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谷空无人,芝兰花自香。
寻根竟不见,茅草如人长。
--《塘上闻兰香》明.叶子奇
楼下同学的小花园里养着不少的兰花。刚搬来时,曾与同学谈起过他养的兰花。问:你养的兰花怎么不开花呢?同学:土太肥了,只长草。
听我与同学的对话就知道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养花人。
不知道何时给花儿翻土,不知道花儿几时需要添肥浇水……
春风料峭,咋暖还寒。惊蛰过后气温急剧攀升。偶然间发现同学的兰花开了,淡黄的花朵静静地开在绿叶丛中,黄色的花芯,光彩照人,绿和黄搭配起来美丽无比,散发着一股淡淡的幽香。
这些日子,只要我下楼总会弯腰低头去闻她的清香,抚摸像芭茅草一样的叶子,至此思绪也带我回到没离开家乡前。
从小生长在农村的我,没少见竹和兰。大山里竹树是天然屏障,挡风避雨遮阴,竹叶树叶一年四季色彩斑斓,风叶缠绵时还会有“沙沙沙”的窃窃私语之声,柔软的枝条随风起舞,那样子宛如女子衣袂飘飘,美到极致。大山里的兰花却是例外,她喜欢丛生,喜欢一群一群的生长,躲在荆棘丛里,就像几个小伙伴约好了要永远在一起。又像淘气的孩子,喜欢躲在阴暗的地方,和人们玩捉迷藏,看到人们找不到它,躲在竹树下的杂草丛中偷笑。
大山里,竹、树、草三种植物同时生存。竹、树是农家人心里的宝(长大了可以砍伐卖钱),兰花是草。竹笋年年新生,兰草年年发枝,山林竹树遮蔽阳光太多,日照不够,能开花的兰花寥寥无几,大多只长成草。生长在农村的大人小孩都只知道她叫“芭茅草”,不会有人想到“芭茅草”是兰花中品种其中的一种,这就是大山里人的“孤陋寡闻”。
芭茅草的根系很发达,叶子越茂密根系就越发达。如果不借助锄头或者其他农具,想要直接把“芭茅草”拔回家那是不可能的。
芭茅草的叶子呈深绿色,细细长长的叶子边沿锋利如刀片,倘若一不小心手触碰到草叶,在不知不觉中锋利如刀片的叶子,会在你的手上留下横七竖八的伤口。(笔者曾被割伤过,这会儿只是打字都觉着背心凉飕飕的。)就是这农村随处可见,又极其平凡的芭茅草,谁会想到有一天她竟是身价倍长的“兰花”。
芭茅草生命力强,阳光充足的地方不仅草要茂密些,还能开出不同颜色的花。小的时候非常讨厌“草”,却偏偏喜欢她不同颜色的花。山风拂过,芭茅草的花清香如奇。
读书后才知道我们叫的“芭茅草”它其实不是草而是“兰花。”记得读课文“郑板桥”时,老师讲课文时还延伸到郑板桥先生一生画画,但他只画竹子,兰花和石头。还讲了他为什么只画这三样,其中还给我们讲了几首诗。其中一首是写高山上的兰花。“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兰花没有硕大的叶子和花瓣,它素净淡雅,端庄俊秀,有王者之香。任外界条件怎样变化,兰花始终保持坚贞的气节。
在村民的眼中,巴茅草(兰)大气,哪里都可以生长。溪流上方的岩缝里,飞流直下的大岩石旁,荆棘丛生的乱草中。她不如其他花儿那样名声赫赫,只是怀抱着自己的一颗素心,悄悄生长在草叶中,不与百花群芳争奇斗艳。
“兰”这字还与我有那么点渊源。 我家姐妹多,但男孩子却只有一个。大伙儿都知道,农村家长给孩子取乳名时,男孩的“乳名”不外乎是猪娃子,狗娃子,春娃子,冬娃子。女孩的乳名也带“子”,比如“水香子”“萍儿子”。就连我自己的乳名也叫七“儿子”。凭这些名字,就知道农村的父辈们重男轻女的思想有多重。
在我上小学的第一天,老师问“你叫什么名字?xx兰。老师笑着说你爸爸可真是想儿想疯了,就连你的名字里都取意家中的男(兰)儿。”
同学们听了老师诠释我的名字都哄堂大笑。我哭着跑回家跟爸爸说,我不要这个名字,我是女儿家不要有男孩的名字。爸爸听了哈哈大笑:“你们老师真会解读名字。闺女呀,你哭啥子哦,谁告诉你我是想儿子才在你的名字里用'男'(兰)啊?我给你取名字是'兰花'的意思,寓意'蕙质兰心'就是说,希望你做人有一颗善良聪慧的心,不仅清香优雅,不与百花争艳,还要学兰花一样坚韧,在任何艰难困苦的环境里都能生长。”
凝视兰花,我在心底默默地说:“兰”呵,父母将你赐予我名,可我到底还是辜负了父母的期望,没能如你般优雅高洁。人生短暂,唯愿能做到如你这般不喧不闹,静静地立于任何一隅便好!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34901.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