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热血湘女丨百岁女红军战士陈琮英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共产党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在湖南这片红色土地上,一大批革命女英烈巾帼不让须眉,用热血与生命铸就了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留下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为庆祝建党100周年,长沙广电推出大型融媒体视听节目《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热血湘女》,向英雄致敬。

2003年5月31日,101岁的陈琮英老人离世。她是追求进步的热血湘女,她是坚强睿智的革命女性,她是坚毅从容、朴实无华的布衣夫人,后辈们对她的回忆要从一张老照片说起。

热血湘女丨百岁女红军战士陈琮英

↑陈平安搀扶84岁高龄的慈姑奶奶陈琮英

1986年正月初六,陈平安搀扶84岁高龄的慈姑奶奶陈琮英,踩着雨后潮湿的泥巴路一步一步回到家里。对于陈琮英30多年前最后一次回乡的情形,陈平安仍记忆犹新。

那个时候还没有通路,还是简易的路,见到她时我们都特别激动,就去扶着她走,她也很激动。

————陈琮英侄孙 陈平安

陈琮英故居位于长沙县北山镇青田村玉林塘组三多堂老屋。故居老宅建于1891年,目前仅保留下来的是陈琮英父母老屋六间。由于房屋年久失修,屋面瓦塌木损,1975年,由陈琮英侄孙陈平安将其修缮。如今,陈平安一家住在老宅旁,日常帮着打扫清理,陈平安家里至今还摆着陈琮英及家人的老照片。

看过她的人,都说我的鼻子很像她。她对革命有这么多功劳,我们后人要向她学习。

————陈琮英侄孙 陈平安

1902年1月16日,陈琮英出生于湖南长沙东乡胡家坪。不满两岁时,她的母亲因病去世。陈琮英的父亲常年在外谋生,她只好随兄嫂生活。由于长辈的姻亲关系,陈琮英一出生,一条红线就把她与百里之外的任弼时连在一起,自幼与任家结成“娃娃亲”。

来到湘阴县塘家桥任氏新屋后,陈琮英做了任弼时的童养媳。陈琮英身材矮小,人很清瘦,幼时缠过足,也没有入过学堂。陈琮英比任弼时年长两岁,任弼时此时在乡间读书,二人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任弼时12岁这年,成绩一向名列前茅的他离开了家乡,来到长沙师范学校附属高小部上学,陈琮英含着眼泪送走任弼时。那时任家经济条件并不好,任弼时上学所要用的学费和生活费家中根本负担不起。

任弼时到长沙求学的时候,陈崇英只有12岁,也跟着来到长沙,在街上学小手艺赚得微薄的收入,资助任弼时继续学习。

————余小平

长沙县北山镇文化站站长

1920年夏,任弼时离开长沙去上海,准备赴苏俄留学。陈琮英虽有不舍,但却很支持任弼时去深造。临别时,她把两双亲手织成的棉线袜子递给任弼时并坚定地说:“你放心去吧,家里的事有我照料。”

余小平家中有一面照片墙,一张张照片和一段段文字向我们讲述着当年的故事。

热血湘女丨百岁女红军战士陈琮英

↑余小平家中的照片墙

我小时候读书的时候在序贤学校,也就是任弼时的母校,在那个时候老师就跟我们讲陈崇英奶奶和任弼时同志的故事,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对他们非常的敬仰,非常的崇拜,在参加工作以后我被安排到了陈崇英故里,也就是现在的牌楼村当联村干部,到那里以后我就一直在收集陈崇英老人的资料。

————余小平

长沙县北山镇文化站站长

1924 年8月,任弼时到上海投身革命洪流之中。1926年3月,任弼时与陈琮英在上海举行了简朴的婚礼。从此,陈琮英伴随在丈夫左右,踏上了革命的道路。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开始公开反共,在上海屠杀共产党人,史称“四•一二政变”。任弼时、陈琮英从此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1928年,陈琮英刚刚生下女儿,任弼时却在南陵被捕。陈琮英心急如焚,为了抢时间,情急之中,她不顾一切抱着襁褓中的女儿苏民爬上一辆拉煤的大货车赶回长沙。按照任弼时给予她的信息,扮演陈岳云纸店的老板娘。在敌人来对质口供的时候,她巧妙应答,打消了敌人的怀疑。可是他们珍爱的第一个女儿苏民,却因为乘坐拉煤的火车受了风寒,发高烧引发肺炎,不幸夭折了。

热血湘女丨百岁女红军战士陈琮英

↑陈琮英与任弼时合照

1931 年中央派任弼时到中央苏区工作。由于琮英临产,无法随行,这是她第四次怀孕了,前面的孩子都没能活下来。任弼时安慰她说:“别害怕,要坚强,孩子生下后,不管是男是女,我们都叫他远志”。3月,陈琮英生下了女儿任远志。女儿出生刚满100天,由于叛徒告密,她就被敌人抓进监狱。母女俩在狱中熬了五六个月,后经党组织设法营救,陈琮英才抱着女儿平安出狱。出狱不久,陈琮英就接到苏区中央局书记周恩来的电报,叫她赶快离开上海,到中央苏区工作。临行前,她把不满周岁的女儿抱回老家,托付给婆母照管抚养。到达中央苏区以后,陈琮英由邓颖超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任弼时从学生时期就开始参加进步活动,到后来一步一步走向革命道路,陈崇英不因时局严酷,不因环境艰难,始终都跟着他。湘女里面执着的感情,可以说在陈崇英身上得到了很集中的体现。

————宋俊湘

长沙市党史研究院副主任

1933年5月,任弼时出任中共湘赣省委书记兼湘赣军区政治委员,陈琮英随同前往湘赣苏区,在省委机要科工作。这时,陈琮英生下个男孩,取名湘赣。孩子不到半岁,因红六军团奉命西征,她不得不忍痛把孩子托给当地老乡收养。后来,湘赣苏区遭到敌人的残酷烧杀,孩子下落不明。1936年,任弼时任红二方面军政治委员,随同朱德一起北上,过长征中闻名的“草地”。此时的琮英即将临产。一天,部队刚刚趟过一条齐腰深的河,琮英的女儿便来到了人间。回首征战孕育,遥想未来,他们给女儿起了一个极富意义的名字:“任远征”。

热血湘女丨百岁女红军战士陈琮英

↑陈琮英生前采访

朱德就钓鱼给我吃,钓到鱼老远就叫,月婆子你今天有炖鱼吃了,就喊我月婆子,也没喊我名字。

——陈琮英生前采访

陈琮英一生和任弼时生育了9个子女,因为革命的颠沛流离,他们只养活了4个孩子,女儿远志、远征、远芳和唯一的儿子远远。陈琮英一辈子勤劳朴实,任弼时去世之后,她把斯大林送给任弼时的轿车和家中任弼时使用的软床、钢琴全部还给了公家,就连女儿的自行车也还了。屋子里面没人的时候,灯绝对不能开着,身上的衣服也是补了又补。家中来了客人,陈琮英招待的晚餐也是简单的家常菜。

热血湘女丨百岁女红军战士陈琮英

↑陈崇英与丈夫和孩子的合照

“风雨弥天笑七依,后先女杰九畿(jī)稀。倩谁说与今权贵,自处人前一布衣。”著名诗人陈忠远先生形容陈琮英始终以“布衣”自处。

这一点,在陈琮英最疼爱的孙子任继宁写的“我的奶奶陈琮英”一文中也有所体现。“大家或许还记得,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电视新闻节目中常常出现一位头戴红军八角帽,参加社会活动的慈祥老红军,那就是我的奶奶陈琮英。她头戴八角帽,一颗闪闪的红星,庄重地缀在帽子的正中央。”

热血湘女丨百岁女红军战士陈琮英

↑陈崇英

她家里有一顶红军帽,她经常拿着戴,特别是在有国家大型活动、国庆,她就喜欢戴红军帽,她儿媳说她最喜欢戴红军帽,戴上后还要我们给她拍照。

————余小平

长沙县北山镇文化站站长

2011年,陈琮英的家人听说北山镇文化站站长余小平在收集她的事迹,来电话邀请他去北京,这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去陈琮英在北京的居所。在他们一家即将搬离大锣鼓巷时,余小平见到了陈琮英老人生前生活四十年的地方。

当时房子里还有一些东西,家具非常简朴,最引人注目的是陈崇英奶奶坐的轮椅,虽然没有见到她,但我看到了奶奶坐过的轮椅,我就推着轮椅在房间转了几个圈,填补了没有见到奶奶的心情。

————余小平

长沙县北山镇文化站站长

2012年,任弼时儿媳任远远夫人娄慧平因怀念家乡,来长沙县北山镇视察,并通过中央办公厅和家人,将陈琮英的遗物和生前用过的衣柜、床头柜、穿过的衣服和照片、生前亲笔练字帖捐赠给北山镇人民政府,陈琮英亲笔练字帖有两本,余小平珍藏了一本,保存至今。

热血湘女丨百岁女红军战士陈琮英

↑陈琮英生前亲笔练字帖

每当到了清明节,我就要拿出这本字帖看一看,看着奶奶写的字,闻着墨香,仿佛奶奶就在我眼前一样。前辈们打天下,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建立了新中国,现在我们都过上了和谐、平安、幸福的生活,要将他们这些精神发扬光大,要向整个社会进行宣传教育,要教育到我们的下一代,要让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余小平

长沙县北山镇文化站站长

来源|政法频道

编辑:晋城市委政法委融媒体中心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36653.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