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9 18:03 张嘉玉
文化学者于丹。(受访者供图)
编者按:
时间来到2019年,博物馆文创吸引大批粉丝热度不减,“国潮”品牌开始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国际好戏不断引进国内演出市场,国粹与非遗的经典魅力历久弥新。文化旅游发展大有可为,文化科技融合大势所趋……环球网文化频道推出《文化新趋势 使者话传承》系列访谈,邀请各领域优秀代表人物及专家学者讲述所在领域的融合趋势及文化传承,专家角度聚焦业态热点,前沿观点把脉发展趋势,记录时代文化发展的新趋势。
本期访谈带您走近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于丹。于丹以图案和游戏的方式返璞归真“汉字之美”,召集全球青年用他们的奇思妙想创作汉字设计作品,她希望,“通过一个个汉字与世界各国来探讨中国人的观念,让中国文化以形象的方式充满趣味地走进西方。”
汉字陪伴了于丹的整个成长,从小时候歪歪扭扭想要寄给远方妈妈的一封信,到时光留下的一摞摞手写日记,“我喜欢写字。它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所以我想与人分享。”
于丹不仅让《论语》《庄子》再次“翻红”成为最为广泛的大众畅销书,又使汉字重现返璞归真的象形之美。她发起的“汉字之美”,不仅以设计双年赛的形式激发全球青年的汉字创作热情,又使文字以图案和游戏的方式走进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奥地利等国家的一座座城市,通过一个个汉字讲述中国人所有观念的由来和秘密。(记者/张嘉玉)
文化学者于丹为外国人讲解汉字之美。(受访者供图)
每一个人的字迹是带着体温的
环球网文化频道:您通过设计大赛、书籍、公开课等别出心裁的方式去传播汉字的魅力,在您的人生经历中,是如何领略到汉字之美的?
于丹:文化在成为我的职业之前,首先一定是我所认同的生活方式。它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所以我想与人分享。相比于电脑整齐打出的文字,我总觉得每一个人的字迹是带着体温的,带着一个人独特的调性。字里有你的秘密,有你的无助,有你的依恋……
我还记得小时候最早写下的字,是我四岁时,给妈妈寄信,妈妈下放,我在信皮上歪歪扭扭写着:大稿村 妈妈 收。是照姥姥的字迹描下来的。从那个时候开始,爸爸妈妈多年不在身边,作为独生女,我开始写日记。长大以后,不管多么忙,我都认为手写的日记,是微信、微博不能替代的。它不是给别人看的,是你心里的事情。我对于汉字的喜欢,是因为它陪伴了我整个成长。
环球网文化频道:您也是在玩游戏中帮助女儿认识汉字的,如何在潜移默化中使孩子学会欣赏、享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乐趣?
于丹:当我有孩子以后,要教孩子认字,我一定要感性的、母女之间游戏的方式,而不是老师对学生文化说教。所以我就会跟孩子说,咱们一起玩,看看小手能做什么。孩子会“扑”过来,“抱”着妈妈,“摸”妈妈的脸,“拍”桌子,“捏”豆子,给姥姥“捶”腰。我一个字一个字写下来,一点一点给她讲解汉字的世界。
小脚能做什么呢?可以“蹦”、“跳”、“跑”、“踢”、“踩”、“踏”……她的小名叫苗苗,我教她所有草字头的汉字,坐在厨房里,小小的人儿,带她看“芹”菜、“菠”菜,田地里的草芽是“苗”,妈妈喝的是“茶”。“茶”字写出来是“人在草木之间”,我又给她讲述茶和人之间的关联和文化。
我给孩子讲了很多年,我越来越觉得,汉字是我们民族握在掌心里的密码,你沿着它去触摸所有观念的秘密,就能够看得清中国文化的根源。
文化学者于丹。(受访者供图)
中国文化趣味形象地走进西方
环球网文化频道:您认为我们该如何更好地传承发展汉字之美,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于丹:法国首任汉语总督学白乐桑先生给了我启发,他说,中国人过分的夸大了外国人学习方块字的难度,忽略了汉字作为独立象形的形式美。他在法国翻译《说文解字》,那是一本很漂亮也相当昂贵的书,却非常畅销,甚至有很多从来不了解中国的家庭主妇也在买这本书。他很惊讶,但主妇们说,这些图案太漂亮了,我要回去绣在围裙上,我要作为图案给孩子做衣服。汉字,除了作为表达意思的载体外,还有独立的形式价值。
2015年,“汉字之美”在法国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启动,就是用图案游戏的方式重新回到“汉字之美”,回到汉字最原始的状态,通过一个个汉字与世界各国来探讨中国人的观念,让中国文化以形象的方式充满趣味地走进西方。
第一届主题是“心生万物”,中国人的一切都是从心而生的。中国人认为时间是相对的,“快”和“慢”与心灵有关。心里重视就会“快”,假期过得挺“愉快”,北京现在很“凉快”,这姑娘性格挺“爽快”。不当回事儿才会“慢”,半月不回音很“怠慢”,低头不理人有点“傲慢”。思想、意志、感恩、慈悲都是心字底。第二届主题是“家和万事兴”,“宀”下一个卷尾巴的小猪,这就是“家”。家里坐着一个温良的女人,就是中国人理解的“安”。家里的脚步都朝一个方向走,这就是“定”。用笤帚扫扫床,你去躺下,就是“寝”。中国文化是可以以这样一种简单方式被大家理解的。
环球网文化频道:您发起了“汉字之美”全球青年设计大赛,让来自全球的青年挖掘汉字元素来设计作品,活化书籍里的汉字,如何通过艺术设计挖掘汉字的美学和文化内涵?
于丹:我一直觉得在都市化进程里,太多的乡土变成了城市。但是,汉字是我们笔尖下的乡土,观念就像从泥土里面长出来一样,成为一种文而化之的生活方式。我们希望它能够助力文化产业,能够在创意上去激活更多国家年轻人的认同。
目前已经收到四五千份不同的设计作品。《中国人的心灵时间》是一件时针是竖心旁、中央是心字的钟表,时针走过的时间刻度都是不同的偏旁。你会看到24小时不同的情感起伏,有时很性情,有时很懒惰,有时是怀念是感慨,有时是憎恶是忏悔……唤醒中国人用心生活。而美国团队用“宀”组成的“害”字设计老鼠夹子,当夹子扣下去,鼠夹子一口咬掉老鼠的尾巴,这个“害”字可以翻成“吉”字,这是特别西方的思维。
文化学者于丹。(受访者供图)
文化接上地气渗透到日常生活
环球网文化频道:作为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您认为我们的文化产业该如何高质量发展?
于丹:其实在我看来,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文化创意产业就是把生活方式的观念以产业去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器具里。人有顺应自然按照这种方式生活的追求,产业再来满足我们需求上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这样文化才能做到文而化之。它既是一种走出国门与西方的交流,也是一种接上地气渗透到百姓中的生活方式。我们既是研究者同时又是实践者,文而化之,以文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化到我们的生活方式里,这是我们一辈子做的努力。文化自信的前提,是真知道自己有什么好东西并且受益,我们希望把文化的温度还原到百姓的生活里,让文化的创意去成全今天更多人的生活。
环球网文化频道:您认为该如何培养学科及人才,使源源不断的人才可以加入到传承中来,使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代代延续?
于丹:我希望文化首先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在这种生活方式中受益才会去推广。我自己从小的时候唱昆曲,在师大上学时有昆曲研习社,我组织大家一起唱,后来才会写了《昆曲艺术审美欣赏》这本书,所有这一切是源于我从小不知不觉生活在里面。我认为课程设计是第二步,第一步是让他们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趣味。
我一直主张通过workshop让孩子们拥有动手的能力,不要只动脑。其实,学更多理论、做更深钻研是进入硕士博士以后的事情,本科的时候要感性,要蓬勃,要敢于质疑,要有创意。世界上那些真正的创造者、发明者,大多数是本科生,甚至是本科肄业的学生,因为他们最有青春的锐气。
人才培养上,课程体系都很完备,教学手段都很先进,可是人缺了一点热情,缺了一点创新,接受的东西太多,质疑的东西太少了。怎样能够把他们的热情和质疑精神调动出来,我想这才是大学现在应该努力的,我愿意从我所带的学科先开始做出这样的尝试和努力。
人物简介
于丹,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于丹是古典文化的普及传播者。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通过《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论语感悟》等系列讲座普及传播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经典当中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先后在我国内地、港台地区,以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巴西、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进行千余场传统文化讲座,得到广泛的好评,并掀起海内外民众学习经典的热潮。著有《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于丹<论语>感悟》《于丹 趣品人生》《于丹 重温最美古诗词》《人间有味是清欢》《于丹 字解人生》《有梦不觉人生寒》以及《此心光明万物生》。其中,《于丹〈论语〉心得》一书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金奖,国内累计销量达600余万册,多次再版,被译为30余种文字在各国发行,仅外文版销量已近40万册。
责编:张嘉玉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33045.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