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庄乡下辖:薛庄、郑营、东王营、杨官营、石桥营、岳庄、徐洼、南宋、西太平、肖营、东滍、西滍、北滍、何庄、姬庄、西焦庄、梁庄、贺营、韩寨、东羊石、毛营、阎口、叶营、西王营、库庄、惠洼、周庄、夏店、幸福村、马跑泉30个村委会,49个自然村。
1947年属宝丰县第四区。1949年以区机关驻地命名为滍阳区。1956年撤区置滍阳中心乡。1958年建立跃进(即滍阳)人民公社,社址滍阳。1959年修建白龟山水库时,滍阳位于库区内,社址随迁薛庄。1961年,恢复为滍阳区,下设五个中型公社。1965年撤区后改制为薛庄公社。1971年五月划归平顶山市郊区,1983年五月,公社改建为乡。
薛庄村:在薛庄乡东部,1947年属宝丰县4区。1958年,建大队属滍阳公社,后改为薛庄公社。1971年,随薛庄公社划归郊区。1983年建为村。据传,明初侯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处居住而形成村庄,因薛姓人丁兴旺,故取名薛庄。薛庄村农历逢双日有晨集,逢五有物资交流会。
郑营村:1947年,属宝丰县四区。1958年建大队属滍阳公社,后改成薛朝公社。1971年隋薛庄公社划归郊区,1983年改建为村。明代军队在此扎营屯田,长官姓郑,后成村,故名郑营。
东王营:1947年,属宝丰县四区。1958年建大队属滍阳公社,后改称薛庄公社。1971年,随薛庄公社归郊区。1983年改建为村。因明代军队,曾在此扎营屯田,头领姓王,此地建村后,取名王营。为与之西八公里西王营区别,故称东王营。
杨官营:1947年属宝丰县四区。1958年建大队,属滍阳公社后,改称薛庄公社。1971年薛庄公社划归郊区。1983年改建为村。因明代军队在此扎营屯田,长官姓杨,后成村后,乃名杨官营。
石桥营:1947年属宝丰县四区。1958年建大队,属滍阳公社,后改称薛庄公社。1871年薛庄公社归郊区。1983年改建为村,辖石桥营、连庄两个自然村。 石桥营,在市区中心西北13.2公里,湛河北岸,昔日村庄西门外有石桥,明代军队曾在此扎营屯田,成村后取名石桥营。连庄在市区中心西北13公里,连姓始居,故名连庄。
岳庄:在薛庄乡东北部,村委会住岳庄,故名。辖岳庄、上曹庄、下曹庄、谢沟、张庄五个自然村,1947年属宝丰县四区,1959年建大队,属滍阳公社,后改称薛庄公社。1971年随薛庄公社划归郊区。1977年12月至1979年12月曾归矿务局“五七”办公室辖,后仍归郊区薛庄公社,1983年改建为村。一、岳庄,在市区中心西北14.2公里,青石山东北侧。岳姓始居,故名。因在采煤塌陷区,1975年东迁约600米今址处。二、上曹庄,在市区中心西北13.3公里,香山西南麓。曹姓始居,命名曹庄,此地位北,地势在上,故名上曹庄。三、下曹庄,同上曹庄,此地处南,地势,故名下曹庄。四、谢沟,谢姓始居,且位于沟旁,故名。五、张庄,在市区中心西北13.7公里,香山西南麓。张姓始居,故名。
徐洼,在市区中心西北16公里,湛河北侧,青石山西南麓。据传,明代徐姓由山西洪洞迁至居住,村址地势较低,故名徐洼。村西南1.5公里处有余官营火车站,每年清明有古风俗(民间艺人等)会。
南宋:在市区中心西偏北15.7公里,村原址在白龟山水库中,宋姓先居,取名宋村。后村分南北二处,此村位南,故名。1958年建白龟山水库时(北宋大部分迁入宝丰县余官营村),南宋迁今址。
西太平:在市区中心西12.5公里,白龟山水库北岸。据传,宋代推官寇瑊死后葬于今村址东南约2.3公里处,此地成村后,因寇瑊葬此,为宅兆之地,命村为寇兆,后音变为寇召。村扩大分东西二处后,名东寇召、西寇召。民国初,取天下太平之意,改两村名为东太平、西太平。1958年,修建白龟山水库时,西太平迁于此。
肖营:在市区中心西14.8公里,白龟山水库北岸。因明代军队曾在此扎营屯田,头领姓肖,此地成村后,取名肖营。农历正月十六有古风俗(民间艺术、戏曲)会。
东滍:在市区中心西15.8公里,白龟山水库北岸。原址在今址西南1.8公里,因在沙河(古称滍水)之北,故名滍阳。1958年修白龟山水库时,滍阳北迁三处,此处位东,故名东滍。
北滍:辖北滍、贾庄。一、在市区中心西16.2公里,白龟山水库北侧。原址据今址南2公里,因在沙河(古称滍水)之北,原名滍阳。1958年修白龟山水库时,滍阳北迁三处,此处位北,故名北滍。二、贾庄:在市区中心西17公里。贾姓始居此处,故名。
西滍:辖西滍、马僧桥。一、西滍,在市区中心17.1公里处,白龟山水库西侧,应河西岸,应山东南麓。原址距今址东南1.5公里,因在沙河(滍水)之北,故名滍阳。1958年修水库北迁此处,位西,故名西滍。回民占百分之三十三。二、马僧桥,在市区中心西18公里,应山东南麓。据传,古时有位姓马的僧人在此(原村址处)建一桥,后此地成庄,乃名马僧桥。原村址在今址东南1.5公里白龟山水库中,1958年修水库迁此地。
何庄:辖何庄、郭庄、三里桥。一、在市区中心西18公里,应河东北岸。何姓始居,故名。二、郭庄,在市区中心西18公里,应河西南岸,应山东北麓。郭姓始居,故名。三、三里桥,在市区中心西17.6公里,应河北北侧,村西应河支流上员有桥,且此村东南距滍阳镇三华里,故名三里桥。
姬庄:辖姬庄、山河李、烟洞庄。一、姬庄,在市区中心西18公里。姬姓始居,故名。村民多姬姓。二、山河李,在市区中心西偏北17.6公里。据传,李姓先居于傍山依河处,故名。后村迁今址,乃原名。三、在市区中心18.8公里,应河东北侧。据清嘉庆《宝丰县志》,明代实行屯兵制时,此处设有墩堡,有墩台一座,烟墩三座,成村后乃名取名烟洞庄(洞墩音近)。
西建庄:在薛庄乡西部,原大队驻焦庄,名焦庄大队。1981年为与东高皇公社之焦庄大队区别,而改为西焦庄。辖焦庄、小陈庄两个自然村。一、在市区中心西19.2公里处,焦姓始居,故名。二、小陈庄,在市区中心19.1公里处,应河北岸。陈姓始居,且庄较小,故名。
梁庄:辖梁庄、水牛屯。一、梁庄,在市区中心西18.5公里处,应山南麓,梁姓始居,故名。原村址在白龟山水库中。二、水牛屯,在市区中心西29.5公里处。原村址西侧有池塘,似一群水牛屯卧,故名。1958年修白龟山水库时,村北迁1.5公里今址处。
贺营:在市区中心西19.3公里,应山西南麓。因明代军队曾在此扎营屯田,头领姓贺,此地成村后,乃名贺营。1983年从毛营大队划出。
韩寨:在市区中心西20.3公里,白龟山水库北岸。韩姓始居,并筑有寨墙,故名。
阎口:在市区中心西20.3公里,应山南岸,据传明初阎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位于应山、舒山两山口北侧,故名。
叶营:在市区中心西22公里,应山南岸舒山北麓,因明代军队曾在此扎营屯田,长官姓叶,此地成村后乃名叶营。村民俗称村南之舒山为叶营山。
西王营:在市区中心西21.2公里,应河北岸,因明代军队曾在此扎营屯田,头领姓王,后此地成村,名王营。为与东8公里之东王营区别,乃名西王营。
库庄:在市区中心西21公里,应河北侧。库姓始居,故名。今村民已无库姓。
惠洼:辖惠洼、李庄。一、惠洼,在市区中心西偏北20公里,应河北1.7公里。因惠姓始居,且村址市低势低洼,故名。二、李庄,在市区中心西偏北21.5公里,应河北二公里,李姓先居,此地故名李庄。
周庄:辖周庄、吴湾、西怯村。一、周庄,在市区中心西北18.7公里,周姓始居,故名。二、吴湾,在市区中心西北18.9公里,原村在今址南偏东七公里河湾处,吴姓始居,故名。1958年修白龟山水库时北迁今址,村名因之。今村民吴姓尚多。三、西怯庄,在市区中心西偏北19公里,村原名怯庄。传因怯姓先居命名。今村民已无怯姓。原址在今址东南6.6公里白龟山水库内,1958年北迁三处,此处位西,故名。怯庄在1954年汇编的豫西山区地形图上注写为大开庄、小开庄,大着位东、小者位西,二庄几乎相连。村民今仍有叫开庄者。但“开”字怎讲,考无依据。而北迁至宝丰县周庄乡王子孟的部分村民,独立建村后称克庄,是开、克同音之故。
夏店:辖夏店、吴寨。一、夏店,在市区中心西北18.8公里,据传夏姓先居此处,且在路旁开有食宿店,故名夏店。二、吴寨,在市区中心西北19.3公里,村址原在今薛庄南4.3公里白龟山水库内,因吴姓先居,且筑有寨,故名。1958年修水库时,北迁于今址。
幸福村:辖幸福村、东怯村。一、幸福村,在市区中心西北17.6公里,村原以王姓先居而得名王庄。1958年修白龟山水库时,库区内另一王庄及吴寨部分村民迁入此王庄,合村后易名为幸福村(取其生活幸福之意)。二、东怯庄,在市区中心西北17.2公里,村原名怯庄,据传因怯姓先居命名。今村民已无怯姓。村原址在今址南六公里白龟山水库内。1958年北迁三处,此处为东,故名。
马跑泉:辖马跑泉、半坡张。一、在市区中心西北21公里,系郊区最西北边界村庄。相传西汉末年昆阳战役中,刘秀追击王莽行军于此,马渴,刘秀以剑画圈于地,其马蹄在圈内跑,遂出水成泉,后此地曾成村,村以泉名。二、在市区中心北20.8公里,张姓始居,且村址位于岗地半坡上,故名半坡张。
关注我,了解更多家乡的历史。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36670.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