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魏庄村的由来及发展

文|释然

位庄村,地处京杭大运河北部的坊庄镇,距县城10公里,有两千多亩地,是个以农耕为主的传统村庄,村子原来并不大,在五、六十年代,仅六十几户人家,三百多人口,到二十一世纪初,人口增长到七百多人。这个村原本叫魏庄,是明永乐元年(1403年),有魏姓哥儿俩从山西洪洞县移民到此。当时,这里是个盐碱地,沟沟壑壑,高低不平,坑洼多水,到处长满苇草红荆。哥儿俩看这里有大片土地荒废,便在此造屋开荒桑田,由此取名魏家。时隔数年的一个夏天,有个山西王姓举人,因秉性耿直,为民直言,得罪了贪官污吏,遭府衙奸党陷害革职,携家眷子女十几口,有赶着牛车的,有徒步推车挑担的,迁移路过此地,他们行走在去往京城的官道上,天已渐黑,由于一路劳顿,又热又累,大家口干饥渴,见东边几百米处有两间茅舍,炊烟缕缕,篱笆院内传出犬吠之声,周边还种些黍谷玉米蔬菜等,便想借宿歇脚,于是王家老爷便以借水为名沿田间小路过来,敲开魏家的柴门,魏家老大见有来人,或许常常见不到人的缘故吧,甚是热情,拿来粗瓷大碗,用瓦罐到了碗柳叶泡茶,听明来意,连忙应允。夜间攀谈中,魏氏兄弟一听王老爷一家是从山西过来的,更是热情有加,攀起老乡来,并告诉王老爷,这里地面很大,人烟稀少,如若王家一家能留下来为邻,共同开垦这荒芜的农田岂不更好,大家也互相有个帮衬。其实王老爷因仕途被革职,对将来一家老小的安排也是一筹莫展,本想去京城投亲安身,又觉得家人甚多有所不便,正恍惚不定,去无目标,看魏家哥儿俩忠厚老实,想这里地多成荒,只要勤劳能干,就有生存的空间,哪里黄土不埋人呢?便应允下来,让家人安营扎寨。开荒治田,靠种植玉米、小麦、高粱、棉花、花生、红薯等为主要农作物,养些猪羊鸡鸭,来养家糊口。

王老爷是个读书人,闲暇时间教家人和孩子们识文写字,给大家讲三书五经,让孩子背弟子规等,教育子孙要知书达理,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相处,王老爷这些“鸡犬相闻,相互帮衬,睦邻友好,谦让互尊”的教规在以后的数百年发展中顺理的成为该村的乡约,大家都来遵从。因为有王老爷的治家理念和教规,家人们与魏家兄弟视同自家,互帮互助,其乐融融。从此,这里便每日有了欢声笑语,开始热闹起来了。因这里只有魏姓和王姓,所以,称呼起来也简单,只是魏家、王家相称。据说,后来六百年间,王家世代传承着祖宗的教规,人丁兴旺,耕读治家有方,有好多后人外出经商、考取功名,从事着农耕、文化、行政、医术、教育等职业,到清朝王成功还是吃皇粮的官差,其顶戴花翎到民国时期的玄孙王朝佑还保存挂在正堂上。明朝至今,该村散居全国各地的王氏族人数百人,仅北京城就达二百多,因当年的王老爷曾是举人,所以现在有些老人还称王家人是举人的后代。

自王家在此定居后,从山西和其他地又有韩姓、刘姓、季姓、李姓迁入,这里聚居的人陆陆续续已十几家,姓氏越来越杂,魏家老大便找到王家老爷说:“咱们这个庄子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你们家人丁兴旺,不如给庄上取个名字叫王庄如何?”,王家老爷合手给魏老大行了个礼说:“不妥,庄上取名要有先来后到,不能以人口多寡而论,您魏兄哥儿俩来的最早,庄名当取魏庄才是”,于是便昭告村里乡邻,以后村名叫魏庄啦,清朝末期到民国初年,又有一户于姓和一户闫姓分别由本县小屯乡和清河县迁入魏庄。而该村魏氏后人人丁不旺,又有的出走他乡,民国初期在村里就已消失,无人提起。从明朝至今,人口较多的当属王姓,次之韩姓,保留下来的其他姓氏人口也有所增长,所以,伴随着魏氏的消失,七十年代末,人们对“魏”姓越来越淡漠,有人嫌写村名时,“魏”字笔画太多,不好写,就干脆把村名“魏庄”写成“位庄”,后来人们为了省事,简化好写,就自觉不自觉地效仿起来,所以,现在的村名变成了“位庄”。

该村从明朝的“魏庄”沿革到如今的“位庄”,经过几十代人的艰苦奋斗和精心治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将过去的沟壑盐碱地,苇草红荆滩,已改造成广阔平坦的肥沃农田;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七十年来,变化巨大,可谓日新月异,村里街道全部水泥硬化,田间林网绿化,房屋全部砖木结构,墙面粉刷,自来水、天然气、通讯网络全部入户,健身器材完备,休闲环境优美,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完全是一个全新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可谓“回首六百年,沧桑巨变;昔日盐碱地,今日变良田;贫穷到小康,全民尽欢颜;古今同村人,生活两重天;感恩共产党,祖国昌盛万万年。”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37857.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