免费算命 宝宝起名 2022-04-11 3 0

“当初你为了自己创建的《取名轩》,毅然放弃了政府秘书的工作,有后悔过吗?”余建达听闻后说:“没有后悔过。我的人生格言是:一个不想蹚过小河的人,自然不想远涉重洋。既然当初做出了选择,我会努力把选择的路走好。”

《取名轩》——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守正与践新

往昔,时常听身边的朋友提及,云南省昆明市《取名轩》的余建达老师,在中国传统取名文化领域,造诣颇深。为此笔者慕名而访,经一番深谈,于是有了开头的对话。

不放弃 拼搏成就梦想

如今的余建达,可谓功成名就:《取名轩》曾荣获2011年《中国十大堪舆金奖》、2013年度《中国姓名文化与命名权威机构》、2014年度《最具影响力易学机构》、2015年度《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佳弘扬机构》。而他本人于2000年9月入选《世界周易名人录》、《二十一世纪专家人才库》、《中国专家人才卷》;2001年4月入选《中国周易名人录》;2012年11月出席第三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在人民大会堂被聘为中国风水文化研究院副院长;2013年出席中国姓名学会举办的高峰论坛,在全国政协礼堂被聘为中国姓名文化研究会副会长;2014年4月出席第三届全球周易专家高峰论坛,入选《全球周易名人大典》;2014年10月参加全国大中城市社科联工作会议,评选为《全国社科工作先进个人》;2015年入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名人录》。此外,余建达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出版过个人专著《取名文化探论》、《快乐人生》、《美丽人生》、《心灵世界》、《环境与布局》等,均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取名轩》——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守正与践新

然而,谈及当初创业时所经历的各种艰辛,余建达依旧记忆犹新,让我们的思绪,随余建达的讲述,同他回历一番。

1994年,对余建达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刚从云南大学毕业的他,凭借大学期间各方面的优异表现,被分配到政府部门做秘书工作;也正是这年9月,余建达在去辽宁省沈阳出差时,机缘下走进了《酿名斋》,正是这次不经意的结缘,却使余建达与中国传统取名文化结下了难舍的牵拌。从沈阳出差回来后,余建达与自己大学时的三位同窗,在昆明创办了昆明取名轩咨询有限公司,更出乎意料的是,余建达最终为了这份认定的事业,毅然辞去了政府秘书工作。“为此,家人一度极为不理解,我父亲不仅愁白了头发,甚至很长一段时间直接不与我说话。”余建达坦言道,愧疚之情更是难掩于面。

公司在起步阶段时,由于知名度、人们对取名文化的认知度等原因,公司业务相当萧条,以至于年底时,给回家过春节的三位同事买完回家的车票后,余建达身上仅剩12元。用12元过一个春节,其辛酸不言而喻。物质方面的困窘,对余建达而言,他还能克服与坚持,对他打击最大的,或许是与自己创业的三位同学,最终选择离自己而去。“春节后的那段时间,期盼他们归来的心,比盼自己女朋友归来的心更急切,然而终是没能把他们盼回来……”,余建达不失幽默的说。

《取名轩》——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守正与践新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生活上的困境,精神上的挫折,余建达没有退缩,为了认定的事业,毅然选择了迎难而上:一方面虚心向同行前辈求教学习,锤炼专业知识与技能;一方面通过散发宣传单来扩大公司的知名度,就这样,经一年时间的拼搏与努力,公司业绩有了直线的提升。为了工作的便利,95年12月份时,余建达用一年的积蓄,安装了一部座机。安装好座机后,余建达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父亲打电话……“之后,我父亲专程从昭通老家上来昆明看望我。当他了解、确认了我当时各方面的情况后,脸上露出了些许欣慰的笑容,也正是这次机会,我与父亲有了彻夜的促膝深谈,最终得到了父亲的理解与支持。”余建达面露欣喜的说。随后,伴着公司知名度的扩散与提高,《取名轩》逐步走上了正轨,并且迎来了发展与壮大……

陪父母 十余年不进县城

2008年前后始,余建达身边的亲戚、朋友,逐渐觉察到:平时爱打牌的余建达,基本不打牌了;每次回到昭通乡下老家,朋友们相邀他到县城相聚时,也慢慢看不到了他的身影……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亲戚与朋友们才知道,原来慢慢淡出应酬场合的余建达,在做其他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取名轩》——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守正与践新

随着对中国传统取名文化和易学方面研习与探究的逐渐深入,余建达的心灵感悟有了质的转变——他不再把平时的空闲时间用来打牌娱乐,而是用来写作和练习书法;每次回昭通乡下老家,也不再出去与朋友到县城相聚游玩,而是在家陪伴父母。“为了陪伴父母,十余年时间,每次回老家我都没去过县城。起初,亲戚、朋友都觉得我是架子大,做面子工作,然随着时间的流失,历经10余年的沉淀,我的行为才逐渐得到了亲戚与朋友们的理解、肯定与支持,”余建达直言不讳地说,“如今,每次回昭通老家,朋友们得知后,多数都是直接来我家相聚,很感谢他们的理解与支持,让我收获了与朋友相聚的快乐,也留出了更多的时间陪伴父母。”

百善孝当先。“余建达用十余年时间的亲力践行,不仅带动了他们家族崇尚孝道的家风,同时也带动了我们村尊老敬老的和谐氛围,”余建达老家的很多老人如是的说,“此外,在余建达与他们家族的带动下,如今每年逢年过节,村里再也看不到赌博的现象了。”

做公益 莫以善小而不为

“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句话不仅是余建达读高三时班主任写信勉励自己的话,也是余建达工作后一直所奉行的一个准则。

“一个人,怎么做才算是对社会有用的人。读书时,对此我不是太懂。毕业工作后,随着岁数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对此才逐渐有所领悟,”余建达坦诚的道,“如今我觉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是不做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二是对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莫以善小而不为。”

《取名轩》——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守正与践新

近些年来,随着余建达在事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也尽力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据悉,2012年9月7日的昭通市彝良地震中,余建达亲赴灾区现场参与救援,并捐款20多万元;2014年鲁甸803地震中三次亲赴灾区,在巧家法土南、鲁甸龙头山重灾区参与救援,并发动朋友捐款共计100多万元人民币。此外,在很多边远贫困山区小学,景谷地震灾区,孤儿院,敬老院都有余建达参与公益的身影!

《取名轩》——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守正与践新

临近采访末了,刚好有个顾客前来拜访余建达老师,她问道:“我家的小孩今年读初一,小孩的各科作业太多,影响到了小孩休息的时间,该怎么办?”“对时间的安排,不要太过拘泥,如小孩的体育锻炼,不必非要到操场上去,在家附近的空地都可以,再如小孩的美术作业,不一定非要到野外写生,也可以把对一天的感想体会用画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即完成了作业,时间也能有效的利用起来。”余建达耐心的建议道。

眼前这幕,只是余建达工作生活中的一个缩影,然笔者觉得,余建达在对中国传统取名文化的传承时,更多的是对顾客的鼓励与正能量的传播,或许,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践新。

《取名轩》——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守正与践新

《取名轩》——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守正与践新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31989.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