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提问,我认为:
“适合”,家长和孩子在同一阵线的家庭;
“不适合”家长期望按部就班,一步都不要行差踏错,孩子却充满想象力的家庭。
为什么这么说?
01
我们平常说选一本书,肯定是要研究一下作者的。
郑渊洁自己是小学肄业。
教育子女方面,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是非常另类的。郑亚旗小学六年级后辍学,郑渊洁亲自编写10套教材,在家展开“定制教育”。但是,对于1999年出生的女儿,她喜欢上学,郑渊洁表示会供她读到博士。
他的书本,承载也是这种思想“没有教育不好的小孩子,只有不适合小孩子的教育。”
承接到这一思想,小朋友也会变得越来越有批判精神,如果是传统的家长,不能接受这种情况,可能会压制和打击孩子的“异想天开”。
那我想劝一句:不要看郑渊洁的书了,省的孩子更苦。
02
郑渊洁的作品,幼时看到的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长大看出来魔幻的现实主义。
我从小学就开始看郑渊洁的连载《童话大王》,每个月最期盼的就是邮递员叔叔的绿色自行车停在我家门口。第一次看到长篇《病菌集中营》,惊叹世界真神奇,搞不好的疑难杂症,真的可以找“袁猎猎”啊!
小时候的我,没有“疯言疯语”(大人角度)传播这个理念。
只是内心理解了“万物有灵”这个词,知道了“敬重”自然和生命。
03
我是郑渊洁的读者,认为他是中国最了不起的作家,没有之一。
但是,我不敢说自己是郑渊洁的“粉丝”。
因为,就算认同了理念,我还是缺乏勇气实践到生活中。
最近,给孩子读《病菌集中营》,我不自觉就跳过一些描写感情的词语、段落,还有一些“粗话”。
所以说,父母读和儿童读,不一样的。
很多时候,孩子适不适合看,就是父母说了算。
我读了大量的郑渊洁,也没能免俗不是。
【结语】
不用纠结“适合不适合”,每个人不一样。
我认为,书本对人的影响是有的,但是,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以及人生的各种经历才是更深远的。
孩子的确容易模仿,同时,儿童有一种自己的成长机制,有时候,确实是多虑了,反复强调的,更容易被长时记忆。
不管何时,父母的信任很重要,它能让儿童更健康的成长。
总之,郑渊洁的书,我推荐儿童看!更推荐父母看哦!
ps:最近我家二年级的姐姐,学校又开展了“一起读书、为青海儿童献爱心”(学生定两套书或者杂志,一套自用,一套送给青海那边的小学生),今年的书单里面增加了“郑渊洁”。
我后来看数据,一半以上的人订阅了郑渊洁。
仅供你参考!@悟空问答 @头条育儿
作者: @睿贝妈妈读书育儿记
两娃宝妈,会写、会画、会篆书,学习过时间管理,思维导图等,提倡“游戏力”育儿。
欢迎关注!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33146.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舒克是什么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