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镇,原为卧牛岗。公元1128年(金天会六年),临津县城毁于大水,东迁二十五里为治,取名宁津。自此历代变迁,隶属更迭,地址未变。1981年3月17日定为宁津县城关镇,1984年3月更名为宁津镇。柴胡店镇,位于宁津城东8.5公里。东汉末年(公元923年)已形成小镇,明初衰落。明末,有柴胡二姓在此合伙天店,待客宽厚,故得此名。该店手工业历史悠久,所产土布、土线、线带、线袜、毛巾,畅销黄河南北,长城内处,闻名全国。外省客商称柴胡店为“小天津卫”。
大柳镇,位于宁津城北10公里。据旧志载:大柳原名青龙镇。传说明朝永乐皇帝举兵南反时,军队由此而过。当时杀戳无辜百姓甚众。一军官见一妇人“抱大携小”逃于荒郊,军官问妇人:“为么这样做?”妇人说:“抱着的大孩子是继子,领着的小儿是亲生。”军官感其义,告知“门前插柳为记,可保性命。”妇人遂遍告邻里,保全了全村人的性命。为纪念此事,改名大柳。1984年改为大柳镇。
长官镇,位于宁津城东北20.5公里。原各长湾店,因有湾坑绕村颇长,故而得名。据《元克·百官志》载:“至元二十一年,于河间、沧州等处置长官……又有管领河间等处军民长官,司秩正七品,掌军民二百有二户,亦设达鲁花赤长官副长官名一员。”今宁津县北之长官,即法时长官驻扎遗址。曾有朝阳门在南街,东西厅在北街之西偏,今已倒塌无存。1984年改为长官镇。该镇为回族村民集居之地,明永乐年间自南京迁来定居,并修筑闰座清真寺。
保店镇,位于宁津城西南12公里。此地在古胡苏河畔,始为邮递停息之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始置胡苏亭,设亭长,亭候(秦制十里一亭)。东魏于此建胡苏县,唐改为临津(临鬲津河之意)。公元1073年(宋熙宁六年)临津划入南皮,此地为保安镇。金复置临津县。金天会六年,县城毁于大水,县治东迁,此地仍为保安镇。清更为包头店,后改为保店。在1984年设镇,名为保店镇。
孛罗寨,位于宁津城西南15.5公里。旧志载:“元至正二十一年(1962年)九月,命孛罗帖木儿至河间以南屯田。此孛罗寨系孛罗帖木儿屯田之遗迹。”1404年(明水乐二年)李姓兄弟二人自山东即墨县迁来定居,立村名孛罗寨,后分出一部迁至保店镇为东孛罗寨,该地为西孛寨。据传,明正德年间,刘瑾掌司礼监,镇压异已,纂权自立,侵夺民田,营造皇庄,从北京派来工匠,在此建成泰山老母大殿、药王庙等九种庙宇,建院很大,院内有和尚数十人,挂有钟、磬,现古迹无存。
青积务,位于宁津志东17公里。据旧志载:“青城本青平镇,元太宗七年析临邑、宁津地置,隶济南。中统置青城县,隶陵州,至元二年隶河间,是青城自宁津分出。故今宁津城东,犹有青积务,言此乃青城屯积之处也。其日务者,乃宋元以来官民通商地名也。”
钟楼张,位于宁津城东北17公里。据该村张、杨氏族谱记载:“明永乐二年,张、杨集资铸铁钟、铜磬名一具,建钟楼、悬钟以报警,后习称该村为钏楼张家。清朝,建有九神庙、文昌阁、观音寺,古迹已无。
张斋,位于宁津县城北12公里。据传宋宣和年间,宋江率农民起义军,扎营在坊子镇(今虎皮张乡坊子),兵马由张斋村南田间往来,踩禾成道,称为“宋江道”。村中武士张学斋对此很气愤,以理斥兵。其官怒,便拟借设宴时刺列武士。席间,官长以刀插肉敬之,武士知其用心,咬肉时咬住刀尖,军官捅之不进,拔之不出,愧服与敬佩武士之功,遂改道而行。为纪念此事,村名改为张学斋,后来简称张斋。
七间厅,位于宁津城北10公里。旧志载:七间厅“在县北二十里。即李世和所居衙也”。按《府志》:“李世和上京人,至元初为宁津县令,讲求民瘼,矜贷困穷,得户三万余,擢诸路新军总管。此七间厅,并非正衙,乃出舍于郊之别廨,故止七间而已足也。”后村名则为七间厅。
相衙镇,位于宁津城西北10公里,古称长象牙。旧志称:“按古制封建诸王,必立相为辅,如汉碑有鲁相,又如张衡为河间王相,董仲舒为江都王相,其定例也。岂宁津四王独无相乎?既有相,则居必有衙。盖自唐以来,凡官府所治皆日衙。此亦其相所居之衙耳!故即名其地日相衙。或简称之衙里。”原有包公祠、现报寺等,现古迹无存。
龙潭,位于宁津城西北12公里。旧志载:“在县西北古十里,水深莫测,苦寒不冻,相传有龙窟故名。土人建龙王庙于岸,旱潦祈祷之。”其址在今漳卫亲河南岸,龙窟已湮,庙亦早废,遗迹犹存。村中张姓系1404年(明永乐二年)自山东潍县迁来定居,以龙潭命村名至今。
惺悟寨,位于宁津城西北12公里。传说战国期间,古军事家孙膑在此驻兵,摆过迷魂阵,故称“迷魂寨”。1404年(明永乐二年)刘旺带领家人由山东即墨县迁来定居。后来,村人认为迷魂寨使人猜忌,应当惺悟,故更名惺悟寨。
马厂,位于宁津城西北8公里。旧志载:“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令郡邑设行太仆寺置牧地,责民间大户养马,于是宁津立马厂。”明永乐年间,王更由山东即墨县迁来定居,故称王马厂村,后来简称马厂。
野竹李,位于宁津城西南26.5公里。传说该村系宋代林冲发配沧州时,途中路过的野猪林。李姓迁来定居,故称野猪李。村人忌“猪”字,后更名野竹李。该村多杂技世家。
刘营伍,位于宁津城西北12公里。据旧志载:“金天眷三年(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始置屯田军,今宁津犹有营伍各庄,盖起于此。”刘姓迁居此地,定村名为刘营伍。
黄家镇,原名高范二排。明永乐二年由山东即墨迁来高、范二姓,居住两排,故名。1522年(明嘉靖元年),黄氏自江苏徐州迁来,万历年间易名黄义庄。庄西有古黄河,并建有通德桥。过河为吴桥境。后由于黄姓户大并有为官者,故更名黄家镇。黄家镇古会,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是杂技艺人卖艺的盛会和汇集之地。故宁津县黄家镇有“杂技之乡”之称。
灰街,位于宁津城西南15公里。灰街原名灰窝,据旧志载:“在县西地三十里。按《周礼》:据旧志载:地官掌蜃,共白盛之蜃。郑康成注:盛犹成也,谓饰墙使白之蜃也,今东莱用蛤谓之叉灰,窃惟叉灰之称今俗习言之。盖河间诸属无山,石灰殊不易致,而近于东莱故叉类为便。《五杂俎》日:蛎壳堪烧灰,殊胜石灰也。宁津灰窝,当是前明诸王修治宫室苑囿所立者。若石灰亦即周礼秋官壶涿氏掌,除水虫以焚石投之。”此地现仍有出土白灰和瓷片。刘、李、蒙各姓迁来,沿用灰窝之名。此地原建一兴隆大寺,香火甚旺。后人立村名为灰窝街,后简称灰街。
崔寨子,位于宁津城西北9.5公里。原名安州寨,旧志载:“在县西北十八里。前后二处,相传以为前代屯兵之所。”又传明成祖靖难兵起,在此安营扎寨,前后寨栅,东西寨门。后有崔、庞、张姓于永乐二年由山年即墨县、罗安州(日照)、河北吴桥迁居此地,取名安州寨。后分为四村,遂用今名。
篓子李,明朝永乐年间,李姓人家由山东即墨县南关迁来此地,以编篓为业,故村名为篓子李。后代人认为村名“低贱”,更“篓”为“楼”,称为楼子李。沿习至今。
梳头李,明朝永乐年间,李姓人家由山东省即墨县迁来此地。有姓李名洪者见这里密林沃野,风景如画,便取名“书图李”。后因繁体“图”字笔划较多,又改称“书通李”。后来,村中善梳头者多为新妇梳头,与众不同,故又称为梳头李。
京城张,位于宁津县西北11公里。明永乐年间,姑表兄弟张、陈两家,由山东省即墨县迁来此地定居,后来,张姓人家有人在京城为官,遂称为京城张。
李八卦,位于宁津城西北7公里。李姓人家迁来定居,以算卦为业。《易经》有“六爻八卦”之说,旧时,占卜者皆以此为人卜相,村名便定为李八卦。
守墓刘,位于宁津城西北8公里。1404年(明永乐二年),刘大敬之父由山东省即墨县迁来定居。父死后,刘大敬吃住于茔地,守墓三年,故称守墓刘。其祖坟在村南,高七米,底径三十米左右,1976年平毁。
前片杨,位于宁津城西北10.5公里。1404年(明永乐二年),杨腾由山东省即墨县迁居此地,以织褡裢(旧时赶集装铜钱和零星物品用,常背户上,俗称“钱衩子”)布征为生,且闻名乡时,故称村名为“褡裢片杨”。后来,人口繁衍增多,分前后街居住。解放后,人们嫌原名繁琐,故称前片杨、后片杨。
张县,位于宁津城西2公里,原名张庄。张姓由山东即墨县迁居此地,后有一人曾任知县,遂改名为张知县庄。解放后简称张县庄,分东、西两村。名为东张县、西张县。
张得锅,位于宁津城西南3公里,原名为五里庄。张县庄曾修一窑,窑门正对五里庄村口,人们认为不吉利,以迷信说法,得设法来破,故取名张铁锅,意如铁锅一般坚固。后改写成张得锅。
帽杨庄,位于宁津城南3公里。据该村杨氏《谱书》记载:明永乐年间,杨姓人家由山东省即墨县南关迁来此地,以做毡帽为业,后称帽业,后称帽杨庄。
义和庄,位于宁津城3.5公里。原名刘韩杨庄,后刘姓出一哑医,曾一度称刘哑巴村。清末改名收“义和庄”,意取团结和睦。
苍白,位于宁津城东南4.5公里。据老人传说,旧时,这带地里却生苍子(苍耳子)开白花,故叫苍白村。
前林,位于宁津城东南4.5公里。据该村《刘氏谱书》和《王氏谱书》记载:明永乐年间,刘姓人家由山东寿光县、王姓人家由山东即墨县同时迁来此地。传说这里高台上曾落过一只凤凰,故曾称凤凰店。后来,乌鸦集栖村前树林,群鸦之多闻名远乡近邻,故又叫老鸹林庄。后来简称前林、后林。
魏庵,位于宁津城东北18公里。明永乐年间,魏姓人家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定居。当时,村有一尼姑庙,魏姓人家将其扩建为寺院,故命名为魏庵。
菜王家,位于宁津城东北18公里。明永乐年间,王姓人家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以种菜为业,故名菜王家。
太平庄,位于宁津城东7公里,原名大辛庄。明永乐元年仁氏自山东即墨县迁来立此村名(村中曾有一古钟刻有“大辛庄”村名)。明朝成化年间,迁来一孙姓,开镳行(旧时,聚集武士,以保护商人或行客人身及财产安全为业),其名号为“太平号”。后来孙姓旺盛,居村中优势,于1879年(清光绪五年)改村名为太平庄。
王圃囤,位于宁津县城西北10公里。据《王氏族谱》载:王氏十四世王甲龙、王甲虎、王甲象兄弟三人,于1561年(明嘉靖四十年),由河北省南皮县板凳王家迁此定居,以编草蒲囤。后写成王圃囤。
撒庄,位于宁津县城西9.5公里。据该村《李氏族谱》记载:李氏原籍山东省即墨县,明永东年间迁居于此,取名大李庄。又据传明朝曾从这村选一女为皇妃,故改名李皇亲家。简称李皇家。
神牌庄,位于宁津城东北6.5公里。李氏于1040年(明永乐二年)自山东省即墨县迁来,立村名小李庄。清光绪年间,在村南修一庙,内无塑像,只神名牌悬于其中,遂改名神牌庄。
东、西李拔贡,位于宁津城东北6.5公里。1404年(明永乐二年),张、李、马氏由山东省即墨县迁来此地,立村名为张马李庄,1675年(清康熙十四年)铸的铁钟有此记载。因村前沟多又改为李八沟庄,于清末以相近的谐音改为李拔贡庄。拔贡:即为选贡。清制自乾隆七年定每十二年(逢酉年)由学臣于府、州、县学廪生内,先拔文行优秀者,一督抚汇考核定,贡入京师,称为拔贡生。先赴会考,再赴朝考,入送者一等为七品京官,二等任知县,三等任教职,更下者罢归,谓之废贡。这村只求借谐音以炫耀,实际从未出过拔贡生。
河北张,位于宁津城北9公里。村中张姓系1404年(明永乐二年)由山东罗安州(日照)迁居此地。该村前有一古河,由西南而东北将村包住,故名叫“河包张”。又因在古河北岸,后人遂称河北张。
西刘朝,位于宁津城西南16.5公里。明永乐年间,刘氏族人由山东省即墨县迁来此地,立村名刘家寨。第六世刘晋美曾任明朝“大汉将军”,第七世刘本得在崇祯帝时曾任“锦衣卫八所将军”,村民认为刘姓在朝居官者多,公议改村名为“刘朝士”。《吴桥县志》有记,后称为西刘朝。
东刘朝,位于宁津城西南16.5公里。村中王姓迁居最早,明永乐年间由山东省即墨县迁来此地,因来时八户,定村名“东八寨”。后来,任、芦、蔡、李氏相继迁来,清末改村名为“外刘庄”。1954年改为东刘朝庄。
后魏,位于宁津城东北15公里。据该村《魏氏族谱》记载: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魏礼由山西洪洞县骑黑马而来,定居后村名为“黑马魏家”。后来因有前魏村,遂称为后魏。
朱王奉,位于宁津城西南16.5公里。明以前该村名“兰杨王”,朱姓大户。元朝末年,朱元璋农民起义,朱姓遭受株连,元兵见朱姓皆杀。该村朱姓均改王,即现在的王姓家族。因此,村名改为朱王奉。
王千家,位于宁津城西8公里。据该村《王氏族谱》载:王守于明朝永乐年间自河北省昌黎县城南八里庄迁来此地,原名王家庄。后王姓一名“王铨”者,将村名改为“王铨”。后来为了好写好记,因村大人多,人们改称为王千家。
百佛堂,位于宁津城南9公里,原名槐抱柳庄。早年村内一棵大槐树上长出了一棵柳树而得名。后来,这棵奇树枯死。清朝时,村里高姓有一人中举 ,这位高举人根据村中寺庙内塑有百尊佛像,故改村名为百佛堂。
南北庄,位于宁津城南8公里。该村只有一条南北街,故称南北庄。
宏治刘,位于宁津城东北11公里。原名史、杨二庄。1404年(明永乐二年),刘氏家族自山东省即墨县迁来定居,改为大刘庄。明朝末年,刘姓村民修村围墙,掘出一些弘治年代的铜钱,遂改为弘治刘庄。习惯写成宏治刘。
张鳌街,位于宁津城西南24公里。传说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一位先锋官,名叫张鳌。起义失败后,在此削发为僧,并化缘修建寺院。后来人迁居此地增多,故名张鳌街。
棘科王,位于宁津地西南21.5公里。王姓人家于1404年(明永乐二年)自山东省即墨县迁来此地。因村周围丛生枣棘棵,故名为“枣棘棵王”。后来人们写成棘科王。
战庄,位于宁津城西南11公里。据传战姓于1404年(明永乐二年),由山东省黄县九里村迁来定居。当时,此地荒无人烟,林茂草丰,村西南洞穴中有一猛虎,王勉庄地主悬赏打虎,声言谁打死猛虎,便把丫环许配他成婚。战姓祖先趁老虎外出觅食时潜入虎穴,待老虎进洞时一刀捅进虎腹。虎死害除,地主背信弃义,不承认原有悬赏。战氏祖先力气特大,双臂各挟一碌碡将王氏地主吃水井堵死。地主无法,将丫环配于战姓,从此起名“打虎战庄”。后来人们简称战庄。
杜集,位于宁津城东北14.5公里。明朝永乐二年,杜山由北京密云县迁来定居,村名大杜家。约于1909年立集,改名杜家集。建国后,人们简称杜集。
双碓,位于宁津城北15公里。因村里有两个古时舂米的石碓,故村名为双碓。
张太监,位于宁津城北16公里。1404年(明永乐二年),张、李二姓由山东即墨县迁来定居。后来有一人为朝廷宦官太监,村庄故名张太监。
清明寺,位于宁津城北14公里。1404年(明永乐二年),李姓村民由山东省博兴县南关迁来定居。古时,在村北修建一庙,名为“清明寺”,故村随寺名。
十王庙,位于宁津城北14公里。因古代村西有一座阎王庙,内塑十大阎王像,村民由山东省即墨县迁居虎地,村名叫成十王庙。
刘万仓,位于宁津城北5.5公里。1404年(明永乐二年),刘瓦由山东省即墨县迁来定居。后来娶一妻一妾,刘瓦死后葬于妾墓,在杜集乡刘灿华庄,将帽顶取回葬于妻墓,故名“刘帽顶庄”。1830年(清道光十年),按揩音改为 “刘茂丁庄”。1922年(民国11年),知县陈谔来村验尸,将村名改为“刘万仓”。
大曹庄,位于宁津城北6.5公里。该村村民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定居。旧时,村东有一庙,名“兴隆寺”,村名亦称兴隆寺。村西有观音庙,匾为“古新庄”,村名亦古新庄。清末曹培宏在朝为太监,晚年回家,将两村合并为一村,起名“大曹庄”,并在村南立一碑铭记此事。
刘太还,位于宁津城北7公里,原名棘棵张庄。明洪武年间,刘氏由山东省即墨县迁来定居,至五世刘宣,号太,曾任武德将军,返里探家,立碑记事,故村名更为刘太还家。后分为前后两村,简称前还、后还。
#德州##德州头条#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34827.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