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张爱友:农家小院坚持升国旗29年

张爱友:农家小院坚持升国旗29年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化祎 李昊 通讯员 吴梦达 李现理

7月1日,鹿邑县谷阳办事处任庄村55岁的农民党员张爱友起个大早,麻利地收拾停当后,庄重地走到院里的旗杆下。随着手机里响起悠扬的国歌声,他轻轻拉动绳索,国旗缓缓升起,随风飘扬。

“从1992年至今,29年来,每逢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重要时刻,我都会升国旗,雷打不动。今天是党的100岁生日,所以心情有些激动。”张爱友动情地说,升国旗的目的就是告诫自己,永远不能忘记党的恩情。

这一举动源于29年前家中的一场变故。张爱友告诉记者,1992年8月5日晚上,由于连日暴雨,家里4间年久失修的土胚房塌了。死里逃生的妻子抱着孩子蹲在雨中,无助地哭了起来。

正在一家人不知所措的时候,邻居们冒雨前来,帮他们扒出压在房下的物品,并送来衣服和食物。随后,单位党支部、乡党委和爱心人士纷纷捐款捐物。仅仅15天时间,4间新房就拔地而起,一家人顺利渡过难关。“天大地大,党的恩情最大。爹亲娘亲,共产党最亲。房子建成那天,全家人都感动地哭了一场。”张爱友回忆说。

张爱友:农家小院坚持升国旗29年

那一年国庆节,张爱友在自家小院里竖起旗杆,第一次升起了五星红旗。张爱友的父亲用毛笔在红纸上写下:“爱国,爱党,爱社会,爱家庭;利人,利己,利国,利民”的家训,张贴在堂屋。自那以后,每逢重大时刻升起国旗就成了张爱友的习惯,从未中断。

为回报党恩、服务群众,张爱友和妻子宋凤瑛在家中设立“科技问题咨询袋”,村民们遇到种植难题,只需写在纸上放入咨询袋,张爱友抽时间就会跑到农技部门向专家请教,回来后把信息反馈给村民,很受大家欢迎。

夫妻俩还挤出两间房设置了“家庭精神文明文化教育宣传中心”,多方筹钱购买报刊书籍和音响设备,供村民免费阅读,有时拎着录音机走家串户播放健康向上的文艺节目。1997年,张爱友被周口军分区表彰为“精神文明先进个人”。

1999年12月,张爱友光荣入党。“正式入党那天,我在心里默默告诫自己,要尽自己所能回报社会,决不能愧对党员这个光荣的身份。”张爱友说。

张爱友:农家小院坚持升国旗29年

2000年5月20日,对张爱友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那一天,正在县城一所高中从事后勤工作的张爱友听说学校附近有一个弃婴。“当时月工资才400元,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勉强维持,咋办?”看到孩子在地上哭的实在可怜,经过一番激烈地思想斗争后,张爱友毅然抱着孩子回到家中。

妻子看到虎头虎脑的男婴,抱在怀里舍不得放下。正在一家人为添丁进口高兴时,却检查出男婴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张爱友始终没有放弃,前后花费10多万元,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跑了三四家医院才让孩子捡回一条命。后来,张爱友给孩子取名为张党福,悉心抚养成人。

张爱友的善举还远不止这些。在学校工作期间,他省吃俭用,抽出一部分工资资助了近百名贫困和残疾学生,其中许多人已考上大学。“他们过年来看我,我还跟他们说,应该立志成才、奉献社会。”

每逢村里修路、建广场等公益事业,张爱友全家都积极参与,出资出力一个不少。慢慢地,张爱友的事迹传遍了十里八村。张爱友的家庭被表彰为“老子故里最美家庭”,张爱友本人被谷阳办事处聘任为任庄村廉情监督委员会委员,更加“名正言顺”地为村民服务。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我们一家是沐浴党恩成长的,党的恩情永远报不完。”张爱友表示,今后会更加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用实际行动报效党和祖国。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36827.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