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圣碑
孔子生在邹县地界,既见于历代所修志书,也有历史文献记载。孟子的故乡是邹县,大家都知道。民国十三年(1924)邹县孔教会会长张丕矩先生,以努力宣传儒教文化为己任,在今邹城火车站筹立“双圣”碑,意在让全国人民晓谕孔孟两位圣人,知道邹县是文化古邦。
孔子、孟子倾其一生各自传经授徒。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孟子,其行事颇类孔子,其弟子亦有数百,被尊为“亚圣”。邹城因孔子、孟子两位儒学巨人,使其成为东方文化圣地。巧合的是,二位圣人的弟子及其后裔,却都在邹城的香城镇。现就两位圣人的弟子----子张和徐辟的有关情况略作介绍。
一、孔子的弟子----子张1、颛孙师其人
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祖籍陈国,于周敬王十七年(公元前503年)正月十三日生于鲁国。父名颛孙姜,母颜氏,其母感虹降而有孕。子张出生时“彩云覆屋,异香绕室三日”。十岁拜孔子受业习礼,天资明睿,气度俊伟,很受孔子器重。子张小孔子48岁,是孔子弟子中年龄最小者。子张出身寒贫,为“鲁之鄙家”,是“刑戮死辱”之人,是“驵也”。但是经过孔子教育后,成了名显于天下的有名之士。虽学干禄,未尝从政,以教授终。
子张
一方面,子张相貌堂堂,聪明博洽,属于颇富天资的才子型人物。而另一方面,他虽然天份很高,却不把仁德当作自己的主修内容,在孔子门人中间不大受尊敬。但是,子张可以代表孔子门内一种将礼外化的倾向,其伴生的外在表现是自视甚高、仪貌矜庄,且在待人接物方面显得性格偏激、背离中道。
《汉书·艺文志》论以“辟者又随时抑扬,违道离本,苟以哗众取宠。”
荀子在《非十二子》篇中就说:“弟佗(颓唐的样子)其其冠,神襢(冲淡)其辞,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
郭沫若把子张的“禹行而舜趋”的行为,引伸为是“犯而不校”品德的一种表现。也就是说子张并不一定是乡愿式的好好先生,但他学着禹、舜的样子不太计较过去的恩怨,不好记恨人,确是他为人的一个特点。这和他的大列列的性格,喜欢广交朋友的特点也是完全一致的。子张是个有勇武精神的人。《论语·子张》记载说: “子张日: ‘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己矣’”。
这就是说,作为一个“士”,临到危难的时候,就要把自己的生命拿出来,看到有利可得时,便要考虑一下应该不应该得。这真是个有勇有义精神的人。
《太平御览》卷还记载: “子路勇且力。其次子贡为智,曾参为孝,颜回为仁,子张为武”。
这里又把子张看作是有“武” 的特点的人。“勇”和“武”有所不同,“勇”的精神,不仅在打仗时能表现出来,而且在办其他事情时也能表现出来。而“武”就比较具体了,就是打仗勇猛的意思。勇、武并不矛盾,可以并存。
2、颛孙溯源
关于颛孙姓氏的由来,从“颛孙”字面来看就是颛顼之孙,据说是后裔子孙为纪念先祖颛顼高阳而得的姓氏。据《风俗通》颛孙氏族谱等记载:颛孙氏源出春秋时代陈国公族,是上古圣君虞舜妫姓的后裔。颛孙氏得姓至今有两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得姓始祖就是春秋时陈国公子颛孙。后世子孙“以王父字为氏”为姓氏,遂有了复姓颛孙。在《尚友录》中也有明确的记载:“陈公子颛孙仕晋,子孙氏焉”。
周武王灭商以后,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找到了舜帝后裔妫满,并把女儿元姬嫁给他,且封他为陈(在河南淮阳)侯,让他奉守舜帝的宗祀,妫满成了陈国的第一任国君。陈国传至第13世时发生了宫廷内乱,先是厉公跃即位,在位仅5个月就被其弟庄公林所杀。公子颛孙亲眼目睹了迭起的内乱,便决定离开陈国出奔齐国,与颛孙同行的还有厉公的儿子完,即陈完,也就是后来田氏齐国的始祖。后来,颛孙又由齐奔鲁。
颛孙氏传六世至颛孙师,以字行,就是与“孔门游夏之俦” 的子张了。
孔夫子去卫适陈,逐师之孔子,返鲁乃往从焉。孔子殁芦墓上三年归居邹,晚与鲁子、子贡等述《大学》《孝经》,序诗鲁论礼记等书,子申详生於邹,与子思同为鲁缪公不召之臣,自唐迄宋封号叠加,至元元贞年建祠於邹之南门,西与中庸书院并峙,代有奉祀。暨明子孙自邹迁滋绵绵延延,其世次可备考云。
3、师之后裔世系
第1代:颛孙师,字子张。先后从孔子周游列国至陈国、蔡国、楚国、卫国……传授儒学,编写《春秋》等。
周敬王三十六年(公元前484年),鲁国人以币迎孔子自卫返鲁(颛孙子张、闵子赛、子贡等诸贤跟从)。子张返鲁后取妻曾氏,生子申详,字子莫。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四月,孔子卒。鲁哀公十八年(公元前477年)子张27岁,为孔子守孝三年结束后不久,居邹。后回祖籍陈国,可是,国已被楚所灭,于是迁至宋国萧地,隐居不仕,一方面收徒传授儒学,一方面整理孔子资料,研究孔子学说。自贞定王十六年(公元前 453年)与徒弟公明仪历时八年,著书立言,为孔子儒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周考王五年(公元前435年),鲁悼公三十二年甲辰三月初二子张卒,六十六岁,葬萧县(一说,子张,贞定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45年)病故,终年五十七岁。宋咸淳三年(1267)升邾城侯,元至顺二年(1331)升邾国公)。
子莫
第2代:颛孙子莫,字申详,生于鲁国,因名鲁人,事子思,缪公尊以宾礼。战国时代开始,战场转移到秦、魏、齐三个大国,由于越国称霸,吴国灭亡,楚国休战,鲁南皖北获得了相对较长时期的稳定。因此,极有可能在此后作为鲁国的守将,在邹鲁一带长期驻守,或许这里是申祥的封地,卒后葬邾国城东不远的莫亭,今存“御祭林”遗迹。
采访89岁的张宪亭老人
2017年8月3日,在瓦石沟采访89岁的张宪亭老人,据他讲:子莫家乡不是莫亭,莫亭是子莫死后的林地(墓地)。林地占地10余亩,林前建石人、石羊、石虎各二。林内墓群林立有序,房舍建筑一应俱全。东西两边建大小亭两座,东大亭取名为大莫亭,西小亭取名为小莫亭。宋代皇帝曾到子莫墓地拜祭,故又称御祭林。清末大学士康有为来此游览,曾为莫亭题词“先贤申祥故里”。“文革”时建筑、墓碑遭毁,石人被砍头,仅存躯干高约2米,石虎被埋遗失,石羊保存完好,高约1米,身长约2米,雕刻精细。1996年,地上文物遗至邹城市博物馆收藏。
石人
香城大莫亭、瓦石沟、徐桃园位置图
申详生子二:长子钟,在萧地,尊诗、书、礼、乐、朝夕不疲,以束心性;次子鼎,因慕先王遗风,携子避乱彭城适邹,居香城(今莫亭村一带)乃北宗也。因此,颛孙开始分南北两支,安徽淮北萧县为长支(钟);山东济宁邹城为二支(鼎)。
第3代:颛孙鼎,生献。羡先圣之遗风,携子如鲁家于邹。
至第53代:继宗,为继母所逐,处于中野,因鼓伯奇,履霜操曰:父兮儿衣,母兮儿食,儿罪当笞,逐儿何为,儿在中野,以宿以处,四五人声,当与儿语,儿寒何衣,儿饥何食,儿行于野,履霜以足。母生众儿,有母怜之。独无母怜,儿宁不悲。后在元朝有功于王庭,封万户侯,开封镇守。生子二,长子人伟,次子人杰。
第54代:人伟,人杰。父初欲立人杰,人伟遂顺父志,而逃变其姓名,以旅于处当客居,方谷珍为幕宾,因明太祖兵取通州、无锡州及台州,谷珍惧使江左,奉书币以庆元温台三郡献之,仅乃得免自了。谷珍归于明后,谷珍献饰马鞍辔,明太祖曰:“我方有事,四方所需者,文武才能,榖栗布帛儿已,其他宝玩非所好也!”悉却之及父死,人杰亟请归国袭封,人伟曰:“父命也,何敢违,固让始立焉!”后明太祖混一天下,兄弟以仕元故,不敢显姓名隐居邹邑去“颛”,始称“孙”。生子,开业。遂于元大德五年(1301),颛孙姓从香城莫亭外迁:
人伟长支,袭万户侯,先居邹城市北宿镇万村,始为元勋臣后,为我明隐士。后迁滋阳,今兖州孙家楼。人伟,生子,治国。人杰二支迁邹县白塔寺,居邹城市北宿镇万村。人杰,生子治中。
颛孙家谱
第55代:开业,生子绍行。由此,开始去“颛”,称“孙”。
第56代:绍行生二子,承志、光啟。
第57代:承志,生四子,长子应科。
第58代:应科,博通经史,学贯山左,鲁府太兴王聘为幕宾,后访得及为先圣后裔,遂结亲焉。
申详次子鼎,这一支脉传至第六十六代延宗,德配衍圣公女,后辈循着先祖的足迹又走到一起,一时间传为佳话(资料来源:《颛孙家谱》.明朝隆庆戊辰年(1568)菊月谷旦吏部左待郎任城靳学颜)。
修谱姓氏
修谱姓氏:
明吏部左侍郎任城靳学颜鉴定德筵讲官内阁大学士谷峰于慎行汇编吏科都给事中观海刘不息序次真定巡抚前庶吉士石葵贾三近参阅兵部少师尚书霖寰李化龙校正兵部车驾司主事前知邹县事萧山胡继光命镌五十七代孙承志光启重订
4、“四友”之一
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所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 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孔子弟子三千, 七十二贤人。”依据史料记载,孔子弟子有生平事迹的三十多人。在这其中,颛孙师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十二哲人之一,孔子“四友” 之一。在东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图中,众多孔门弟子注名者不多,他是注名者之一。
在古人看来,子张是因为进入孔门,学有所成,然后才使自身的命运发生转变,最终闻名于各诸侯国的。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张曾从孔子“在陈、蔡间,困,问行。”《仲尼弟子列传》中的文字,“悉取《论语》弟子问并次为篇”,此处“子张问行”,当出于《论语·卫灵公篇》。
不同的是,《论语》并没有对“子张问行”的时间和地点作具体交代,而司马迁却说子张随孔子“在陈、蔡间”。那么子张究竟有没有随孔子在陈、蔡受困呢?
《论语·先进篇》记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对于这条记录,学者看法不一。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引程子曰:四科乃从夫子于陈、蔡者尔”。就是说,包括子游,子夏在内的“四科十哲”,在程、朱看来,皆从孔子“于陈、蔡者”。
钱穆先生则主张孔子弟子有前辈、后辈的区别:“前辈者问学于孔子去鲁之先,后辈则从游于孔子返鲁之后。…… 游、夏、子张、曾子、有若、樊迟、漆雕开、澹台灭明,则孔门之后辈也。”
在钱穆看来,子游、子夏、子张等是在孔子归鲁后才入孔门的,并没有随孔子于“陈、蔡”。
在孔门弟子中,子张的容仪是最令人称道的。能收子张这样容仪堂堂的弟子,孔子也很欣慰。《尚书大传·卷二》中,孔子把颜回、子贡、子张、子路四位弟子看做是自己的“四友”,曰:“自吾得师也,前有辉,后有光,是非先后与?⋯ ⋯ 文王有四臣,以免虎口;丘亦有四友,以御侮。”在孔子看来,子张的入门使自己身边变得亮堂。是相貌堂堂的子张让孔子在周游列国时于颠沛流离之际看到坚毅的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子张对政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论语》有 “子张学干禄”、“子张问政”的记录。孔子归鲁后,鲁人虽尊之为国老,可在政治上并未受重用。孔子归鲁后的主要事业之一,便是整理典籍,作《春秋》。
《论语·子张篇》集中记载了子张和子夏、子游的论争。子张、子夏和子游等在性格、志趣等方面存在着不同,孔子也本着 “因材施教”的原则,予以不同的点拨。后来,他们对孔子的学说存在不同认识,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在孔子生前,除了子张、子夏、子游这些得孔子正传的弟子,另有许多人慕孔子之名而入孔门,孔子一方面年事已高,另一方面又有整理典籍的打算,所以,这些人可能更多的是在子张、子夏、子游等人的指导下学习,这很可能就是《论语》中所提到的“门人”。朱彝尊《孔子门人考》言:“欧阳子有言,受业者为弟子,受业于弟子者为门人。试稽之《论语》,所云门人者皆受业于弟子者也。”孔子生前, “子张之门人”是肯定入孔门的,但究竟拜的是孔子,还是子张之伦,则并无史料确证。孔子没后,门人依据不同的指导者,便形成了所谓的学术特征比较鲜明的“子张之门人”、“子夏之门人”等等。子张这段在鲁国的“副导师”经历,为其日后设帐收徒奠定了基础。
5、八儒之首
子张是孔子晚年的弟子,从学后学业出众,与子夏、子游齐名。他勤学好问,经常与孔子讨论各种问题,《论语》记其向孔子问学达二十次之多。子张终身未仕,孔子死后,先在邹,后居陈国,收徒讲学。他的弟子再收弟子,蔚成一种极大的势力, 称为儒家。”同时,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继承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形成了八个不同的学派。子张下来的弟子以后就形成了“子张之儒”,被列为战国儒家八派之首。韩非子说儒分为八,而子张之儒排在首位。
孔子“一生不曾大得志,他收的门弟子很多,他的思想有人替他宣传,所以他的人格格外伟大。孔子卒后,弟子们分散各地,他们宣扬孔子学说,据《史记· 濡林传》记载:“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故子路居卫,子张居陈,澹台子居楚,子夏居西河……”由于取舍不一,旨趣各异,从而就演变为儒家的不同派别。在这其中,颛孙师子张先在邹县城附近独立创办学堂、独立招收弟子,宣扬儒家学说,后在陈国发展自己的势力,成为“天下名士显人”,成为“子张之儒”的创始人,被韩非列为儒家八派之首。其主要特征,一是子张特别对于“问干禄”“问政”比较偏重,对政治十分关心;二是子张对于“仁”学极为关注。子贡予以子张很高的评价“夫子以其仁为大。”;三是子张对“忠、信”的践行,并把“忠、信”教导写在大带上,以示永远不忘,并在实践中做到执行。但是子张之儒在继承孔子的基本思想宗旨的同时,也对孔子的某些思想作了能动性地发展。
子张之儒,对原始儒学的体悟并非完全契合孔子之旨意,而是在一些问题上有偏离孔子思想的倾向,有些可能把孔子的思想指向新的发展方向,偏离孔子儒学的宗旨。
在“修己”问题上,子张之儒,是仿效有余而内省不足,主张从外在行为或外部规范方面继承孔子的重德精神。子张之所以坚持尊礼,与他重视外部规范对主体的约束有密切关系,他是从外在方面来理解礼的制约性的。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因此,众弟子中,子张的执行力最强,这就使得子张在众弟子中独具一格。子张所标榜的“执德不弘,信道不笃”与曾子所称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表面上类似,实际上有内外之别。“惟曾子弘以指道,毅以指德,与子张此言正相倒转。… …于此见曾子、子张学脉之相异。”曾子重视内省,子张则主张在行动上见危致命、见得思义,这就加强了思想学说的执行力。这与墨家的决绝的行动力也有共通之处。子张氏之儒与墨家在主张和逻辑上如此类似,可见墨家源于子张并非子虚乌有。
《论语·先进》篇言:“柴也愚,参也鲁,师之辟,由也喭。”
对于“师之辟”,清儒黄式三在其《论语后案》中,把“辟”解释为“偏”,倒是符合子张的思想实际。由此,我们可断定,子张之儒违背了原始儒家关于适中的原则。正是因为子张的思想方法有偏激的特点,所以,他就容易对孔子的思想作片面的理解,“子路勇且力,其次子贡为智,曾参为孝,颜回为仁,子张为武。” 大概就是指子张偏离了“中庸”之道,把“勇”发展过了头就是变成“武”了。因此,思想方法的偏激应该是导致子张之儒向墨家接近的一个重要原因。
子张之儒与孔子“仁爱”比对,虽表现对“礼”所内含的宗法等级关系内容的维护,但他更多强调的是把交往扩大到一切人,对个体自身以外的他人采取宽容的态度。
子张之儒的思想主张,是与子张独特的思考个性决定的,并为后起的墨家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其独特的个性表现在:
首先,子张乐于向孔子提出疑问,而且会及时地将孔子的教诲予以记录并思考研磨: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子张问入官于孔子。孔子曰:“安身取誉为难。”子张曰:
“为之如何?”孔子曰:“已有善勿专……此治民之至道矣,入官之大统矣。”子张既闻孔子斯言,遂退而记之。
其次,子张还善于总结其他弟子的思想,经过自己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
《论语》记载:“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钱穆称:“致命犹授命, 见危授命见《宪问篇》。见得思义见《季氏篇》。祭思敬丧思哀之义,见《八佾篇》。此章子张之言, 亦平日所闻于孔子。”虽然是子张融合多人之说的结论,但是却成了子张的主要主张。
按照《论语》的说法,见危授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祭哀皆是孔子之语,见危授命还是孔子回答子路问成人之时的答语。这表明,子张擅长总结孔子及其他弟子的言论思想,经过独立的思考融会贯通,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
再次,子张还善于借助历史资料发问,使其思想更有文献上的说服力。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 三年不言’ , 何谓也?”
子曰:“何必高宗? 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三年之丧”是孔子论“孝”时经常使用的话题。《论语》记载了宰我与子张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质疑方式。宰我单刀直入,而子张则是借助《尚书》之语发问。两种不同的方式体现了不同的学术风格和人生智慧。相对于宰我的直截了当,子张更加注重该制度的文献依据,这也与子张“书诸绅”的行动一脉相承。子张的独立思考精神也见诸文献记载:
子夏问于孔子曰:“子张之为人奚若?”子曰:“师之庄, 贤于丘。”子夏避席而问曰:“然则四子何为事先生?”子曰:“居, 吾语汝, 夫回能信, 而不能反;赐能敏, 而不能诎;由能勇, 而不能怯;师能庄, 而不能同。兼四子者之有以易, 吾弗与也, 此其所以事吾而弗贰也。”“和同论”是西周、春秋时期重要的逻辑范畴, 孔子称:“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所谓“和而不同”指的是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从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而子张就具备这种独立思考的精神特质。
综上所述,子张能够提出富有新特色的理论主张,是与子张具有勤奋好学、善于总结、独立思考的精神有重要的关系,并使其在孔门弟子中别具一格。特别是“尊贤容众”的主张,已经具备了后来墨家的“兼爱”的因子。谨慎来说,“尊贤容众”就是从原始儒家“仁爱”思想到墨家“兼爱”主张的过渡性主张,从这个意义上讲,子张就是墨家的理论先导。子张重视理论的执行力则在行动上同后起的墨家异曲同工。在理论主张与行动原则两个方面,子张氏之儒是后起墨家的先导。
子张
6、 思想言论
从现有的史料来看,子张是一位儒学先哲,更是一位好思之人。子张喜欢与孔子讨论问题,一部《论语》20篇,子张与孔子的对话就达15处,如问政、问仁、问明、问崇德辩惑、问以何从政、学干禄等,范围涉及到哲学思想、政治主张、教育原则、待人接物、自身修养等方面。如:什么是仁?什么是明智?怎么做官?怎能善人?怎样提高道德和辩别是非的能力?怎样治理政事?怎样行使自己的主张?等等。孔子对上述问题一一作了详尽的回答,这些对话一直被历代封建统治者视为座右铭,直到今天,仍很有现实意义,可供学习和借鉴。
《论语》20篇中,有关子张的言论主要集中在《为政篇第二》《公冶长篇第五》《先进篇第十一》《颜渊篇第十二》《宪问篇第十四》《卫灵公篇第十五》《阳货篇第十七》《子张篇第十九》《尧曰篇第二十》。从子数上看,《论语》大约13000多字,有关子张的字数占了1358字,占总字数的十分之一。由此看,子张在《论语》中的地位之高,在孔子的学生当中的地位之高。虽说子张不如颜回、子贡、子路、曾子那样有名,但名气是够大的一位。原文从略。
7、 历代评价
从《论语》中对子张的评价来看,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孔门后学对子张的评价;一部分是孔子对子张的评价。在整个《论语》20篇中,对子张的评价表现出的是一边倒的批评意见:
子游云:“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子曰:“吾欲以颜状取人也,则于灭明改之矣;吾欲以言辞取人也,则于宰我改之矣;吾欲以容貌取人也,则于子张改之矣。”
上述评价与一个后来能够开宗立派的弟子形象是极为不一致的,因此,即使是从最保守的观点来看,《论语》中的这些批评绝非孔子原话,甚至有可能是杜撰的。若是参考其他文献,这个漏洞会更加明显,如《孔子家语》记载,子夏曾问于孔子子张之为人,孔子曰:“师之庄贤于丘。”意思是子张个性很强,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会为外在因素所改变,在这一点上,连孔子都自愧不如。又如,《孔丛子》记载孟懿子问孔子,是否也像古代贤者那样有四个很重要的辅佐,孔子回答说:“吾有四友焉。自吾得回也,门人加亲,是非胥附乎?自吾得赐也,远方之士日至,是非奔辏乎?自吾得师也,前有光后有辉,是非先后乎?自吾得仲由也,恶言不至于门,是非御侮乎?”孔子在这里,把子张与颜回、子贡、子路比作共同辅佐文王的四个大臣,其对子张评价之高可见一斑。
退到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那个动荡纷争的乱世,子张想为国出力,想以自己的才学去游说各国,想以仁道思想去劝说君王以仁德治理天下,可惜,环境不允许,国君不接纳他,同学劝阻他,理想没有成功,其思想的苦闷可想而知。最后,不得不以收徒讲学、著书立说来弘扬仁、义、礼、信学说,来影响那个乱世。可以说子张的言论,是孔子儒学思想体系一个重要内容,其思想是那个时代迸射出的一缕火花,在宣传“尊德守礼”、以德治天下方面,起到了“好手”的作用。
孔子卒后,儒家学派在激烈的斗争、妥协、磨合后逐渐形成了八个学派。在这八派之中,子张之儒是排在首位的,由此可见在孔子卒后的年代里子张之儒影响之大。
但是荀子在《非十二子》一篇中,对子张之儒进行了激烈的批评:“弟佗其冠,衶禫其辞,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
郭沫若并且认为《荀子·儒效篇》里面骂“俗儒”的一段文字是直接针对子张一派的:“繆学杂举,不知法后王而一制度,不知隆礼义而杀《诗》《书》。其衣冠行为已同于世俗矣,然而不知恶者;其言议谈说已无以异于墨子矣,然而明不能别。” 不否认,从《论语》里面所保存的子张的性格来看,子张是孔门里面的过激派:
“子张氏这一派是特别把民众看得很重要的。仁爱的范围很广,无论对于多数的人也好,少数的人也好,小事也好,大事也好,都不敢怠慢。严于己而宽于人,敏于事而惠于费。这在表面上看来和墨家有点相似。大约就因为有这相似的缘故,子张氏的后学们似乎更和墨家接近了”。
郭沫若先生认为在荀子眼里,子张氏一派戴矮帽子,随便不拘,同乎流俗,“言议谈说已无以异于墨子”。估计这就是荀子不喜欢子张一派,不赞同“子张之儒”的原因。因为荀子虽然可以作为一个儒家来看待,他的思想虽然与孔子、孟子思想都属于儒家思想范筹,但是他兼综道家,调和儒法,提倡性恶论,这都与传统儒家思想有所出入。孔子、孟子在修身与治国方面提出的实践规范和原则,虽然都是很具体的,但同时又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成分。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则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因此经常又被看作是法家的代表。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也就可以明白在《非十二子篇》中他为何如此激烈,不遗余力,甚至十分偏执地去批判指责子张之儒了。在宋人普遍疑古的时代背景下,宋人对于《论语》的编辑这一问题有了更深的探讨,他们不再把《论语》当作孔子言行的忠实记录,而更多地将其理解为孔门后学的回忆与杜撰,如朱熹在为《论语》作注的时候经常引用胡寅的观点推测弟子撰作某条的情形,如《里仁篇》引胡寅云:“自吾道一贯至此十章,疑皆曾子门人所记也”,《公冶长》篇引胡寅云:“胡氏以为疑多子贡之徒所记云。”他并且在《论语集注》序中引用程子的话说“论语之书,成于有、曾子之门人,故其书独二子以子称”。可以说在这一问题上,宋人表现出的学术开拓精神不仅为了解、发现子张带来理论上的观照,而且提供了可贵的文献依据。但是以朱熹为代表的一部分理学家,在构建经学传授系统的时候,选择的是孔子、曾子、子思、孟子这样一条宗传线索,出于构建理学体系的需要极力推尊颜渊,对于颜子以外尤其是那些着重政治与事功的弟子,自然较少正面的评价,其对子张当然也不例外。
如,子张问干禄,孔子答之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朱熹评之曰:“告之以此,使定其心而不为利禄动,若颜、闵则无此问矣。”
再如,子张问令尹子文、问崔杼条,朱熹也批评他说:“子张未识仁体,而悦于苟难,遂以小者信其大。”
再如,子张问崇徳辨惑,朱熹引杨时语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则非诚善补过不蔽于私者,故告之如此。”除此之外,《论语集注》中此类评论甚多。
与学术界对子张的批评相反,在南宋官方的政治思想中,子张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被升为“十哲”之一。“十哲”一语,本出自于《论语·先进》中孔子的一句话:“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孔子的概括后来就成为“十哲”立论的根据。
唐开元二十七(739)年,玄宗下令在孔庙祭祀中,颜回列孔子左侧配享后,随即升曾参入“十哲”以补足。但是到了南宋度宗,情况又发生了一些变化。咸淳三年(1267 年),度宗皇帝诏令以颜回、曾参、孔伋、孟轲四人配祭孔子,史称“四配”。
曾参被升为四配之一,那么所谓“十哲”就又少了一个。但是在增补何人这个问题上,出现了激烈的争论,南宋黄震在《黄氏日抄》中评论说:“可知咸淳三年升从祀,以补十哲,众议必有若也。祭酒为书,力诋有若不当升,而升子张,不知论语一书孔子未尝深许子张。”
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引用了这段话,赞同这种观点。《论语》一书,之所以首载有若之言,并将有若称为“子”,是因为这部书很可能是由曾子和有子的弟子们最后编辑而成,他们自然要为先师脸上贴金。而根据《论语》中孔子对弟子的评价来为弟子们排先后座次,如前所述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不值得讨论。至于为什么在咸淳三年子张能够超越有子而升“十哲”,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子张的思想及主张暗合了南宋末年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咸淳三年(1267 年)前后一段时期,南宋受到来自北方元朝的压力越来越大,内部更是内忧不断,由于贾似道专权,军政愈加腐败,民力益竭,将士离心,战备松弛,一切都预示着南宋即将要走到生命的尽头。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南宋迫切需要一种“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的精神,振奋鼓舞人心,号召人民勇于起来抵抗外族入侵。
从《论语》中有若的议论看,有若在继承孔子思想方面尤其重视“孝”道,他曾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他并且相当重视“中庸”的思想,提出了“礼之用,和为贵”的重要观点。所以,有子的观点更加适合治世时期用来教育、引导人民,却并不利于内忧外患、生死存亡关头激发鼓励群众。而子张属于孔门中的过激派,相对于孔子其他学生固守中庸学说,子张重于入世,侧重于现实的政治实践。他所主张的“见危致命”与墨家“赴汤蹈火,死不旋踵”是很相近的。《艺文类聚》引《庄子》佚文云“子路勇且力,其次子贡为智,曾参为孝,颜回为仁,子张为武”,这句话不一定是孔子自己的话,但可作为庄子或其后学对子张的批评。武与勇有别,屈原《国殇》“诚既勇兮又以武”,也是把武与勇分开来的。这就明显地表明:勇指胆量,武指精神了。所以当南宋小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时,他们去大力提倡子张的思想也就不足为奇了。清代前期在子张的评价问题上也没有新的突破。鸦片战争后,随着学术理想精神的回归和新方法的出现,关于子张的评价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看法,以康有为为代表。
康有为,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虽然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但是他更在意并为之努力的是改造儒家学说使之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新需要。康有为在改造儒学的过程当中对子张给予了高度评价,如其评子张“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云:“执德不弘,则狭小拘泥,而不能变通尽利,因应随时;信道不笃,则游移迁变,而无定力负荷,守死力争…… 子张此言,真为治世传教之要……后人误尊曾子,遂抑子张,是目迷白黑,颠倒高下,此孔道所以不明也。”
再如其评子张“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一语时说:
“朱子曰:子夏之言迫狭,子张讥之是也。盖子夏回守约者,以之为门人小子,慎其初交,无比匪人,无亲损友,亦未尝不宜也。子张之说乃深得圣道,宏奖风流,贤则尊之,善则嘉之,又推施仁恕,众则容之,不能则矜之,有万物一体之量,有因物付物之怀。”
对于《论语》攻击子张之语,他更为不满。“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康有为注曰:
“类叙攻子张之意……曾子守约,与子张相反,故不满之。人之性,金刚水柔,宽严异同,嗜甘忌辛,趣向殊科,宗旨不同则相攻。上章只以为未仁,尚无定论,难与为仁,则过矣。大戴礼卫将军文子篇历论诸子,而孔子谓子张不弊百姓,以其仁为大。又言其业功不伐,贵位不善,不侮可侮,不佚可佚,所谓尊贤容众,嘉善矜不能,仁孰大焉。孔子许子张,几比于颜子,可为定论……朱子误尊曾子过甚,于是不考,而轻子张为行过高而少诚实恻怛之意,则大误矣。”
从这些引自康有为《论语注》中的话来看,康有为对于子张是相当推崇的,对于历史上尤其是《论语》中对子张的批判一一驳正。康有为在这一问题上的论述处处体现出打压传统上公认的儒学正宗曾子的倾向,他指出《论语》当中之所以对曾子有如此高的评价,对子张有如此低的评价,原因在于最终编辑《论语》而成书的是曾子的弟子,而曾子“守约”,在思想主张方面与子张正好相反。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后人误尊曾子,而抑子张,是“目迷白黑,颠倒高下”,遂使真正的孔子的思想昩而不明。
至于子张的思想,有两点是康有为最为看重的:
一是子张博爱的心胸。子张在回答子夏门人请教交往的问题时说,与人交往要有一颗包容的心,既要“尊贤”,又能“容众”,既要“嘉善”,又要“矜不能”。即是说既要有高洁的人格,坚守理想,努力实现政治抱负,而又不能因为现实的污浊、群众的无知甚至愚昧而沮丧,从而失去对前途的信心。康有为在批判传统儒学、构建新的适合时代需要的儒学体系的时候,特别注意挖掘和利用传统儒家思想中的博爱精神。他认为,儒家孔孟学说中也充满着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关于“仁”为“博爱”之义,康有为多次反复申说。梁启超曾说:“先生之哲学,博爱派哲学也。先生之论理,以仁字为唯一之宗旨,以世界之所以立,众生之所以生,国家之所以存,礼义之所以起,无一不本于仁,苟无爱力,则乾坤应时而灭矣……其哲学之本,盖在于是。”由此可见,博爱在康有为哲学思想中的重要位置,以及他相当重视子张这句话的原因。
二是勇于作为、勇于奋斗的精神。康有为是一个非常重视实践的人。他所处的时代,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而旧中国日趋没落,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政治衰败、民生凋敝、思想沉寂,散发着垂死的气息。为了维护封建的统治秩序,清王朝竭力用程朱理学去维护森严的等级秩序。高压使整个社会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知识分子们更是只求自保,“避席畏闻文字狱,读书只为稻粱谋”,明哲保身,趋福避祸,将毕生的精力虚掷到考据、训诂等乾嘉学派的学问中,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使命感丧失殆尽。在这样的背景下,时代迫切需要知识分子从故纸堆中走出来,担起使命,直面现实,寻求救国救民之道。康有为的这种思想正是他非常注重子张这一观点的原因。
总之,纵观历史上对子张的评价,我们可以发现如下两点。一是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对于能够全面了解子张的思想特点,目前面临极大的困难。孔子逝世后,从子张之儒居八派之首这一客观事实看,子张当时影响很大,也应该是留下了很多著述的。陈连庆认为《大戴礼记》中的《千乘》《四代》《虞戴德》《诰志》《小辨》《用兵》《少间》等七篇为子张氏之儒的著作。但是,由于各种人为或者自然的原因,这些资料我们无法看到。这不但为我们认识子张和他的学派带来困难,也确实是后代误读子张的一个原因。二是每一个时期人们对子张都很难中肯、全面地进行评价。他们的评价往往都是为了宣扬自己的学说,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因此与其说他们是在评价子张,不如说他们是在建立自己的学说更为合适。
8、加封祭祀
子张自公元前446年病逝后,三百多年间一直寂寞,直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在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正统地位,并把儒学作为专制王朝的指导思想,孔子及弟子始得尊崇,颛孙子张的地位随着老师孔子一起不断提升。
子张容貌俊美,待人宽厚,与子夏等并列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十哲之四。东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图中,众多孔门弟子注名者不多,子张是注名者之一。作为孔子的知名弟子,历代封建统治者对他进行了加封。
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即以其配祀孔子。
北齐天保二年封子张为萧伯,存奉祀。
北周武帝改封子张为陈伯。
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诏以颛孙师,增“陈伯”。
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 )十一月东封礼毕,幸曲阜县,谒文宣王朝上,服靴袍请庙酌献庙内,外设黄麾仗,孔氏家属陪列,有司定仪,止肃揖上,再拜,又幸叔梁纥堂,命刑部尚书温仲舒等分奠七十六弟子,先儒叔梁纥颜氏上制赞勒石庙中,后幸孔林,以树木拥道降,兴乘马至文宣王墓,释拜追谥玄圣文宣王,追封孔子弟子陈伯颛孙师为宛丘侯。
徽宗政和六年(1116)六月二十七日,太常寺奉诏,孔子高弟子所封侯爵与宣王名同失弟子尊师之师乞请以宛丘侯颛孙师为颖川侯瑕丘侯,鲁子为武城侯。
南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春正月,考以著述功多,封陈国公升十哲位。
明嘉靖十年(1531)诏撤塑像,立木主曰:“先贤颛孙子子张”。
子张章服,始于宋。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诏定文宣王冕服九旒,弟子各照本朝封爵品级,宛丘侯七旒七章。徽宗崇宁五年(1106)考正文宣冕十二旒服九章,宛丘侯依五礼新仪合用七旒七章。金大定十四年(1174)国子监起请大成殿,圣像以陈国公像九旒九章。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闰七月戊申封陈国公十哲位。清雍正时,加封子张为陈国公,配享孔庙,位列孔子之左,西位东向。塑像坐高2米,头戴九毓冕,身穿九章服,手执躬圭,一如古代上公礼制。这是子张受到的最高敕封。
子张祠
根据清同治十三年(1874)刘庠编篡的《徐州府志》卷十四中所记,邹县有子张祠。邹县子张祠又称颛孙祠,坐落在孟庙西侧的亚圣路路西,今南关居委会北侧一块约二分之一近似四方形的地方,就是子张祠的具体位置。正殿三楹,左屋三楹,右屋三楹,门屏一座,大门三楹,上有“子张祠”块匾。计地基一亩六分。庙貌壮观崇隆。后因战乱被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尚有遗存格局可辨。
据《颛孙家谱》记载:“子张祠始建于至元元贞年(1295),位于邹之南门西,与中庸书院并峙,代有奉祀。”
据康熙五十四年(1789)《邹县志》记载:子张祠址,原系南关社学,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由时任知县胡继先建造。
据颛孙家谱载:万历四十七年(1619)二月十二日,上观兴太学崇重贤裔,释奠孔子及门配,举孔颜鲁孟子孙咸在,上爰询曰,窃年十哲俱圣门高贤血食万禩,合当均享卒寥寥无嗣識为缺典。敕下该部暨各省守土官,源有十哲嫡裔有家谱,可凭者尔等即申解部兴灭继绝,崇礼贤禋。颛孙承志偕弟光启携谱售本县一豸万公,即申学薹,转呈到部题请我皇上即敕下该部降银三千一十两营创子张庙像,知兖州府事王隆德、知邹县事万一豸,卜于邹邑南关街西建庙塑像,与孟庙互峙并壮大观。
由此可见,子张祠非一般家族祠堂,而是明朝政府的礼制空间。
《邹县志》还引旧志云:邑有孙姓者认先贤颛孙后裔,意希袭爵,塑颛孙子张于内。阖邑士子公揭于巡按学道,发明其伪,不应奉祀。知县黄应祥谓:先贤五地不可祀,己成之像仪不可毁,因设祭田一顷一十三亩,坐落龙河村,并有司主其事,孙姓者不兴嫣。
关于子张祠在诸多文献均有记载,清冯云鵷《圣门十六子书》颛孙子书卷五引《山东通志》曰:颛孙子子张祠在邹县南关明万历间建。光绪十八年将改祠记为颛孙祠:“颛孙祠:旧志云子张祠。光绪十七年。”
子张祠在清代光绪辛卯春,由时任知县吴若灏捐俸禄重修,并于光绪十八年立“重修颛孙祠碑记”。修复后祠的建筑风格是:
“梓不求巧惟其檏,瓴不求工惟其坚,绘不求斐惟其雅,工不求状观惟其久远。”吴若灏说:“孔子系出汤孙,阅千载而发祥于鲁;颛孙绪承妫后,历千年而奉祀于邹。朋德之后有达人,光远而自他有耀。一圣一贤,何其若合符节耶?”。
徐辟
二、孟子的弟子----徐辟1、仙源伯徐辟
徐辟,系东鲁统系始祖,孟子的著名弟子。孟庙亚圣殿,始建于宋宣和三年(1121 年)除主祀亚圣孟子外,还供奉着其著名弟子徐辟、公都子、高子、盆成括、屋庐连、浩考不害、公孙丑、陈臻、钱唐、子叔疑、孙爽、彭更、咸邱蒙、孟仲子、万章、充虞、季孙氏、桃应、孔道辅等。
徐辟,字新章。父渊,兄垂。战国时人。生于周显王二十四年(公元前345年),卒于周赧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67年)。原居东海(郯城),幼年随父亲迁徙邾国。
早年,择师友颛孙子莫,面壁九年,致力而学,多有长进。从21岁起,师从孟子,执经问难,正其心,去私欲,秉其道,修其身,颇受孟子垂爱。30岁许,随师游说宋、魏、齐、滕诸国。41岁仕齐为客卿,为政清廉,治国有方,德勋名立。卒后,葬于今邹城市东20里许香城境内的徐家桃园。其言行《孟子·卷五》有记载,《朱子语类·卷十一·三十》有注解。因其为徐偃王之后,又是孟子的得意门生,以乐善好施著称于世。
宋政和五年(1115)诰授“仙源伯”,从祀孟子,位设西庑。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又谥“先儒徐子”。徐辟墓、祠均在徐家桃园,爲邹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孟庙中有其神位,列爲孟子的著名弟子。有赞曰:稽公之家,世居于淮。瞻公之貌,温厚和谐。孟子设教,亲炙靡涯;生面旯读,吐属丽佳,洵哉。亚对之徒,又谁能与尔为侪。
2、徐辟世系考
徐姓源出嬴姓。徐姓起源比较单一,源自东夷部落,称作“天下徐氏出东海”。
根据始修于淳熙乙己(1185)的《鲁南徐氏族谱》中的记载:“徐氏宗族起源于西周至春秋时代,周穆王封偃子为东海郡王,徐国以国为姓,徐氏姓之有也,称之为东海世家。自皇帝至偃王 42世。徐氏先祖徐辟生于战国末期的周显王时代,在父母教诲下努力好学,中年拜孟子为师,经师长者言传身教,后到齐国建学宫、开讲习。”
据《徐氏族谱》载:东鲁徐氏的始祖为辟公,系孟子的著名弟子。原居东海,后迁邾国(今邹城),距今已有2300年的历史,生生不息,世代兴旺,成为著称海内的一方望族。
据清光绪十八年(1892)《邹县续志》载,香城镇徐桃园,东周后期建村,是先贤徐辟的故里。
邹城香城镇十八桃园位置图
据《鲁南徐氏族谱》(下册)载:“世系祥考传至54世元、亨、利、贞四组。‘元’居洼陡;‘亨’居桃园;‘利’后裔居滕西徐家道沟;‘贞’居沛也。”
据《徐氏族谱》(下册)载:“秀,字民瞻,配周氏子二,大明户部侍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赐谥鲁王,反元帝十年战斗中曾做元帅。” 据孟府碑文记载:“……徐民瞻以人才荐举,官至户侍郎,
因言争忤,旨徙边。子二,长子皓,次子雩。雩子四,曰元,曰亨,曰利,曰贞。
53世二支雩,生子亨。亨子理,理长子矿,次子铄。矿长子柏,次子楫。柏子二,长子大海,次子沧。
大海三子。长子,文焕,子一,义端,居桃园;二子,文焯,进士,四川乌蒙府通判,子礼端,孙应状,居县城;三子,文信,长子履端,二子履钦,三子履中,四子履雍,五子履夏,均居香城。
从上述的梳理中,我们可知,今居香城桃园的徐姓,上可追到52世,为徐民瞻。至58世徐大海始,数世皆绝意仕进,以农为业,向学读书,数奇不售。其长支文焕,世居徐桃;二支文焯,居邹县;三支文信,居香城。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徐辟后裔52代孙徐明瞻,在反元时任兵马元帅前敌副先锋,后封为户部侍郎,卒于永乐四年(1406),御祭归葬祖茔。因村在香城十八桃园之中,故取名为徐家桃园。后分东、西两村,分别为东徐桃园和西徐桃园。
从上述的记载中,我们可基本梳理出桃园徐氏一支的世系脉络。徐氏家族的渊源及其迁徙的可能路径如下:黄帝—伯益—若木—徐偃王—徐章禹—渊(53世,桃园一世)--徐辟(54世,桃园二世)---徐韨(桃园四十二世)---徐明瞻(桃园五十二世)。即:黄帝的七世孙伯益,因佐禹治水有功,封其子若木为徐国国君。若木三十二代孙偃王中兴,徐氏自此始,偃王为徐氏始祖。又历十一世,章禹国灭,徐氏散于天下,其中一支迁往山东。章禹之孙辟是孟子的学生,齐鲁徐姓多是徐辟之后代。永乐四年(1406),徐辟后裔54代孙徐民瞻,御祭归葬祖茔。今邹城香城徐家桃园,均为其后裔。
徐偃王
一世祖,渊,一作潇,周显王时为大夫,生二子。长子垂,次子辟;二世祖,辟,字新章,先儒,仙源伯,生于周战国时,从师孟子,世家门第为儒生,东鲁户始祖,居邾国;二十世,庐,字明山,西汉都尉,汉景帝谥容城镇边关将军;二十一世,衡,西汉太史,生于汉武帝元年,善学气象,为农技之能,汉成帝赐太史公;四十二世,韨,子玉斋,生二子,甲辰宋英宗治平年进士;五十二世,秀,字民瞻,生子二,大明户部侍郎,成祖永乐四年赐谥鲁公,反元战争曾做元帅;五十九世,大海次子,文焯,进士,四川乌蒙府通判;大沧子,文博,进士,任广东副使,徙居外;六十二世,徐九贡,生于雍正十三年,乙酉科拔贡。
3、徐家老祖二、三事
“春秋战国时期,徐家的老祖宗,住在东海灵秀地。禹王治水,徐公徐君偃挖出一把红色宝剑,献给周王,周王册封他为正王。这是一个很低的王位,在徐皇台,也就是现在的江苏的徐州沛县做官。当时桃园村徐家要建祠堂,本来家谱里应该是徐君偃当老祖,结果大家说不行,徐君偃当过王位,怕以后犯了灭门之罪,应该让贤人当咱的老祖,怕灭门之后,还是选文人当老祖。正好徐君偃有个子孙叫徐辟,他是文人,就这样徐君偃的子孙徐辟就当了徐家的老祖。从战国开始徐辟周游六国,后世称其为‘先贤儒子徐辟’。”
今天我们看到的孟庙,与徐辟的四十二代孙徐韨关系重大,他是第一个迁徙创议孟庙的人。
孟庙原址在四基山之阳,为孔子四十代孙孔道辅,在宋景佑三年(1036年)所建。后因距城太远,瞻仰拜谒不便,则另建庙于县城之东门外,此为县城有庙之始,其具体位置及年代已无可靠记载。
据《先师邹国公孟子庙记》载:“元丰七年孟庙迁城东后,地势低下,易受水患,宣和三年(1121),县令宣教郎邵武朱缶,叹其土圮木摧,不称虔恭尊师之意,欲出己奉完之。这时徐韨与县令朱缶自荐,说‘庙濒水亟坏,不四十年凡五更修矣。若许改卜爽垲,则诸生愿任其事,不以累公私也。’令许之。韨遂以私钱二百万,徙庙于南门之外道左。乡人资之钱者又数十万。而后庙成。”
新建成的孟庙,总四十二楹。中为殿,安神栖,绘群弟子像于两序。又为孟氏家庙于其东。以扬雄、韩愈尝推尊孟子,故又园祠于其西。其整体景象是“重门夹庑,壮丽闳伟,与山中之庙轮奂相辉矣。”
迁建后,宣和四年(1122)八月,徐韨和乡人等又奏请朝廷。据进士徐韨状:“伏睹邹国公孟子传孔子之道,隆仁义,尊尧舜,距杨墨,功不在禹下。国家用其书副六经以取天下士。元丰末,朝廷赐庙额,以公爵封之。政和初,又并与其门人乐正子、万章之徒而侯伯之。可谓崇且重矣。何独于其父母而阙焉?况传记所载,三迁之教,实系贤母。绂等已自备材木工力,迁建庙宇于宽平显明之地。比旧增修三倍,计屋四十二间。并已功毕。东为堂三间六架,见行塑邹国公父母。乞依仙源县至圣文宣王庙例,公私不得诸般居占。”
在邹县城里,民间有“董占城、徐占边、韩家占了整南关。”之说。而邹城徐氏家族,从战国徐辟作为孟子的弟子开始,一直在这块故土上留下文迹,包括孟庙的创建。
徐家在城内不仅有大院民居,而在城外不远处还有一处历史悠久的林地,其位置就在今博物馆一带。徐家河老人回忆讲:“先有的徐家林,后有的孟庙,先栽的徐家林的树,才栽的孟庙的树。” 讲到激动时还说:“徐家林有年代了,南庙(孟庙)还没建呢!柏树都比南庙的大,有十五、六棵。文化大革命有找的,说是徐家的,叫我们去刨去,去了20多个人,一天没刨完。都不刨了,后来修成路啦!” 徐家河的儿子徐兴武,也记得七几年去过徐家林,林还在。
徐德俊老人以前也去过徐家林,小时常和小伙伴到那儿玩,徐家林的位置就在南关沙河上,现在的博物馆以西,大致在桥往东那一片的沙河沿上。后来文革破四旧被破坏。72年还是74年,修南关渡水渠,架桥,从沙河北向年疏通水。
由以上徐氏后裔回忆,再根据徐氏42世孙(一世,渊;二世,辟)徐韨,甲辰宋英宗治平年(1064)考取进士,和首创议孟庙迁址现今,我们可以推测,徐家林应该在当时的邹县城徐家老宅不远的地方,比孟庙要早60年。
徐孝迎老人讲:桃园村徐家林埋的第一个人应该是户部侍郎徐民瞻,当时规格很高。查鲁南《徐氏族谱》,其中记载了当时皇帝的诏书:
奉天承运
“圣旨诏曰:老将徐民瞻金颅紫纱嘉身,御祭归葬,封谥明鲁王,陵园一百三十亩,劲松柏荫家城。明永乐四年三月降至。”
康熙十二年《邹县志》记载:“任户部侍郎。奉御祭归葬。于永乐四年从祀乡贤祠。”
由此,徐家林应是起于明永乐四年(1406)。今录徐民瞻被害和昭雪的时代背景,全文如下:
公讳徐秀名瞻其字,彦成公之子也。公初就读书,上口就能背诵,与之讲贯,触类旁通,不待师长之督责,其为文也笔下有奇气,每试辄冠其曹,以二十一岁入皇宫自求上进,后到进士大明户部侍郎,成祖永乐四年,赐谥明鲁公,生于公元一三六二年。元顺帝时为亳州牧,时值元廷政治腐败,异族入侵,汉族政治压迫,强烈而行起,人民反抗南元最强。韩林儿在徽州,朱元璋、徐达在豪州,势力强大,势如破竹,席卷中原。能顺民心得天时人和一心,举义投城,作达麾下做指挥,在十月战争锻炼成智勇双全地前敌副先锋官,元顺帝北窜,朱元璋扫平中原,南京称帝,国号大明。三十一年后,洪武驾崩,二世惠帝继位,沧桑即变,奸臣当权,炮制蓝胡狱事件,残杀忠诚数百人,噩信递至,北京燕王朱棣怒气填膺,立举义族率靖南大将军两万,经数年渡长江勘乱金陵除奸,纳贤招雪二百四十余人,一一昭雪受株连,案后生者十余人,秀子二也被杀,忠臣元老被害,是独夫之行万民能忍耳,当时独夫从地道钻走。继皇位,开大典整理国事。两手抓锄奸臣,昭雪难者。永乐四年召开御祭大会,封谥追号送灵到家。赞曰:忠臣为难身不屈,戎马生涯亦沧桑,独夫奸贼屠自己,平反昭雪君祭臣。吾祖徐秀成仁,豪气长存。
去香城镇徐桃园徐家林,实地查看,昔日柏树森森的景象不见了,林地荒凉空旷,埋葬零乱无序,断碑随处可见。
4、徐辟祠
徐辟祠,位于东徐桃园村西北部,始建于宋朝,具体年代不可详考。明永乐年间重修,清代重建,民国前后为村庄学堂,文革期间遭破坏,一些文物不复存在。2000年对该祠进行了维修。
徐辟先贤祠,占地南北长32米,东西宽21米。祠外有两块石碑,东为“徐辟故里”,西为“徐辟祠墓”,2013年被济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门楼为青瓦建筑,有兽头、滴水檐等,为现代人所建。门楹中书“先儒徐子祠”。据说,此处原有明代御赐匾额一幅,现已遗失。院内有石碑两筒,一为1960年立的重修明碑记。祠堂外屋角有处序“徐氏谱碑”,一为2000年东徐村集体重修祠堂碑记。祠堂外屋角有“处士徐公辟祠”的断碑两块。祠堂窗前有石狮两尊,石香炉一鼎,皆为后人购置。祠堂三楹,原有墓冢,面阔7.8米,进深5.6米,高6米,硬山式顶。祠堂内原有徐辟塑像,现已毁,有后人重刻的徐辟石像和供奉的神位,村里逢年过节和红白事时到此烧香拜祭。据说,祠院内原有石碑多块,400年树龄的古柏4株,现均已毁。
祭祀
据从香城迁大黄村的徐德义老人讲:大黄村有一石碑,碑上记载着大黄徐姓这一支的来历和徐辟祠建造的来由。经过辨认《建修先贤徐辟祠堂碑记》可知以下文字:“先生孟子高地也,名流圣贤籍有功儒学,爵封仙源伯。元渐七世家故礼隆祖典,配享亚圣。凡属苗裔,皆世修庙祀以笃水源木本之意。绎之左徐家桃园,素有徐家祠堂载在邹志,其来久矣。越汉唐,梨宋元,世系未详,至大明永乐四年(1406),户部侍郎徐民瞻,奉御祭归葬,既后祀焉。七世至徐大河俱有牌位可考,其子徐文章自桃园迁居大黄村,又九世徐应溪与弟东溪家资殷宝,因立祠堂以妥先灵,输祭田以崇祀典是用。”
康熙五十四年(1715)《邹县志·祠庙志》(卷一)记载:“徐辟祠在中桃园村,奉祀生徐之鹤。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重修。” 鲁南《徐氏族谱》中,有对徐韨公的记载:“大宋进士,徐韨,子,玉斋公,生于公元一零三四年,享年八十六岁。在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修建家祠,嗣续徐氏宗亲,世系留有碑名。”
5、徐辟的言行
留存今世的徐辟的言行记载不多,主要集中在《孟子》一书中。《孟子·离娄下》有“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的记载;《孟子·滕文公上》有“墨者夷之”的记载;《朱子语类·卷十一·三十》有《朱子》注解。另外,《孟子外书·性善辨》也有零星记载。
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原文】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选自《孟子·离娄下》)
孟子一方面祖述仲尼之意,阐发水的特性;另一方面用水比拟人的道德品质,强调务本求实,反对一个人的名誉声望与自己的实际情况不符。要求大家像水一样,有永不枯竭的安身立命之本,不断进取,自强不息。联系上文可知,不符合实际的名声,是无本无源的,是虚假的,很快就会像无本的水一样干涸、消失。也就是说,君子是注重有本有源,追求名副其实,绝不弄虚作假的。反过来看,弄虚作假的一定不是君子,大多可能是小人。
阅读此文,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结构层次,这段文字虽然很短,但层次很清晰。先是提出问题“何取于水也”,接着回答问题,说明应该向水学习什么。最后联系到人,指出君子应该怎么做。其次要分析重点部分的层次。重点部分就是回答问题的部分。孟子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先从正面阐述,后从反面强调,来表明观点。第三,要把握关键词句。这一段中“有本者如是” 和“苟为无本”是关键句,既显示是正反论证,又强调突出了一个字“本”,孟子说“是之取也”,就是指“取”“有本”。
那么“有本”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这就要分析“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这个句子了。这个句子有两层,一层是说“源泉”的情况,一层是说水流的情况。“源泉” 必须滚滚不断,水流必须“盈科而进”。也就是说,水向我们启示的是:源泉不断;循序渐进。
墨者夷之
【原文】
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见孟子。孟子曰:“吾固愿见,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见。”夷子不来。
他日又求见孟子。孟子曰:“吾今则可以见矣。不直则道不见,我且直之。吾闻夷子墨者,墨之治丧也,以薄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岂以为非是而不贵也?然而夷子葬其亲厚,则是以所贱事亲也。”
徐子以告夷子。
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谓也?之则以为爱无差等,施由亲始。”
徐子以告孟子。
孟子曰:“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彼有取尔也。赤子匍匐将入井,非赤子之罪也。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其颡有泚,睨而不视。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盖归反虆梩而掩之,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 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怃然为间曰:“命之矣。”(选自《孟子·滕文公上》)
墨子是中国战国初期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兼以易别”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体行动纲领。他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没有强凌弱、贵傲贱、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他对统治者发动战争带来的祸害以及平常礼俗上的奢侈佚乐,都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还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则要服从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义”。这些主张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参与政权的愿望,在客观上也起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墨子的“节葬”是对当时各诸侯国厚葬的反对,他认为这种厚葬的风俗是极大的浪费,因此而提出节葬短丧的主张。这一点与孔子不厚葬伯鱼和颜渊是相同的,然而夷子则厚葬其亲,这就说明在夷子的思想中,人与人之间还是有差别的,这与墨子的“爱无差等”是相悖的。虽然夷子对此进行了辩解,“我也认为爱是没有差别等级的,只是施行的时候由亲人开始。” 但他的这个辩解却承认了人与人之间的爱就是有差别等级的。因此孟子说:“那是有取舍的。”这个取舍,也就是万事万物都有差别等级的意思,也就是要选择最佳行为方式的意思。正因为有差别等级,人们在行为时才会有所取舍。因为一个人只能由他的父母生育教养,而不能由很多人来生育教养,因此他在对待父母时,肯定会与对待其他的父母有所不同。夷子一方面大谈墨家的 “兼相爱”,一方面又说“施由亲始”,这就是有了两个根本。这就是说,既要鼓吹“爱无差等”,又要承认有差别等级,这显然就是矛盾的了!
夷子之举出“赤子”之例,那是他根本没有弄懂“古之人若保赤子”的根本含义。古代帝王爱护人民百姓,尤如爱护天真无邪的儿童,那是一种普遍性的关爱,是一视同仁的,然而在对待具体的某事某人上,还是有差别、有取舍的。所以孟子在回答他时,亦举了赤子之例,百姓尤如赤子,其“匍匐将入井”,乃是比喻其无知而犯法,作为百姓的父母官,能愿意自己的百姓都无知而犯法吗?所以这是“非赤子之罪也”。这种对老百姓,对一个社会整体性的关爱,并不是泛爱、乱爱,其间是有差别等级的。
因此,夷子听完孟子的话后,怅然若失,最后承认这是“命之矣。”对于这个“命”字,这两千多年来,都把它说成是迷信的“宿命论”,其实它的本意并不是后来的儒学家们所说的“天命论”和“宿命论”,而是孟子根据周文王、老子、孔子等人所揭示的“天”的运行变化规律而认识到的未知的宇宙现象及世间万事万物发展的规律。当人事、物理、历史的命运、时间和空间加起来,形成一股力量的时候,成为规律的时候,人们称它为命。现代我们称它为“时代的趋势”之意。只是后来的人误解并歪曲了“命”的本义,将它看成是迷信意义上的天命论、宿命论了。夷子在这里所说的“命”,也就是承认这宇宙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差别等级的规律之意,而不是朱熹《集注》所言:“命,犹教也。言孟子已教我矣”之意,更不应牵强附会地解释为“同‘名’,引申为‘明’。”古时没有“规律”二字,古人在表达这个意思时,就命名为“命”,这是读古文时一定要弄清楚的。望文生义是文化研究的大忌,因为文化的字面含义常常同它作为行为指令的实践含义相去甚远。
三、结 语香城镇拥有两位圣人的弟子,一是孔子的弟子子张;一是孟子的弟子徐辟。人文资源优势独特,应做好传承的大文章。
子张一生追随孔子,潜心研究儒学,主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明确反对“执德不弘,信道不笃”,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的人和事。他为人博爱容众,交友颇广,认为君子应该“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其笃守信念、博爱、尊贤、容众的特点,是后学对子张的普遍认识,其思想观念对后世有着极大的影响。如治国理政以及从政的道理;怎样参与政事治理社会,如何做官以及怎样做官为民;怎样才能明事理、辨是非、求公正;怎样做学问,学问才能修养到家;如何做人,如何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等。他主张提高品德要以忠诚信实为宗旨。要做到五种品德: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对于道德要坚守不移,信仰道义要忠诚执着;遇到危难能够献出生命,遇到所得要考虑是否正当;他倡导质朴正直,守道义,办事认真等等。
徐辟是孟子的学生,其“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墨者夷之。”是《孟子》中徐辟言行及并见证了孟子的观点,文字虽少,可是掷地有声,对我们生存、立足、发展、成功很有借鉴意义。其一,君子要靠不断地学习,充实提高自己,靠真才实学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强调的是人要立身修道要务本求实,不要浪得虚名;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要不断进取,坚持不懈,努力躬行,最终达到道德学问的完美境界。换言之,一个人要想成功要有永不枯竭的安身立命之本,有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而不能做与自己的实际情况不符的沽名钓誉的事情。其二,孟子与墨家学者的交锋,记述了徐辟作为引荐人,见证了孟子阐明的观点:“万事万物都有差别等级,而人在对待各种事物的时候也都有所取舍,这正如人们爱自己的父母亲人必定会比爱别人多一样。”因此,爱护人民百姓,尤如爱护天真无邪的儿童,那是一种普遍性的关爱,是对一个社会整体性的关爱,并不是泛爱、乱爱。所以,当今我们任何一个人在具体行为时,都要选择不同的行为方式,而从中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才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
当下,在为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香城镇着力推动挖掘研究弘扬子张、徐辟的思想文化,打造“双圣弟子”故里,很有现实意义,说明香城领导高瞻远瞩,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特别是要从中吸取有益的思想理念和主张,为建设文明、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工作,并以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凝聚了人心,必将为邹城市的文化繁荣、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增强了振兴中华,富强国家,幸福人民的正能量,为谱写“中国梦”增强了新的精彩内容。(刘贵之 刘真灵)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37403.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