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雲亭(子云亭),◆在[四川省][綿陽縣]。相傳為[西漢]學者[揚雄]讀書處,[揚雄]字[子雲],故名。○[唐][劉禹錫]《陋室銘》:“[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子亭,◆小亭。○[唐][李庾]《西都賦》:“建子亭於屏外,設蘭錡於廡下。”○《新唐書‧柳公權傳》:“嘗夜召對子亭,燭窮而語未盡,宮人以蠟液濡紙繼之。”○[清][方以智]《通雅‧宮室》:“子亭謂別立小亭也。○《李白傳》[玄宗]坐沉香子亭,以沉香為子亭。”
竹亭,◆1.竹林中的亭子。◆2.用竹建造的亭子。○[唐][韋應物]《滁州園池燕元氏親屬》詩:“水門架危閣,竹亭列廣筵。”○[宋][梅堯臣]《湖州寒食陪太守南園宴》詩:“竹亭臨水美可愛,嗑咂草木皆吐苞。”○[周瘦鵑]《行雲集‧新西湖》:“一帶用刺杉木作成的走廊和兩座伸出湖灘的竹亭,樸雅可喜。”
置亭,◆驛置郵亭。○《漢書‧馮奉世傳》:“[羌]虜桀黠,賊害吏民,攻[隴西]府寺,燔燒置亭。”○[顏師古]注:“置謂置驛之所也。”參見“置郵”。
齋亭(斋亭),◆供齋祠用的亭子。○《北齊書‧陳述祖傳》:“初[述祖]父為[光州],於城南小山起齋亭,刻石為記。”○[清][顧藹吉]《隸辨‧華山亭碑》:“此碑先脩齋亭,在其年之正月脩廟。”
雲亭(雲亭),◆1.對亭子的美稱。○[唐][鮑溶]《隋帝陵下》詩:“白露沾衣[隋主]宮,雲亭月館[楚][淮]東。”○[唐][李群玉]《九日陪崔大夫宴清河亭》詩:“玉醴浮金菊,雲亭敞玳筵。”○[明][馮夢龍]《古今譚概‧酬嘲‧羅隱對》:“[隱]([羅隱])欲歸[武林],[駢]([高駢])與賓幕餞於雲亭。”◆2.猶言高聳入雲。○《晉書‧赫連勃勃載記》:“‘崇臺霄峙,秀闕雲亭。’……其祕書監[胡義周]之辭也。”◆3.[雲雲山]和[亭亭山]的合稱。○《史記‧封禪書》:“昔[無懷氏]封[泰山],禪[雲雲]……[黃帝]封[泰山],禪[亭亭]。”○《隋書‧虞世基傳》:“﹝[陳主]﹞令[世基]作《講武賦》,於坐奏之曰……望[雲亭]而載蹕,禮升中而告成。”
云亭山人,◆[清][孔尚任]的別號。○[清][孔尚任]《桃花扇‧先聲》:“這等說來,一定是[云亭山人]了。”
云亭(\雲亭),◆1.[云云]、[亭亭]二山的並稱。古代帝王封禪處。○[南朝][梁簡文帝]《和武帝宴詩》之一:“車書今已共,願奏[云][亭]儀。”○[隋][薛道衡]《隋高祖頌》:“壇場望幸,[云][亭]虛位。”○[唐][李商隱]《寄太原盧司空三十韻》:“公乎來入相,皇欲駕[云][亭]。”◆2.即[雲亭山人]。○[清][孔尚任]自號[雲亭山人]。○[清][孔尚任]《桃花扇‧孤吟》:“[云亭]詞客,閣筆幾度酸辛;聲傳皓齒曲未終,淚滴紅盤蠟已寸。”
樂亭調(乐亭调),◆見“樂亭大鼓”。
樂亭大鼓(乐亭大鼓),◆又名樂亭調。曲藝的一種。○[清]中葉起源於[樂亭縣](今屬[河北省])。表演者左手擊鐵板,右手擊鼓,另一人以三弦伴奏、以唱為主,有時插入說白。後來因流行地區不同而分成兩派:一派以[唐山]農村為中心,也叫唐山大鼓,有說有唱,小段,長篇並重,一派流行於[北京][天津],也叫鐵板大鼓,只唱不說,專演短篇。
淵亭山立(渊亭山立),◆見“淵渟岳峙”。
御亭,◆[三國][吳大帝][孫權]所建的亭子,後即以為地名。○[南朝][梁][庾肩吾]《亂後行經吳御亭》詩:“[御亭]一回望,風塵千里昏。”○[唐][王維]《送元中丞轉運江淮》詩:“東南[御亭]上,莫使有風塵。”○[趙殿成]箋注:“《太平寰宇記》:‘[御亭驛]在[常州]東南一百三十里。’《輿地志》云:‘[御亭]在[吳縣]西六十里,[吳大帝]所立……[開皇]九年置為驛,十八年改為[御亭驛]。○[李襲譽]改為[望亭驛]。’”
玉亭亭,◆1.猶亭亭玉立。○[明][沈青門]《懶畫眉‧幽會》套曲:“闌干十二玉亭亭,月轉層臺香霧凝。”◆2.高潔貌。○[清][汪懋麟]《題惠元龍詩卷即和卷中寄苕文兄韻》之一:“愛君詩骨玉亭亭,欲把烏絲上紙屏。”
玉亭,◆玉立。○[三國][魏][曹操]《氣出唱》之二:“乃到[崑崙]之山,[西王母]側,神仙金止玉亭。”○[明][李攀龍]《遠游篇》:“群后儼金止,仙女紛玉亭。”
語兒亭(语儿亭),◆亭名。○[唐][陸廣微]《吳地記》:“縣([嘉興縣])南一百里,有[語兒亭]。○[勾踐]令[范蠡]取[西施]以獻[夫差],[西施]於路與[范蠡]潛通。三年,始達於[吳],遂生一子。至此亭,其子一歲,能言,因名[語兒亭]。”○[清][錢謙益]《為范郎戲題妓館》詩之一:“[吳][越]山川誰管得,此中先築[語兒亭]。”○[清][陳維崧]《憶舊游‧寄嘉禾俞右吉朱子葆子蓉》詞:“長望[語兒亭],故人為我且加餐。”
野亭,◆野外供人休息的亭子。○《後漢書‧郭伋傳》:“﹝[伋]﹞遂止于野亭,須期乃入。”○[宋][陸游]《有客》詩:“有客南山至,相攜飯野亭。”○[清][厲鶚]《冬日移寓葭白齋中詩》之二:“閉門清寂如野亭,四壁鉛槧棲餘馨。”
野史亭,◆[金][元好問]之亭名。○《金史‧文藝傳下‧元好問》:“晚年尤以著作自任,以[金源氏]有天下,典章法度幾及[漢][唐],國亡史作,已所當任。時[金國]實錄在[順天][張萬戶]家,乃言於[張],願為撰述,既而為[樂夔]所沮而止。○[好問]曰:‘不可令一代之跡泯而不傳。’乃搆亭於家,著述其上,因名曰‘野史’……纂修《金史》,多本其所著云。”○[吳梅]《自題風洞山傳奇八絕句》之七:“[野史亭]中秋草沒,[桂林]雲氣勝[臨安]。”○[郁達夫]《盛夏閑居讀唐宋以來各家仿漁洋例成詩八首‧元遺山》:“傷心怕讀《中州集》,[野史亭]西夕照寒。”
燕喜亭,◆亭名。在[廣東省][連縣]城內[北山]下。○[唐][王弘中]為[連州]司戶參軍時建。為閑居游樂之所。○[唐][韓愈]取《詩‧魯頌‧閟宮》“[魯侯]燕喜”之義,題名為“燕喜之亭”,並作《燕喜亭記》。
燕亭,◆休息用的亭子。○[唐][柳宗元]《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記》:“南為燕亭,延宇垂阿,步簷更衣,周若一舍。”
煙水亭(烟水亭),◆古跡。在今[江西省][九江市][甘棠湖]上。○[宋][周敦頤]子司封郎官[壽]建。取薄煙籠水之意以為名。亭久廢,[清][康熙]五十九年重建。見《嘉慶一統志‧九江府‧古跡》。
玄亭,◆[漢][揚雄]曾著《太玄》,其在[四川][成都]住宅遂稱[草玄堂]或[草玄亭],亦簡稱“玄亭”。○[清][方文]《歸里偕鄧簡之吳子遠山行得巢字》詩:“白業聞僧梵,[玄亭]解客嘲。”○[清][劉獻廷]《江沛思並諸同人小集》詩:“[玄亭]問字樽徒載,繡佛逃禪調自殊。”○[清][孫枝蔚]《輓房興公朱姬》詩:“獨坐[玄亭]腸易斷,[揚雄]不止惜[童烏]。”
休休亭,◆[唐][司空圖]所建之亭。見《舊唐書‧文苑傳下‧司空圖》。舊題[宋][尤袤]《全唐詩話‧司空圖》:“[圖]既負才慢世,謂己當為宰輔,時人惡之,稍抑其銳。○[圖]憤憤謝病復歸[中條],與人書疏,不名官位,但稱[知非子],又稱[耐辱居士]。其所居在[禎貽谿]之上,結茅屋命曰[休休亭]。”
新亭,◆亭名。故址在今[江蘇省][江寧縣]南。○[三國][吳]建,名[臨滄觀]。○[晉安帝][隆安]中[丹陽]尹[司馬恢之]重修,名[新亭]。○[東晉]時為京師名士[周顗]、[王導]輩游宴之所,此亭遂大知名。參見“新亭淚”。
謝亭(谢亭),◆見“謝公亭”。
謝公亭(谢公亭),◆亭名。在[安徽省][宣州市]北郭外。相傳為[謝朓]送[范雲]赴[零陵]之地。○[唐][李白]有《謝公亭》詩。亦省稱“謝亭”。○[南朝][梁元帝]《玄覽賦》:“經[謝亭]而帳飲,想[彥伯]之高風。”○[唐]李洞《送張喬下第歸宣州》詩:“無成來往過,折盡[謝亭]松。”
鄉亭(乡亭),◆1.鄉中公舍。○[漢]制,百戶為一里,十里一亭,十亭一鄉,每亭設公舍一間,供行人止息。○《漢書‧趙充國傳》:“繕鄉亭,浚溝渠。”○[漢][王充]《論衡‧詰術》:“民間之宅,與鄉亭比屋相屬。”○[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序》:“躬勸農桑,出入阡陌,止舍鄉亭,稀有安居。”○《隋書‧食貨志》:“宮觀鞠為茂草,鄉亭絕其煙火。”◆2.爵名。○[漢]制列侯大者食縣,小者食鄉、亭。○《後漢書‧丁鴻傳》:“昔[孫叔敖]敕其子,受封必求墝埆之地,今[綝]能薄功微,得鄉亭厚矣。”○[清][吳偉業]《思陵長公主輓詩》:“湯沐鄉亭秩,家門殿省郎。”◆3.猶鄉里,同鄉的人。○[唐][楊炯]《唐同州長史宇文公神道碑》:“州府狀聞,鄉亭頌德。”○[清][曾國藩]《劉母譚孺人墓志銘》:“廣賚窮民,鄉亭大悅。”
香遠亭(香远亭),◆亭名。
香亭,◆內置香爐的結彩小亭。可抬,舊時賽會、出殯用之。○[宋][陸游]《放翁家訓》:“近世出葬,或作香亭、魂亭、寓人、寓馬之類,一切當屏去。”
相對新亭(相对新亭),◆[西晉]末,中原戰亂,王室渡[江]流亡東南。過[江]人士,每暇日常至[新亭]飲宴。○[元帝]時,丞相[王導]與客宴[新亭],[周顗]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對流涕。惟[王導]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事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晉書‧王導傳》。後因以“相對新亭”為憂國憂時之典。○[清][顧炎武]《京口》詩之二:“相對[新亭]無限淚,幾時重得破愁顏。”
縣亭(县亭),◆泛稱一般地方行政機關。亭為[秦][漢]時鄉以下的一種行政機關。○[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濰水》:“[濰水]東北逕[逢萌]墓。○[萌],縣人也。少有大節,恥給事縣亭,遂浮海至[遼東]。”按,[逢萌]曾為亭長。
戲亭(戏亭),◆古地名。在今[陝西][臨潼]東北[戲水]西岸。一名[幽王城]、[幽王壘]。相傳[周幽王]寵[褒姒],舉烽火戲弄諸侯,後被[犬戎]擊敗,身死於此。參閱[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渭水三》。
五亭,◆古跡名。○[白蘋亭]、[集芳亭]、[山光亭]、[朝霞亭]、[碧波亭]的合稱。故址在今[浙江][湖州市][白蘋洲]。○[唐][開成]三年[楊漢公]為刺史時建。○[唐][白居易]《白蘋洲五亭記》:“[湖州]城東南二百步,抵[霅溪],溪連[汀洲],洲一名[白蘋]……至[開成]三年,[弘農][楊君]為刺史,乃疏四渠,濬二池,樹三園,構五亭。”○[宋][張先]《傾杯‧吳興》詞:“橫塘水靜,花窺影,孤城轉。浮玉無塵,[五亭]爭景;畫橋對起,垂虹不斷。”
無雙亭(无双亭),◆亭名。其故址在今[江蘇省][揚州市]內。其地[后土廟]瓊花古稱天下無雙,亭名本此。相傳為[宋][歐陽修]所建。○[宋][周必大]《玉蕊辨證‧詠瓊花》引《移瓊花》詩序:“自[淮南]遷[東平],移[后土廟]瓊花植於[濯纓亭],此花天下獨一株爾。○[永叔]為[揚州]作[無雙亭]以賞之。”○[宋][劉敞]《無雙亭觀瓊花》詩:“東風萬木競紛華,天下無雙獨此花。”
危亭,◆聳立於高處的亭子。○[唐][白居易]《春日題乾元寺上方最高峰亭》詩:“危亭絕頂四無鄰,見盡三千世界春。”○[朱自清]《南京》:“[燕子磯]在[長江]裏看,一片絕壁,危亭翼然,的確驚心動魄。”
望雲亭(望云亭),◆古亭名。
同亭,◆古代少數民族名。○《漢書‧王莽傳中》:“自[越][巂][遂久][仇牛][同亭][邪豆]之屬反畔以來積且十年,郡縣距擊不已。”
亭子間(亭子间),◆[上海]某些舊式樓房中的一種小房間,一般位於正樓後下方的樓梯中間。○《海上花列傳》第六二回:“[二寶]十猜八九,翻身上樓,踅進亭子間,徑去大姐[阿巧]睡的床上。”○[蔣光慈]《在黑夜裏》詩:“我還記得我初次遇見你,在一間窄小不明的亭子間裏。”○[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同志們很多是從[上海]亭子間來的;從亭子間到革命根據地,不但是經歷了兩種地區,而且是經歷了兩個歷史時代。”
亭子,◆I亭長一類的小吏。○《晉書‧劉卞傳》:“﹝[劉卞]﹞少為縣小吏,功曹夜醉如廁,使[卞]執燭,不從,功曹銜之,以他事補亭子。”◆II一種小型建築。詳“亭”。○[唐][杜甫]《題鄭縣亭子》詩:“[鄭縣]亭子澗之濱,戶牖憑高發興新。”○《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四:“就在這燕子頂上造着一個亭子鎮住他。”○《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六回:“[南京]那塊血跡碑,當年慎而重之的,說是[方孝孺]的血廕成的,特為造一座亭子嵌起來。”
亭主,◆驛亭的管理人。○[晉][干寶]《搜神記》卷十八:“夜半後,有一人,著皂單衣,來往戶外,呼亭主,亭主應諾。”
亭置,◆郵亭驛站。○《史記‧大宛列傳》“其西則[條枝]”[張守節]正義引[三國][魏][魚豢]《魏略》:“[大秦]在[安息]、[條支]西大海之西……郵驛亭置如中國。”
亭院,◆造有涼亭、樓閣等建築物的庭園或花園。○[唐]郭良《題李將軍山亭》詩:“誰知貴公第,亭院有煙霞。”○[明]錢希良《遼邸記聞》:“[遼王]好營宮室,置亭院二十餘區。”
亭童,◆羽飾紛披貌。○[唐][溫庭筠]《雍臺歌》:“黃金鋪首畫鉤陳,羽葆亭童拂交戟。”一本作“停僮”。參見“停僮”。
亭亭玉立,◆形容花木主幹挺拔或美人的身材修長。○[元][無名氏]《醉高歌帶喜春來‧詠玉簪花》曲:“禁苑中試看花開,誰似他幽閑潔白,亭亭玉立琱軒外。”○[清][沈覆]《浮生六記‧閨房記樂》:“有女名[憨園],瓜期未破,亭亭玉立,真‘一泓秋水照人寒’者也。”○[巴金]《家》二三:“尤其可愛的是她那亭亭玉立的身材,比他妻子[沈氏]的短胖的身子好看多了。”◆补证条目■形容花木主干挺拔或人(多指美女)的身材修长。○唐于邵《杨侍郎写真赞》:“仙状秀出,丹青寫似。亭亭玉立,峨峨嶽峙。”
亭亭秀秀,◆形容身材修長,容貌、體態俊美。○[梁斌]《紅旗譜》三一:“當她看出是個亭亭秀秀的小夥子,站在[嚴萍]一邊,不由得突出牙齒笑了。”
亭亭款款,◆形容身材修長、緩步走動的樣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五回:“眾人都有點陶然了,[慧卿]才從房裏亭亭款款的出來,右手理着鬢髮,左手搭在[醉公]的椅子靠背上。”
亭亭當當(亭亭当当),◆猶亭當。○《朱子語類》卷十九:“聖人之言雖是平說,自然周遍,亭亭當當,都有許多四方八面不少了些子意思。”○《朱子語類》卷九五:“問亭亭當當之說。曰:此俗語也,蓋不偏不倚、直上直下之意也。”
亭亭,◆1.高聳貌。○《文選‧張衡<西京賦>》:“干雲霧而上達,狀亭亭以苕苕。”○[薛綜]注:“亭亭、苕苕,高貌也。”○[晉][傅玄]《短歌行》:“[長安]高城,層樓亭亭。”○[宋][蘇軾]《虎跑泉》詩:“亭亭石塔東峰上,此老初來百神仰。”○[清][龔自珍]《戒將歸文》:“造亭亭之高宮兮,接玉女於雲涯。”◆2.直立貌;獨立貌。○[漢][劉楨]《贈從弟》詩之二:“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唐][溫庭筠]《夜宴謠》:“亭亭蠟淚香珠殘,暗露曉風羅幕寒。”○[宋][歐陽修]《鷺鷥》詩:“灘驚浪打風兼雨,獨立亭亭意愈閑。”○[朱自清]《荷塘月色》:“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3.遙遠貌;長久貌。○《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澹偃蹇而待曙兮,荒亭亭而復明。”○[李善]注:“亭亭,遠貌。一云將至之意。”○[晉][陶潛]《飲酒》詩之十八:“冉冉星氣流,亭亭復一紀。”○[唐][韋應物]《發廣陵留上家兄兼寄上長沙》詩:“漾漾動行舫,亭亭遠相望。”○[宋][司馬光]《宮漏謠》:“銅壺銀箭夜何長,杳杳亭亭未遽央。”◆4.高潔貌。○[漢][蔡邕]《釋誨》:“和液暢兮神氣寧,情志泊兮心亭亭,嗜欲息兮無由生。”○[清][龔自珍]《題鷺津上人書冊》詩:“氣莊志定欬肅肅,筆沖墨粹神亭亭。”◆5.高貴或威嚴貌。○[唐][盧綸]《和張僕射塞下曲》:“亭亭七葉貴,蕩蕩一隅清。”○[唐][牛僧孺]《岑順》:“亭亭天威,風驅連激,一陣而勝,明公以為何如?”◆6.明亮美好貌。○[南朝][梁][沈約]《麗人賦》:“亭亭似月,嬿婉如春。”○[唐][鮑溶]《倚瑟行》:“明珠為日紅亭亭,水銀為河玉為星。”○[宋][蘇轍]《中秋夜》詩之三:“欲見初容燭,將升尚有星。漸高圍漸小,雲外轉亭亭。”◆补义条目■徐缓貌。○唐李颀《送卢少府赴延陵》诗:“漠漠花生渚,亭亭雲過湖。”○唐刘长卿《登馀干古县城》诗:“平江渺渺來人遠,落日亭亭向客低。”◆昏暗貌;微弱貌。○唐韩偓《寄远》诗:“孤燈亭亭公署寒,微霜淒淒客衣單。”
亭臺樓閣(亭台楼阁),◆泛指建造在園林庭院中供游憩欣賞的建築。○《兒女英雄傳》第一回:“又在東南上蓋了一座小小莊子,雖然算不得大園庭,那亭臺樓閣,樹木山石,卻也點綴結構得幽雅不俗。”徐遲《財神和觀音》:“這一道高墻裏面,自然有亭臺樓閣之勝。”
亭舍,◆驛亭的客舍。○《後漢書‧第五倫傳》:“[倫]乃偽止亭舍,陰乘船去。”○《魏書‧甄琛傳》:“[琛]長子[侃]……以酒色夜宿[洛水]亭舍,毆擊主人。”
亭塞,◆泛指邊防要地。○[南朝][梁][蕭綱]《賀洛陽平啟》:“亭塞寢兵,關候罷柝。”○[唐][王勃]《拜南郊頌》:“一鼓而亭塞無塵,七縱而江山失險。”
亭然,◆卓立貌。○[北魏][酈道元]《水經注‧穀水》:“虎乘閒薄欄而吼,其聲震地,觀者無不辟易顛仆,[戎]亭然不動。”○《南史‧僧佑傳》:“﹝[僧祐]﹞工草隸,善鼓琴,亭然獨立,不交當世。”○[唐][歐陽詹]《王者宜日中賦》:“亭然止六合居中,赫矣洞九霄臨下。”
亭民,◆1.驛亭附近的居民。○[晉][干寶]《搜神記》卷十八:“[安陽]城南有一亭,夜不可宿,宿輒殺人……亭民曰:‘此不可宿,前後宿此,未有活者。’”◆2.即亭戶。○[宋][梅堯臣]《送朱表臣職方提舉運鹽》詩:“國用必餘資,亭民無滯物。”○《續資治通鑒‧宋理宗開慶元年》:“先是[丁大全]使其私人為[浙西]提舉常平,盡奪亭民鹽本錢,充獻羨之數,不足則估籍虛攤,一路騷動。”
亭落,◆1.猶村落。○[漢][陸賈]《新語‧至德》:“官府若無吏,亭落若無民。”◆2.猶亭院。○[漢][桓寬]《鹽鐵論‧散不足》:“田野不辟,而飾亭落。”
亭歷(亭历),◆即葶藶。一年生草本藥用植物。○《韓非子‧難勢》:“此味非飴蜜也,必苦萊、亭歷也。”○《淮南子‧繆稱訓》:“大戟去水,亭歷愈張。”
亭吏,◆亭長。○《後漢書‧百官志五》“亭有亭長”[劉昭]注引[漢][應劭]《風俗通》:“亭吏舊名負弩,改為長,或謂亭父。”○[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褚公]﹞投[錢唐亭]住……亭吏驅公移牛屋下。”○[唐][李商隱]《行次西郊作一百韻》:“節使殺亭吏,捕之恐無因。”
亭立,◆直立;聳立。○[清][王夫之]《九昭》“崇臺婥妁以詣天兮”原注:“婥妁同綽約,亭立貌。”
亭決(亭决),◆謂公正的判斷。○[清][曾國藩]《苗先簏墓志銘》:“﹝[先簏]﹞暇則徒步造訪諸君,與辨論前世音學,暨近人[江]、[戴]、[段]、[孔]諸家,部分之多寡,意指之得失,褒譏亭決,窮日夜不倦。”
亭菊,◆謂挺拔秀麗的菊花。○[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谷無幽蘭,嶺無亭菊。”
亭居,◆水靜止貌。○《漢書‧西域傳序》:“[蒲昌海]……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皆以為潛行地下。”○《初學記》卷六引此傳“亭”作“渟”。
亭景,◆亭影。○[唐][杜甫]《陪王侍御宴通泉東山野亭》詩:“亭景臨山水,村煙對浦沙。”○[楊倫]箋注:“當讀影。”
亭戶(亭户),◆古代鹽戶之一種。○[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第五琦]定鹽法,將製鹽民戶編為特殊戶籍,免其雜役,專製官鹽。因煮鹽地方稱亭場,故名。○[宋]代[京東]、[河北]、[兩浙]、[淮南]、[福建]、[廣南]海鹽產區中,專指向政府領取本金產製正鹽(額鹽)歸公的鹽戶。○《新唐書‧食貨志四》:“亭戶冒法,私鬻不絕,巡捕之卒,遍於州縣。”○《宋史‧食貨志下四》:“然自[皇祐]以來,屢下詔書輒及之,命給亭戶官本,皆以實錢;其售額外鹽者,給粟帛必良;亭戶逋歲課久不能輸者,悉蠲之。”○[宋][葉適]《宋武翼郎邵君墓志銘》:“煎鹽實剋亭戶錢,以應諸費。”
亭候,◆亦作“亭堠”。◆古代邊境上用以瞭望和監視敵情的崗亭、土堡。○《後漢書‧南匈奴傳》:“﹝朝廷﹞增緣邊兵郡數千人,大築亭候,修烽火。”○[唐][張說]《王氏神道碑》:“亭候恃其長城,廟堂賴其神將。”○[宋][司馬光]《塞上》詩之二:“旌旗遙背水,亭堠遠依山。”○[清][曹寅]《馴鷺亭放舟》詩:“隔岸無亭堠,依人只鷺鷥。”◆补证条目■亦作“亭堠”。古代边境上用以瞭望和监视敌情的岗亭、土堡。○唐陈子昂《感遇》诗之三七:“塞垣無名將,亭堠空崔巍。”
亭侯,◆爵位名。○[漢]代食祿於鄉、亭的列侯。○《後漢書‧百官志五》:“列侯……功大者食縣,小者食鄉、亭。”○《楚漢春秋》載[高祖]封[許負]為[鳴雌亭侯],[漢]末[曹操]封[關羽]為[漢壽亭侯],皆其例。參閱[清][王應奎]《柳南隨筆》卷四。
亭館(亭馆),◆供人游憩歇宿的亭臺館舍。○[晉][張協]《游仙》詩:“亭館籠雲構,脩梁流三曜。”○[唐][劉禹錫]《夏日寄宣武令狐相公》詩:“近來溽暑侵亭館,應覺清淡勝綺羅。”○[元][韓英]《花犯‧題步障亭》詞:“海棠開,誰家亭館,依然舊標致。”徐電發《南州草堂詩》:“[吳門]亭館築[垂虹],自詡新詩學[放翁]。”
亭閣(亭阁),◆亭臺樓閣。○《新唐書‧長寧公主傳》:“亭閣華詭埒[西京]。”○[清][李漁]《閑情偶寄‧器玩‧屏軸》:“峭壁懸崖之下,長松古木之傍,亭閣之中,牆垣之隙,皆可留題作字者也。”
亭父,◆亭卒。○《史記‧高祖本紀》“令求盜之[薛]治之”[裴駰]集解引[漢][應劭]曰:“舊時亭有兩卒,其一為亭父,掌開閉埽除,一為求盜,掌逐捕盜賊。”○《史記‧田叔列傳褚少孫論》:“[安]以為[武功]小邑,無豪,易高也,[安]留,代人為求盜亭父。”
亭隊(亭队),◆亭燧。○[漢][應劭]《漢官儀》卷上:“邊陲蕭條,靡有孑遺,鄣塞破壞,亭隊絕滅。”
亭當(亭当),◆妥當;合宜。○[宋][韋居安]《梅澗詩話》卷下:“此一聯用事亭當,‘奎宿’對‘慧星’尤的,乃知作詩不厭改也。”○[章炳麟]《新方言‧釋言》:“今人謂物之安、事之定曰亭當。”
亭傳(亭传),◆古代供旅客和傳遞公文的人途中歇宿的處所。○《後漢書‧陳忠傳》:“﹝長吏﹞發人修道,繕理亭傳。”○《三國志‧魏志‧張魯傳》:“諸祭酒皆作義舍,如今之亭傳。”○[宋][葉適]《翁誠之墓志銘》:“至其造意廣遠,據經堅決,寄諷於草木,託興於亭傳,人多憚而不能回也。”
亭場(亭场),◆古代煮鹽的地方。○《宋史‧食貨志下三》:“其鬻鹽之地曰亭場,民曰亭戶,或謂之灶戶。”
亭長(亭长),◆1.[戰國]時,國與國之間為防禦敵人,在邊境上設亭,置亭長。○[秦][漢]時在鄉村每十里設一亭,置亭長,掌治安,捕盜賊,理民事,兼管停留旅客。多以服兵役期滿的人充任。此外設於城內和城廂的稱“都亭”,設於城門的稱“門亭”,亦設亭長,職責同上。○[東漢]後漸廢。○《史記‧高祖本紀》:“﹝[高祖]﹞為[泗水]亭長。”○[張守節]正義:“[秦]法,十里一亭,十亭一鄉。亭長,主亭之吏。”◆2.[唐]代尚書省各部在都事、主事之下設亭長,掌省門開閉和通傳等事務。○[宋][馬永卿]《嬾真子》卷一:“[唐]祕書省吏凡六十七人,典書四人,楷書十人,令史四人,書令史九人,亭長六人……世但知鄉村之吏謂之亭長,殊不知[唐]諸司多有之。尚書省,《志》云:以亭長啟閉傳禁約。則知三省亦有也。”
亭彩,◆1.舊時辦喪事用的紙扎的亭樓、銘旌、人馬等,於出殯時燒化。○《儒林外史》第二六回:“你就照着這個送到亭彩店內去做。”◆2.指出殯時持亭彩的人。○《儒林外史》第二六回:“吹手、亭彩、和尚、道士、歌郎,替[鮑老爹]出殯,一直出到南門外。”
亭伯,◆[漢][魏]爵位名。○《三國志‧魏志‧文帝紀》:“﹝[黃初]三年﹞初制封王之庶子為鄉公,嗣王之庶子為亭侯,公之庶子為亭伯。”參見“亭侯”。
亭壁,◆亭燧和軍營。○[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序》:“[江][淮]無涯岸之阻,亭壁無藩籬之固。”
陶然亭,◆在[北京]市區南隅,[右安門]內東北。原在[遼][金]古寺[慈悲院]內,[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在其中西部建廳三間,取[唐][白居易]《與夢得沽酒閑飲且約後期》詩句“更待菊黃家醞熟,共君一醉一陶然”之意,名[陶然亭]。1949年後,疏浚池塘為東、西兩湖,堆積假山,廣植花木,闢為[陶然亭公園],為游覽勝地之一。
松亭,◆1.松間之亭。○[唐][趙嘏]《送張又新除溫州》詩:“凝絃夜醉松亭月,歇馬曉尋溪寺花。”○[唐][羅鄴]《冬夕江上言事》詩之五:“松亭盡日唯空坐,難得儒翁共討論。”◆2.古關名。故址在今[河北][寬城縣]西南。地勢險要,為戰略要地,[宋][遼]時自[燕京](今[北京城]西南)至[中京](今[內蒙古自治區][寧城]西)的交通要道。○《宋史‧劉敞傳》:“自[松亭]趨[柳河],甚徑且易,不數日可抵[中京]。”○[明][王鏊]《震澤長語‧國猷》:“大行盤盤,自西而北,[居庸]、[古北]、[松亭]等關,北瞰沙漠,南引[江][淮],土厚水深,博大爽塏。”○[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直隸二‧遵化縣》:“[松亭關]在[喜峰口]北百二十里,[遼]人自[燕京]之[中京],每至[松亭]趣[柳河]。”
松風亭(松风亭),◆古亭名。在[廣東][惠陽縣]東。○[宋][王象之]《輿地紀勝‧惠州‧松風亭》:“在[彌陀寺]後山之巔,始名[峻峰],植松二十餘株,清風徐來,因謂之[松風亭]。”
四亭八當(四亭八当),◆十分穩當、妥貼。○[宋][朱熹]《答呂伯恭書》:“不知如何整頓得此身心四亭八當,無許多凹凸也。”亦作“四停八當”。○《朱子語類》卷十一:“須要熟看熟思,久久之間,自然見個道理,四停八當。而所謂統要者,自在其中矣。”
水亭,◆臨水的亭子。○[唐][杜審言]《夏日過鄭七山齋》詩:“薜蘿山逕入,荷芰水亭開。”○[宋][歐陽修]《花賦》:“晚浦煙霞,水亭風日。”○[清][高宗]《戊辰大明湖題》詩:“應接無暇有餘樂,水亭清雅陳筆硯。”○[郭沫若]《瓶》詩之四:“我是憑倚在[孤山]的水亭,她是佇立在亭外的水濱。”
書亭(书亭),◆較小的書籍銷售點,多設在像亭子的小房子裡,故稱。○[柯靈]《香雪海‧水流千里歸大海》:“或者跑到任何一個小小的書亭,都可以從書架上看到成排裝幀精美的[馬]、[恩]、[列]、[斯]和[毛主席]的著作。”
市亭,◆1.市吏治事之所。◆2.市中高大的樓亭。○[唐][儲光羲]《貽余處士》詩:“市亭忽雲搆,方物如山峙。”◆3.指市中酒樓。○[宋][歐陽修]《寄聖俞》詩:“市亭插旗鬥新酒,十千得斗不可賒。”○[宋][曾鞏]《寒食》詩:“唯有市亭沽酒客,俚歌聲到日西斜。”
石亭,◆石造的亭子。○[唐][白居易]《寒亭留客》詩:“今朝閑坐石亭中,爐火銷殘樽又空。”○[明][丰道生]《真賞齋賦》:“石亭留夜坐之圖,林屋灑雞鳴之墨。”
十里長亭(十里长亭),◆古時於道路每隔十里設長亭,五里設短亭,供行旅停息。近城的十里長亭常為送別之處。○[北周][庾信]《哀江南賦》:“水毒[秦][涇],山高[趙][陘];十里五里,長亭短亭。”○[倪璠]注:“《白孔六帖》云:‘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宋][蘇軾]《送孔郎中赴陝郊》詩:“十里長亭聞鼓角,一川秀色明花柳。”○[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摺:“今日送[張生]赴京,就十里長亭,安排下筵席。”○《醒世恒言‧三孝廉讓產立高名》:“[許晏]、[許普]謝恩辭朝,公卿俱出郭,到十里長亭,相餞而別。”○《白雪遺音‧馬頭調‧古人名》:“[崔鶯鶯],十里長亭把[張生]送。”
沈香亭,◆亦作“沉香亭”。◆[唐]時宮中亭名。○[唐][李白]《清平調詞》之三:“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宋][樂史]《楊太真外傳》:“[開元]中,禁中重芍藥,即今之牡丹也,得數本紅紫淺紅通白者,上因移植於[興慶池]東,[沈香亭]前……上曰:‘賞名花,對妃子,焉用舊樂詞為?’遂命[李龜年]持金花牋,宣賜翰林[李白]立進《清平調辭》三章。”○[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五:“料來春困把湖山倚。偏疑:[沉香亭]北[太真妃]。”
射亭,◆習射之亭。○《宋史‧禮志十七》:“其日初筵,提舉學事、知州軍、通判帥應赴鄉飲酒官貢士詣射亭,執弓矢,揖人射。”○[宋][曾鞏]《飲歸亭記》:“[金溪]尉[汪君]名[遘],為尉之三月,斥其四垣為射亭。”
賞心亭(赏心亭),◆亭名。在今[江蘇省][南京市]。為[宋]代的[金陵]勝跡。○[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書畫》:“[祥符]中,[丁晉公]出典[金陵],[真宗]以《袁安臥雪圖》賜之,真古妙手,或言[周昉]筆,亦莫可辨。至[金陵],擇城之西南隅曠絕之地,建[賞心亭],中設巨屏,置圖其上,遂為[金陵]奇觀。”○[宋][張孝祥]《水調歌頭‧桂林中秋》詞:“今夕復何夕,此地過中秋。○[賞心亭]上喚客,追憶去年游。”○[明][劉基]《漁父詞》之二:“[白鷺洲]邊好月明,[賞心亭]下暮潮平。”
商亭,◆為便利居民或過往行人購買商品而開的小商店。因其多設在像亭子的小屋中,故稱。○《中國青年報》1984.3.17:“解放軍為病殘青年義務修建商亭。”
山亭,◆泥製風景建築人物等小玩具的統稱。○《平妖傳》第七回:“兩下裏正在你推我辭,忽有個慣賣山亭兒的[壽哥],挑着擔子打從門首經過。”○《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合哥]挑着兩箇土袋,搋着二三百錢,來[焦吉]莊裏,問[焦吉]上行些箇‘山亭兒’,揀幾箇物事。喚做:山亭兒、庵兒、寶塔兒、石橋兒、屏風兒、人物兒。買了幾件了。”
三休亭,◆1.[唐][司空圖]所築,在[中條山][王官谷]。參見“三休”。◆2.[宋][臨安][玲瓏山]亦有[三休亭]。○[宋][蘇軾]《登玲瓏山》詩:“[三休亭]上工延月,九折巖前巧貯風。”
三亭,◆1.三個亭障。○《墨子‧雜守》:“諸外道,可要塞以難寇,其甚害者,為築三亭。亭三隅,織女之。”○[孫詒讓]間詁引[陳奐]曰:“織女三星成三角,故築防禦之亭以象織女處隅之形。”◆2.亭名。○《史記‧范雎蔡澤列傳》:“[王稽]知[范雎]賢,謂曰:‘先生待我於[三亭]之南。’與私約而去。”○[司馬貞]索隱:“[三亭],亭名,在[魏]境之邊,道亭也,今無其處。一云[魏]之郊境,總有三亭,皆祖餞之處。”一說在[汴州][尉氏縣]西南。見[張守節]正義引《括地志》。3.同“三停”。○《意林》卷五引《傅子》:“相者曰:三亭九候,定於一尺之面,愚智勇怯形於一寸之目。”一本作“三停”。○《白雪遺音‧馬頭調‧麻衣神相》:“我看你五官六府,面生三亭,牙挑碎玉,唇紅齒白。”
青亭,◆蜻蜓的別名。○[晉][崔豹]《古今注‧魚蟲》:“蜻蛉一名青亭,一名胡蝶,色青而大者是也。”
千秋亭,◆1.亭名。在[河北省][內丘縣](舊[柏鄉縣])。○《後漢書‧光武帝紀上》:“[光武]於是命有司設壇場於[鄗]南[千秋亭][五成陌]。”○[清][沈濤]《瑟榭叢談》卷下:“今[柏鄉][光武廟],古[千秋亭]遺址,廟有二石人半身,俗傳[光武]斬石人處。”◆2.亭名。在[河南省][澠池縣]東。○[晉][潘岳]喪子之地。○[晉][潘岳]《西征賦》:“亭有[千秋]之號,子無七旬之期。”○[北魏][酈道元]《水經注‧穀水》:“[穀水]又東逕[千秋亭]南,其亭纍石為垣,世謂之[千秋城]也。”○[唐][劉禹錫]《吟白君哭崔兒二篇愴然寄贈》詩:“四望車中心未釋,[千秋亭]下賦初成。”○[宋][樂史]《太平寰宇記‧西京三‧澠池縣》:“[千秋亭]在縣東二十里,[潘岳]喪子之處。”
旗亭,◆1.市樓。古代觀察、指揮集市的處所,上立有旗,故稱。○《史記‧三代世表褚少孫論》:“臣為郎時,與方士考功會旗亭下。”○《文選‧張衡<西京賦>》:“旗亭五重,俯察百隧。”○[薛綜]注:“旗亭,市樓也。”○[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龍華寺》:“里有土臺,高三丈,上有二精舍。○[趙逸]云:‘此臺是中朝旗亭也,上有二層樓,懸鼓擊之以罷市。’”[唐][王勃]《臨高臺》詩:“旗亭百隊開新市,甲第千甍分戚里。”○[唐][杜甫]《入衡州》詩:“旗亭壯邑屋,烽櫓蟠城隍。”◆2.酒樓。懸旗為酒招,故稱。○[唐][劉禹錫]《武陵觀火》詩:“花縣與琴焦,旗亭無酒濡。”○[宋][周邦彥]《瑣窗寒‧寒食》詞:“旗亭喚酒,付與[高陽]儔侶。”○[清][錢泳]《履園叢話‧報應‧德報》:“其人得金後,為旗亭業,居數年,頗獲利。”○[郁達夫]《八月初三夜發東京口占別張楊二子》:“四壁旗亭爭賭酒,六街燈火遠隨車。”
平亭,◆謂研究斟酌,使得其平。亦泛指評議。○《漢書‧張湯傳》:“[湯]決大獄,欲傅古義,乃請博士弟子治《尚書》《春秋》,補廷尉史,平亭疑法。”○[顏師古]注引[李奇]曰:“平亦亭也。”○[清][錢謙益]《龔府君墓志》:“又好平亭曲直,扶弱禦強,人以此多歸之。”○[鄭大鶴]《入聲說平亭》:“今即手校本平亭一二,以質聲家,亦以見詞律自有肯綮,寬猛相濟,乃近自然。”
木假亭,◆木製的供觀賞用的小亭。○[清][李斗]《揚州畫舫錄‧岡東錄》:“構小屋高不盈四五尺,枋楣梁柱,皆木之去膚而成者,名曰木假亭。”
墨竹亭,◆亭名。在[江西][瑞昌]西。○[宋][元豐]年間,[蘇軾]自[黃州]至[筠州]探視弟轍經此,題詩石上,以餘墨灑竹,後人築亭於山。參閱《嘉慶一統志‧九江府一》。
墨妙亭,◆1.亭名。在[浙江][吳興]舊[湖州府]署內。○[宋][熙寧]五年,[孫莘老]任[吳興]太守時,築亭收藏境內自[漢]以來古文遺刻,故名[墨妙亭]。○[蘇軾]為此作《墨妙亭記》。2.亭名。在[江蘇][太倉]城北[淮雲寺]中。○[元][浙江]軍器提舉官[顧信]與[趙孟頫]友好,將所得[趙]書刻於石上,並築亭保護,故名。
夢謝亭(梦谢亭),◆見“夢兒亭”。
夢兒亭(梦儿亭),◆亭名。亦稱“夢謝亭”、“客兒亭”。○[唐][白居易]《餘杭形勝》詩:“[夢兒亭]古傳名[謝],[教妓樓]新道姓[蘇]。”○[清][錢謙益]《西湖雜感》詩之十一:“[夢兒亭]裏屯戈甲,[教妓樓]前掣駱駝。”相傳此亭系[杜明師]為[謝靈運]所建。○[靈運]父居[會稽],攜[靈運]至[錢塘][杜明師]家寄養,[杜]夜夢有賢人來訪;及曉,乃[靈運]至,因以名亭。○[靈運]小字[客兒],故一名[客兒亭]。參閱《清一統志‧杭州府二‧夢謝亭》。
梅亭,◆觀賞梅花的亭閣。○[宋][周密]《癸辛雜識別集‧亭名》:“[趙春谷]梅亭曰‘東風第一’,[賈秋壑]梅亭曰‘第一春’。”
路亭,◆建築在路旁供行人休息的小亭。徐蔚南《山陰道上》:“道上有個路亭,我們每次走到路亭裏,必定坐下來休息一會。”○[許杰]《慘霧》:“在那個蔭着一株老樹的路亭裏面,他說她到[玉湖]後,過了幾日就來看她。”
樓閣亭臺(楼阁亭台),◆泛指高大富麗的建築群。亭,有頂無墻的建築物。○[宋][周煇]《清波別志》卷中:“[煇]幼年亦得一詩云:‘[翠微寺]本[翠微宮],樓閣亭臺數十重。’”參見“樓閣臺榭”。
龍亭(龙亭),◆1.即香亭。結彩為亭以盛香爐。也稱香輿、香車。○《水滸傳》第八二回:“到第三日清晨,[濟州]裝起香車三座,將御酒另一處龍鳳盒內抬着;金銀牌面、紅綠錦段,另一處扛抬;御書丹詔,龍亭內安放。”參閱《宋史‧禮志二五》。2.即龍庭。朝廷。○[清][李玉]《清忠譜‧書鬧》:“[徽宗]無道坐龍亭,[宋]室乾坤不太平。”◆3.[元]時[建康][鍾山][冶亭]。○[文宗]在[金陵],因亭離行邸近,常游觀,故稱。○[元][薩都剌]《酌桂芳庭》詩:“一帶[鍾山]青未了,碧窗雲氣護龍亭。”參閱《游崇禧寺有感》詩[殷孟倫]等注。◆补证条目■即龙庭。朝廷。○胡祖德《沪谚外编·古人山歌》:“十九古人满洲人,顺治皇帝坐龙亭。”
列亭,◆古時排列在邊境上偵察敵情的瞭望所。○《史記‧匈奴列傳》:“築城鄣列亭,至[廬胊]。”○[張守節]正義:“亭,候望所居也。”
歷下亭(历下亭),◆亭名。一名[客亭]。在[山東省][濟南市][大明湖]畔。面山環湖,風景殊勝。約建於[北魏]年間。○[唐][杜甫]《陪李北海宴歷下亭》詩:“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清]楊揆《臺城路‧游大明湖》詞:“[歷下亭]荒,[鵲華山]近,七十二泉爭注。”○[林紓]《明湖泛雨記》:“思見[歷下亭]訪[漁洋老人]詠秋柳處。”
離亭(离亭),◆古代建於離城稍遠的道旁供人歇息的亭子。古人往往於此送別。○[南朝][陳][陰鏗]《江津送劉光錄不及》詩:“泊處空餘鳥,離亭已散人。”○[宋]徐昌圖《臨江仙》詞:“飲散離亭西去,浮生長恨飄蓬。”○[清][吳偉業]《別丁飛濤兄弟》詩:“把君詩卷過扁舟,置酒離亭感舊游。”
勞勞亭(劳劳亭),◆在今[南京市]西南古[新亭]南,[三國][吳]築,為送別之所。○[唐][李白]《勞勞亭》詩:“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唐][皎然]《塞下曲》之一:“[勞勞亭]上春應度,夜夜城南戰未迴。”○[清][孫枝蔚]《楊柳枝》詩之五:“[勞勞亭]上淚沾巾,弱柳絲邊錯怨春。”
客亭,◆1.供游客休息游玩的亭子。○[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濟水》:“此水便成淨池也。池上有客亭,左右楸桐負日,俯仰目對魚鳥,水木明瑟,可謂[濠]梁之性,物我無違矣。”◆2.猶驛亭。古代迎送官員或賓客的處所。○[南朝][梁][劉潛]《北使還與永豐侯書》:“足踐寒地,身犯朔風,暮宿客亭,晨炊謁舍。”○[唐][朱慶餘]《送竇秀才》詩:“[江]南才子日紛紛,少有篇章得似君。清話未同山寺宿,離歌已向客亭聞。”○《資治通鑒‧後漢高祖乾祐元年》:“癸酉至[長安],[永興]節度副使[安友規]、巡檢[喬守溫]出迎[王益],置酒於客亭。”○[胡三省]注:“諸州鎮皆有客亭,以為迎送、宴餞之所。”
客兒亭(客儿亭),◆見“夢兒亭”。
考亭,◆在今[福建][建陽]西南。相傳[五代][南唐]時[黃子稜]築以望其父(考)墓,因名[望考亭],簡稱[考亭]。○[南宋][朱熹]晚年居此,建滄洲精舍。○[宋理宗]為崇祀[朱熹],於[淳祐]四年(公元1244年)賜名考亭書院。此後因以“考亭”稱[朱熹]。○[明][方孝孺]《先府君行狀》:“先君之學,明白純正,以紹述[考亭]為己責,所志益深且遠。”○[清][黃宗羲]《清谿錢先生墓志銘》:“[考亭]于釋老之學,亦必究其歸趣,訂其是非。”○[姚瑩]《論詩絕句》之十二:“[考亭]異代真知己,特識曾推《感遇》工。”
居亭主,◆即居停主人。○[明][顧大典]《青衫記‧裴興還衫》:“看他舉止溫和,難道成乖戾。他既做居亭主,那有入宮忌。”參見“居停主人”。
酒亭,◆設有酒座的亭子。○[清]丘逢甲《雨中與季平待柳汀不至戲寄》詩之二:“東風吹絮點前汀,綠滿[龍津]舊酒亭。”
敬亭山,◆山名。在[安徽省][宣州市]北。一名[昭亭山],又名[查山]。山上有[敬亭],相傳為[南朝][齊][謝朓]賦詩之所,山以此名。山高數百丈,千巖萬壑,為近郊名勝。○[唐][李白]有《獨坐敬亭山》詩。參閱《清一統志‧安徽‧寧國府一》。
井亭,◆遮蔽水井的亭子。○[宋][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上:“忿起拆其井亭,共燒以禦寒。”○《元史‧祭祀志三》:“井在神廚之東北,有亭。酒庫三間,在井亭南,西向。”
錦亭(锦亭),◆指[成都][錦江亭]。○[唐][杜甫]《古柏行》之二:“憶昨路繞[錦亭]東,[先主]、[武侯]同閟宮。”○[仇兆鰲]注引[朱鶴齡]曰:“[嚴武]有《寄題杜二錦江野亭》詩,故曰[錦亭]。”○[楊倫]箋注:“即[成都][錦江亭]。”
解亭,◆猶廨舍。○[漢][應劭]《風俗通‧窮通‧太傅汝南陳蕃》:“其祖[河東]太守,冢在[召陵],歲時往祠,以先人所出,重難解亭,止諸冢舍。”
講亭(讲亭),◆指四周無墻猶如涼亭的講堂。○《明史‧儒林傳二‧歐陽德》:“遷[南京]國子司業,作講亭,進諸生與四方學者論道其中。”
祭亭,◆舊時出喪所製作的一種轎亭,常用以供奉祭文。○《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八回:“只見當先是兩個紙糊的開路神……以後還有甚麼頂馬、素頂馬、細樂、和尚、師姑、道士、萬民傘、銘旌亭、祭亭、香亭、喜神亭、功布、亞牌、馬執事。”
魂亭,◆舊俗出葬時安置死者靈牌的紙亭。○[宋][陸游]《放翁家訓》:“近世出葬,或作香亭、魂亭、寓人、寓馬之類,一切當屏去。”
話亭(话亭),◆I電話亭。`14`◆II電話亭。
畫烏亭(画乌亭),◆指亭障。○[漢明帝]令天下亭障皆畫烏,故稱。○[明][陳繼儒]《枕譚‧亭堠》:“[升菴]有紀行詩:‘山遮延鷺堠,江繞畫烏亭。’用事甚僻,而不知出處。按[元魏]改官制,以候望官為白鷺,取延望之意,其時亭堠多刻鷺像也。上句用此。○《漢明帝起居注》:帝巡狩過亭障,烏鳴,亭長引弓射中之,奏曰:烏鳥啞啞,引弓射左腋,陛下壽萬年,臣為二千石。帝悅,令天下亭障皆畫烏。下句用此。”
華亭鶴(华亭鹤),◆同“華2亭鶴唳”。◆[唐][白居易]《蘇州故吏》詩:“[江]南故吏別來久,今日池邊識我無?不獨使君頭似雪,[華亭]鶴死白蓮枯。”○《剪燈新話‧龍堂靈會錄》:“人生在世間,貴乎得所圖,問渠[華亭]鶴,何似[松江]鱸?”[蘇玄瑛]《耶婆提病中末公見示新作》詩:“君為塞上鴻,我是[華亭]鶴。遙念曠處士,對花弄春爵。”參見“華亭鶴唳”。
鴻門亭(鸿门亭),◆古亭名。因處[陝西][臨潼]東[鴻門]而得名。○《後漢書‧郡國志一》:“[新豐]有[驪山],東有[鴻門亭]。”○[劉昭]注:“《前書》[高帝]見[項羽]處。”○[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三》:“[圁水]又東逕[鴻門縣],縣,故[鴻門亭]。”
紅亭(红亭),◆1.紅色的亭子。○[唐][孫逖]《宴越府陳法曹西亭》詩:“公府西巖下,紅亭間白雲。”○[唐][韓愈]《合江亭》詩:“紅亭枕[湘江],[蒸水]會其左。”◆2.猶長亭。路途中行人休憩、送別之處。○[唐][岑參]《水亭送劉顒使還歸節度》詩:“無計留君住,應須絆馬蹄;紅亭莫惜醉,白日眼看低。”○[明][湯顯祖]《牡丹亭‧移鎮》:“[[杜子充]唱]休驚懼。夫人,吾當走馬紅亭路。你轉船歸去、轉船歸去。”
合江亭,◆古跡名。為[唐]人宴餞題詠之所。(1)在今[湖南][衡陽縣]北。○[唐][韓愈]有《合江亭》詩。○[孫汝聽]題解:“亭在[衡州]負郭,今之[石鼓頭],即其地也。地形特異,巋然崛起於二水之間,旁有[朱陵洞],亦謂之[朱陵仙府],[唐]人題刻散滿巖上。”(2)在今[湖北][宜都縣]北。○[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三:“[唐][路侍中][巖]……以官妓[行雲]等十人侍宴,移鎮[渚宮]日,於[合江亭]離筵贈[行雲]等《感恩多》詞,有‘離魂何處斷?煙雨[江]南岸。’至今播於倡樓也。”(3)在今[四川][成都市]東南。傳為[唐][韋皋]建。參閱[宋][呂大防]《杜工部年譜》。
寒光亭,◆亭名。在[江蘇省][溧陽縣]西[三塔寺]內。○[宋][張孝祥]《西江月‧題溧陽三塔寺》詞:“[寒光亭]下水連天,飛起沙鷗一片。”
還珠亭(还珠亭),◆亭名。在[合浦縣](舊屬[廣東],現屬[廣西壯族自治區])東。○[漢][孟嘗]守[合浦]去珠復還,政績卓著,後人建此亭以旌表之。○[明][文徵明]《送陳良會御史左遷合浦丞》詩:“去去[還珠亭]下路,[蘇公]千載有遺芳。”
官亭,◆古代供過往官吏食宿的處所。○《後漢書‧章帝紀》:“流人欲歸本者,郡縣其實稟,令足還到,聽過止官亭,無雇舍宿。”○[元][劉詵]《望城岡》詩:“衰草秋蕭蕭,官亭路遙遙。”○[明][湯顯祖]《牡丹亭‧勸農》:“現今親自各鄉勸農,不免官亭伺候。”
孤亭,◆孤立的亭子。○[宋][梅堯臣]《會勝院沃洲亭》詩:“孤亭一入野氣深,松上藤蘿籬上葛。”○[宋][朱熹]《再用韻題翠壁》:“孤亭一目盡天涯,俯瞰煙村八九家。”○[金][元好問]《橫波亭》詩:“孤亭突兀插飛流,氣壓[元龍]百尺樓。”
宮亭(宫亭),◆即宮亭湖。○[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廬江水》:“巖上有宮殿故基者三,以次而上,最上者極於山峰。山下又有神廟,號曰[宮亭廟],故[彭湖]又有[宮亭]之稱焉。”○[南朝][陳]徐陵《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宮亭][蠡浦],奮翅高飛;電卷勍寇,風行國威。”○[宋][黃庭堅]《題落星寺》詩之二:“巖巖[匡俗先生]廬,其下[宮亭]水所都。”
歌風亭長(歌风亭长),◆指[漢高祖][劉邦]。○[邦]曾為[泗水]亭長,又作過《大風歌》,故稱。○[清][陳維崧]《沁園春‧從盱眙山頂望泗州城》詞:“堪憑吊,恨歌風亭長,[泗]上雄圖。”
風亭(风亭),◆亭子。○[唐][朱慶餘]《秋宵宴別盧侍御》詩:“風亭弦管絕,玉漏一聲新。”○[宋][王安石]《與微之同賦梅花得香字》之一:“風亭把盞酬孤艷,雪徑回輿認暗香。”○[清][黃景仁]《感舊雜詩》:“風亭月榭記綢繆,夢裏聽歌醉裏愁。”
風波亭(风波亭),◆[岳飛]遇害處。其故址在今[浙江][杭州][小車橋]畔。○[明][無名氏]《精忠記‧表忠》:“着將軍父子三人,向[風波亭]一時勒死,從實供招,並無一字差異。”○[吳梅]《檢點》詩之四:“[風波亭]下冤霜急,一笑曇花悟得不?”
方亭侯,◆棋盤的別名。○[宋][陶穀]《清异錄‧方亭侯》:“[明皇]因對[寧王]問:‘卿近日棋神威力何如?’王奏:‘臣憑托陛下聖神,庶或可取。’上喜,呼將方亭侯來。二宮人以王界局進,遂與王對手。”
短亭,◆舊時城外大道旁,五里設短亭,十里設長亭,為行人休憩或送行餞別之所。○[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十里五里,長亭短亭。”○[唐][李白]《菩薩蠻》詞:“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宋][周邦彥]《瑞鶴仙》詞:“過短亭,何用素約?”[明][楊慎]《三岔驛》詩:“今古銷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長亭樹。”○[清][蔣春霖]《垂楊‧送陳百生北游》詞:“偷彈老淚。向短亭話別,蘭舟重檥。”
短長亭(短长亭),◆短亭和長亭的並稱。○[宋][蘇軾]《送運判朱朝奉入蜀》詩:“夢尋西南路,默數短長亭。”○[清][蔣春霖]《南鄉子》詞:“燕麥青青,大河西畔短長亭。”參見“短亭”。
都亭,◆都邑中的傳舍。○[秦]法,十里一亭。郡縣治所則置都亭。○《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於是[相如]往,舍都亭。”○[司馬貞]索隱:“[臨邛]郭下之亭也。”○《晉書‧羅憲傳》:“﹝[羅憲]﹞知[劉禪]降,乃率所統臨於都亭三日。”○[明]徐禎卿《送士選侍御》詩:“塞北[荊]南心萬里,佩刀長揖向都亭。”○[清][俞正燮]《癸巳類稿‧少吏論》:“《嚴延年傳》云:‘母止都亭不入。’都亭,邑中傳舍也。”
調亭(调亭),◆見“調停”。
電話亭(电话亭),◆建在車站、碼頭、郵局、街頭等場所的公共設施,多分割成獨立的小間,內裝電話機,可供公眾使用。
赤亭,◆1.古地名。○[唐]時曾在[西州](轄境當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盆地]一帶)置[安西都護府]。○[赤亭]即在[西州][蒲昌](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鄯善縣])東北,[唐]政府於此設戍,名[赤亭守捉],為赴[安西]必經之路。○[唐][岑參]《武威送劉單判官赴安西行營便呈高開府》詩:“寒驛遠如點,邊烽互相望。○[赤亭]多飄風,鼓怒不可當。”○《新唐書‧地理志四》:“﹝[伊州][伊吾郡納職]﹞縣西……三百九十里有[羅護守捉],又西南經[達匪草堆],百九十里至[赤亭守捉],與[伊][西]路合。”◆2.古地名。在今[浙江][富春江]邊。○《文選‧謝靈運<富春渚>詩》:“[定山]緬雲霧,[赤亭]無淹薄。”○[李善]注引《吳郡緣海四縣記》:“[錢唐]西南五十里有[定山]……[赤亭],[定山]東十餘里。”○[南朝][宋][謝惠連]《贈別》詩:“昨發[赤亭]渚,今宿[浦陽]汭。”○[明][湯顯祖]《長卿初擬恣游浙東勝處》詩:“杳嶂鳴笳響相答,[赤亭]風颺寒潮起。”
池亭,◆池邊的亭子;水池和亭臺。○[唐][孟浩然]《夏日與崔二十一同集衛明府宅》詩:“言避一時暑,池亭五月開。”○《新唐書‧張說傳》:“池亭奇巧,蕩誘上心。”○[明][楊珽]《龍膏記‧邂逅》:“池亭頃刻攄芳怨,又被鶯聲偷喚。”
稱亭(称亭),◆亦作“稱停”。◆稱量平正。比喻公正,恰當。○[宋][葉適]《除吏部侍郎謝表》:“馭下極稱亭之審,待臣循理分之宜。”○[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六》:“凡讀古人文字,務須平心易氣,熟參上下語脈,得其立言本意乃可,況語錄出之信口,記之門人,非文字銖兩稱停者,而毛摘片詞,傅會胸臆,可乎?”
長亭(长亭),◆古時於道路每隔十里設長亭,故亦稱“十里長亭”。供行旅停息。近城者常為送別之處。○[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十里五里,長亭短亭。”○[唐][杜牧]《題齊安城樓》詩:“不用憑欄苦迴首,故鄉七十五長亭。”○《群音類選‧<新水令>套曲》:“水程過了山程狹,短亭過了長亭罷,何日裏結煞。”○[清][龔自珍]《摸魚兒》詞:“朝朝送客長亭岸,身似蘆溝柳樹。”參見“十里長亭”。
邊亭(边亭),◆1.邊地的亭。亭是[秦][漢]時鄉以下的一種行政機構。○[漢][賈誼]《新書‧退讓》:“[梁]之邊亭與[楚]之邊亭皆種瓜,各有數。○[梁]之邊亭劬力而數灌,其瓜美。”◆2.邊地的驛亭。○[唐][陳子昂]《還至張掖古城聞東軍告捷贈韋五虛己》詩:“孟秋首歸路,仲月旅邊亭。”◆3.邊地的亭燧、亭障。○《後漢書‧銚期王霸等傳論》:“且臨守偏海,政移獷俗,徼人請符以立信,[胡貊]數級於郊下,至乃臥鼓邊亭,滅烽幽障者將三十年。”○[晉][張載]《雜詩》之七:“長鋏鳴鞘中,烽火列邊亭。”○[南朝][宋][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羽檄起邊亭,烽火入[咸陽]。”○[唐][賀朝]《從軍行》:“烽沈灶滅靜邊亭,海晏山空肅已寧。”◆4.泛指邊疆。○《舊唐書‧東夷傳‧百濟》:“比夫流血邊亭,積屍疆埸,耕織並廢,士女無聊,豈可同年而語矣。”○[唐][王晙]《謝追赴大禮表》:“今長[河]始冰,大漠初雪,邊亭有賊,今正其時。”
報亭,◆出售报纸、期刊等的像亭子一样的小房子。○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上篇一:“在报亭买了当天所有的日报和晚报,坐在电报局等长途电话的排椅上细细浏览。”
半山亭,◆1.亭名。在今[江蘇][南京市][中山門]北[半山寺]。○[半山寺]原為[宋][王安石]故居,[元豐]七年捨為寺宇。○[明]代因靠近宮城[北安門],劃為禁地,寺廢。○[清][道光]年間再建,[同治]時重修,並建一亭,即名[半山亭]。參見“半山”。2.亭名。在[河南][內鄉縣]西北[湯河]半山間。○[宋][張舜民]建。○[金][元好問]有《春日半山亭游眺》詩,即其地。
百花亭,◆亭名。○[唐][高適]《奉和儲光羲》:“陰陰[豫章]館,宛宛[百花亭]。”
白雲亭(白云亭),◆1.亭名。在[江西省][餘干縣]之南。○[唐][劉長卿]《登餘干古縣城》詩:“孤城上與[白雲]齊,萬古荒涼[楚]水西。”○[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江西三‧饒州府》:“又縣([餘干縣])西南八十步有[白雲亭],亦[德裕]([李德裕])所建,跨古城之危,瞰[長江]之深,與[干越亭]對峙。”◆2.亭名。在[湖北省][巴東縣]之西。○[宋][寇準]建。○[宋][陸游]《入蜀記》卷六:“[白雲亭]則天下幽奇絕境……予自[吳]入[楚],行五千餘里,過十五州,亭榭之勝,無如[白雲]者。”
白樓亭(白楼亭),◆古亭名。故址在今[浙江省][紹興市]。○[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漸江水》:“[浙江]又東北逕重山西,大夫[文種]之所葬也。山上有[白樓亭]……升陟遠望,山湖滿目也。”○[唐][李白]《贈僧崖公》詩:“手秉玉麈尾,如登[白樓亭]。”○[王琦]注:“《世說》‘[孫興公]、[許玄度]共在[白樓亭]’[劉孝標]注:‘《會稽記》曰:[白樓亭]在[山陰],臨流映壑也。’”亦省作“白樓”。○[唐][李白]《贈僧行融》詩:“待我適東[越],相攜上[白樓]。”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36976.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韦「違」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