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文郁 (1909~1988),笔名吴亿、文蔚。山西原平人。民盟成员。193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系。历任西安《民意报》副刊,陕西洋县国立第七中学、四川金堂私立铭贤中学、西安私立东南中学、西宁国立湟川中学国文教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西安分会理事,青海省第一中学校长,青海师范大学系主任、副院长,教授。民盟青海省委副主任委员,全国第六届政协委员。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元结诗解》、《曹植诗解译》、《阮籍诗解译》等。专著《王勃诗解》获青海省社科研究二等奖。
1909年11月25日,聂文郁先生出生于山西省原平县西常村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里。因生于酉年酉时,取名“酉酉”。7岁入学塾受教,起学名为文郁。10岁转入本县白水村小学,日夜跟随表叔董士元学习古文、算术。因其聪慧,立志向学,以优异的学绩完成了初小学业。初小毕业后,其家父意欲让他到口外学商,但他志不在学商而在学文。
由于他的坚毅意志,穷追不舍的精神,取得亲友的支持,说动其父,以第三名的考试成绩进入原平高小。高小三年,他读完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史鉴节要》、《东莱博议》、《论说指南》等儒学典籍,同时亦浏览了《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大量古典小说。这为他以后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教学与科研打下了基础。
1927年夏,聂文郁先生升入山西省崞县中学。得良师指导,开始接触新文学和新思潮。他阅读了中国进步作家的《呐喊》、《彷徨》、《迷羊》、《反正前后》、《子夜》、《新潮》、《新青年》等小说与刊物。同时涉猎了《母亲》、《一周间》、《煤油》、《石炭王》等外国名著。这些新文学,对他的思想转变,开拓知识视野和以后的文学创作都获益匪浅。1928年,国民党军警到学校逮捕了黎玉等7名学生。聂文郁先生对此事愤懑不平,并对7位同学表示同情。当他知道这7位同学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地下组织成员时,他不避风险前往探监,并捐赠银元1元。当7书生被解押省城太原时,他含泪赶至县城城郊送别。此后他毅然与共青团地下组织成员陈志中交往,组成读书小组,阅读好书和进步书籍,讨论时事,保护党组织的宣传品,准备重建学校团组织。后因时局动荡,人事变更而未能遂愿。但在他人生的历程中,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1930年,他离家到北平,以第一名考中河北省立十七中学。该校是当时北平最好的三所(北师大附中、北京四中、河北省立十七中)中学之一。他离家毅然赴燕时,志在报考北京大学预科,但因山西的中学当时所设课目不全,有多门课程他没有学过。为了实现志愿,他在考试前半年在北平日夜刻苦自学英语、数学、物理和化学等课程。白天携带烧饼去松坡图书馆自修,晚上吃点粗茶淡饭,又学至深夜。后因取消北大预料,不得已才投考高中,考试完毕已身染重病,两月方愈。能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取十七中学实属不易。可见先生青年时期刻苦自励、志在必得的坚强意志。
“九·一八”事件爆发,正在中学读书的聂文郁先生正是血气方刚的青年,他与同学们奋起奔走呼号,宣传抗日救亡,爱国不甘人后,并随同北京各大中学校的学生扒车前往南京请愿,要求国民党政府抗日。请愿虽无结结果,却从而进一步认清了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荒谬性与反动性。
从此以后,聂文郁先生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1932年春,诗人于赓虞先生组织诗社,号召人们学写新诗。他参加了新诗社并创作《蒙蒙的细雨》一诗,与胡适、刘半农、周作人、汪静之等新诗界著名人物的诗作一起收入《新诗资料集》中。是年夏,他又在天津《大公报》“小公园”副刊发表了他的处女作《常遇春的故事》。从此以后,他就与翰墨生涯结下了不解之缘,陪伴他走过整整半个世纪。
1933年,聂文郁先生考录北京大学中文系。当时日军已占领离北平仅39里的通州,日机开始轰炸北平城区,形势已万分危急。国内战争频起,货币贬值,经济破产。国难家劫,交织踵至,断绝了经济来源的聂文郁先生,觅债度日,境况惨迫。幸得少数同学和乡友的资助,方得勉强入学,以后他又以半工半读和写稿的稿酬维持生活,坚持读完了大学,1935年,他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积极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学生运动,并担任纠察队员,多次同反动军警的水龙、警棍、大刀展开搏斗,表现出一个青年爱国志士的大无畏精神。在大学期间,聂文郁先生在亲身实践中锻炼得更为成熟了,他忧国忧民,爱憎分明。他在当时所写的诗中道:“辜月街头行客少,黑风吹断玉带桥。可怜东北流浪者,乞讨声声口唇焦。”表现了他对国家形势的忧虑和对沦陷区人民的深切同情。从而促使他立志要在教育领域里一展宏图,寻觅出一条教育救国的道路。
1937年,京、津将陷于日军的铁蹄之下,在这风雨飘摇的时刻,聂文郁先生大学毕业,走向百孔千疮的多难社会。他不甘当亡国奴,离开北平回到山西原平老家,想借故园一方热土传授知识,实现教育救国的宏愿。但不久,日本侵略军又深入山西原平县,县城被围。他幸出重围以后,爬山涉水,千里奔波,历尽艰险,几经辗转才到达西安,在《民意报》谋得编辑之职。
1937年12月,聂文郁先生与共产党员刘熹亭、著名作家丁玲等人发起组织了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西安分会,被选为分会理事。并在该会刊物《西北文艺》创刊号上发表小说《血的代价》。此后,他先后在《西北》文艺、《西北论衡》等刊物发表诗歌、小说、杂文、短评和文学评论等文章约六七十篇之多,在《山西国民日报》连载长篇小说《金戒指》。这个时期是他一生中第一个创作高峰期。他运用手中的笔,积极宣传抗日主张,揭露蒋介石假抗日真内战的丑恶嘴脸。
但是编辑工作并非他平生素志,投身教育才是他真正的追求。故而从1938年起到1948年夏,他辞去编辑之职,先后到陕西洋县国立七中、铭贤中学和东南中学担任国文教师。
他学底深厚,教学认真,为人师表,深得学生敬重。由于他思想激进,追随真理,曾多次被校方解聘。犹如蓬草,任风吹荡。
抗战胜利以后,内战又起。聂文郁先生越来越认清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真面目,对国民党反动派表示了厌恶和唾弃。1948年秋,举家西迁,从西安来到高原古城西宁。经岳父杜汝涛引荐,到西宁湟川中学任教。只教了一段时间,又因与校长政见不合而被解聘。生活无着,陷入了山穷水尽的境地,真有“涕泪涟涟问苍穹,何处是我米粮乡”之感愤。
聂文郁先生一身正气,在漫漫长夜中寻觅教育救国道路,但与旧中国正直的知识分子一样,空负才华,不为所用,空有壮志,不能酬国,理想一个个破灭,追求与现实相背,一腔热血尽付东流。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32094.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下一篇:带木字的小名大全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