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时期的张志强
在高中任物理老师时的张志强(右一)
为了书写沈阳的城市史,张志强走遍了祖国的许多地方,查阅了很多档案资料
当年,张志强在市图书馆、档案馆摘录的有关城市的历史资料
有人说,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帮助我们鉴古知今,可以纵览往昔,也可以在沉浮中领悟岁月变迁的规律。
于城市而言,源远流长的发展史便是可以令城市“明智”的那面镜子。透过真实的过往,人们便可以对城市有一个更为理性的认识。
历史悠久的沈阳城,当然也有属于自己的发展史。而且,关于这段历史的梳理我们还走在了全国的前列。那部正当时的史实、扎实详尽的记述,为许多人开启了一扇全面了解沈阳历史文化的交流之窗。
日前,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沈阳第一部城市史《沈阳城市史》的作者、沈阳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张志强先生。
张志强说,“让故乡人知故乡事”,是他研究城市史最初的心愿。在庞杂而又系统的城市文明体系中,也有先生以史为鉴的人生过往。
没水没粮
经历两天一夜,终于到了沈阳
“我原来不叫张志强,我本名叫‘常开强’。”张志强说,1945年4月他出生于黑龙江省北安市。父亲是奉天铁路学院的学生,经分配到北安机务段任火车司机一职。张志强的舅舅、姑姑等家中其他长辈,也多受过高等教育。
刚出生那会儿,跟父母居住在北安市机务段的站前铁路宿舍。半年后,八一五光复,张志强的父亲被调回沈阳。同年10月,母亲带着六个月大的张志强也回到沈阳,不过过程却要艰辛许多。“当时已经没有正常车次的火车了,因为我们是铁路家属,调度员偷偷对母亲说,再不走就没有去沈阳的车了。”在家中长辈日后的回忆中,张志强也得知了当年到沈阳时的情景:母亲女扮男装、舅舅抱着自己,几人舍弃了家当,逃难式地挤上开往沈阳的火车。就在火车要开车之前,舅舅没抱稳张志强,把他掉到火车道上了,“多亏好心人的帮忙,才把襁褓中的我救了上来。”火车走走停停,在两天一夜没水没粮后终于抵达了沈阳。
来到沈阳后,“父亲在苏家屯机务站当指导司机,我们就住在苏家屯火车站站前的铁路住宅里。”在张志强心中,苏家屯站前的那段生活经历,是不可复制、非常美好的,只不过有些短暂。
1948年,沈阳迎来解放,其父亲调至沈阳机务段当火车司机。也是那一年,张志强的人生就如同家门口那笔直的铁轨,不知怎的便身不由己地“变道”了。“当年我二姨也在沈阳生活,但她家没有孩子。”彼时,张志强家里已经有了三个男孩,母亲便把行二的他过继给了二姨家。就这样,张志强便由“常开强”变成了张志强。那一年,他四岁。
自费做教具
把梦想寄托在下一代人身上
对幼小的张志强来说,家庭的变动似乎还只是身不由己的开始。进入学生时代后,家族成员高学历的背景、过继的二姨家又是工商业者,无论从哪个角度张志强都算不上是“纯粹的劳动人民”。虽然上学时张志强学习努力,同学关系也不错,但少先队迟迟没发展他。而随着年纪再大一些,张志强也渐渐发现,求学之路远比他想象的更为艰难。
1964年高中毕业后,因家庭和社会关系复杂等原因张志强高考未果,而是经分配成了一名小学老师。但张志强心中明白,他要对自己的未来负责,要更加自强不息地积蓄知识和前行的力量,当年一位姓宋的老师“教书是职业,学习是本分”的叮嘱,也一直刻在他的脑海中。
在那之后的十余年里,张志强像一艘漂泊的帆舟,努力地仰望星空,抓住每一次可以继续学习的机会:到东北师范大学学历史,到东北工学院(今东北大学)进修物理,到教育学院物理系学习……在不断汲取知识的同时,他也一路从小学调任到中学,成长为一名物理老师。
在沈阳市第25中教书时,由于当时百废待兴,学校没有为物理学科配备教具,可没有教具物理教学没法进行。张志强灵机一动,将办公室的大抽屉取下,在抽屉的边上固定上导线、安上小灯泡和闸刀开关,又自费买来大节的干电池,于是串接、并联电路教具就完成了。在讲到电路这个章节时,全校师生总能看到拎着大抽屉进出教室的张志强。在讲离心力原理时,张志强将红色钢笔水滴入盛了半桶水的塑料桶中,在讲台上抡起了装有红墨水的塑料桶……
张志强常跟学生们说:“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人永远不能没有知识。”而为人师表的他,也在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绝不能耽误孩子们。”
“那时虽然不让补课,但我发现班里有好几个孩子比较有资质,所以我就利用休息时间把他们聚到一起,额外给他们做辅导。”在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张志强带的班里考出了4名大学生,成为全校的奇迹。其中,就有现任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的蔡东风。
“人生需要经历苦难,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勇敢地接受生活,微笑着面对生活。”站在三尺讲台的十余年间,张志强学会了等待,也乐于做一名合格的物理老师。他也把埋藏在心底的大学梦,寄托在了一届又一届的学子身上……
社科院研究员们的气度
给了他一生的滋养
转眼间,时光迈入1978年。那一年对张志强来说,又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
在张志强心中,当物理老师固然好,但他总感觉周而复始的循环,相对限制了人生价值的实现。有一天,他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新成立的辽宁省社会科学院,面向社会招考研究员。“当时在东北大学考的试,连着考了四天,外语、政治、专业课、基础课都是考试的科目。”参加完考试,张志强便回到学校继续教书,他没有把握政策是否对他有利。
令他惊喜的是,不久后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发来了通知,他被录取了!“起初我还不太敢相信,因为1977年我曾试着报考研究生,但还是没有通过审查。”当时社科院给张志强发出的录取批复是,“该同志复杂的家庭成分不影响搞科研。”
就这样,1981年张志强离开学校,来到辽宁省社会科学院成为历史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而历史研究所里的老先生们严谨的治学态度、阔达的人生境界,都给了张志强极大的鼓舞,令他终身难忘、获益匪浅。
“所里有一位叫李祥林的老先生,一年四季就是一身灰色的涤卡装。他住的单身宿舍里,除了一张单人床和仅能容一人通过的空间外,其他的地方全被书给占满了。”张志强记得,李老是中央人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是戴逸先生,“就是这样一个好学的人,在评职称时他居然拒绝填表,说自己的水平还不够。而他当时正在写《中国军事史》。”除了不要职称,李祥林还不许所里给他涨工资,认为自己的学问有愧于高出他人的工资待遇,“怎么做工作也不同意,可涨完工资也才只有87块5啊!”更令张志强感动的是,在李祥林临终时,他跟家里最后的交代是:不要告别仪式,把他所有的藏书资料,全部捐给社科院图书馆。“还有一位叫马提吉的老研究员,临终时让亲人为其播放歌曲《昨夜星辰》,一个小时后,老人在歌声中离开了人世……”
在张志强眼中,学术追求高于一切、从容又有尊严的气度,是社科院研究员们共同的特质。对他来说,能到这样的地方工作,不仅是历练,更是成长。所以,他也带着执著与热爱,努力地传承着社科院的精神。
自费出版城市史
让更多的人感受沈阳深厚的积淀
在进入历史所一年后,张志强成为《东北地方史研究》的编辑;三年后,又成为该杂志副总编。他也在“研究实习员”“助力研究员”的晋升中,一路学习、掌握了一定水准的日语、俄语,还有相应的历史专业知识。而在不断学习和研究中,张志强也逐渐找到了值得专注的研究方向。
“当时世界各地都有对城市史的研究,对沈阳这座城市的研究,至少有80年的历史。其中不乏英国人写的《奉天史》,日本人写的《奉天夜话》《满铁附属地》,还有俄罗斯人写的《沈阳》等等。”可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张志强发现有些外国人笔下的沈阳城市史不仅没有将历史原貌真实呈现,甚至还歪曲事实。“如果让这些内容影响理论界、影响读书界,将贻害万年。”从1987年起,张志强开始着手研究沈阳城市史。
其间,张志强利用工作便利,到图书馆、档案馆查找相关线索。因资料不能外带,他便带上厚厚一摞卡片,将找到的、有用的东西记录在卡片上。从《奉天公署档》《商埠地公署档》《总局档》到城市历届政府档案,每一行、每一件张志强都小心翼翼地翻检着,光是卡片就记了一万多张。由于长期泡在图书馆,家中遭了小偷洗劫他都不知道。令妻子哭笑不得的是,发现家中被盗,张志强第一时间是跑到角落看那些记满了资料的卡片是否还在。
就这样,沉浸历史的长河中,张志强记了5年卡片。图书馆街对面小店里的小饼、豆腐脑,成了张志强那5年的午餐。辛苦自不必说,可张志强乐在其中,一点没感到苦恼。在有了卡片和笔记的基础后,张志强又开始访谈、拓查、野外考察等进一步研究。那段时期,他以沈阳为基础点,将全国667座城市几乎跑了个遍,梳理着城市从源头到当下的发展情况。
1993年,在受到王宏斌先生的《沈阳史话》和李文刚先生的《可爱的沈阳》两本研究沈阳地域史早期作品的启发后,张志强倾尽全部家当自费出版了第一本关于沈阳城市史的著作——《沈阳城市史》,这本书也让沈阳成为继武汉、重庆、天津之后,第四个拥有近代城市史研究成果的城市。“当时一共印了4000本,为了打开销路,我推着小推车到体育场门口沿街卖书。”写完这本书后,张志强的头发全白了。
在那之后,张志强又出版了《中国遭遇过剩经济》《盛京古城风貌》《沈阳通史》(五卷本)等多部专著,发表论文百余篇。他也先后成为中国古都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研究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城乡建设规划研究院研究员。从2005年退休到接受返聘,至今年近八旬的张志强仍是社科院老专家工作室研究员。2009年,张志强获聘为沈阳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沈阳有非常好的城市基础
我们还需继续努力
为浑南区当时的169条街路起名,是他在退休之前为城市做的又一重要贡献。为了令地名和周边环境和谐统一,在为浑南街路起名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张志强骑着自行车、拿着备用地图,走遍了浑南区的每一条街路。讲来路、查历史、还原典故,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浑南中路、天赐街、朗日街、南堤路……编排合理、规划统一、富有时代感和科学性的街路名,不仅成为新的城市文化标签,也彰显了别具一格的浑南特色。
在谈及沈阳的城市发展宏图时,张志强也以史为鉴,道出了自己的看法:“沈阳有工业历史的情节,但工业并不是沈阳唯一的发展目标。我们还需要有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商品、商业的大流通平台。”张志强认为,在产业发展方面,沈阳要聚焦高科技引领,做有核心的数字化的智能高精端产品。
在采访张志强之前,记者就曾对先生诙谐幽默的气质有所耳闻。在一个多小时的采访过程中,张志强风趣的自我介绍、生动的历史回顾,令现场的气氛多了几分轻松和愉悦。而互动带来的熟络,仿佛是许久未见的老友,在午后的阳光下漫步。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关彤 摄影记者 孙海
来源: 沈阳晚报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35087.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