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镐遗子/书文 ;话百里秦川,讲陕西故事,请关注“睁眼看西安”
在西安市地面上历史记载古长安有五个“曲”,现在还存在的有韦曲、杜曲、王曲、章曲四个地方。均隶属长安区管辖。其中宣曲已经不复存在。杜曲是古长安五曲之一,今隶属长安区,《辞海》杜曲条:“杜曲,古地名,因唐贵族世居于此,故名。” 杜氏居于此地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成王八年。杜氏由山西唐地迁与今雁塔区杜城一带。汉宣帝时许多杜姓人身居要职,迁与潏水岸边定居。
【杜曲镇】
在盛唐时期,韦姓家族居于“韦曲”,杜姓家族居于“杜曲”。为两大望族,两大家族毗邻相望,早在汉朝时期韦、杜二族就在朝堂上各领风骚,史称“城南韦杜”。唐朝时期,韦氏出了18位宰相,杜氏出了8位宰相,两大家族多出王侯将相,与皇权结亲交集,人称“离天尺五”。明朝时期设杜曲镇。2007年升为杜曲街道办。
【小江村】
西安市长安区杜曲街道办小江村位于少陵、神禾两原间的滈河西岸,在杜曲街道西北,村子不小有12个村民小组,将近4000村民。
本村此地早在唐朝之时就是唐玄宗时驸马郑潜耀所居之地,当时称郑公庄。说起驸马郑潜耀,家势显赫,其父亲郑万钧是唐睿宗的驸马,其母亲就是唐睿宗李旦的女儿代国公主、也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姐姐。郑潜耀的妻子是唐玄宗的女儿临晋公主,说起来郑潜耀和妻子临晋公主还是姑表亲。
《新唐书》卷 195《 孝友传》记载:“郑潜耀母亲代国公主患病,卧床不起,郑潜曜忧心如焚,服侍左右,寸步不离。甚至刺破手指写血书向神灵祈祷,愿意自己代替母亲去忍受病痛折磨。他的孝心感动了神灵,第二天,母亲的病就痊愈了。”
郑潜耀官居太仆光禄卿,妻子临晋公主是唐玄宗和皇甫淑妃的女儿。后来因受武惠妃蛊惑,唐玄宗冷落皇甫淑妃,影响到子女临晋公主。为了避免朝堂之争,夫妻二人在此地建避暑山庄,依原筑洞,人呼郑驸马洞,也就是郑公庄。
诗圣杜甫和郑潜耀关系很好,经常游走少陵塬,杜甫专门作诗《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说起杜甫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拉着毛驴的落魄糟老头。实际上杜甫也是皇亲国戚,杜甫出身城南杜氏,其祖父杜审言是唐高宗咸亨年间的进士,官拜修文馆直学士。杜甫的父亲杜闲官拜朝议大夫兖州司马,杜甫外祖母是李世民的孙子义阳王李琮的女儿。杜甫的妻子是司农少卿杨怡之女。所以杜甫是正宗的官宦子弟,在朝在野人际关系网很大,和当朝驸马郑潜耀、汝阳王李琎、剑南东川节度使严武都是知心好友。
宋朝人张礼《游城南记》中记载“郑谷庄在坡之西,今为里人李氏所有。”可见此时郑公庄已经变成“郑谷庄”。后百姓聚集成村,因在潏河畔,桃李花圃,稻田渔塘,胜似江南,故取名江村。清初因区别干北侧稻地江村改名小江村。
【两县续志】
清嘉庆《咸宁县志》记做:小张村。《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记做“小江村”。《烈女传》记做“小章村”。 民国二十四年《西京市区域图》称“小姜村”。实际上,章、张、姜都是“江”的谐音。
清末民初《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记载:咸宁县设29仓,南乡设10仓,10仓之一杜曲仓在城南40里,有镇。编为11牌,统87村,仓在杜曲镇。全仓谷口最多,地势颇宽。皂河西北流至杜曲镇西、杨万坡南入潏水,由此合流至碌碡堰。其杜曲以下至长安塔坡之故道今湮塞。本村记做“小江村”。第21卷《列女传》有载:王氏,小章村杨大勋妻。年二十五夫亡,时大勋叔父母老且衰,叔子幼。王上事二老,下抚孤女,兼教养夫弟,始终不渝。宣统三年,年四十有六。
【禅经寺路口】
禅经寺唐樊川八大寺之一,在小江村南神禾原北崖,与华严寺相对。清《咸宁县志》载: "小章村有禅经寺。"《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载:"禅经寺在小江村南神禾原北崖,杨嗣复迎养父于此。宋仁宗时,族人舍为佛寺。" 杨嗣复是唐朝户部尚书杨于陵之子,最后官居宰相。
【禅经寺】
民国时期,禅经寺仍有庙宇,时有门房七间,东西廊房各四间,正殿五间,内奉佛像及十八罗汉泥塑,当时寺庙被国民党特务机关“青训队”占用。解放后,小江村村民将寺庙拆除,建成一座小学,今寺庙得以重建。
【小江村小学】
要说小江村那个产业的名气最大,四邻八乡众口同曰“种蘑菇”。小江村种植蘑菇较早,改革开放初期本村村民就开始用锯末子种蘑菇,只是当时种植规模较小。现在本村蘑菇种植规模宏大, 是陕西省首屈一的蘑菇产业基地,2007年被命名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2009年还成立了“蘑菇产业协会”。 (丰镐遗子-张新武/书文于2015年2月12日修改于2018年)
《睁眼看西安》是“丰镐遗子”创建的西安本土人文地理自媒体。刨根百里秦川,问底周秦汉唐,睁开眼睛,拿出手机,告诉你一个不为人知的老长安!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37505.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