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了很多有关于诸葛亮的内容,突然感觉诸葛亮是一个神人啊。不仅预言了自己死后几年的事情,甚至千年后的事情都能预言。而且每次预言,都是打了一个哑谜。
二火初兴有人越此,两士争衡不久自死这句话既然是诸葛亮留下的,肯定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意义。两个火不知道指代的什么,有可能是司马炎的炎,先放在这里。初兴应该是刚刚开始的意思,两个火刚刚开始。
总不能说司马炎刚刚出生吧,那么三国时期有什么特殊时间,是和两个火挂钩的。这里给大家补充一下,三国时期后主刘禅第4个年号用的就是炎兴。
也就是说在炎兴初年的时候,有人从这里路过。这里是哪里?从这两句话当中看不出来。不过很有可能是雕刻这两句话的地方。
两士说的应该是两个人,争横说的是一争高下。整句话就是说,两个人一争高下,没多久两个人都死了。那么连起来应该怎么理解?
炎行初年的时候,有人从这里路过。没多久两个人一争高低,然后都死了。先不管这两个人是谁,但是其中一个肯定从这里路过,或者两个都路过。
既然诸葛亮刻了字,说明这个地方也很重要。诸葛亮临死前还在五丈原,不过对于四川的军事部署,他基本上都有参与过。真的要找这个重中之地,可能有点困难。
不过我之前也说了,这句话不能脱离掉时代背景。炎兴年间发生了什么事情?蜀国灭亡!而导致蜀国灭亡的这个人是谁?其中一个关键人物就是邓艾,此人字士载,已经有了一个士了。
有人越此——邓艾偷渡阴平那么前句的“有人越此”说的是不是他?还真的可能是,因为曹魏灭蜀的时候,有一场非常重要的战役:偷渡阴平。而率领这支骑兵偷渡的人,正是邓艾。
当时钟会指挥曹魏的东路大军,和蜀国在剑阁准备展开一场恶战。但是古人云: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想要把它攻打下来并不简单。
当时的邓艾率领的是曹魏政权的西路军,他向钟会提出建议。如果自己绕道阴平,然后偷袭涪城,接着就可以直指绵竹和成都。剑阁要么是回援,要么是死守。不管他们选择哪种方式,赢的都是我们。
虽然说的是这么简单,但是阴平也是一个天险,根本就没有任何路可走。古人也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不过总归是有办法的。毕竟这次去的是偷袭,所以邓艾只是选择了2千精锐。
再绕到阴平的过程当中,邓艾大军确实损失了很多人。最后险之又险,终于来到了涪城之下。没想到还没有开始打,涪城守将投降,邓艾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下了涪城。
当然这里面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因为当时蜀魏大军直线南下,再加上姜维汉中失守退守剑阁。谁都看出来了刘婵不行,很多人都选择明哲保身。这个时候突然一只奇兵从天而降,守将当然选择投降了。
当时邓艾2000精兵,从此地路过的时候,看到旁边有一个石刻碑:
邓艾二千军整衣顿甲而行,忽见道傍有一石碣,上刻“丞相诸葛武侯亲题”字样,其文云“二火初兴,有人越此。二士争衡,不久自死”。这就是这句话的来历,其中的“有人”说的就是邓艾。当年诸葛亮还活着的时候,就曾经说过:“全蜀之防,当在阴平”。可惜并没有人在乎他的话,当年诸葛亮还派遣1000精锐镇守此地,后来被刘禅撤掉。
占据此地之后,邓艾稍作休整,准备直指成都。后来碰到诸葛瞻,诸葛瞻本来可以固守城池。但是他认为蜀汉需要一场大胜仗,非得出来和邓艾打,结果把自己命打没了。刘婵知道了,也选择了投降。
两士争横——邓艾字士载,钟会字士季两士争衡又是合意?邓艾取得如此大功劳之后,开始有点飘了。竟然在成都就开始点兵点将,给刘禅封了一个骠骑大将军。要知道他也只不过是一个将军,哪里来的天子的权力?
尽管有这样逾越的嫌疑,但是司马昭念在他功高至伟,并没有对他立刻处罚。后来邓艾又再次给司马昭献言进策,可以把刘婵先留在成都,然后另外一边劝降东吴。邓艾认为东吴有了刘婵的前车之鉴,归顺起来就很容易了。
虽然他的眼光很长远,但是怕的就是有小人从中作祟。由于钟会和他一样也是负责进攻蜀国,没想到功劳基本上都被邓艾抢去了。于是钟会越想越不服气,所以在邓艾献给司马昭的信封中,篡改了邓艾的语气。
不过也是因为邓艾居功至伟,刚开始司马昭没有说什么。后来钟会说邓艾意图谋反,把他之前在成都的事情说了一遍。结果司马昭找了个理由,想要杀了钟会。没有了邓艾的阻拦,钟会成了功劳最高的人。
虽然他一直都在说邓艾意图谋反,实际上她才是那个意图谋反的人。此时他的手里面握有蜀魏20万大军,然而刚刚开始造反的时候,就被早已戒备多时的司马昭拿下。
这也就是两士争横的说法。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34087.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