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区 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咸阳市的东南部,渭河的北岸,北纬34°21′、东经108°40′,为咸阳市人民政府驻地。东距西安23公里。1992年市区改称秦都区,后分为秦都、渭城两区。 市区周代称程伯国,后改毕郢,再改岐周。春秋时称渭阳。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开始在九嵕山南,渭水北岸筑城,山南水北均称阳,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古时咸字与“皆”、“都”意义相同)。并把秦国的国都由栎阳迁到这里。秦都咸阳故城在今咸阳市区东20公里的窑店乡一带。孝公十三年迁都咸阳时,秦国的经济和文化远不如山东六国;国都咸阳的人口更为稀少,史书有“狼进入市内”的记载。以后随着国力的增强和经济的发展,咸阳逐渐繁荣起来,秦昭王以后,咸阳“市张肆列”,其繁华程度已胜过山东六国国都。秦始皇时,咸阳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城区及其周围兴建起庞大的宫殿群,除扃大雄伟的“冀阙”外,还有富丽堂皇的咸阳宫;渭河南面有著名的阿房宫,供祭祀上帝的信宫,供游乐的上林苑和兴乐宫;咸阳北塬上有六国宫殿群,秦始皇每灭一国,便仿照其宫殿格式在咸阳北塬上修一座宫殿。到秦亡时,咸阳及其周围有宫、苑、殿、观270多处,并将六国贵族、富豪1.2万户迁徙到咸阳,置于中央政权直接控制之下,咸阳及其附近的人口多达100万以上,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都市。秦始皇死后的第三年,项羽进入关中,将都城付之一炬,大火燃烧三月不止,使秦都成为一片焦土。 西汉王朝建都长安,汉高祖元年(前206年),咸阳更名新城。武帝元鼎三年(前144年),改为渭城。西汉共11帝,其中9个葬在咸阳原上,陵墓呈一字排列绵延百余里,在长陵、安陵、阳陵、平陵和茂陵附近各设一县,以陵为名,因此,咸阳原也称为“五陵原”,所建的县邑称“五陵邑”。建邑时,多从关东迁来豪富以繁荣陵邑,如在长陵北建长陵邑时,从关东迁来万户,建安陵邑时一次迁来5000户等。平帝时长陵县人口18万,茂陵县27.7万人,其他各县都在万户以上,人数当不少于5万。五陵原的住户多是皇室、功臣后裔和豪族,有钱有势,多横行不法,作奸犯科,当时五陵邑是治安最差、最难治理的地方。 西汉灭亡后,咸阳原日趋萧条。 今咸阳市区晋时置灵武县。后赵更名石安县。前秦时,将汉长陵邑改为咸陵郡,并辖灵武县。到了唐代,武则天因其母杨氏陵墓——顺陵在此,改为赤县,唐神龙元年(705年),升为次畿。五代、宋、金皆称咸阳。元初,一度将咸阳并入兴平,不久又恢复咸阳县制,明洪武四年(1371年)将咸阳迁到渭水驿,即今咸阳城区所在地。明初咸阳城区很小,周长不过2公里,而当时的三原城周长4.5公里,兴平城周长3.5公里,皆大于咸阳。明末咸阳城有所发展,城区主要向东扩建,但城周不超过4公里,城墙紧临渭水,屈曲像斗杓,呈不规则的长方形。明清时,咸阳虽处在西安经凤翔南入汉中、四川或经凤翔西到甘肃的大道上,但人口很少,到民国初年人口也只有7000多人。解放前夕,城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人口1.8万,工业仅有纺纱、榨油、酒精等几家小工厂,职工不到2000人。 1949年5月18日咸阳解放。到1985年,市区共有纺织、电子、机械、化工、电力、建材、冶金、造纸、服装、印刷、食品等工业企业400多家。拥有固定资产价值23.8亿元,职工5万多人,工业总产值11.3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2.1%。纺织工业成龙配套,从棉纺、毛纺到化纤,从纱、布、针织到印染,从纺织主机到器材、配件制造,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电子工业由只生产军品,发展到“军民结合”,由只生产元部件,发展到组装整机,主要企业有陕西彩色显像管总厂、陕西广播电视设备厂、华星无线电器材厂、西北国棉一、二、七厂、陕毛一厂、陕西第二印染厂、咸阳纺织机械厂和陕西纺织器材厂等。其中,陕西彩色显像管总厂出产的“彩虹”牌14英寸、22英寸彩色显像管,荣获国家金质奖,陕毛一厂出产的纯毛2201华达呢、混纺13038海军呢荣获国家银质奖。咸阳城已被人们誉为“纺织电子城”。 现在咸阳城建区已扩大到38平方公里,市区人口79万。新建的工厂主要分布在旧城的西面,在陇海铁路与渭河之间的狭长地带,使市区形成东西较长,南北狭窄的长条城市。建国以来,对旧城区的街、巷进行了彻底改造,铺设水泥、沥青道路和排水管道。自来水管道总长近百公里,日供水能力数十万吨,其中自备井日供水30多万吨,基本上满足了城区居民用水。城区园林绿化面积138公顷,覆盖率达26%。 已建成的渭滨公园,风景优美;古渡公园在建设中,面积33公顷。人民路东西横贯市区,长达7.5公里,路面宽阔,绿树成荫,两侧厂房鳞次栉比,居民楼、店铺林立,文化、体育等设施也多集中于此,为咸阳最主要的街道。 建国前,区内仅有中专1所,普通中学2所,小学也为数不多。到1984年底已拥有各类学校310所,在校学生12.5万人,比1949年增长10倍。 其中大专院校4所(西北轻工业学院、陕西中医学院、西藏民族学院和咸阳教育学院),中专技工学校7所,普通中学92所,农业中学3所,职业中学2所,小学202所,并相继修建了文化宫、博物馆、图书馆和文化馆等。卫生医疗机构遍及城乡,目前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159个,其中医院29个,病床1538张,比1951年增长了75.9倍。 古代咸阳为渭河水运码头,陆路为渭水驿所在地,如今这些已被现代化交通工具所代替。陇海铁路由东向西穿越境内,咸铜(咸阳—铜川)铁路、西侯(西安—侯马)铁路均在此与陇海铁路交会。公路主要有西兰、咸宋(咸阳—宋家川)、西宝、咸户等干线。随着横跨沣、渭两河的4座铁路桥和2座公路桥的相继建成,“咸阳古渡几千年”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新建的咸阳飞机场,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机场。 咸阳市区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丰富,尤以周、秦、汉、隋、唐历代帝王将相和后妃陵墓为多。金赵秉文诗曰:“渭水桥边不见人,摩娑高冢卧麒麟,千秋万古功名骨,化作咸阳原上尘。”咸阳附近共有古墓800多座,其中有10座被列入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重点。还有重点保护的古碑石、古遗址、古建筑9处。坐落在旧市区的咸阳市博物馆汇集秦、汉、唐时文物万件以上,多为文物珍品。 乾县城关镇 位于乾县中部,漠西河的东侧,北纬34°31′、东经108°15′,为乾县人民政府驻地。东南距西安市区68公里。 乾县最早为周属地。战国初,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始建好畤县,其县城在今县城东5公里处的好畤村。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分好畤县西部建漠西县,北周建德三年(574年)撤销好畤县,辖地划入漠西县。唐代高宗葬于县北梁山,陵墓位置在古长安城的西北方向,按八卦之说属乾方位,故称乾陵。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又在乾县东部建奉天县,以今县城城址为县治。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置乾州,以乾陵得名。民国2年(1913年)改州为县。 乾县城关镇旧城为龟形,有城门6座,东、西各二门,象征龟的四足,南北各一门,象征龟的首尾。城周长约5公里。相传该城系唐德宗在建中年间(780~783年)听信方士桑道茂的占卜而修建,建后不久,朱泚叛乱,德宗李适逃到这里避难,居一年有余。初建城时为奉天县治,唐熙宗时升为州治,以后历五代而至宋、金,前后400多年为奉天县治兼州治,所以县城的规模一直比较大。 乾县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黄土梁塬沟壑区,海拔在800米以上,南部为黄土台塬区,海拔在500米左右,中部为带状平原,县城坐落在黄土台塬北段,海拔636米。周围地势平坦,加之有漠西河水灌溉,县城附近农业发达,物产丰富。西兰公路从城东绕过,又是乾武(功)和乾临(平)公路的起点,交通便利;北有著名的唐乾陵(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和靖陵(唐僖宗李环与惠圣安孝皇后的合葬墓),有发展经济和旅游业的良好条件。但建国前,乾县城关镇经济萧条,基本上没有工业,虽然城圈很大,但居民不多。建国后,城关镇经济发展迅速,先后建成电机、印刷、粮油加工、机砖、副食加工、水泥、汽车修配、针织、无线电元件、工艺美术、纤维板和酿酒等工业企业,成为咸阳市中部地区的重要工业城镇,年工业总产值541万元。乾县电机厂生产的乾陵牌XD- 120W洗衣机微电机,荣获1984年国家轻工业部和陕西省优质产品证书,远销北京、长春、济南等地。乾县化工厂生产的轻质碳酸钙, 1984年被评为陕西省优质产品,远销美国和东南亚各国。全镇面积16.4平方公里,人口 2.7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1万人。城建面积迅速增加,商业网点、市政设施和文教卫生 事业不断发展。乾县城关镇农民服装加工业发展很快,有服装专业户上千家,城关三眼桥服装市场应运而生,全国20多个省市生产的衣料在此交易,日上市选购布料者达万人以上。 乾陵是关中重要旅游胜地,每年旅游旺季,游人如织,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0多万人。 彬县城关镇 位于彬县的中部偏东、泾河的右岸,北纬35°03 ′、东经108°05 ′,为彬县人民政府驻地。有西兰公路通过,距咸阳市区120公里。 彬县夏属雍,商为豳。秦设漆县,其县治在今彬县西部。东汉末年建新平郡,始以今县城址作郡城,以后虽数度易名,政区屡有变动,但作为周围数县的行政中心,一直延续了1000多年。北魏皇兴二年(468年)于陈阳原设立白土县。西魏在此设立豳州。隋开皇三年(583年)移白土县治于州城。开皇四年更名新平县。唐开元十三年(725年)以后,因“豳”与“幽”二字易混,遂改为邠州。明洪武三年(1370年)撤销新平县,辖地划归邠州。1913年废州设立邠县,仍为县城。因邠字生僻,1964年改为彬县。彬县县城位于海拔800米左右的泾河谷地,它北临泾河,南靠黄土塬,西北面有西沟河,东南面有南沟河,地势险要,为军事要地,历代都在此筑有高墙深池,至明代城周长扩展到4.65公里,城的主体部分建在川道区,呈东西长、南北窄的长方形,为唐代旧城;城的西南部分建在黄土塬上,呈凸字形,系宋代所建。明、清两代彬县城多次修葺,建国前夕基本保持完整,后逐渐拆除。 建国前,城关镇只有一些小手工业,房屋破旧,商铺不多,经济萧条。建国后,逐步兴办现代工业。1958年建面粉厂;1969年建化工厂和农机修造厂;1972年在东关建小型火力发电厂;1976年建卷烟厂,该厂为渭北较大的卷烟厂之一,所生产的“水帘洞”和“花果山”牌香烟行销十多个省区。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106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380多万元。 城关镇辖区面积68平方公里,人口3.6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0.8万人。文教卫生事业迅速发展,50年代初组建文化馆、县医院,逐步充实扩建了县立中学,1978年组建彬县师范学校。同时,整修道路,新建楼房,营建电影院、旅馆、招待所等设施,扩充、完善了商业设施,使彬县城关镇初步具备现代化城市的格局。西兰公路从城北穿过,以此路为骨架到各乡镇都有公路相通。 县城附近地形比较开阔,河流冲积阶地发育,土地肥沃,有灌溉之利,为彬县粮食作物高产地带,蔬菜地也多,还是有名的果品之乡。泾河川道有梨、枣、柿和苹果园分布,绵延数十公里,其中彬州梨和大晋枣闻名全省。 名胜古迹有彬县大佛寺和水帘洞,位于镇西3公里处。大佛寺为唐初所建。 永寿县监军镇 位于永寿县南部,有西兰公路通过,北纬34°42 ′、东经108°10′,为永寿县人民政府驻地。距咸阳市区73公里。 永寿古为公刘、太王封地。秦统一中国后属内史地。西汉始建漆县。前秦苻坚时(357年后)改为新平县。西魏大统十四年(548年),以县境有广寿原取名广寿县,其县治在今永平镇北。北周明帝二年(558年),县址迁至今永寿村,改称永寿县。隋开皇四年(584年)并入新平县。唐武德二年(619年)在今永平镇东北5公里的永寿坊复设永寿县。此后,1300多年间永寿县名未曾改变,但县城五迂,唐代复县二年后迁义丰堆,又七年后南移到今县城西北5公里左右的故县村;唐兴元元年(784年)移到今县城西北2.5公里的永寿村,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北移到永平镇;1929年移至监军镇至今。 监军镇位于漠西河与封侯沟之间的黄土塬上,海拔994米。周围地势平坦,是古代西安通往兰州以及西域的必经之路,素有“秦陇咽喉、邠宁锁钥”之称。唐代中后期,藩镇形成的时期,朝廷利用宦官作监军,监督藩镇兵将的行动,历代监军多住此地,故名。其北有穆陵关,为关中西北的门户之一,历史上很多朝代都在此驻军。永寿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汉时刘邦曾与章邯战于好峙,唐时郭子仪与吐蕃、回纥、党项、羌战于邠、永、乾之间,明末李自成的义军与官军战于永寿。1949年7月下旬,永寿解放。 建国前,永寿县城规模很小,虽有西兰公路过境,但路面很差,行车困难,加之附近农业衰退,县城的经济也很萧条,房屋破旧,街道不整。建国后,西兰公路得到了整修,行车风雨无阻,并以此为骨架修通了县城至各乡镇的公路,密切了城乡联系,随着全县农业的发展,县城的经济逐步繁荣。50年代兴建了粮油加工、建材、印刷、食品加工、服装等工厂;60年代末建起永寿制药厂,1984年产值占永寿工业产值的78%,产品畅销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900多个县。70年代兴建农业机械和农机修造厂,主要为永寿县农业服务。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5000万元。文教卫生和城镇建设事业得到发展,50年代初期组建人民医院、文化馆、扩建县立中学。此后陆续修建了旅馆、招待所、饭店、百货商品等服务设施。1981年建成自来水管理站,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监军镇辖区面积63.8平方公里,人口3.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0.7万多。 兴平市城关镇 位于兴平市中部的陇海铁路线上,北纬34°17′~34°18′、东经108°28′,为兴平市人民政府驻地。东距咸阳市区20公里。 兴平夏属雍州,称犬丘邑。西周周懿王二年(前908年),迁国都于此(今市区东南5公里南佐村附近)。秦代设废丘县;汉高祖三年(前204年)改设槐里县;曾为扶风郡治,为关中西部行政中心。汉武帝刘彻改槐里为茂陵县,县城在今市区东北10公里窦马村附近。隋炀帝大业九年(613年)称始平县,并将县治从文学城(今市区南7.5公里处)迁至今址。唐中宗景龙三年(708年),金城公主入藏和亲,中宗李显亲自送到县城西之马嵬坡,为纪念此事,将始平县改为金城县,曾将县城迁到马嵬故城。唐肃宗至德元年初(756年),兵马使李奂及庆绪等人置“兴平军”驻扎此地,因该军在平“安史之乱”中有功,于至德二年(757年),以“兴平军”名把原金城县改为兴平县,并将县治由马嵬迁到今址。此后的1200多年间一直沿用此名。1994年改县为市,属县级市。 兴平市城关镇坐落在渭河北岸平原上,海拔410米,附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汉武帝时迁全国各地豪富数万人来此居住,形成当时“繁荣甲天下”的形胜之地,它是当时长安的重要卫星城镇之一。唐代仍是京畿要地,经济和政治重镇。唐以后,全国政治经济中心移出关中,兴平地位随之下降,明、清以来仅为一般县治所在地,经济一直很萧条。抗日战争时期修建的陇海铁路从县城南面通过,但对县城的经济影响不大,直到解放前夕,城关镇仅有手工业作坊8家,居民很少。 1949年9月27日兴平解放。建国后,中央、省、市先后在兴平建成电机、铸造、柴油机、化肥、塑料、玻璃纤维、机械、造纸、油脂等工业企业,有职工3万多人。另外还有市属、镇办面粉、酿造、无线电元件、印刷、农机修造、砖瓦、水泵等企业。199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977.32万元,其中工业产值745万元。兴平城关镇为关中西部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城镇。 据记载,兴平县城周长3.5公里,建国前夕旧城距火车站1.5~2公里。建国后,城建区不断向南扩大,目前已扩展到火车站南面,并向城西方向发展。现今兴平城关镇面积6.56平方公里,人口3.6万。城镇建设事业发展很快,在50年代修建了文化馆、剧院、电影院,办起秦岭、西郊和南郊中学、陕西省化工技校和一些工厂子校;以后又陆续新建了一批旅馆、招待所和宾馆;医疗卫生和商业服务设施也日趋完善,修建了自来水厂等,使兴平城关镇成为设施齐全的新兴城镇。 礼泉县城关镇 位于礼泉县的西部偏南,北纬34°29′、东经108°25′,为礼泉县人民政府驻地。距咸阳市区35公里。 礼泉夏商属雍州,周是京畿之地。秦、西汉设谷口县,因泾河出山之处称谷口,当时县城在谷口西边今北屯镇附近而得名。东汉时改为池阳县。苻秦在境内设宁夷护军,北魏太延元年(435年)改称宁夷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因县境内有醴泉,泉水味如酒,故将县名改为醴泉县。隋以后的600多年间,县城曾数次迁移,直到元至元年间(1264~1294年),才迁至今址。1949年5月20日县城解放,1958年撤销县制,并入乾县,1961年分出复设。因“醴”字生僻,1964年改为礼泉。 礼泉北部为黄土梁塬沟壑区,地表比较破碎;南部为黄土台塬区,地势平坦,县城即坐落在该区,附近土地肥沃,大部分耕地可使用宝鸡峡灌渠灌溉,物产丰富。西兰公路从城南和城西绕过,另有礼兴、礼阡(东)、礼北(屯)等公路干线,交通方便。县城东北部有昭陵(唐太宗墓),西北面乾县有乾陵,为旅游胜地。建国初,该镇只有几家私营小手工业作坊。到1990年,已先后建起陕西省石油仪表厂,以及市属、镇办农机、建材、制药、农产品加工、印刷、木器等小型工厂,1990年镇办工业总产值1641万元,农业总产值635万元。城关镇现有影院、剧院、文化馆、商业大楼、旅馆、招待所、县医院和中学等文化教育、卫生及市政服务设施,礼泉城关镇人口2.9万多,其中非农业人口1.2万多。因城北有沟壑分布,建国后城区主要向东、向南发展,也不断向西关以西延伸。 三原县城关镇 原名龙桥镇。位于三原县西南部,北纬34°36′、东经108°55′,为三原县人民政府驻地。距咸阳市区40公里。 三原在周代称焦获。春秋战国时期为秦国治地,名汤社,其城址在今县城西南,秦末废。从汉至晋,这里一直是池阳县的一部分。在晋时,苻秦在此设三原护军,北魏汉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正式设三原县,以县境南有酆原,西有孟侯原,北有白鹿原三个塬而得名。唐武德四年(621年)改称池阳县;六年改称华池县,另外分地设立三原县。贞观元年( 627年)撤销后设的三原县,而把华池县改为三原县。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三原县城由故任城(今鲁桥一带,又说由西阳乡五泉村刘家湾一带)迁至龙桥镇,即现在县城所在地。 清峪河自西向东从三原县境流过,河床比地平面低30多米,隔断南北交通,古代西安通往延安、榆林的大道自南而北穿过县境,古人在今三原县城处架桥,往来客商多从此经过,逐渐发展成集镇,过桥后还可经过彬县、长武到甘肃等地,于是这里成了两条大路的交叉点,地位日益重要。唐代及其以前在清峪河上架桥、造桥与建镇的年代和情况已无法考证。最早的记录是北宋建隆四年(963年)清峪河涨水,将旧桥冲毁,重修后称龙桥,桥附近的村落也改称龙桥镇。元代在清峪河南建一土城,周长4.5公里,并迁县署于此。明初在城西关外加筑一小城,周长0.8公里;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在北关外之清峪河北岸筑北关城,周长2.2公里,亦称新城;明末又在东关外筑东关城,周长1.65公里;清代又在南关外发展起一片城区,所以三原县城规模之大,在关中各县中实为少见。龙桥镇地形平坦,海拔423米。三原古代为郑国渠和白公渠灌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关中主要的产粮区,军事上三原城是长安北部的屏障,关中较大的县城之一。清咸丰年间,县城的规模最大,经济繁荣。以后因战乱、灾荒和病疫频繁,再加上西安通往陕北的大道向东移,县城人口逐渐减少,经济衰落。抗日战争时期修建的咸铜铁路通过城南,在南关外设站,通车后县城的经济并无多大起色。建国前城内仅有面粉、糕点、制鞋、铁木社等4家小型加工作坊。 1949年5月20日三原县城解放。此后,城关镇工业不断发展,特别是60年代以来,中央和省属的一些大中型工业企业,如陕西柴油机厂、西北医疗器械厂、陕西医疗仪器厂和陕西汽车配件厂、铁道部第一工程局大修厂等在此兴建。与此同时,还兴建了农机、食品加工、化工、纺织、建筑材料等县办工厂和一些镇办厂。到1990年镇办工业总产值达2461万元。三原城关已成为一个新兴工业城镇。工厂主要集中在清峪河南岸,部分建于老城外,因火车站在三原县城东南,建国后城建区向东南面发展最快,现老城区与火车站区已连成一片。城区道路宽阔平坦,幢幢楼房拔地而起,有电影院、剧院、文化馆、医院、中医院、中学、工厂子校及小学等。百货商场、旅馆、招待所、饭店等商业和服务设施日趋完善。龙桥镇总面积17.7平方公里,人口5.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占60%左右。 泾阳县泾干镇 位于泾阳县南部,北纬34°32′、东经108°50′,为泾阳县人民政府驻地。距咸阳市区28公里。 泾阳因地处泾河之北而得名。泾阳之名,最早见于《诗·小雅·六月》(约前826年):“侵镐及方,至于泾阳。”泾阳西周为程地;秦在此设池阳邑,属咸阳郡;北周建德三年(574年)撤池阳,辖地并入泾阳县。隋开皇三年(683年)泾阳县城迁于今址。 泾阳县城海拔约400米,周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又处在古郑国渠渠首部位,农耕事业发达,为古长安附近的粮食基地之一,对汉唐两代长安城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曾起过很大作用。目前,泾惠渠灌区的泾阳、三原、高陵仍为关中粮食作物和棉花的高产区。 泾阳县城1949年5月18日解放。泾干镇辖区面积36.11平方公里,人口4.42万人,非农业人口上万人。经济发展很快,大型工厂多建在县城以东约5公里处的永乐店火车站一带,县城附近先后兴建了农机、纺织、木器、食品加工、印刷等工厂,1990年工业总产值1亿元,农业产值2153万元。镇上有中学、小学、剧院、文化馆、医院文化教育设施和招待所、旅馆、商店等商业服务设施。建国后,城建区主要向东、向西发展,镇上东西大街为“中心街”;北极宫路南北纵贯,主要商店多集中在两条交叉的十字大街两旁。泾阳县城内中部偏北有泾干湖,总面积约3.3平方米,平均水深2米,为城关风景区。 长武县昭仁镇 位于长武县中部,北纬35°12′、东经107°47′,为长武县人民政府驻地。距咸阳市区168公里。 长武县古属豳,禹贡雍州之地,古西戎之地。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太子扶苏和大将蒙恬受遣屯边到这里,用觚盛酒祭天时,有鹑鸟飞落觚上,以为灵异吉祥,即以鹑觚为县名。此后县名几易,历称浅水、东阴槃、宜禄、安定、白土、新平、灵台和保定等。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三月置长武县,以唐贞观年间建长武城而得名,治所始设今址,县名和治所一直延续到建国初。1949年7月26日长武解放。1959年并入彬县,1961年9月恢复长武县,以今城址为县城。长武城关一带海拔1100多米,属黄土高原沟壑区,塬高、沟深、坡陡,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产远逊于关中。但长武位于陕甘两省交界处,在古代西安向西北经平凉通往兰州以至西域的大道上,所以它一向为关中西北部的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如北魏神三年(430年)古弼与赫连定的战争,唐武德元年(618年)李世民与薛举的战争,唐贞元四年(761年)及大历八年(773年)与吐蕃的战争,都发生在长武城关所在地浅水原及其附近地区。长武县城作为县治虽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又是关中西北部交通要道上的重镇,但城区规模一直很小,直到建国初期,历史上遗留下的城墙周长只有1.5公里,城区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城内主要为行政机关和庙宇所占据,另有商号、旅馆、车马店近百家,居民很少,几乎没有工业。 建国后,昭仁镇经济发展迅速,城区迅速向西兰公路两侧扩展。1957年建食品加工厂,后又扩建奶粉车间;1958年建机械厂和印刷厂等;1961年建面粉厂,后又扩建成粮油加工厂;1970年建制药厂;1972年在南关建起酿酒厂,用通济泉水生产的“鹑觚大曲”,被列为名酒,行销甘陕两省。工业中除酒厂有一定规模外,其他均属小厂,以服务当地为主。1990年工业总产2736万元,农业总产值816万元。文教卫生事业和市政建设均得到发展,在南街修建有体育场和县医院,东街扩建了县城中学,城北新建有农业技术学校和北关中学,西街建有剧院等。长武人素有贩运经商习惯,他们充分利用地处陕甘两省交界的地理优势,扩建和完善商业系统,并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槐米、花椒、白条鸡、驴肉、毛皮和布匹市场,长武县城为陕甘边界商品的重要集散地之一。 昭仁镇面积2.5平方公里,人口2.1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000多人。城区因城北和城东有深沟限制,城南和城西地势开阔平坦,又有西兰公路的交通之便,因此城建区正向西、向南延伸。县城东街路北有昭仁寺,系唐贞观二年(628年)太宗李世民决定修建,占地3000多平方米。寺内主体建筑有大雄宝殿,造型别致,八卦悬顶,殿内无柱,俗称“一担挑八角”,是我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对研究古代建筑艺术有一定的价值。寺内有唐碑一通,贞观年间刻立,高3.6米,宽1.5米,碑文由谏议大夫朱子奢撰文,银青光禄大夫虞世南书写,计40行,共3132字,笔力遒劲、秀丽、沉健,是古代书法艺术的珍品。 旬邑县城关镇 位于旬邑县南部偏西,北纬35°06′、东经108°20′,为旬邑县人民政府驻地。距咸阳市区100公里。 旬邑古属豳地。西周时属王畿。周文王将第十七子姬荀封于豳地为侯(郇、荀同音)。春秋战国时归秦,秦襄公时承郇侯的封地置邑,名郇邑。西汉置栒邑县。北魏太延二年(436年)把三水县(初设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境)迁设境内,历隋、唐、宋、金、元,到至元七年(1270年)撤销。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复设三水县。1913年复名栒邑。1935年冬,旬邑东部地区解放,设永红县和新正县,属关中特区领辖(特委驻县境内职田乡马家堡);东南部清原、石门、土桥归赤水县管辖。1937年撤销永红县,划归新正县。1948年4月17日旬邑县城解放,归关中分区所辖。后撤销新正县,成立栒邑县人民政府,今县城为县府驻地。1958年栒邑并入彬县,1961年分出复设,仍为县城。1964年以“栒”字生僻,改为旬邑县。 旬邑县城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城在三水河西岸的半山坡上,东北有东涧河,西南有西涧河,三面临水,一面靠山,城周2.65公里。建国前,旬邑没有公路,不通车辆,货运全靠人背驴驮,商品经济不发达。建国后修建了铜旬、三旬、彬旬以及县城与各乡之间的公路。60年代以来,现代工业逐步崛起,1963年建面粉厂,1966年建农业机械厂,1970年建制药厂和糖厂(糖厂利用周围生产的甜菜制糖,1984年年产糖3500多吨,为渭北较大的糖厂之一),1977年建造纸厂等。1990年工业总产值380万元,农业产值325万元。城关镇文教卫生事不断发展,1950年建立县中学和县医院,1952年建文化馆,1954年建剧院,1976年建电影院等。城关镇辖区面积57平方公里,人口1.6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00多人。 淳化县城关镇 位于淳化县中部偏南的冶峪河西岸狭长的阶地上,北纬34°47′、东经108°35′,为淳化县人民政府驻地。距咸阳市区76公里。 秦代在今淳化一带设云阳县,其县城在今县城北120公里的铁王乡凉武帝村。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在此兴修宫殿,秦二世扩建为林光宫。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00年)又在其旁建造甘泉宫(又名云阳宫)。当时这里是封建统治者的避暑胜地,又是仅次于京城的主要军政和外交活动场所。汉昭帝始元二年(前85年)增置云陵县。因昭帝生母钩弋夫人葬于今县城北15公里的塔尔寺村,称云陵,故名。汉元始四年(4年)撤销云陵县,仍复为云阳县。此后,历隋、唐至五代为池阳县北部。北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始设淳化县,以年号得名。其县治设于今城址。当时称为梨园镇,因镇位于汉武帝甘泉宫的梨树园内,故名。1934年8月县境北部建立赤淳苏维埃政府,分东西两区。1935年东区改为淳耀县,西区改为赤水县,县政府设在十里原乡马家山村。1949年3月12日全县解放,恢复淳化建制。1958年撤销淳化县,辖地并入三原县,1961年分出复设。 建国前,淳化县城关镇交通不便,县城没有工业。建国后修建的三旬公路穿过县城,并以此为骨架修通了十余条支线公路,使县城与各乡的联系大为加强,工业也得到发展,先后兴建了面粉、农机、食品、化工、氮肥、印刷、砖瓦、造纸、制药等工厂,并在城内建有剧院、电影院、文化馆、饭店、招待所、百货商店等文化、商业设施和市政服务设施,组建了医院和中学等。主要建筑物集中在南北向大街两侧。城西为陡崖,东面和南面有河,只有北面有发展余地。城关镇面积49.6平方公里,人口1.4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00人。 武功县普集镇 位于武功县中部偏南的陇海铁路线上,北纬34°16′、东经108°12′,为武功县人民政府驻地。距咸阳市区50公里。 今武功境内,秦代设有斄县。因殷商时这里为后稷的封地邰,所以取名斄(古时斄、邰二字通用)。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始设武功县。当时县治在渭河之南,因境内的武功山(太白山东)、武功水(即今斜峪河)得名。东汉初,废县和武功县。明帝永平八年(65年),在旧城复设武功县。西晋武帝泰始三年(267年),武功县归始平郡管辖,北魏孝文帝设武功郡,复置武功县,县府迁至中亭川(今武功镇),历隋、唐五代及宋600多年,至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改称武亭。宋景定五年(1264年),复名武功县。1949年5月20日武功解放。1958年12月撤销县制,辖地并入兴平县,1961年10月由兴平县分出复设县时,将县治迁设于普集镇火车站附近,改原县城为武功镇。 普集建镇始自清初,当时镇区在今县城东南6公里处,即今称普集街的地方。相传唐代普集街是渭河的普济渡口,后渭河南移,失去渡口作用,遂讹传为普集。到清代发展为大镇。1936年修建陇海铁路时在今城关地区设站,以其地属普集镇管辖,故名普集火车站。此后在车站附近逐渐发展起居民点,尤其是县政府迁此后,人口大量增加,工商、文教、卫生事业随之发展,城区面积迅速扩大。1964年设镇,同时将原来的老普集镇改为普集街。 普集镇面积2.2平方公里,人口1.69万。陇海铁路和西宝公路北线东西横贯,周乾公路南北穿越,交通方便。普集镇海拔420米,周围地势平坦,物产丰富,家庭饲养业发达。普集烧鸡,色味俱佳,肥而不腻,酥嫩可口,比较有名。为适应畜禽业的发展,目前正在县城兴建年储5000吨的大型冷库和年加工能力达50万只的普集烧鸡厂,各类饲料加工业也将随之发展起来。镇区现兴建了针织、乳制品、纤维板、机砖、农药、农机修造、轻工业机械、水泥制管、印刷等工业企业。1990年工业总产值224.1万元,农业产值73.3万元。 普集镇城建区东西长、南北窄,以一条东西向大街为主街,行政机构及商业服务设施多集中在两侧。因该镇为新建城镇,布局较合理,街道较宽阔,路旁绿树成荫,市容整洁,环境优美。 咸阳市杨陵镇 位于咸阳市辖区的西南部,北纬34°17′、东经108°05′。为杨陵区政府所在地,东距咸阳市区60公里。 清代在今西大寨村设置杨陵镇,因村西2公里处有隋文帝杨坚的陵墓,其北4公里处有隋炀帝杨广的陵墓,故以杨陵为镇名。杨陵一带在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为有邰的故址,后一直归武功县管辖。武功为尧封后稷之地,相传后稷是周人的始祖,我国农业之祖师,武功镇东门外至今还保留有一个砖砌的平台,叫教稼台,相传是4000多年前后稷教人种地的地方。因武功是中国农业发祥地,1933年西北农学院在杨陵镇以东的黄土台塬区建校,以继承和发展祖国农业生产的业绩。1936 年陇海铁路从农学院校址以南的渭河冲积平原通过,在此设火车站,车站附近逐渐发展起一个居民点。但直到1949年解放时该居民点规模很小。建国后西北农学院不断扩大,并改名为西北农业大学,附近又先后组建了西北林业大学、西北农业科研中心、陕西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植物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学校、陕西省林业学校、陕西省水利学校等十多个科研和教学单位,使杨陵成为中国第一座农业科学城和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农、林、牧、渔各业科研、教学的重要基地。1964年建镇,同时将原杨陵镇改为大寨村。1983年又将杨陵镇划为特区,曾直属省政府管辖。现属咸阳市辖。杨陵区面积94平方公里,1997年人口11.8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01万人。 杨陵镇南北窄长,从西北农业大学向南直到陇海铁路上的南北大街叫西农路,长2公里以上,水泥路面,主要科研单位及大专院校分布在西农路两侧,西北林学院则位于陇海路南。杨陵火车站在西农路以东,它的北面有一条东西向街道,叫东风路,为杨陵镇上主要的商业街,店铺较多。西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站设于此街西段路北。近年来一些企业单位已向铁路以南地区发展。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3091万元。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34158.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