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书香永相伴 翰墨代代传

免费算命 宝宝起名 2022-04-12 3 0

本报2019年8月23日第2版刊登了《第三届全国“书香之家”评选揭晓,吴川凌世祥家庭上榜》的短消息,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和反响。

9月15日,记者从吴川追踪采访了解到:自从凌世祥家庭荣获全国“书香之家”后,来自雷州半岛各地甚至外地的朋友纷纷前往凌家拜访交流、邀请讲学等。今年中秋假期,各地文朋诗友络绎不绝,欢聚在凌世祥老人的书房,吟唱新时代新气象,切磋和交流书法艺术。他们准备国庆后在振文镇筹备成立诗词楹联书画社。

书香永相伴 翰墨代代传

凌世祥(左三)捧着“书香之家”牌匾。

丈夫

所作新体诗被选入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材

凌世祥1937年出生于吴川振文镇边勇村普通农家,从小酷爱文艺,初中开始练习书法,1961年读高一时便开始写诗词。他读高一时,女生住学校宿舍楼上,男生住宿舍楼下。男生路过时,有时会受到楼上的“突降大雨”。为此,凌世祥特意写了一首打油诗:“烈日晴天雨哪来?横空‘臭雨’乱飞开。同窗学友能知否?楼下声声叹水灾。”他把这首诗贴在了校务日志上,引起全校关注。从此,住楼上的同学再也不随意往楼下泼水了。

1963年,凌世祥高中毕业时,部队正在吴川征兵,其中文艺兵有10个名额。凌世祥毅然选择投笔从戎去应征,并以读书阶段打下的深厚文艺基础脱颖而出,如愿成为了一名文艺兵,开启了长达7年的军旅生涯。从军期间,因为文字工作出色,他成了随军记者,用手中的笔来记录军营s生活的点点滴滴。

凌世祥数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累计发表诗文19000多篇(首),其中392篇作品获奖,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授予“首批特殊贡献专家”荣誉称号,并在泰国曼谷获颁发“首批特殊贡献专家”勋章一枚;他还被多个国家级、省级学会授予荣誉称号;被湛江市委宣传部授予“湛江市优秀民间艺术师”荣誉称号;曾被吴川市委宣传部授予“改革开放30周年感动吴川人物”荣誉称号。

多才多艺的凌世祥,还具有多重文化身份。他是诗人、作家、编辑,还是书法家,更是出色的文化工作者。凌世祥在《人民日报》《诗刊》等国家级权威报刊、杂志发表诗文616篇,并连续五届获得湛江市文艺基金奖,同时还是广东省文化系统杰出工作者;他创作的新体诗《老师的眼睛》被选入上海同济大学中文系当代诗歌教材,与人合编《吴川古今诗选》《吴川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等10多部,其中合编的《吴川民间文学精选》获广东省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在凌世祥的家中,有一个柜子专门摆放他多年来的荣誉证书,共计1100多本。

书香永相伴 翰墨代代传

凌世祥(左三)与亲友一起研究书法。

妻子

想念丈夫作诗驱除岁月寂寞

由于日常工作繁忙,凌世祥当兵那七年,只回过老家一次。在这七年里,跟他青梅竹马的妻子王桂兰挑起重担,照料着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因为想念从军的丈夫,从小也喜欢吟诗作对的王桂兰有感而发,写了《怀军中丈夫》一诗:“从军惜别几经秋,岁月催人念未休。新月如钩情万缕,怅然挂起一丝愁。”王桂兰还时常给儿女吟唱诗歌,用吴川方言唱出的诗歌驱除岁月寂寞,盼望丈夫早日平安归来。凌世祥夫妇结婚60年,一直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经过奋斗,凌家生活改善许多,但两老还住在老房子里,并把老房子起名为“艺精楼”。

在父母的熏陶下,凌家儿女们也从小喜欢书画。儿女们谨记父亲的教诲,专心读书学习,从书本中学会明辨是非。尽管成年后各自走上的工作岗位不同,但他们都与书香相伴,把翰墨代代相传。

儿孙

醉心文艺 出了多名书法家

2007年初,凌世祥牵头创建了岭南春书画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书画创作及培训活动,多次成功举办书画作品展,繁荣了当地的书画创作,为吴川文化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7年,由于年事已高,凌世祥提出辞去院长职务的请求。通过举行会员代表大会,无记名投票选举,原副院长凌剑飞接过父亲的担子,当选岭南春书画院新一任院长。在凌家两代人努力下,岭南春书画院越办越好,目前已发展分院10个,会员达460多人。

情趣翰墨浓,花聚岭南春。凌世祥的儿子凌剑飞说,受父母影响和熏陶,他也喜欢钻研书法,要努力传承翰墨文化,持之以恒地开展书画创作活动,培育新人。据了解,这些年凌剑飞培养了很多学生,其中有的已成为中国书协会员、省书协会员。凌剑飞还向振文镇人民政府提议,申请筹建“凌世祥文艺馆”,收集整理凌世祥数十年的文艺成果,助力吴川建设文化强市、振文建设文化强镇。

凌世祥家庭祖孙三代酷爱文艺,从事文艺,共孕育和培养出4位书法家和1位作家,在雷州半岛乃至粤西被传为佳话。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37918.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